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七章 那一刀!

作品:《 魔临

       

皇帝和王爷,过了江。



       

队伍在玉盘城休整了两日;



       

玉盘城的知府是孙良,但真正掌权的,是他哥哥孙瑛。



       

皇帝丢下了自己的禁军过来了,王爷也不会让皇帝寒酸。



       

锦衣亲卫充当了新的禁军,一切规制按照天子礼仪,平西王本人也没去越俎代庖,将风光给了皇帝。



       

无论是皇帝还是王爷,都不是好相处的人;



       

但真相处起来后,彼此之间的默契,可谓油沁细缝,一丝不落。



       

自玉盘城往东,



       

是很长一段的荒芜区。



       

晋东的建设与发展确实是如火如荼,但想要全方位的覆盖,也绝不是这般简单的事,战争的创伤,依旧清晰可见。



       

但等继续向东深入,进入了以奉新城为核心的外围屯垦区时,气象,一下子就不同了。



       

军屯的一切,都井然有序,水渠灌溉,坞堡建设,明明是乡间田野,却透着一股子精致的味道。



       

另外,



       

商队的行进道路和安排,作坊的建设和划区,军营的营造,新县城的规整,都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生机盎然。



       

这,



       

才是现如今晋东的真正面目。



       

这里,浸润着近乎所有魔王的心血,除了魔丸。



       

因为那两年,魔丸一直在忙着带孩子。



       

但其他几位魔王,都是出了大力的。



       

在再有一日就要进入奉新城时,



       

皇帝提出了一个要求,



       

要去“泰山”先看看。



       

所以,



       

平西王新赐名的山,也是平西王第一个祈福的山,在今日,迎来了这片土地上名正言顺的天子。



       

经过这两遭后,



       

这座“泰山”,想不扬名都不可能。



       

而在这基础上,必然会诞生足够多的关于它的故事与传说。



       

皇帝的身体,是真的有些虚;



       

这种虚,是明面上的虚,平时看不出来,但真要进行徒步或者登山时,一下子就显露无遗。



       

所以,



       

登山时,



       

皇帝是挽着王爷的手臂走的;



       

皇后何思思,



       

则跟在后头。



       

再后头,则是魏忠河与剑圣。



       

锦衣亲卫早就净了山,警戒也拉到了外围,可以确保这里的绝对安全。



       

好在,这座“泰山”并不高。



       

等看见了平西王亲自命人立下的“泰山”石碑后,也意味着到达了山顶。



       

陈仙霸、刘大虎与郑蛮三个小伙子,早早地就上了山,且在上头亭子里把火锅煮好,菜肉切好摆盘。



       

当平西王的亲卫,亲自上阵冲杀的机会其实真不多,但若是外放出去,怕是开个饭馆儿啥的真不愁没生意。



       

王爷和皇帝入座,



       

皇后开始负责下肉下菜。



       

这种火锅的吃法其实不算新奇,但牛油红汤锅底外加蘸香油的吃法确实是平西王的独创。



       

不远处,还有另一个锅子正煮着;



       

魏公公与剑圣,外加陈仙霸那仨,五个人坐在一起煮一个锅。



       

皇帝坐下后,本想将靴子脱下来松松脚,结果被王爷一脚踹了上去,不得已之下,只能作罢。



       

皇后捂着嘴在笑,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和这位平西王在一起时,是真的放松。



       

皇后先下好了菜,再主动给皇帝与平西王一人倒了一杯果酒。



       

皇帝握着酒杯,



       

看着亭外的景色,



       

感慨道:



       

“郑凡,你很了不得,真的很了不得,我之前在京城,只是想着你把这里经营起来了,但真没料到,是这种经营法子。



       

乾国那帮文人最喜欢对他们官家说要以诗书礼仪教化天下,以回到古夏大治的时代。



       

我以前一直以为,那是那帮文人一代代吹嘘出来的美梦,自己给自己骗了一代又一代;



       

可没想到,



       

在你这晋东,



       

我看见了真的。”



       

皇帝看事物的角度自然和寻常人不一样;



       

且这位皇帝怕是有史以来,最善于经营的一位了。



       

经营一个铺子和经营一个天下,肯定是不一样的,但里头,其实也有共通之处。



       

王爷喝了一口酒,因皇后就坐在他对面,所以只能微微侧着身子,看另一侧的风景。



       

“效率。”



       

皇帝咬出了这两个字。



       

郑凡扭头看向皇帝,笑着点点头。



       

皇帝,是真的懂。



       

晋东的发展与规划,根本目的就是一个,那就是为了王爷下一次能更好的打仗。



       

标户是为了打仗,种粮是为了打仗,商贸是为了打仗,作坊是为了打仗;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应付下一轮更大规模的战争,只不过顺带着让以流民为主的百姓,生活上得到了富足。



       

但从另一个方向上也能再圆回来,晋东处于战略要地,如果无法将外敌挡在外头,无法拥有充沛的战争能力,一旦兵戈过来,百姓只能再度沦为两脚羊。



       

这一点,郑凡是深有体会,战争带来的破坏是最直接也是最巨大的。



       

不过,皇帝显然是没打算在细节上去和郑凡探讨什么,皇帝的御书房里,可是放着不少关于晋东发展模式的折子,甚至,平时的书信往来里,也会做一些交流。



       

虽然皇帝清楚,和自己交流的那位,可能不是眼前这个姓郑的。



       

“自古以来,盐铁官营,并不算稀奇,皇庄,也不算稀奇,你现在这样的势头,确实可以在接下这些年的时间里保持继续稳步地上升。



       

但伴随着晋东人口越来越多,真正恢复生机的地盘越来越大,事无巨细,全靠你王府产业来支撑,反而会起到限制作用。”



       

郑凡点点头,道:“等再过些年,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开放一些产业让小民去经营,但前提是保证王府下辖产业是晋东之地的主体,小民的经营,定位于王府官营的有效补充。”



       

皇帝张了张嘴,



       

有些意外;



       

然后伸手拍了拍额头,



       

道:



       

“没想到,你居然真的懂。”



       

一句简单的话,却将主体、定位这关键要素给讲了出来,对于皇帝这种“专家”而言,可谓深刻到了一定的层次。



       

王爷端着酒杯,矜持地笑笑;



       

我不是真的懂,但我会背。



       

“可惜了,你的这一套东西,只适合晋东,在其他地方,是推广不起来的。”



       

“是,占了一片白地起家的便宜。”



       

“对,谁都清楚,把地犁一遍,再重新栽种庄稼其实最为干脆省事,去他娘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去他娘的窗户纸缝补匠。



       

都知道小打小闹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的改革,刚进入正轨,也是靠着这次东巡,到你这里来借一波春风才能真的推下去,说实话,是取了巧了。”



       

“太客气了。”



       

“但你这里,也是有问题的。”皇帝很郑重地说道,“你的标户制,确实是弥合了你手下族群复杂的矛盾,也确保了在这一时期你能拥有充足的武力和对四方接纳吸收的能力。



       

但标户制又能存续多久?



       

要是一直是四战之地,也就罢了。



       

现如今,雪原暂时是不成气候了,日后再将楚国打崩后,一旦四方没有再可以威胁你的强敌,你这个标户制马上就会自我糜烂掉。



       

现如今的这些燕人、晋人、楚人、野人、蛮人,他们能忠诚于你,跟随着你南征北战,悍不畏死,可一旦承平下去,他们的下一代,



       

必然会沦为只知道啃食这铁庄稼的废物!



       

而后,



       

成为你王府的……沉重负担。”



       

郑凡又喝了一口酒,平西王府的军事制度,是自己和瞎子共同从八旗制那里改过来的,也确实适合当下晋东的环境与局面。



       

姬老六的预言,其实很准确,因为在另一个时空里,满清入关后,曾经人数虽少但战力卓著的八旗铁骑没多久就腐化成了一群遛鸟斗蛐蛐的废物,与此同时,清廷每年都得为他们负担极重的财政包袱。



       

皇帝看着郑凡,



       

问道;



       

“你觉得我说得不对?”



       

“你是真的懂。”



       

“呵呵呵。”皇帝满足地笑了。



       

郑凡开口道:“一时之法,以适应一时之势,势如水,水无常形,法亦无常形。”



       

皇帝点点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变法革新,是吧?”



       

不等王爷再开口,



       

皇帝拍了一把大腿,



       

道;



       

“但问题就又来了,父皇马踏门阀,用的是镇北军,率军的是李梁亭,镇北军乃北封郡与荒漠之军,李家虽然一度被称为当年大燕门阀之最,但你我都清楚,李家,其实不算门阀。



       

也正因为有这一支镇北军,马踏门阀才能成为可能。



       

靖南王为何要自灭满门,为何马踏门阀之举父皇不以靖南军为先?



       

因为当时大燕,朝堂、地方,乃至军中,唯一不受门阀桎梏的,只有镇北军了。



       

都知道大燕想要彻底干趴蛮族,想要一统诸夏,需要集权,可问题是,集谁的权?



       

用他们的刀,来割他们自己的肉么?



       

变法革新为何难?



       

谁又能坐在椅子上的同时,再将椅子翻个个儿呢?



       

就比如这晋东之局,



       

要是哪一天,咱俩真的做成了。



       

你姓郑的还在,以你姓郑的威望,倒是有可能在最后再改一改,变一变;



       

你儿子呢?



       

你儿子能变么?



       

这些标户,拥护你儿子继任你的王位,是他们撑着你儿子在王位上坐稳的,又怎可能再削他们的肉?



       

到头来,



       

又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喽。”



       

郑凡沉默了。



       

很多时候,作为这个世上的外来者,总是有一种……清高。



       

总觉得自己看透了一切,也高于一切,但实则,每个时代里,都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目光,可以穿透时代的局限,看得更高和更远的。



       

就比如,姬老六。



       

皇帝吃了口肉,从皇后手里接过了帕子,擦了擦嘴:



       

“所以,想明白了这些,我就什么都放下了。



       

老子又不能长生不老,



       

这世上又不可能有真正的万世之法,



       

日月更替,四季流转,



       

到头来,还是那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



       

皇帝伸手,搭在了王爷的肩膀上,



       

“咱哥俩这一代,先图一个诸夏一统,剩下的,后辈们自己玩儿去。”



       

这是皇帝在剖析自己的心迹;



       

这些话,在信里,不适合说,只有当面讲出,才能显真诚。



       

毕竟,这也是一种约定。



       

忌惮与反忌惮,



       

朝廷和地方,



       

种种矛盾,都可以搁置下去,留给后辈吧。



       

他们俩,



       

只需要在这辈子,尽情地玩耍。



       

身为天子,话讲到这一步,真的是难能可贵了。



       

“呵。”



       

郑凡笑了笑,



       

道:



       

“姬老六。”



       

“哎。”



       

“我也说句心里话吧,我郑凡,自始至终,都不觉得自己欠你什么。”



       

“你放屁!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早年出征时带的棺材和你王府下面,埋着的是什么。”



       

二人最早相见于荒漠,镇北侯府门前,沙拓阙石叩门,被包围时,突围直冲六皇子马车,郑凡“舍命”相救。



       

“老子一开始就觉得奇怪了,怎么的,你这卧龙凤雏,这般人才,命怎么也能这般好,还能正好救了咱?



       

也不是老子故意调查你,还是这几年,你根基深厚了,也不藏着掖着了,你王府下面那口棺材的事,传闻本就不少。



       

再联想到当年诈尸而走的左谷蠡王尸体,可不就对上了么!



       

你没救我,



       

但我却从一开始帮了你,



       

还想办法通过兵部把你调到了银浪郡翠柳堡接下来的战事一线。



       

你这叫没欠我?”



       

“欠账的含义是什么?”郑凡反问道。



       

“嗯?”



       

“我认下这笔账,才叫欠了这笔帐,我不认,就不欠。”



       

“……”皇帝。



       

皇后忍不住笑了场,起身,帮两个男人添酒。



       

“思思,你听,姓郑的这话说得,真不要脸!”



       

郑凡伸了个懒腰,道:



       

“做买卖嘛,我下套,你往里钻,这叫自己打了眼,再说了,你当初资助我,只是因为我救了你的命?”



       

“难不成是图你好看?你有我好看么?”



       

皇帝问这话时,看向皇后。



       

皇后啐了皇帝一口,不搭理他。



       

皇帝有些无奈,早年,皇帝也是翩跹公子的俊俏模样,但这几年,发福了不少;



       

这姓郑的,一直在打仗,修为也稳步提升,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



       

“我就认两笔账,一笔,是我欠靖南王的承诺,一笔,是在乾国,八千袍泽为我断后。”



       

“我懂了,得先打楚国。”皇帝马上抓住了重点,“乾国放最后。”



       

此时,



       

就在这小亭子里,



       

大燕权力地位最巅峰的两个男人,



       

相视一笑。



       

……



       

奉新城,为迎接大燕皇帝的到来,做了很充足的准备。



       

而自古以来,



       

迎接贵宾的第一条,就是大扫除。



       

本来,还有一系列的排场,需要给皇帝送上的,在这一点上,王府不小气。



       

哪怕是致力于造反的瞎子,也坚持要以盛大的礼仪迎接皇帝的到来,再怎么样,格局不能掉。



       

但皇帝提早派人下达了一道圣旨,意思是一切从简就好。



       

送圣旨过来的,是刘大虎,刘大虎念完圣旨后,又传达了一条王爷的口谕:



       

“他不是说反话。”



       

所以,



       

盛大的欢迎仪式,是没有了。



       

但奉新城的军民,依旧对大燕皇帝陛下有着极大的……好奇。



       

真不是热情,而是好奇,纯粹是看个稀奇。



       

毕竟,在这里人的眼里,他们的王爷,才是真正的“天子”。



       

他们想看看,皇帝到底是什么样子,竟然还腆着脸不给自家王爷腾位置。



       

好在,这样的心思只是放在心底,也没人会大张旗鼓地喊出来。



       

且当看见皇帝的銮驾时,



       

百姓们也都很识趣儿地跪伏下来,山呼万岁。



       

一口皇帝万岁,



       

一口王爷万岁,



       

喊着喊着,也不晓得到底是谁顺带着谁了。



       

皇帝和王爷同坐一辆王府特制的大马车里,



       

听着外头的山呼万岁,



       

皇帝笑道:“这样吧,郑凡,朕给你封一个九千岁吧,四舍五入,也是万岁爷了。”



       

搁寻常人,被皇帝这样说,怕是会吓得直接跪伏在地。



       

这明显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犯了皇帝的忌讳。



       

但平西王只是没好气地瞥了皇帝一眼,



       

骂了句:



       

“滚。”



       

应皇帝的要求,队伍没有直接进奉新城内,哪怕皇后已经无比想念自己的儿子了。



       

队伍拐了个弯,先去了城外的葫芦庙。



       

庙里,除了神佛和王爷一家子的长生牌位以外,还有一些纪念战死士卒的碑文,他们也在这里,享受着香火供奉。



       

皇帝先来拜祭他们。



       

等拜祭完了后,皇帝才和王爷一道,正式进了奉新城,入王府。



       

待得两位最为尊贵的客人离开后,



       

小和尚搀扶着老和尚,坐在庙里井口边,因为是临时加的行程,所以葫芦庙可谓一时忙得不可开交,师徒俩这会儿,是真的都累了。



       

“徒儿,瞧见皇帝哩。”



       

“嗯呢。”



       

“徒儿,许是平日里王爷瞧多了,这皇帝虽然是第一次见,但……也就这样了吧。”



       

“嗯呢。”



       

师徒俩在嘀咕的时候,



       

那个先前蜷缩在角落里的纸人,这会儿又飘了出来,



       

他也在自言自语: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么,你们那位王爷,距离皇帝,真就差一身龙袍了,不,只要往那蟒袍上,多画一根爪子,不就成了么。



       

俩没见过世面的秃驴!”



       

小和尚拿起井口边的半桶水,泼在了地上。



       

“啊啊啊啊!”



       

纸人大叫地后退,生怕自己被弄湿。



       

随即,



       

纸人又回到了自己的角落里,



       

喃喃自语道:



       

“没想到啊,没想到。



       

太阴损了,实在是太阴损了,枉你修行一世,我还觉得世上本就该只有你与我同名,谁成想,你真是连脸都不要了。



       

呵呵,



       

藏夫子的那一刀,



       

竟然落在了这里。”




如果您觉得《魔临》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97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