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四十章 奠定大明的基调

作品:《 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

       

拜访完自己老师,又当了三天值,接下来很快,李可也是迎来了自己穿越到大明的第一个过年。



       

其实满打满算,也才过了一个半月而已。



       

除夕这天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各官员自己吃自己的,第二天一早,也就是大年初一,照例来一个‘大朝会’,不过人数也并不是很多。



       

撑死了,好像也就只有几百人而已。



       

反正一眼看过去,人非常地稀疏。完全看不出有什么气势。



       

大朝会匆匆搞完,就是赐食,吃完饭就可以回家。



       

这一年……



       

很多武将还在外打仗,据说,徐达已经攻克了太原,王保保也撤出了山西,但问题也就在这个‘撤出’二字。



       

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说不定还要打。



       

而且不管是南方,还是西南,也在同时用兵,只是靠南方这边的武力自古以来就不太行,也就根本没有特意去提及的必要。



       

朱元璋得知王保保跑了,而此时不管是北方,还是西北,仍然还有不少蒙古人在活动。

记住网址m.qbyqxs.com

       

感觉这国家的政策,也不能就这样被这战事给拖着,因此在新年放了五日假后,一些政策,也开始慢慢地正式实施颁布。



       

上来首先第一个,就是正式发文,取消跪礼。



       

第二个,治国先治吏,对投靠过来的元朝文人,先礼后兵,严明不得贪腐。



       

第三个,增加一日三餐,早中晚都可以在宫里吃完了再回去。



       

第四个,十日一休沐。第五,正式下旨,让有司筹备公主婚礼。



       

以前大多人都只是风闻而已。



       

而如今都直接下旨开始让有司准备婚礼的相关事宜了,那这事就是妥妥是真的了。



       

翰林院,所有人都对李可祝贺了起来。



       

包括就连张尚贤都拿他打趣。



       

而朱元璋甚至觉得李可这样培养得还不够快。



       

反正……这小子张嘴就能说道理,还看什么书,他看李可对这唐宋的史书,就研究得挺深的,那干脆,直接把他调到中书省去学习怎么写诏书得了。



       

于是……



       

紧接着,又给李可安排了一个新的职位,中书省检校,正七品,主要负责对中书省的文件、文书等进行校对和审核,以确保政务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这说白了,就是一个负责给文书挑错字的。



       

然而朱元璋肯定不是让他去挑错字的,而是给李可一个可以大量接触各种文书的机会。



       

“你觉得中书省检校这个职位如何?”



       

大善殿,朱元璋问李可道。



       

李可心说,我在翰林院待得好好的,甚至都快要跟张尚贤张典籍待出感情了,而且我的本意,就是想进宫混口饭吃,你居然还真想让我肩抗两京一十三省啊。



       

然后朱元璋便看到了李可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



       

朱元璋当即便道:“怎的,给你升官,你还不乐意了?”



       

李可便也直言不讳地道:“陛下,臣自己知道自己事,臣根本没读过书啊。”



       

朱元璋便道:“傻子才信你没有读过书,你再这样,朕可就要治你一个欺君之罪!”



       

李可道:“我跟翰林院的张尚贤张典籍处挺好,他平常也教我怎么写字,怎么写文章,如果非要我去中书省,那我申请把他也给我带上。接下来若到了中书省,只剩下我一个人的话,我会觉得很孤单,很无助。”



       

这是一个正常男人能说出来的话?



       

朱元璋都服了。



       

不过想了想,也罢,反正不就是多个人,多双筷子的事。



       

“朕允了。”



       

李可:“那还行!”



       

张尚贤得知消息后,却是天都塌了。



       

“怎的,张典籍你怎么还不高兴了?”



       

张尚贤跟李可一样,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我自己知道自己事,凭我的本事,哪能进中书啊。”



       

李可便道:“那算了!我再找找别的人吧。”



       

张尚贤便道:“也不必那样,人嘛,我想了想……总是要走出自己觉得舒适的地方,近来,我家里添了一个男丁,这俸禄多一点的话,那也好。”



       

从每年六十五石俸禄,提升到每年八十石,足足提升了两成有余,这不要,那就是傻子了。



       

只是如此一来……



       

自己家的前途,也就跟驸马绑在一块了。



       

张尚贤好好地看了李可一番,真的是长得眉清目秀,不过一想到他面对陛下都敢不跪,又心有担忧。



       

唉~



       

以后多劝着点吧。别被陛下给砍了。



       

旨意下来后,不少人也都知道李可又升官了。



       

而且说是检校,其实就是让他学习怎么行公文,而为了让他学习怎么行公文,还把张尚贤也给带上了。



       

这关系硬的!



       

若非陛下赐了婚,搞不好,这外头的人都得怀疑陛下跟李可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等一切都安排好后,朱元璋这才重新召见李可,问出此前李可没有回答的问题。



       

大明究竟要与谁一起共天下。



       

这个问题很关键!



       

关键到了,几乎大明的所有国策,都恐怕要受其影响,本来李可是希望留到跟公主完婚以后再说的。



       

毕竟他一开始还觉得,自己还要在翰林院再待上个一两年。



       

只是没想到……



       

如今的进展却是进行得如此之快。



       

不过快点也好,再晚了,一旦某些东西,治国的想法形成了固定的观念,那以后朱元璋这脑子也就不好再调整过来了。



       

“那陛下您觉得,您最应该与谁一起共天下?”



       

这天大善殿,李可没有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朱元璋也是回道:“文人士大夫?自古以来,不一直如此?治国肯定是要读过书,有学识才行。”



       

李可便道:“这文人士大夫,只能保证陛下的江山三百年稳固而已,做不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朱元璋左右踱着步,转过身,“那你说,要与谁一起共天下?”



       

李可便回道:“唐以前,皇帝与世家贵族共天下,失败了。宋,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也失败了。元,皇帝与包税的商人、地方豪强共天下,还是失败了。其实究其原因,之所以他们都失败了,是因为什么,陛下可有仔细思考过?”



       

朱元璋眉头微皱,良久,却还是不得其解。



       

只好催促道:



       

“你就别卖关子了,你直接说。”



       

李可感觉自己要说了,说不定,就要奠定接下来大明数百年的基调了。




如果您觉得《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9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