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十二章 齐院师

作品:《 我以灵宝铸长生

       

在都教院记上名后,没过几日,便有人敲开了甲字二十六院的门。



       

门外是名道袍童子,身后跟着头体型矫健的云豹,许是等了有一阵子,云豹已经懒洋洋趴下了身子。



       

应阐打开院门,见这一对组合,不由有些讶异:“不知童子何来?”



       

道童倒是十分沉着,打了个稽首问道:“可是应阐应师兄?”



       

“正是。”



       

“小童是代都教院前来传讯。”道童说道,“请师兄于午后至松风坛听讲。”



       

“原来如此。”



       

应阐拱手回道:“我已知晓,有劳童子传讯。”



       

道童微微一笑,隐秘地以足跟踢了一踢云豹,等待云豹慢慢悠悠爬起。



       

“小童告辞。”道童这才一礼,乘上云豹奔去。



       

那云豹瞧来懒散,奔跑起来,却实迅捷,不过眨眼之间,就已到了道路尽头。

记住网址m.qbyqxs.com

       

应阐目送他们身影消失,这才收了视线。



       

回到屋内,将晨间看了过半的感应经啃完,又读了会玄窍经,就已过了正午。



       

应阐仍是照例,把道书都细心收起,这才离院而去。



       

松风坛,不在较常见的几处讲道坛中,不过打听起来应是不难。



       

过云中后,应阐寻了一位行色不显匆忙的同砚拦下,礼貌请教,很快得到指点。



       

他向北而行,大道变成了小路,又变成了石阶,走势越来越高,忽地听闻满峰苍松竟随着风起而曳,泛起松涛阵阵。



       

便知松风坛不远了。



       

果然,石阶很快到了尽头,应阐登上崖顶。



       

崖顶以青石铺了广场,广场正中有三丈三的高坛一座,似是汉玉砌成,色泽温润如脂。



       

广场中已有人在,是名面容清癯的老道,但他身上着的道袍,是与应阐一般的弟子样式,显然不是院中道师。



       

老道本来正自养神,闻有脚步来到,才一睁眼,微微颔首示意。



       

应阐拱了拱手,算是还礼,但见老道没有谈兴,便没开口攀谈。



       

过了一阵,又有一个未着道装的少女来到,但仍没有打破静默。



       

如此,直至未时,忽的又是一阵松风,分明也没如何引人侧目,不知为何一晃眼间,便有一位女冠出现在了此间。



       

老道眉目微动,似是识得这位女冠,便先躬身一礼,唤道:“齐院师。”



       

应阐与那少女闻声,便也随同行礼唤道:“齐院师。”



       

齐院师柳叶眉,丹凤眼,神态清冷,见这景况,也只微一颔首。



       

“不必拘礼。”她的语气倒是平和,不过行事却甚雷厉,便道:“你等三人,都是何时入的道院?”



       

几人对视一眼,老道便当先道:“弟子五个月前入道院修行。”



       

少女即随后道:“弟子去年夏初拜入道院,至今有一载了。”



       

应阐有些意外,但见齐院师视线落来,仍坦然道:“弟子月前拜入道院,至今当是三十余日。”



       

此言一出,顿时引得其余两人侧目,瞧着应阐多有诧异。



       

齐院师倒是依然语气淡淡,便接着道:“既然到都教院中记名,说明你们已都做足准备。”



       

“然我仍要考教一番。”



       

说着,便一点应阐:“你先来答。”



       

“何为玄窍?”



       

应阐略一思索,便答道:“盖虚极静笃,无复我身,但觉杳杳冥冥,与天地合一,而炁酝酿于中,乃修炼之最妙处,故谓之玄窍。”



       

齐院师认真听罢,也不点评,便又朝那少女问道:“何为神之舍宇?”



       

少女背书一般念道:“中元绛宫者,乃神之舍宇。绛宫不动则精不驰,而神不疲……”



       

齐院师仍不点评,又问老道何为小河车,何为大河车,老道立即便予答复……



       

如此来来回回,问了不知多少玄理道论,三人倒也基本能够答得上来。



       

齐院师仍是不作任何点评,只是有时候会忽然指正。



       

直到晚暮。



       

齐院师才一止问,淡淡然道:“尔三人基础尚佳,确可开始炼气了。”



       

三人闻言,都把耳朵竖起,本道齐院师马上便要指点功诀,没想她一招手,却是放出三道白光,分往各人手中。



       

应阐下意识抬手一接,便见白光在他掌中化作了一细长之物。



       

细看,似是一根钢针,却又粗犷许多。



       

齐院师淡淡道:“尔三人自明日起,便以此物为钩,到霞栖之畔垂钓,三日之后再来见我。”



       

“届时,再视各自垂钓成果指点功诀。”



       

说罢挥了挥手,又是伴随一阵松风,消失无踪。



       

“这……”三人相觑一眼,少女便露出明显困惑:“两位道兄,院师这是何意?”



       

老道沉吟道:“齐院师行事,岂是我们能够揣度?”



       

应阐却没多想,只是一笑:“无论如何,三日之后便知分晓。”



       

“明日垂钓,我还需做不少准备,便先辞过了。”



       

说罢,又一拱手,便洒然下了松风坛。



       

回到院里时,月色已如水。



       

应阐手中多了一竿老竹,一把麻线。



       

老竹稍加处理,再以小刀开几道槽,缠上麻线……如此,便成了一根简易钓竿。



       

将就几日,应是无碍。



       

砍下来的竹节,削成了片,便可编个鱼篓……



       

应阐左右打量了眼,颇觉满意,便收拾了东西准备回屋。



       

只是还未起身,他便忽见有道霓彩飞入院中,虽在淡月清辉之下,仍是显出几分绚丽。



       

“仙子?”



       

彩雀儿停落在亭边,瞧了应阐一眼,神态恹恹:“是道士啊。”



       

“这才几日不见。”应阐讶道:“仙子怎么如此萎靡?”



       

“道士。”彩雀儿蜷缩成了一团绒球,闷闷道:“以后不要叫我仙子了。”



       

应阐眉头一扬:“仙子这是怎么了?”



       

“哎。”彩雀儿垂头丧气道:“我只是只飞得快的山雀,生来不会法术,也学不会采集日精月华修行……”



       

应阐细细听着,才知道彩雀儿这十几天,竟是在与道院中的精怪学着采集日精月华。



       

只是不知为何,它却怎么也不得入门。



       

“这……”



       

应阐有些意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缘由。



       

想了许久,只能安抚它道:“等玄英回返,我再帮你问问他可知道缘由。”



       

只是李玄英入山采药,本道三五天内便会回返,怎么至今还不见其影踪……




如果您觉得《我以灵宝铸长生》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8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