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北方有个萧妹妹

作品:《 宋秀

       

在开封城内忙于为赵德秀选妃时,天下各国的国都,亦陆续收到了大宋朝建立的国书。



       

遥远的成都皇宫内,有座摩诃池,摩诃池旁林立着许多装饰华美的罗帐。



       

蜀国君主孟昶正斜倚在一面罗帐中,他身上盖着以金线缠绕而成的藕荷色蜀锦睡袍,睡袍上的每道褶子都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孟昶指尖夹着块奶酪,此刻他却懒得动口,只望着帐外若隐若现的舞姬们的玉足愣愣出神:



       

十数名衣衫暴露的少女,正在白玉地上旋转着,少女们裙摆上的珊瑚珠与琉璃片相互碰撞,散发出魅惑的光芒,这光芒竟使得摩诃池的月色都要黯然失色。



       

刚宠幸完一位宫女的孟昶沉浸在这魅惑的光芒着,只觉得下身又传传阵阵躁动。



       

“陛下,这是新制的瑞龙丸。”



       

帐内有一位太监察觉到孟昶的变化,连忙贴心地送上了一颗蜀中特制的春药。



       

孟昶没有任何犹疑的,接过太监手中的药丸吞入腹中。



       

察觉到小腹处渐渐涌出的热劲,孟昶忍不住问道:“花蕊夫人还不能侍寝吗?”



       

一想起那位天生尤物,孟昶感觉他身体中的火苗就要破体而出。



       

见孟昶问起花蕊夫人,太监连躬身答道:“夫人身体不适,还需几日。”



       

听完太监的回报后,孟昶眉头大蹙。



       

这个回答,他很不满意。



       

可下腹的火苗欲演欲盛,孟昶快要控制不住自己了。



       

孟昶快速的随意以手点了帐外的一位少女,不久后那位少女就释下身上所有衣物,露出一整片雪白的肌肤及紧俏的胴体进入帐内。



       

能在孟昶身旁侍奉的,无一不是蜀中百里挑一的美女。



       

当温香暖玉入怀后,孟昶兴奋地将身上金龙睡袍扯开,并随意的朝空中扔去。



       

金龙腾空之际,孟昶恍惚间见到了一位在大殿勤政批阅奏章的年轻人。



       

那是年轻时的他。



       

那时候他的身边,案头只有盏油灯,砚台里磨的是普通的松烟墨,何能享受今日这般美景!



       

孟昶迅速晃了晃头,将一些杂念甩出脑海,片刻后些许水声响起,舒爽的表情在他脸上乍现。



       

“再勤政又有何用,这崩乱的天下,谁能拯救!”



       

留下这念头后,孟昶脑中再无任何其他思绪。



       

他不知道的是,当他龙袍落地后,正好盖住了从开封送来的国书。



       

...



       

夜里三更的漏壶刚滴过第五响,澄心堂西阁的烛光却一直明亮。



       

南唐吴王李从嘉坐在紫檀木椅上,玄色锦袍的袖口垂在案头,他的目光正紧紧专注在一卷摊开的《兰亭集序》上。



       

相传《兰亭集序》的真本被唐太宗带入陵寝中,眼下的这卷,乃是李从嘉耗费巨大心血仿照先人临摹出来的。



       

望着刚刚写就的佳作,李从嘉脸上带着几分倨傲。



       

天下间在笔力上胜过他者,能有几人?



       

阁内墨香阵阵,混着案上青瓷瓶里的书卷气息,让李从嘉久久沉溺于其中。



       

“殿下,中原有国书送到!”



       

于这声惊呼下,南唐大臣韩熙载闯入了李从嘉的西阁中。



       

这声惊呼,令李从嘉从陶醉的书卷气息中跌出,望着已站在身前的吴王傅韩熙载,李从嘉的眼中有着不喜。



       

因事态紧急,韩熙载顾不上李从嘉喜不喜,连忙向李从嘉呈上了大宋送来的国书。



       

数年前周世宗亲征淮南,击破唐军主力,一举夺取江北十四州,使的南唐在江北的势力基本被一扫而空。



       

那一战后,唐帝李璟自去帝号改称国主,并向大周称臣纳贡。



       

后来李璟封李从嘉为吴王,入住东宫,实际上承担起太子的监国之责。



       

大宋承袭大周法统,这封国书的内容是让南唐承认大宋对他们新的贡主地位。



       

看完国书后,李从嘉并未浮现惊慌的神色。



       

“宋朝初立,宋帝何暇南顾?



       

况中原多纷争,朝代凡十数年之命,赵匡胤以臣迫君,中原当有藩镇举义。



       

我国不如静观事态,再定来日去向。”



       

寥寥数语间,李从嘉就说出了他的看法。



       

待说完国事后,李从嘉就将心思放在了文学一事上。



       

“韩卿,孤近来新作了一首词,不如一同品观下。”



       

说罢,李从嘉迫不及待地拿出一笺,那笺上已题了大半首《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李从嘉一边得意念着自己的新作,一边望着阁外款款进入的妻子,他顺手将大宋的国书放在了一旁。



       

“烽烟未起,何不先风花雪月一番?”



       

...



       

南方诸国,大多耽于安乐,北方旷野,却有一强横之国。



       

当第一缕晨光掠过木叶山巅,上京城皇城的鸱吻已被镀上金辉。



       

皇城宫城上,十四面硕大狼牙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旗面绣着的嗜血狼头图腾仿佛随时会破旗而出。



       

宫城外,呈现出一片人声鼎沸之象。



       

来自西域的商队正捧着琉璃盏四处售卖,波斯商人的驼铃与渤海人的玉珮声交杂成乐,上京城内的“汉城”中市场人来人往。



       

燕云汉民推着独轮车售卖米粮,女真部的牧民抱着小羊穿过街道,狡黠的粟特商人正用天平称量铜钱。



       

整座市场外,皆有着一群健壮的契丹士兵在守卫,他们正虎视眈眈盯着市场中的每一人。



       

上京城外,契丹精锐“皮室军”正在操练。



       

数万铁甲骑兵按左、右、中三翼排开,气势如虹的在开阔的野外肆意冲锋着,发出阵阵冲天咆哮。



       

多年前正是这支部队在云州城下击溃唐军十万,将石敬瑭进献的幽云十六州地图呈于上京城中。



       

骑马在街道中穿梭的契丹重臣萧思温,正观赏着他眼中见到的一切。



       

“汉人、女真人、西域人、波斯人...



       

他们如今都在这伟大的上京城中,这样万国来朝的景象在以往,只有在汉人的长安、洛阳中才能见到。



       

现在汉人没落了,他们配不上万国来朝的荣誉了,这荣誉应该是属于大契丹的了!”



       

说到这,萧思温忍不住自豪大笑起来。



       

在萧思温后方,有一位骑着小马驹的贵族少女。



       

这位贵族少女,长着一双细挑的丹凤眼,她眼里既有草原儿女射猎时的英气,又有尊荣富贵堆砌出的娇贵。



       

她便是萧思温最疼爱的女儿——萧绰,小字燕燕。



       

萧绰刚年满八岁,可她听到萧思温的话后,脸上却露出了思索之色。



       

萧思温带着萧燕燕继续前行,直到来到国子监外后,他才停下马来,并带着萧燕燕朝着国子监内走去。



       

国子监中,有着契丹贵族子弟正学着汉人的经书典籍,更有着汉人的大儒在讲台上讲着华夏曾经璀璨的历史。



       

“我这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曾向先帝谏言,在上京城中开办国子监。



       

朝中时常有人说,大契丹以弓马得天下,自当以弓马守天下。



       

可愚蠢的匈奴与突厥早已证明,单凭强横的武力是不能够称霸天下的!



       

要想彻底征服汉人,就必须要先去了解他们,学习他们的文化,将他们的长处化为大契丹最为坚硬的铠甲。”



       

“而要想治理好汉人,必须要举办科举制,让他们的人才感受到我们的诚意,让他们去帮我们驯服底层汉人。



       

还要鼓励农耕。



       

汉人有句话叫做“耕为战之本”,粮食一多,我们大契丹的勇士才能无后顾之忧。



       

农田一多,燕云的那些汉人们才能安定下来,甘愿为我们所奴役。



       

待彻底稳定燕云十六州的局势后,我大契丹勇士便可顺势而下,以猛虎之姿将中原的万里沃土吞入腹中!”



       

说这些时,萧思温脸上带着得意的神色。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便是他的政治思想。



       

萧燕燕跟着萧思温再次转过一个教堂,她从这个教堂中听到了《孙子兵法》等知识。



       

或许现在年纪太小,萧燕燕还不能完全领会萧思温的政治思想,但今日的教导,已在她心中埋下了汉化的种子。



       

当萧思温带着萧燕燕走出国子监时,一名契丹勇士急匆匆来到他身前,对着他禀报了中原近来发生的大事。



       

“中原又换皇帝了吗?好,他们越乱越好。



       

可惜了中原那块宝地,自天可汗不在后,汉人凭什么再占据那块宝地!”



       

同样知晓了中原变故的萧燕燕,渐渐地在心中浮现了一个想法:



       

“阿主,接下来我们会有使团前往中原吗?”



       

听到萧燕燕的询问后,萧思温笑着道:“按照惯例是会有的。”



       

不屑归不屑,自学会了《孙子兵法》后,知己知彼的道理萧思温还是懂的。



       

“那以后我也要去!”



       

萧燕燕仰头看着萧思温,果断地说道。



       

听完萧燕燕的请求后,萧思温大笑起来。



       

要是在汉人中,萧燕燕的请求大多会被无视。



       

可她出生在茹毛饮血的契丹族中。



       

“好!爹爹答应你了。”



       

笑完后萧思温一把将萧燕燕抱起来:



       

“这才是我大契丹的好女郎。



       

来日你就帮大契丹看看,南边的英雄尽了没!”




如果您觉得《宋秀》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89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