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受气的杜太后(跪求追读!)

作品:《 宋秀

       

延寿宫内有一处偏殿。



       

这处偏殿是杜太后入宫后,特地为自己准备的烧香拜佛之所。



       

偏殿内淡雅香烟萦绕,清脆木鱼声频起,身处这环境中虔诚叩拜的杜太后,一脸慈悲之相,颇有贤后风范。



       

可偏爱赵光义的杜太后,终究不是六根清净的化外之人。



       

当赵德秀厉声喊出的那声宣示传入偏殿中后,手握佛珠的杜太后登时睁开了眼睛。



       

意识到正殿内的局势可能有些失控后,杜太后再也没了继续礼佛的心思,在宫女的搀扶下,杜太后及时出现在了正殿中。



       

杜太后一进入正殿,便见到他的弟弟杜审肇竟被赵德秀凌厉的言语逼得倒伏在地,这让杜太后下意识的不喜。



       

一场长辈对晚辈的“正常”询问,怎么会演变成这样的态势呢?



       

在杜太后欲要询问杜审肇之时,早就猜出杜太后会忍不住下场的赵德秀,自不会给杜太后太多反应的时间。



       

于赵德秀的示意下,年纪尚幼的赵德昭倏地一下上前抱住了杜太后:



       

“祖母!”



       

赵德昭啥都不用说,一句祖母加几声哭声的表现就足以让杜太后动弹不得。



       

赵德秀深知,杜太后最重名声,否则他不会派杜审肇来当这马前卒。



       

被赵德秀拿捏住心思的杜太后,就算有心偏帮杜审肇,她也不会在这时无视赵德昭的哭诉。



       

“德昭受什么委屈了?”



       

在杜太后问出这句话后,一旁的赵德秀连忙上前将杜审肇的大不敬行为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身为人臣,连番质问皇子并直呼皇子名讳,就是大不敬。



       

当被赵德秀扣上了大不敬的帽子后,杜审肇欲哭无泪,又惊又怕。



       

杜审肇只能将求救的目光看向了杜太后——今日一切,皆是您吩咐的呀!



       

察觉到杜审肇求救的目光后,杜太后自然不忍心弟弟受罚,她想摆出太后的身份为杜审肇开脱。



       

可早就抱着打狗震主心思的赵德秀,又岂会让杜太后如愿。



       

于周围诸多太监宫女面前,赵德秀语气悲伤地说道:



       

“祖父病逝时,言及祖母日后会代他看顾孙儿的。



       

还望祖母今日为孙儿主持公道!”



       

赵德秀此话一出,杜太后脸色骤变。



       

诚然他身为赵德秀的祖母,很多时候他可以不在意赵德秀的请求。



       

可她的辈分再高,也不可能当众无视赵弘殷的临终嘱托—夫为妻纲!



       

意识到今日必须要给赵德秀兄弟两一个交代后,杜太后虽心有不忍,但还是很快有所取舍。



       

杜太后眼神冷厉的看向杜审肇:



       

“杜氏门风高亮,怎么会出了你这么一个不知尊卑之人?



       

吾会让皇帝罢免你的一切官职爵位,你回定州好生反省去吧!”



       

说完这番处罚后,杜太后都懒得再看杜审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杜太后让几名太监,将瘫软在地的杜审肇给直接架了出去。



       

杜太后的命令刚下达完,赵德昭的哭声就恰好停歇。



       

这一巧合让心绪本就糟乱的杜太后,脸色更加阴沉了几分,可在意名声的她偏偏无法发作。



       

今日所为,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越想越气的杜太后,在宫女的搀扶下坐下身来,努力的平复着情绪。



       

而随着情绪的愈发稳定,杜太后终于察觉到了异常。



       

后知后觉的她将目光看向了赵德秀:



       

她方才好像一直被赵德秀牵着鼻子走!



       

...



       

崇元殿内,日常议事已接近尾声。



       

当范质奏报完最后一件政务后,殿中礼官已做好组织百官离殿的准备。



       

然就在范质走入班中后,文臣队列中有一道身影快速走出站到大殿中央。



       

这道身影正是卢多逊。



       

卢多逊的品阶不高,他的站位在大殿内相当靠后,故而当他刚刚出来时,殿内很多人都没注意到他。



       

等卢多逊站在大殿中央后,他的出班才引起了殿内诸位文武百官的注意。



       

可很多人都不认识卢多逊,都不晓得他的出班是所为何事。



       

众臣中唯有范质、王溥、赵光义等数人察觉到了一些异常。



       

于大殿正中站定后,卢多逊手举笏板对着御座上的赵匡胤一拜后朗声说道:



       

“臣左拾遗卢多逊有事呈奏!”



       

卢多逊此话一出,殿内多道审视的目光,一下子都聚焦在他的身上。



       

被诸多达官贵人注视,让卢多逊不可避免的紧张了起来,但同时,这也刺激出了他心中的兴奋感。



       

赵匡胤亦好奇卢多逊的突然出班。



       

可他继位以来就曾下诏过要广开言路,自不会在诸臣面前不让卢多逊发言。



       

“何事呈奏,卿可道来。”



       

走完呈奏的流程后,卢多逊再不迟疑,他凝声畅言道:



       

“皇长子将年满十六,请陛下依汉唐旧制,为皇长子筹办婚事!”



       

卢多逊话音刚落,殿内群臣尽皆愕然。



       

诸位臣工愕然之余,自然而然的联想起了前日魏仁浦出宫一事。



       

原来魏仁浦前日出宫,为的就是推动这事。



       

不然皇长子成婚一事兹事体大,凭一小小卢多逊怎敢贸然发声?



       

看着站在殿中的卢多逊,范质感觉眼睛有点疼——又要来了!



       

心有所感的范质想起了数年前周太祖在位时,由魏仁浦暗中推动的数场朝堂立储争斗。



       

都知天命的人了,不能消停会吗?



       

紧张的范质再次用手指抓住了王溥的手背,手上传来的痛感引得王溥又惊又气。



       

朝堂内从愕然中快速反应过来的大臣,又何止范质、王溥二人。



       

赵光义几乎与范质同时洞察出了魏仁浦的意图。



       

心中急切的赵光义,顿时将目光扫向了朝中的几位亲信。



       

得到赵光义的目光示意后,很快就有一位名为王显的臣子出班向赵匡胤言道:



       

“今朝创立以来,卢多逊一向缄默如深,渎职负恩。



       

今日彼一改常态,心思可疑,请陛下明察。”



       

因卢多逊摆出了汉唐礼制,王显仓促之间找不到好的反驳理由,只能先来几句诛心之言。



       

听完王显的质疑后,卢多逊不以为意,他立刻向赵匡胤解释道:



       

“五代乱世,昏君辈出,喜兵事而恶谏言,臣往日言之何用!



       

今陛下英明神武,追幕贞观之风,数日前下诏广开言路,恭逢圣主临朝,臣自当言无不尽。”



       

卢多逊的解释引得赵匡胤频频点头,显然是颇为认同。



       

王显见状,只能无奈退下。



       

好在王显的话,为赵光义的其他亲信争取了思考的时间。



       

等王显退下后,出来的是王仁瞻。



       

他是赵匡胤潜邸功臣!




如果您觉得《宋秀》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89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