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88章 袁谭感动,我与子玉亲如兄弟(求订阅!)

作品:《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经过一通分析,所有人都理解了袁谭身上的政治意义。



       

放回袁谭,是为了让袁家继续内耗。



       

而让刘备举袁谭为茂才,则是为了向袁家示好。



       

此次袁谭伐徐,本就理亏,结果刘备以德报怨。



       

这事儿要是传扬出去,天下百姓会如何称颂玄德公之德?



       

简直是一箭三雕。



       

同时,刘备也将成为袁谭的举主。



       

前面说过,茂才的名额非常珍贵。



       

按照这个时代的习俗,如果刘备死了,袁谭哪怕是装样子都必须大声哭出来。



       

袁家立嗣之争严重,李翊先助刘备买下袁谭一股。



       

这是帮弱不帮强的原理。

记住网址m.qbyqxs.com

       

袁谭斗不过袁尚,所以才站袁谭这边。



       

也并非是说将来一定要助袁谭坐稳袁家储君的位置,仅仅是为了将来能够在河北立嗣之争中,趁乱分一杯羹罢了。



       

刘备对李翊的见识佩服已极:



       

“不想军师思虑如此长远,备已晓得了。”



       

“既如此,便先命子义他们将袁谭带到兰亭县来,备亲自出迎。”



       

……



       

一日后。



       

袁谭等人被押送至兰亭县。



       

虽说是押送,但由于有刘备的叮嘱,太史慈倒也没怎么为难他。



       

别说镣铐枷锁之类的,甚至直接找来了一辆马车护送他们。



       

此举令袁谭、郭图、张郃等人在内,皆不解其意。



       

到兰亭时,刘备领着李翊、刘晔、赵云、田豫等文武一并出迎。



       

袁谭见如此阵仗,诚惶诚恐,有些茫然无措。



       

刘备却已经上前一步,拉住了他的手。



       

神态亲和,笑容可掬。



       

“显思,刘备在此可是翘望已久了。”



       

袁谭又羞又愧,不敢直视刘备的目光。



       

所谓真诚才是必杀技。



       

袁谭陈兵徐州已属理亏,兵败被擒,更是丢人至极。



       

如今刘备反而率着众文武出城相迎,对他礼遇有加。



       

袁谭登时羞得无地自容。



       

只得顿首自责道:



       

“谭,冒犯玄德公天威,愧对明公,愧对徐州父老。”



       

“望玄德公降罪!”



       

其实你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袁谭这个人的性格其实并不罕见。



       

他瞧不起底层人民,无法理解耕织收获的辛苦,驱使百姓如奴仆。



       

可他又非常喜欢接待宾客,敬慕名士。



       

他招贤纳士时,即便有人不来,或者没能按时赴任的,袁谭都不会怪罪他们。



       

这其实就是标准的富二代性格。



       

他只尊重跟自己一个阶级的名流,而对底层人民却是打心眼儿里瞧不起。



       

“显思不必自责。”



       

“我知此事非你本愿,定是有奸佞小人献谗言。”



       

“故使显思所误,非你之罪也。”



       

袁谭连连颔首:



       

“不错,都是那满伯宁教唆我的。”



       

“当初我本不欲陈兵徐州,奈何我帐下谋士都说这是一个好机会。”



       

“我一时迷了心窍,故而酿成大错。”



       

“虽万死,难辞其罪!”



       

说着,便要向刘备跪伏请罪。



       

刘备忙蹲下身子,搂着袁谭的肩膀,硬生生地将他拖欠而起。



       

“显思,备从未怪罪过你。”



       

“正如适才所言,你是被奸人所误,非你之过也。”



       

“显思能够用不到一年时间平定青州,尤胜于备,乃当世英雄。”



       

“备自当以英雄之礼相待,不可使显思受阶下之苦。”



       

袁谭如果之前还有一点表演成分在里面的话,那此刻便是彻底地被刘备给感动到了。



       

一时间痛哭流涕,双目泛红。



       

抱着刘备就不肯撒手,活像是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李翊在旁边注视着,



       

亲眼看到袁谭那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擦在刘备衣服上,突然有点儿庆幸自己不是主公了。



       

这收买人心,屈身下士可真不是一个好活儿啊。



       

不过场面还是相当感人的。



       

随袁谭一并来的,还有包括张郃、郭图在内的青州诸将。



       

众将看在眼里,心里也是戚戚。



       

不少人脸上都有羞惭之色。



       

尤以张郃最为感慨,暗想道:



       

“人言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



       

“我初时不以为然,今日见之。”



       

“果真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



       

众将羞愧之余,心里也终于能长舒一口气了。



       

一路上他们都在担心此次被俘,会是什么下场。



       

听刘备这意思,估计不会太为难他们。



       

随后,刘备将众人请入县府。



       

设下酒宴,为众人接风洗尘。



       

刘备拉袁谭坐至自己身旁,使之成为与李翊唯二与自己同席而坐之人。



       

三人就这样并排坐着,聊天聊地。



       

袁谭本就敬慕名士,又得刘备厚待,心中自然对二人没了芥蒂。



       

这一聊下去,才发觉刘备能在一年之中将徐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并在此次使出海上绕袭的奇策。



       

都出自他旁边那位年轻人的谋划。



       

在得知李翊一年里,为刘备从招募人才、献策屯田、乃至收服琅琊等一系列的事迹后。袁谭摇了摇头,直呼学不会,实在是学不会。



       

“谭肉眼凡胎,不识英雄。”



       

“正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以为天地之广,不过如此而已。”



       

“始至今日,方知明公之威,先生之谋。”



       

“早知如此,不若当初不战之为欤,卷旗而降。”



       

袁谭羞惭满面,不断摇头叹息。



       

为防止袁谭继续自辱,刘备举起酒盏,拍了拍他的肩膀:



       

“往事如风,尽去不提。”



       

“自今日始,你青州与我徐州重归于好,不知可否?”



       

袁谭听刘备这意思,是要放自己回去啊。



       

忙点头如捣:



       

“当然!之前是一时迷了心窍,若玄德公果真能放我回青州。”



       

“我定当偃旗息鼓,再不在徐州起争端了!”



       

刘备听了这话很满意,这是他与李翊都希望听到的回答。



       

袁谭为防止刘备不信,当即俯身拜道:



       

“明公高义!”



       

“今若果真放我回去,谭来日必备好粮秣,金银绸缎,以报答明公今日之恩。”



       

刘备大喜过望,扶起袁谭重新坐下,与之共饮。



       

“你我之间,不必如此。”



       

“备只望日后两家和睦,再不加兵祸于百姓,足矣。”



       

袁谭赞叹道:



       

“玄德公英才盖世,宽仁有度,恩义著于四海。”



       

“自今日始,谭再不敢来犯徐州矣。”



       

善!



       

刘备停下酒盏,从身后取出一封文书,递给袁谭。



       

这是……?



       

袁谭有些茫然,展开一看,里面竟是刘备以徐州牧的身份,要表奏自己为茂才。



       

“玄德公,这!”



       

袁谭大吃一惊,自己兵败被擒,不仅能够被放回去,还能白捡一个茂才?



       

“要谢便谢李先生吧。”



       

“是先生力将今年的茂才名额,荐给了显思。”



       

袁谭本就敬慕名士,听说是李翊把茂才名额让给他的,顿时感动不已。



       

“古人云:君子当如兰芷般高洁不屈。”



       

“袁某阅人无数,未见有如先生者。”



       

“当真君子如玉,气若文轩。”



       

“龙章凤姿,日月之表。”



       

“谭对先生的仰慕,正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



       

“……”



       

袁谭一时间把自己这辈子能想到的溢美之词全都给说了,以至于舌头都有些打颤。



       

李翊也挺会来事儿,举起酒盏说道:



       

“我知显思心意,不必多言,都在酒中。”



       

“仅以此薄酒,敬袁公子。”



       

“从此往后,必不相负!”



       

“谢先生!”



       

袁谭泪流满面,含泪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酒至半酣,李翊决定再给袁谭上个猛料。



       

他趁着袁谭酒醉之际,取出一个锦盒递给他。



       

一顿酒席喝下来,袁谭与李翊关系已相当熟稔。



       

“……子玉啊,谭已在此叨扰多时。”



       

“怎好再收你的礼品?”



       

李翊微微一笑:



       

“谭兄乃翊敬重之兄长,今当远离,不能侍奉左右,深表遗憾。”



       

“故而赠以薄礼,权表翊相思之情。”



       

袁谭听后心中更加感动,打开锦盒一看。



       

里面装的正是精盐。



       

“这是……?”



       

袁谭瞪大眼睛,他平生尚未见过如此雪白的食盐。



       

“此盐怎会比寻常食盐洁白,味道也更加咸鲜?”



       

袁谭伸手尝了一点,感慨不已。



       

“此为精盐,乃我去岁提炼而出的。”



       

“谭兄观之品相如何?”



       

诶呀呀!



       

袁谭一听是李翊提炼出来的,心中更加佩服。



       

颇有一种当哥哥的,也与有荣焉的感觉。



       

“子玉真是当世奇才啊。”



       

“我观河北之众,在子玉面前,亦皆庸碌之辈耳。”



       

吹捧李翊的同时,袁谭还不忘diss一下河北那帮人。



       

主要他们都支持袁尚,不支持自己,袁谭对他们自然没有好感。



       

“若将此盐,售于民间,谭兄观利润如何?”李翊又问。



       

“哦?莫非此精盐,子玉还有很多?”袁谭瞪大眼睛问道。



       

他原本以为李翊是了一年时间才提炼出来的,可听这口气,徐州还有不少。



       

而且还能够贩售到民间去。



       

“是也,我徐州不少百姓已能食用精盐矣。”



       

李翊也暗自感叹,麋竺他们家族对精盐的管控力确实强。



       

青州就挨着徐州,一年下来,别说流出去精盐了,就连青州权贵都没听说过有这玩意儿。



       

不愧是世代经商的家族。



       

“既然谭兄在青州愿与徐州修好。”



       

“你我两家何不就此罢兵,偃旗息鼓,与民生息,然后互通贸易。”



       

袁谭忙点头道: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李翊又道:



       

“只是精盐珍贵,我不欲将之交予民间盐商贩售,还是交予谭兄亲自经营为好。”



       

……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8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