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54章 两条大腿

作品:《 虎贲郎

       

赵基督领运输队伍缓慢入营,营门处裴秀、卫固却没有进去的心思。



       

等押后的十几名虎贲骑士入营后,赵基才问:“七哥,可是绛邑又生出事端?”



       

“不是绛邑,是贾梁道。”



       

卫固抢先回答,将账目竹简递给赵基:“阿季你怎么看?”



       

赵基翻开快速扫视,疑惑:“大兄,何处不妥?”



       

“十分的不妥!”



       

卫固咬牙:“我不知这是贾梁道无心之失,还是要杀我满门!”



       

裴秀看赵基一头雾水,就说:“阿季,贾梁道要进献五百金、两千匹绢?”



       

“是,朝廷艰难,我等缴获颇丰,自该尽人臣本分。”



       

赵基也反应过来了,看着卫固:“大兄所忧虑的,可是此前白波诸将胁迫,各家不敢侍奉天子?”



       

不是各家有意看天子、朝廷的笑话,实在是白波贼可恶。



       

卫固也觉得赵基分析的有道理,可他还是气愤:“这贾梁道包藏祸心,殊为可恨!”



       

见他这样子就不像是讨论问题的,裴秀于是说:“阿季,进贡之物不宜丰厚。现在用兵在即,也不宜携带这么多的金帛。不若先诛讨白波诸将,得其家资,再进献朝廷。”



       

白波诸将也很穷,主力几乎折损殆尽,没抢到什么东西,原有的部众也出逃、溃散。



       

赵基却听明白了裴秀的话,这是要用白波贼的‘缴获’来洗白这批缴获自侯氏的金帛。



       

将金帛的来源洗一下,由河东豪强积蓄,变成白波诸将抄掠士民的‘贼赃’。



       

这样一来,卫氏、范氏这类郡望豪门也就洗干净了,自然能维持一个‘勉强温饱’的形象。



       

卫固也说:“我们就进献二十斤,百匹布帛,余下若有缴获,再进献不迟。”



       

赵基缓缓点头:“就依七哥、大兄。”



       

卫固长舒一口浊气,抬手拍打赵基肩膀:“既然阿季同意,我这就派人去找贾梁道,与他说明缘由。”



       

赵基自然同意,卫固当即驱马入营。



       

望着他背影,裴秀反问:“阿季你怎么看?”



       

“卫家大兄太急了,心急就乱了方寸。”



       

赵基一跃下马,裴秀也跟着下马,两人牵马步行,赵基也是无奈:“天子若是新近迁来,还能信这番言论。如今前后五个月时间,怎么可能不清楚卫氏底细?”



       

见裴秀不语,赵基就问:“七哥怎么看?”



       

“我在想讨平白波诸将后,朝廷诸公的立场。”



       

裴秀抬眉望天穹:“设身处地想一下,你我若是各家主事、族老,怎么敢轻易救助天子?”



       

‘王师’基本上被全歼了,百官也被重创,宫人也被打散。



       

天子与朝廷百官说是丧家之犬也不为过,身边还跟着白波诸将,这种时候谁敢资助、投资朝廷?



       

那时候你投资钱粮给朝廷,没有王师的朝廷也守不住这些钱粮,反而会让白波诸将壮大。



       

白波诸将壮大,又知道河东大姓重视天子,还颇有积蓄,这就祸事了。



       

奉天子以讨不臣,这个道理很简单,白波诸将完全可以合法抄掠。



       

面对拿了朝廷讨伐诏书的白波贼,河东大姓即便反抗,可下面的部曲私兵不怎么敢打,寒门乡党们也会观望。



       

所以客观上,只能束手旁观。



       

毕竟拼的再狠,北边有匈奴,西边又是李傕郭汜……前景黯淡,河东大姓们也就放弃了投资,只想将天子、朝廷礼送出境。



       

种种一切的根由,就在于‘王师’覆没,如果天子迁徙队伍完整抵达河东,河东大姓自然会积极投资。



       

哪怕王师损伤一部分,百官、宫人队伍完整也是可以的。



       

百官规模千余人,最次出身也是寒门,都有人脉在身。



       

朝廷百官自能发挥影响力,想办法从关东各州汲取物力、人力支持。



       

可基本上十不存一,活着抵达的都是高层公卿,中坚力量几乎葬身乱兵之中。



       

这么凄惨的榜样摆在面前,河东大姓又怎么敢贸然入仕?



       

还有宫人团队,不管是新阉割的中官,还是宫女……能选入的,最次也是良家出身。



       

这些人也是有广泛人脉、影响力的,可活着抵达河东的宫人不到十个。



       

这种情况下,河东良家子又怎么敢把儿女送过去?



       

就是因为败的太惨,整个河东选择了观望。



       

成立虎贲,只是推动天子、朝廷继续迁徙的筹码和必要代价,也能算是投资。



       

而意外的是,这只虎贲以悬殊的伤亡比重创了来犯的匈奴小部,又吃掉了豪强侯氏。



       

还将李乐射杀,赵彦又是个打过仗的人,已经挽起袖子要跟白波诸将拼命。



       

形势已经大变,现在的朝廷已经重新拥有了王师,应募的虎贲郎立有功勋,可以快速充实朝廷各机构。



       

除了宫人团队一时之间很难补齐外,此前朝廷缺失的三条大腿已经补齐了两条。



       

卫固或许没有清晰认知到这些变化,但本能察觉到了凶险。



       

真让贾逵安排的进献金帛送到朝廷那里,朝廷里的公卿有心袒护卫氏,也不好意思在天子那里说情。



       

那么等待卫氏的,无非就是侯氏的命运。



       

与思索全局的裴秀不同,赵基只是单纯在思索天子。



       

这位天子的经历,比刘病已好不了多少,可以说是饱尝士民苦难,历经动乱灾害,是真正了解民情、世界的天子。



       

但桓帝、灵帝也是宗室入继,知道皇城之外的民间景象。



       

赵基也只是稍稍想了想,单独创业太难了,哪怕袁绍也要依赖各方士人,曹操也不例外。



       

纵然是今年开始渡江征讨江东的孙策,虽然依赖武力,可行政方面也需要徐淮士人的帮助。



       

国家不是一个人的国家,事业也不是一个人的事业。



       

想要做事就需要很多人手,朝廷就是个极好的‘聚灵阵’,自己从中选人即可。



       

朝廷这里聚的多一些,袁绍、曹操、刘表、刘备、孙策那里就少一些。



       

自己依靠朝廷,再选合适的人来充实自己的小团队。



       

未来形势变化,审时度势,未尝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当王侯或者将军、军阀还是庄园主,又或者开玩笑那样去当匈奴名王……都只是想尽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被其他人胁迫、驱使,能过上安逸、富足、安全的生活即可。



       

不多时,各自思索的裴秀、赵基来到校场。



       

各类虎贲都已聚集过来,养伤的虎贲能来的也都来了。



       

只要是负伤,最低也能拿倒数第二等的赏赐。



       

关尚正侧头看那一车车布帛,身边赵基牵马经过时停下:“阿尚,休养的如何了?”



       

“伤口没脓,医师说休养月余时间就能痊愈。”



       

关尚笑呵呵打量赵基:“阿季,赵公早间派人送来鎏金大铠,你快些换上,想来一定很是威风。就是可惜这次养伤,不能与阿季同去。”



       

“会有机会的,北面大小匈奴二十余部,够我们砍到下雪。”



       

赵基左右看一眼,就说:“胡兵曹怎么不在?”



       

“不知,你问七哥。”



       

关尚侧目去看裴秀,裴秀一笑:“正要与阿季讨论。”



       

关尚会意,就对赵基说:“阿季你先忙,等我伤好了,请阿季、七哥吃酒。”



       

“吃酒是小事,你养伤是大事。”



       

赵基知道他想道谢,毕竟让了两颗首级给关尚,关尚能分一匹马,六匹布帛,与带马的骑奴。



       

赵基瞥一眼远处,那里唐宪与几个县吏已经开始唱名,分发奖赏。



       

他还看到拄着拐杖的杨吉背影,这家伙运气太坏,只能暂时回营休养。



       

裴秀看着热闹的校场,想到卫固的那个破主意,感觉又将阿季得罪了三分。



       

形势已经不同了,河东卫氏那么大招牌,打掉卫固这一支也不影响什么。




如果您觉得《虎贲郎》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8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