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91章 李翊乃青云之士,可比留侯(求订阅!)

作品:《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就在郭贡与张飞两军相持之际,但见一骑跃马而来。



       

“老友,认得故人否?”



       

郭贡听得这声音熟悉,张目去望,乃昔日同朝为官的好友徐璆也。



       

郭贡似立马抓到了救命绳,忙道:



       

“孟玉公,别来无恙乎?”



       

急命军士让开道路。



       

那边张飞要护送徐璆入营,徐璆却推脱道:



       

“适才郭贡领军不进,犹豫不决,料其计谋未定。”



       

“我自单骑说之,若使张将军同往,反而使人见疑。”



       

于是,徐璆单骑入了郭贡军阵。



       

郭贡命人将之请入帐内。

记住网址m.qbyqxs.com

       

“军中困顿,无甚好酒,望故人莫要嫌弃。”



       

郭贡起身为徐璆斟了一杯酒。



       

“闻说孟玉前任汝南太守时,为袁术勾连李傕、郭汜所害,被免了官。”



       

“又去徐州找陶谦做了东海国相。”



       

“今陶使君亡故,孟玉又将何往?”



       

“今来此地,莫不是要归顺我耶?”



       

郭贡半开玩笑地说道。



       

徐璆也不慌不忙,优哉游哉地先喝一碗浊酒,然后才道:



       

“多谢使君挂怀,也不瞒老友。”



       

“老夫也算是半个身子入土的人了,这一生平野纵马,一朝为官,主政一方,什么事都做过了。”



       

“本以为也该功成身退,颐养天年了。”



       

“然则前不久,有一少年人曾对老夫言道:乱世不该有隐士。”



       

“老夫在见到曹操二伐徐州,生民百不遗一之时,深以为然,故而至刘使君身侧为从事。”



       

郭贡闻言,只得讪讪地一笑。



       

他现在进兵,就是冲着刘备来的。



       

结果徐璆张口就承认自己就是刘备的人,这让郭贡有些无措。



       

“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



       

“必有命世,能息天下之乱者,此智者所祥择也。”



       

“以老友观之,你我可为此辈否?”



       

郭贡一时哑然,只得道:



       

“观你我皆非此辈人士。”



       

嗯……



       

徐璆一捋长髯,又接着说道:



       

“得明主昌,择庸主亡。”



       

“老友身在梁国,当祥思后路。”



       

“今陈宫叛迎吕布而百城皆应,似能有为,然以君观之,布何如人哉?”



       

“夫布粗中少亲,刚而无礼,匹夫之雄耳。”



       

“陈宫、张邈等辈以势假合,不能相君业。”



       

“兵虽众,终必无成。”



       

“而曹操虽然有谋,能驱良将,然则其人惟杀伐而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自古少有。”



       

“可放狂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寡恩少德,此诚不可与之共谋也。”



       

徐璆有条不紊地为郭贡分析了当前的豫、兖局势。



       

虽然郭贡势力在豫州,但他本人所在的梁国其实是与兖州紧挨着的。



       

人人都知道,兖州之主一旦决定出来。



       

第一个受到威胁的,就是身在梁国的豫州刺史郭贡。



       

而徐璆却同时否定了郭贡投靠曹操、吕布的可能性。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曹操在196年攻取陈东的同时,顺手就把在梁国的郭贡也给一起灭了,以报当初他陈兵鄄城之仇。



       

捎到手,老曹还把梁国给一起屠了。



       

所以老曹绝对是知行合一,平等对待每一个大汉子民,绝对不是单纯针对你徐州人。



       

“唯有刘使君,以布衣之身,一年之内坐稳徐州。”



       

“其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身边有关羽、张飞为爪牙,皆万人之敌。”



       

“适才老友已见张飞之勇,料老友之力,能挡张飞否?”



       

“更兼刘使君又有隐士高人李翊为辅,其智略不世出,殆天所授!”



       

“正如张良之翼高祖,范蠡之协越王。”



       

“定策决胜,天下无出其右者!”



       

郭贡心中战战兢兢,适才张飞之勇他已见识过了。



       

徐璆重点提到,有张良之谋的李翊,他却还未见过。



       

不过都说徐州局势复杂,被曹操屠戮之后,更是百里无人烟。



       

可刘备在徐州,竟把五郡统一,并将这里治理得井井有条、万物竞发。



       

说没有高人相助,谁信?



       

徐璆的话还在继续。



       

“李先生非是只遣老夫一人前来,更又添兵将于沛国。”



       

“以陈汉瑜之才,与老夫同守东阿,则田单之功可成也。”



       

“待刘使君平定青州之乱,调转军头,必来沛国。”



       

“徐州将士皆心怀怨恨,届时纵然刘使君宽厚,又岂能遏制底下人的愤恨?”



       

“郭使君又有几成把握,可保住家小,免于战祸?”



       

“唯君详虑之!”



       

总结一句话,



       

等刘备回来了,就算他饶了你。



       

他底下人,也不会放过你。



       

到时候,可能会给你来个三族消消乐哦~



       

你有多少把握能打赢刘备?



       

郭贡这时已经汗流浃背了,说话时舌头都有些打颤。



       

徐璆也就不再吓唬他,转而为郭贡考虑道:



       

“你我皆非人主之才,何不就此同归刘使君。”



       

“一来可将功折罪,保全家小。”



       

“二来梁国士兵,亦得以果腹,不受饥寒困扰。”



       

徐璆把问题看得很透彻。



       

他虽然知道郭贡出兵是受人教唆,但郭贡的确有出兵的动机。就是梁国养不了那么多士兵。



       

郭贡靠着自己本地的名气,一下子便募集到了几万人。



       

但正如张飞所言,这些士兵虽号万人众。



       

然可战之兵不过千人,健儿者不过百人。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活不下去了,只得投军。



       

毕竟当兵的管饭,实在不行,还能正大光明的去抢。



       

不用怕被官府剿,毕竟他们自己就是官府。



       

要不然以梁国的人口,郭贡怎么可能募集到这么多士兵?



       

“啊这……”



       

面对徐璆突如其来的劝降,郭贡显得有些犹豫。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他性格是干大事而惜身。



       

这不单单只是在攻城略地上下不了决心。



       

现在面对关键的站队上,他仍旧不能快速做出决定。



       

徐璆见郭贡迟疑,补上了最后一刀:



       

“莫非使君不愿屈居于人下?”



       

不错。



       

郭贡也是豫州刺史,从名位上跟刘备那属于是平起平坐的。



       

突然让他去给刘备当小弟,这令郭贡一下子有些接受不了。



       

“老友啊,我唤你一声使君,乃出于敬意。”



       

“但老友扪心自问,你这豫州刺史之位,坐得安稳吗?”



       

郭贡面色一红,徐璆这话算是直戳到他的要害了。



       

虽然郭贡这个豫州刺史,是朝廷任命的。



       

但毕竟是李傕、郭汜假朝廷的名义任命的。



       

为得就是加剧关东的混乱,为朝廷朱儁大军东进铺平道路。



       

郭贡上任豫州,是有违三互法的。



       

所谓三互法,就是一个回避制度。



       

简单概括就是,本地人不能做本地的最高长官。



       

例如陈留人就不能做陈留太守,徐州人就不能做徐州牧。



       

所以,



       

袁术为了控制豫州,先后任命过孙坚、孙贲为豫州刺史。



       

因为袁术是汝南人,作为豫州人,他不能做豫州的最高长官。



       

郭贡作为豫州名士,自然没资格担任豫州刺史。



       

从名分上讲,郭贡已经属于不占理的了。



       

而从实际控制地来看,偌大的豫州,郭贡仅是占据了梁国一带。



       

鲁国是鲁相陈逸的地盘。



       

陈国是陈王刘宠的地盘。



       

沛国被陈珪和曹氏、夏侯氏南北瓜分。



       

颍川和汝南则受困于黄巾贼,自顾不暇。



       

“如今适逢乱世,天子朝廷为凉逆所辱,天下为之不靖。”



       

“郭使君能够在豫州谨守国境,已属不易。”



       

“然则须思退路。”



       

“否则犹豫不决,必惹祸上身。”



       

是、是。



       

郭贡额头已隐现冷汗,自颊边涔涔而落。



       

“那不知刘徐州需要我做什么?”



       

“使君只需退兵即可。”徐璆淡淡道。



       

“……哦,哦?”



       

“只要我退兵?”



       

郭贡瞪大眼睛,适才不是说让我归顺刘备吗?



       

怎么突然变成让我退兵了?



       

那我到底算不算归顺刘备了?



       

“现在刘使君大军未归,而老友又拥兵甚重。”



       

“只能先返回梁国,再待刘使君回来后,再听候差遣。”



       

原来如此。



       

郭贡想想也是,现在刘备没回来,自己要是真带着几万人进了徐州,这谁放得下心?



       

别说几万人了,就是几万头猪,那也是个不可控的因素。



       

“老友放心,刘使君弘雅有信义,断不会辜负老友。”



       

“你只管放心回梁国去便好。”



       

言外之意,即便将来曹操真来找你报仇,老刘也肯定不会对你见死不救。



       

至于粮食问题,去岁徐州丰收,尚有余粮。



       

肯定不会让你和你的兄弟饿着肚子,你尽管放心好了!



       

郭贡就在徐璆这样威逼利诱之下,被说的一愣一愣的。



       

“多谢孟玉,教我良言!”



       

郭贡起身握住徐璆的手,不肯撒开,眸中垂泪,泣声道:



       

“孟玉之言,真令我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贡万死不敢再与刘徐州为敌。



       

“此前诚为小人教唆,误听奸人之言,乃行此愚举。”



       

“现在看来,郭某真乃愚夫蠢汉,为人利用尚不自知。”



       

徐璆也柔声安慰他道:



       

“此乃小人之过,老友不必过于自责。”



       

“不过老友也算是当世名士,今后回梁国当思修德行。”



       

“万不可再轻易起兵端,加祸于两地百姓。”



       

郭贡神情复杂,但心中却实是长舒了一口气。



       

“……再不敢复为也。”



       

郭贡谢过,随后下令全军撤回鲁国。



       

郭贡这一路兵,便在徐璆、张飞、陈珪等人合力之下。



       

未死伤一人,退却了。



       

……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8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