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顺利打入四爷党

作品:《 家父是康熙

       

老四起身出门去换衣衫,胤禑眼珠一转,便跟了出去。



       

毕竟,眼睁睁的看着老十四出糗,将来,胤禑很容易落下得罪人的话柄。



       

凑热闹,却反而招惹了祸事,胤禑才不乐意做此等蠢事呢。



       

老四去隔壁的屋子里,在苏培盛的伺候下,开始更衣。



       

这年头的权贵出门,身边的下人们,都随身带着好几只衣包,以备不时之需。



       

更衣的时候,一直闭着双眼的老四,忽然睁眼问苏培盛:“小苏子,你觉着,你十五爷这个人怎么样?”



       

苏培盛打小就伺候在老四的身边,算是心腹中的心腹了。



       

“爷,奴才大字不识几个,懂得甚么?”苏培盛小心翼翼的不敢乱说话,只因,他非常熟悉老四喜怒无常的秉性。



       

老四这个人,一向爱恨极其分明。宠你的时候,恨不得把福晋也一起分享给你。然而,他恨你的时候,那就要抽筋剥皮,千刀万剐,挫骨扬灰,方能消恨了。



       

老四心里不快,冷冷的训斥道:“叫你说,你就说,吞吞吐吐的是想吃鞭子么?”



       

苏培盛等的就是这个表态,他哈下腰,小声说:“回爷的话,奴才觉着,别看十五爷年纪小,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明白人。当时,您是后进屋子的,十五爷却主动给您让出了炕边最靠近十四爷的位置。”



       

经苏培盛这么一提醒,马上勾起了老四的联想。



       

“老十五确是性情中人。”老四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那件奇耻大辱之事。



       

前些时,他一时不防,竟被太子踢昏了过去。老四被抬回府后,瘫在炕上,越想越气,越想越窝火。



       

然而,令老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老十三都没去看他,胤禑竟然在第一时间,就带着老十六,登门去探望他。



       

胤禑是德妃的养子无疑,实际上,老十三也算是德妃的半个养子。



       

彼时,胤祥刚满13岁而已,他的生母敏妃就撒手西去了。



       

经康熙的指定,尚未成年的老十三,便由德妃抚养。



       

可是,德妃的眼里只有老十四。于是,老十三很自然的,就和同样不受宠的老四,打成了一片。



       

别看老十三一直未曾封爵开府,却因为办事干练,性情豪爽,获得了太子胤礽的赏识。



       

说实话,现在的老四和老十三,都是太子胤礽的小弟。但是,老十三在太子胤礽跟前,远比老四有分量得多。



       

此前,若是老四办的差事不顺,往往还需要老十三在太子的面前,帮着说好话。



       

老四换好衣衫,从屋子里出来,却见胤禑站在庭院一侧的怪石旁边,正默默的赏景



       

“十五弟,看什么呢?”老四心中微微一动,故意走到胤禑的身旁,轻声问他。



       

听出是老四的声音,胤禑不由心头微微一动,接近老四的好机会,终于来了。



       

“四哥,我觉得,这座怪石,孤峰险傲,卓而不群,像极了四哥您的个性。”胤禑逮住机会,大拍老四的马屁。



       

这年头,千穿万穿,唯独马屁不穿!



       

老四被拍得微熏上头,情不自禁的笑了!



       

孤峰险傲,胤禑的这个评价,恰好戳在了老四的心坎上!



       

“十五弟,你怎么不答应去户部给我帮办?”老四沉吟半晌,趁着高兴劲,索性试探了一下胤禑。



       

胤禑一听这话,随即明白了过来,老四在宫里藏着很深的眼线。只是,胤禑一时间,也猜不出来,眼线究竟是谁?



       

“不瞒四哥您说,小弟我年纪尚小,学业未成,不敢过去给四哥您添乱。”胤禑的回答,前半段不过是敷衍性质的套话罢了,最后那句才是画龙点睛之笔。



       

老四是个超级明白人,他一听就懂,胤禑刚去探望过他,不想因为户部的差事,给他惹来麻烦。



       

“十五弟,无妨的,我不是大哥和八弟。”老四略微透了点口风给胤禑。



       

意思是说,和老大、老八不同,他完全没有觊觎大位的野心,只知道埋头当差,并不怕麻烦。



       

胤禑听得出来,老四真心想提携他一把,帮他谋个好差事。



       

这年头,只要不在朝廷里当差,即使贵为皇子,也难免手头拮据。



       

当然了,老九是个例外,这家伙天然擅长经商,也确实很会搞银子。



       

旗人不许经商和种地,这是大清的祖制!



       

然而,规矩都是人定的,康熙都睁一眼闭一眼的装糊涂,谁敢管老九经商的事儿?



       

若是一般人,眼红户部的好差事,或许就痛快的答应了。



       

可是,胤禑不是一般人,他比谁都清楚:后来的老十三,即使是常务副皇帝了,依旧谨言慎行,不越雷池半步。



       

随便赏根骨头,膝盖就软了或是趾高气扬了,都是老四深恶痛绝的类型。



       

老四这家伙,特别精通欲擒故纵之术,他灌出来的迷魂汤,你要真信了,那才是纯正的大冤种。



       

在老四这里,得志就猖狂,迟早药丸!



       

“四哥,等小弟学业有成之后,再去帮您办差不迟!”胤禑绕着坑沿,就是不肯闭眼跳下去。



       

老四深深的看了眼胤禑,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散席之后,按照爵位和班次,老五先送老大和老三离开。



       

老十四醉倒在了隔壁,老四这个亲哥哥不留下来照顾着,那就说不过去了。



       

胤禑和老十六也要回宫里阿哥所,正好和老十四顺路,也就陪着老四一起留了下来。



       

老十四醉的不醒人事,老四、胤禑和老十六,就坐在隔壁的梢房内喝茶闲聊。



       

老十六和老四一向走得很近,有他在场,室内的气氛很自然的融洽。



       

“四哥,我听说,你在户部追比欠款,把那些欠债不还的官员,追得鬼哭狼嚎?”老十六很好奇的问老四。



       

老四只是微微一笑,却没说话。



       

胤禑也笑了笑,说:“十六弟,等你出宫分府当差了,再问不迟。”帮着老四打了圆场。



       

以前,老四的性子异常跳脱,嘴上也没个把门的,四处漏风。



       

后来,老四被康熙叫过去,骂得狗血喷头之后,性子陡然大变,嘴巴上像是挂了锁一般,闭得死紧。



       

茶过半盏之后,老四忽然问胤禑:“十五弟,我听说你喜欢研究西洋的数学?”



       

胤禑心中微微一动,异常谦逊的说:“四哥,我那点三脚猫的数学水平,哪敢称研究?”



       

“呐,我昨晚汇算的数目,总是对不上号,你帮我看看?”老四变戏法似的,从袖口摸出几张纸片,搁到炕桌上,不容拒绝的推到胤禑的面前。



       

这简直是赶鸭子上架子的霸王硬上弓!



       

胤禑拿起纸片,定神一看,咳,都是加减法,连乘除都没有的四贝勒府内库存银统计汇总。



       

对于曾经在支教时,当过高中数学老师的胤禑而言,丧心病狂的简单啊!



       

老四本以为,胤禑需要“算筹”的帮助。



       

一般情况下,打算盘的行为,专属于粗鄙的贱商,满洲天龙人根本不屑一顾。



       

但是,老四为了不被账房先生们欺蒙,竟然偷偷的掌握了打算盘的技巧。



       

然而,就在老四的眼皮子底下,胤禑仅仅利用心算,只花了不到半盏茶的工夫,就把老四需要算几个时辰的汇总数字,快速的统计了出来,并提笔把总数写在了纸片的末尾。



       

“四哥,我瞎算的,也不知道对错。您回府后,命账房仔细核对一下,看看是否银账相符?”胤禑明明炫了心算的神技,却一如既往的低调谦和。



       

满招损、谦受益,在老四这里,永远都是真理!



       

老四早就算清楚了,他接过纸片,看清楚胤禑写的数字后,不由大吃了一惊,居然和他算了三遍的准确数字,丝毫不差!



       

据老四所知,满京城里,即使是算术水平最高的洋人传教士白晋,也远不如胤禑算得快,算得准!



       

老四这个贝勒爷,是户部的管部阿哥,也就是户部的太上皇。



       

户部成天与银子、粮食和账册打交道,最需要的就是胤禑这种身怀算帐绝技的高水平人才!



       

老四的城府已深,他按捺住激动的情绪,不动声色的说:“好,我回府后,再找账房上的人,仔细核算一下。”



       

送老十四回宫的路上,老四故意拉着胤禑谈天说地,想看看胤禑的见识和阅历。



       

如果是一般人,一定会滔滔不绝的显摆各种知识。



       

但是,胤禑肯定不是一般人,他比谁都清楚,在老四的面前,唯有藏拙才是王道!



       

老四特别喜欢教训人,也就是好为人师!



       

此时此刻,如果不让老四过足当师傅的瘾,那胤禑才是大蠢蛋呢!



       

“十五弟,你的这个说法,确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老四就喜欢这个调调儿。



       

胤禑摆出谦虚好学的姿势,老四很享受当老师的感觉,这滋味简直妙极了!



       

大清的祖制是,旗人之女所出的皇子,方有皇位的继承权!



       

这个祖制,是全体旗人的集体共识,在清朝两百多年里,被执行得异常之彻底。



       

其底色是:我大清,是旗人的天下!



       

所以,从出生的那天起,胤禑就丧失了登上皇位的机会!



       

说白了,即使胤禑想方设法的笼络住了年羹尧和隆科多,也会因为满洲王公大臣们的集体反对,没有丝毫获胜的希望。



       

类似处境的,还有老十六、老十七、老十八等汉女所出的皇子!



       

在所有皇子之中,老大是个坑货,老二注定被废,老三不掌握兵权,老五、老七和老十二没有夺位的野心,老十三帮着老二干坏事被康熙彻底的厌弃了。



       

老八、老九、老十和老十四,这几个人,据胤禑的近距离观察,都是志大才疏之辈,成不得大事!



       

再说了,八爷党可谓是人才济济,满洲王公贵胄云集,胤禑即使勉强混了进去,也分不到多少利益。



       

老四就不同了,这家伙是清朝排名第一的伪装大宗师,并且有史实为证,只有他笑到了最后。



       

这人呐,也都是讲感情的,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



       

汉高祖刘邦,杀功臣,主要针对的是,敌对阵营投靠他的那帮枭雄们。



       

老四的刻薄寡恩,六亲不认,针对的也是老三、老八、老九、老十和老十四这些死敌。



       

胤禑的外祖父王国正,早年是个汉人贱匠,后来即使改换门庭了,也就是个不入流的知县而已。



       

不客气的说,胤禑的背后,完全没有母族势力,天然对皇位没有威胁。



       

比较类似的是,老十三的背后,也没有母族势力撑腰。



       

老四这个人,恩怨格外分明,赏罚也分明。只是,他做事很随性,喜欢走极端,爱恨之间,就是冰火两重天!



       

只要适应了这个特点,胤禑觉得并不难混!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老十三,和老四的关系虽好,却是个铁杆的二爷党。



       

若是老四接纳了胤禑,那么,胤禑就是第一个有分量的四爷党!



       

历代君主,都格外看重首创之功。



       

即使是杀人不眨眼的朱重八,也没杀汤和嘛!



       

不过,老四这个人,疑心病极重。胤禑若想真正走入他的心坎,还必须用些巧招,并静待好时机!



       

以林冲的强悍实力,他想入伙为贼,秀才王伦也要逼着他交出投名状呢!



       

更何况,多疑的老四乎?




如果您觉得《家父是康熙》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8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