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三十章 鸿福

作品:《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廷尉狱。



       

号称天下第一狱。



       

四面石墙,满地石面,顶上石板,都是一色的花岗岩铺砌而成。



       

狱深地面一丈,常年不见日光,干燥如长安,都常见潮湿,人关在里面,就是不动刑,时日一久也必然身体虚弱,百病缠身。



       

走下廷尉狱的石阶,只见里面石道幽深,只有墙上的油灯微光昏黄,一条石道接着一条石道,那一个个道口,仿佛一个个噬人的虎口。



       

道家有语云:“无为而治。”



       

刘彻从幼时,就接受父辈、祖辈的熏陶,但却从来瞧不上这份顺其自然,也不相信手掌的纹路,只相信握紧手的力量。



       

但不知怎的,刘彻忽然感受到了命运的存在。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驾临此地了,上次是为了见丞相窦婴。



       

然后,窦婴就被以伪造遗诏,大逆不道之罪,腰斩弃市,灭了族。



       

今日,他又来到此地,而要见的犯人“勾结反王”大罪已定,也是腰斩弃市,犯人家族,也因“聚众不轨”,将要灭族。



       

廷尉张汤和狱卒引着刘彻来到极幽深的一个牢门前站住了。



       

牢里没有灯,也不知日夜,牢门外的灯笼光洒进去,只影影绰绰能看见白发如雪的庄助躺在地上散落的稻草上,气息不定,连睁开眼睛这么简单的动作都很费劲。



       

如果不是硬挺着要见陛下,估计已经撒手归天了。



       

他目下唯一的希望,就是再见陛下一面,听他交代一生中最后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事。



       

庄助的心中非常清楚,也非常自信,陛下和他超出寻常君臣的莫逆之情。



       

在大汉朝廷这些年,他的地位从来没有过动摇,是那样的显赫,有不少人诋毁过他的德行操守,却没有人质疑过他的才能。



       

干了一辈子脏活,从心底讲,庄助认为自己是个中才,他没有那种养才成事的大德,却有将大德化为政事的卓绝才华。



       

无愧陛下,立身不足。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曾经沧海,终难觅一瓢之饮,在这不多的时日里,他要给大汉,给陛下举荐一个足以扭转乾坤的经天纬地之才,同时此人又必须具有高绝的为政品德,不至于给大汉,给陛下酿成后患。



       

苍天有眼,他等到了。



       

长期在黑暗中的人对光的反应都十分敏感,前方一片光亮,庄助已然泪流满面。



       

牢门打开,张汤先搬进了桌子和椅子,然后退到了外面。



       

刘彻进到那间牢房,帮着庄助坐到了椅子上,自己依然站在原地。



       

“陛下。”庄助费力开口道。



       

“慢慢说,我在。”



       

“臣以余息,等候我皇到来,是想向陛下推荐一个治国巨子,继我之位,此人有扭转乾坤之大才,望陛下用之。”



       

“谁?”刘彻的声音中透露着惊讶。



       

“董公。”



       

“哦?”



       

刘彻露出了失望的神色,“董仲舒倒是有几分本事,学究天人,可止于学问,如何堪称扭转乾坤的大才。”



       

庄助艰难地拱手,老脸肃然,“陛下,且听老臣最后一言,老臣深知学问之难,世事之艰,董仲舒在胶西代相国政三年,诸多手段,使臣甚为震惊,此人的所在,就是一座高山,若能为陛下所用,将是大汉鸿福。”



       

可以马上打天下,但不可以马上治天下,治天下的,只能是读书人。



       

然而,轻慢读书人从高祖皇帝就开始了,历代先皇虽然不像高祖皇帝那般解开裤子,就尿到儒生的帽子里,还表现出求贤若渴的模样,但骨子里却对读书人透露着冷漠、疏远。



       

天下承平七十余年,人人仍然在追逐着军功,但在朝野、在民间,士人的处境一日好过一日,逐渐成为帝国不可忽视的存在,董仲舒,便是学问的高山。



       

如果山归陛下,那天下的读书人都绕不过陛下,所学的文武艺,只能卖与陛下,陛下的江山,自然稳固如初。



       

而陛下所要付出的,不过是一个六百石的内朝官位。



       

刘彻很能体察年迈老臣的殷切絮叨,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他向来不能容忍如董仲舒之流在身边絮絮叨叨,反对这个,反对那个,沉吟片刻,以纳谏的口吻道:“中大夫位低,不足以当卿的嘱托,御史大夫位缺,既是经天纬地之才,不如让董仲舒补上。”



       

内朝太近,外廷很远,扔到外廷去,别的不说,耳根子清净。



       

再说丞相公孙弘最近的表现让他很不满意,扶个董仲舒上位,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庄助闭上眼睛,苍老而痛苦的脸上再次涌出两行热泪。



       

不同的用人方式,怎么可能一样啊



       

“请陛下实言相告,真的不用董公么?”



       

“朕以三公之位交托,中朝、外朝又有什么区别呢?”刘彻坚定道。



       

庄助沉默了,长长地叹息一声,“如果陛下中朝不用董公,就请杀了董公!为陛下皇位大计,绝不能让他为别人所用。”



       

刘彻望着庄助,竟然觉得是那么陌生,董仲舒在朝廷,在地方游荡了这么多年,又有几分建树?



       

庄助如此的固执,让刘彻不仅想到了建元元年的旧事,所有同殿竟试者对董仲舒的嫉妒,刹那之间,他有些可怜起这个发如霜雪枯瘦如柴的老功臣来,释然又敷衍笑道:“好了,好了,不许中朝之位就杀他。”



       

庄助身体到了极限,无力地倚在椅子上,已经不能再说出话来。



       

刘彻又说了一番关切的话,就像元光四年那个冬天对窦婴说的,走出了廷尉狱。



       

庄助望着陛下的背影,艰难地抬起手,想再叫住陛下,刚到半空就落了下去,浑浊的泪水横流。



       

在入狱前,皇太子的所作所为他都在关注,根据有限的所知,皇太子的表现,根本不像是储君该有的,当然,身为父亲的陛下,表现也不像个合格的父亲。



       

离间天家父子的话无法对人言,这些东西始终被他埋藏心底,但他一直希望陛下能透过血肉读懂他的心。



       

可惜,陛下不能,即便能,陛下也不可能去杀了自己的长子储君。



       

仅凭这点,陛下不如孝文帝、孝景帝,远甚!




如果您觉得《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9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