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5章 拜师

作品:《 苟在武道世界成圣

       

这是一个两进院子,外院摆放着木桩,石锁,刀枪剑戟等兵器。



       

扑面而来的是此起彼伏的呼喝声。外院青砖地上,七八个赤膊汉子正在操练。古铜色的背脊在烈日下泛着油光,石锁砸地的闷响震得人脚底发麻。



       

“都给我好好的练!想要人前富贵,就得人后受罪!”



       

一位黑色长袍,留着山羊胡的五十多岁男子,正手持藤条大声呵斥着。



       

此人正是周良。



       

张三快步上前,堆起笑容,“周老镖头,这位是哑子湾来的陈庆,诚心想跟您学点本事。”



       

“鱼户?”



       

周良看了陈庆一眼,随后问道:“多大年纪了?”



       

陈庆连忙回道:“十六不到。”



       

周良捏了捏他的肩胛骨,粗糙的手掌带着铁砂般的质感,随后突然发力,陈庆疼得龇牙却硬是没吭声。



       

“骨头还没长死,筋络也有些韧性,还能练。”

记住网址m.qbyqxs.com

       

周良松开手,语气稍缓。



       

接着,他又仔细盘问了陈庆的家世背景。



       

收徒非同小可,弟子若在外惹祸,师父难免受牵连。



       

此前不少武师都在这上面栽过跟头。



       

陈庆将自己家世背景讲述了一遍。



       

“嗯,家世还算干净。”



       

周良微微颔首,话锋一转,肃然道:“丑话说在前头,我授艺是要收束脩的,若未能及时缴纳,届时休怪我将你逐出门墙。你可想清楚了?”



       

他授艺原也非为慈善,总要顾着生计。



       

张三在旁对陈庆使了个眼色,后者连忙从身上拿出了银钱,沉声道:“想好了。”



       

“这银子够你三个月的束脩。”



       

周良掂了掂分量,收入怀中道:“今日起,你便留在院里习武。至于能练出几分火候,看你自己的造化。”



       

张三见状,松了口气,这事算是成了。



       

陈庆抱拳道:“弟子一定发愤图强,勤学苦练,不负师父期望。”



       

学武之路,这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总算踏出去了。



       

周良摆摆手:“练出点真本事,糊口总是不难的。”



       

穷苦子弟学武,大多只求个安身立命的饭碗罢了,真正出人头地?难如登天。



       

张三招呼了一声,便告辞离去了。



       

周良拿起茶碗,呷了一口茶水,“孙顺,你带陈庆四处转转,讲讲院里的规矩。”



       

“是!”



       

应声走来一位身材魁梧、面相憨厚的汉子。



       

“我叫孙顺,往后就是你三师兄了。”



       

孙顺咧嘴一笑,“走,师兄带你认认地方。”



       

孙顺领着陈庆在不算大的院子里转了一圈。



       

前院是练武场,后院是师父居所,非请莫入。



       

库房、膳堂、浴房一应俱全,倒也五脏俱全。



       

“咱们这儿的规矩不算多,但有几条是铁律。”孙顺正色道:



       

“第一条,未出师前,不得在外报师门名号,更不许惹是生非。”



       

“第二条,无论是砸场子、站码头,还是与人切磋,必须先报号,亮家伙(指摆明身份路数)。”



       

“第三条,唯有寻仇、踢山门时,可不亮家伙,不报号。”



       

“第四条,尊师重道,严禁同门相残!”



       

陈庆肃立一旁,将每一条都牢牢记在心里。



       

陈庆站在一旁候着,心中将这些规矩一一记了下来。



       

“走,跟我去领套练功服。”



       

最后,孙顺带他来到杂物房,取出一套洗得泛白的粗布衣裳,袖口处密密的针脚显示它已被缝补多次。



       

不多时,用罢午膳的周良踱步过来:“初学乍练,根基最为紧要,这几日,由我亲自指点你。”



       

陈庆心头一热,重重点头:“多谢师父!”



       

他对这方世界的武功,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是否真如前世话本里那般神奇?



       

“习武之前,先得明白何为真正的武功。”



       

周良带他走到一排木桩前,沉声道:“武功,行话叫作‘挂子门”,江湖卖艺的,往往就是所谓的腥挂子,也就是假玩意,这种武术要求是好看,精彩,卖弄很多功夫。”



       

“这些动作虽神气十足,却全犯了真武术的忌。只能专门糊弄不懂的外行乡下人。而正宗的‘尖挂子’,根本吸引不了看客。”



       

“因为真正的武功是杀人技。”



       

周良的语气很平静,没有丝毫波澜。



       

但是陈庆的心中却是泛起波澜。



       

杀人技!



       

这正是他想要学的。



       

毕竟在这世道,如果学习花拳绣腿是没有任何用的。



       

周良继续道:“习武筑基,首在蓄养气血。熬练筋骨、站桩行气,皆为壮大气血之法。待气血充盈至顶点,方可叩开明劲之门。



       

“看好了。”



       

周良突然跃上梅花桩,枯瘦的身躯竟如猿猴般轻盈。



       

他摆开一个奇异姿势:左臂前探如猿揽月,右拳后收似豹藏锋,双腿微曲,似坐非坐,整个人透着一股沉凝又欲扑的张力。



       

“通臂桩功,讲取意'猿臂通天'。”周良的声音忽然变得洪亮,“头顶悬,尾闾正,松腰坐胯如凳空.......”



       

“你来试一试。”



       

“是,师父!”



       

陈庆模仿着踏上木桩,立时便觉天旋地转。



       

这看似简单的姿势,竟要求全身肌肉如麻绳般拧紧,彼此角力。



       

不到三息,他就栽了下来,手肘在青砖上蹭出条血痕。



       

这通臂桩功并没有那么简单!



       

陈庆喘着粗气,问道:“师父,您刚才说的气血,叩关,突破明劲........”



       

周良解释道:“习武分为两个过程,一个是积累,另一个则是叩关。”



       

“站桩,熬力都会蓄养自身气血,当气血到达一个顶点之后,你就可以进行叩关,让自身实力得到升华,我通臂拳修炼至圆满境界,可以进行三次叩关,分别是明劲,暗劲,化劲。”



       

“每一次叩关,对于习武之人来说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失败的风险也很大,同样会对身体造成一定损伤,越是后面叩关越是困难。”



       

陈庆听到这,顿时明白了过来。



       

这叩关不就是突破瓶颈吗?



       

自己想要练成,岂不是要在三个月内完成第一次叩关?



       

想到这,他不禁再次问道:“师父,这第一次叩关成功概率高吗?”



       

周良淡淡的道:“寻常弟子在两三成左右吧,根骨越高,资质越好,家底越殷实的人成功率越高。”



       

陈庆听到这,心头一震。



       

这叩关成功率竟然这么低?



       

要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次叩关!



       

明劲,暗劲,化劲显然要叩关三次。



       

“我通臂拳内练桩功,外练打法,内外合一才是真正的通臂拳。”



       

周良淡淡的道:“你先从桩功开始,等气血熬到一定程度,到时候再传授你通臂拳打法。”



       

“是!”



       

陈庆深吸一口气,再次踏上木桩。



       

霎时间,一股酸涩刺骨的剧痛自脚底炸开,闪电般窜遍全身。



       

他牙关紧咬,额角青筋暴跳,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身体却如磐石般死死维持着那扭曲的姿势,纹丝不动。



       

时间在煎熬中缓慢流逝。



       

陈庆感觉自己的肺部仿佛被烙铁灼烧,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血腥气,双腿在木桩上颤抖如筛糠,脚趾却死死抠住桩面,指节都泛出青白。



       

小半个时辰过去,他的粗布短打早已被汗水浸透,黏腻地贴在身上。



       

就在这时,一道金光突然在脑海中闪现:



       

【天道酬勤,必有所成】



       

【通臂桩功入门(1/1000):一日十练,三月小成,一年大成】



       

陈庆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自语道:“其他人习武需要叩关突破瓶颈,但是我只要勤奋苦练,必定能够叩关成功。”



       

按照周良所说,平常人只有两三成左右的概率,但是陈庆却不同,只要修炼就必定能够成功。



       

这就是命格的不凡之处。



       

天道酬勤,必有所成。



       

陈庆顿时有了动力,开始勤奋的修炼起来。



       

晌午时分,院中其他弟子都在三三两两地交流休息,唯有他仍在一遍遍重复枯燥的站桩动作。



       

几个同门过来打招呼,他应和了几句,很快又投入修炼。



       

下午,院子都是喘气发力的声音。



       

又练了两遍通臂拳,陈庆只觉浑身筋骨如同散了架,酸软无力。



       

每挪一步,脚下都像踩在松软的棉花上,虚浮得厉害。



       

他喘着粗气,汗水顺着鬓角滑落。



       

恰在此时,弟子们纷纷寻了背风的角落歇息,取出捂在怀里的饭食。



       

院子里的温度让食物很快失了热气。



       

陈庆目光扫过,只见家境窘迫的弟子,缩着脖子,就着冰凉的咸菜疙瘩,费力地啃着早已冻得梆硬的棒子面窝头,每咬一口都显得艰难。



       

而那几个家境好些的,则拿出裹得严实的油纸包,小心揭开,里面是尚有余温的白面饼子,甚至还有几片凝固了油花的卤肉。



       

若有若无的荤香在寒气中飘过来,更勾得人腹中空空。



       

陈庆摸了摸肚子,一阵剧烈的痉挛抽搐感袭来,喉咙干涩地滚动了一下。



       

“陈师弟。”



       

孙顺快步走来,拿出了两个刚出笼不久,还微微冒着白气的雪白馒头,“头一天来,没带饭食吧?师父吩咐的,这天寒地冻的,练功耗力气,更不能空着肚子,明儿起,你得自己备着了。”



       

说着,他将馒头塞进陈庆手里。



       

“多谢师兄!”



       

陈庆眼中顿时亮起光,忙不迭地接过。



       

那馒头入手温热、松软,一股带着甜意的麦香热气扑面而来。



       

白面精粮,在这寒冬里,对出身渔户的他来说,是难得的暖意和奢侈。



       

“客气啥,赶紧垫垫。”孙顺笑着摆摆手,转身走开。



       

陈庆捧着馒头,再也忍不住,张口便咬了下去。



       

松软滚烫的内里带着粮食的香甜,瞬间温暖了口腔。



       

他几乎是狼吞虎咽,三两口便将两个馒头囫囵塞进了肚子。



       

一股暖意从胃里升起,驱散了些许疲惫带来的寒意。



       

他靠在冰冷的廊柱下短暂地歇了口气,身体的酸痛并未完全消失,但那股虚浮无力的感觉减轻了不少。



       

看着院中大多还在休息,或吃着饭的同门,陈庆他深吸一口气,挺直腰背,再次来到了木桩前。



       

他知道,对于身负【天道酬勤】命格的自己而言,必须有比别人付出十倍、百倍的汗水。



       

一遍接着一遍,很快汗水就将他的衣衫全部浸湿。



       

直到暮色四合,院子里只剩他一人。



       

【通臂桩功入门(10/1000):天道酬勤,必有所成,一日十练,三月小成,一年大成】



       

.......




如果您觉得《苟在武道世界成圣》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9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