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977火车上的急救 1977年,回京的火车上。 列车车厢里的喇叭“呲啦呲啦”的响了几声,像是要通知什么,不过里面的声音并没有传出实质性内容,一听就知道是电工还在维修。 方言目光重新看向窗外光秃秃的山林田野,感觉这个时代的环境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差点,两个小时了,他连一颗大点的树都没怎么看到。 “工业时代比农耕时代绿化好”的冷知识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车窗上的反光倒影中,一张有些消瘦又还算英俊的脸时隐时现,这就是他现在的样子。 自己原本是一家中医院的医生,在跟队义诊回城的高铁上睡了一觉,醒过来就到了现在这具身体上了。 融合记忆后,他发现这具身体的主人也叫方言,1955年出生的,今年二十二岁,之前在外地乡下插队,现在回城是走的病退治病的路子。 家庭这块,父亲是北京工业学院的副教授(工业学院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母亲是协和医院的一名妇科医生,家里现在有四姐弟,他占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兄弟,其实原本还有个留城的小妹,但出意外去世了。 不过总的来看,家庭还算是不错,至少刚回去没有工作的情况下,呆在家啃老也不会对家庭产生太大的压力。 虽然自己是会医术的,但是现在原主可没有往这方面发展。 行医不是有技术就行,就算是自己说自己在家里偷偷学的,那人家也要敢让自己治啊! 就在这时候,拥挤的列车上,一个列车员走了过来,看到他后,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开始掏车票,路上检查车票大家都习惯了。 不过列车员这时候却扯着嗓子说道: “诸位旅客同志,我们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前面卧铺车厢里,需要医生或者护士,请问车上有这类职业吗?” “我!”正在走神的方言,听到有人需要医生,下意识的就举起了手。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朝着他看了过来。 跟着列车员的一个穿着中山装的年轻人立马走了过来,对着他说道: “同志,您是医生!那可太好了!” 方言回过神有些尴尬的挠挠头,他确实是医生,不过是穿越前。 他赶忙补充道: “我妈是京城协和医院的医生,我跟着她学过一些中医知识,或许可以帮上忙。” “中医?”对方一愣,然后摇摇头: “不好意思,我们找的是西医,是需要会急救手法的西医。” 方言听到对方这话倒也干脆,医不叩门嘛,不愿让自己救那就算了。 “哦,好。” 说完他就重新坐好。 列车员这时候皱起眉头,连忙说道: “杨秘书,闫书记的情况怕是等不了那么久了,要不你先让这位同志看看。” “让我去给你找西医。” 那位要找西医的秘书停下脚步,有些犹豫,列车员继续说道: “既然是急救,就耽搁不得。” 整个车厢的人都看着这边,确实也没有其他人再站出来,那个年轻人稍微犹豫了下,最终还是对着点了点头。 对着方言说道: “同志,那麻烦您跟着我来吧!” 方言本来不想理他,不过职业素质还是占了上风。 很快方言就跟着青年来到了卧铺车厢。 他们来到尽头处,打开一间卧铺车厢的门,方言就看到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躺在床上。 跟在方言一起过来的年轻人见到这一幕后,有些慌了神,连忙走了进去,他将人从床上扶了起来,对着方言说道: “刚才他还是醒着的,说胸口很难受,没想到这一会儿功夫就昏过去了。” 方言紧跟着也走了进来,他先闻到空气里散发着一股酒味,然后发现昏过去的男人脸上赤红,中山装的衣领被他扯开,纽扣都掉在了地上。 他牙关紧闭,两只手都握成拳头,浑身僵硬,方言用手摸了一下脖子上的脉门,确认还有跳动,然后掀开眼皮,发现瞳孔反应慢,说明已经彻底失去意识。 抽了抽鼻子,看了一眼在床边还摆着个酒壶,方言问道: “他刚才是喝了酒?” 年轻人点点头: “这几天在车上一直睡不好,所以刚才就喝了一两口。” 方言在男人脸上观察了一下,注意到他耳垂边有个一字褶皱,这说明他很可能心血管方面有问题,于是一边把脉一边对着青年继续问道: “平时体检,有心脏方面的问题吗?” 青年想想,然后说道: “没有,这些年体检数据,说他心脏都很健康。” 方言没有接话,仔细号脉,等到脉象号出来后,他说道: “脉弦涩,是心血瘀阻。” 青年有些错愕,刚想说什么的时候,方言这时候对着青年说道: “帮个忙把他扶住了。” 见到青年还在发愣,方言声音严肃了几分,道: “赶紧的,再等一会儿人就没了。” 这下青年才回过神来,赶忙上前将中年人扶好,此刻中年人浑身僵硬,并且还有些肥胖,费了不少力气才将他扶稳。 接着方言用力掰开中年人的一条手臂。 掰了一下还没掰动,方言摆开架势,猛的就要发力。 “你干什么?”青年看到方言这动作警惕的问道。 “救人!”方言一边说一边用力抓握住患者的一只手臂往上掰,终于掰开后,另外一只手在患者腋下找了几下位置,然后用手指顶住一捏,拇指一捏,在他腋下开始扯动。 接连扯动,分别在腋前,后,中三个位置上扯了好几下。 这每扯一下,患者都要打个激灵,同时他僵硬的身体也软了一分。 扯完了左侧腋下,方言又换到了右侧,按照刚才的手法再来一遍。 扯完之后,刚才还浑身僵硬的中年人终于软了下来,脸上的赤红也开始消退,最关键是他呼吸声大了起来,刚才捏紧的拳头和闭上的嘴都松弛了下来。 “让他躺好。” 方言指挥着青年给患者重新躺在了床上。 刚一躺下来,患者就呻吟一声,然后缓缓睁开了眼睛。 青年见状,脸上露出喜色! “神了,你真是神了,捏腋窝还有这种效果?” 方言解释道: “是道医十二把半连环锁推拿术中的一种,算是中医的急救手段,不比西医差。” 就在这时候,方言耳中突然传来两声提示音: 【叮!检测到宿主正在使用技能,激活神技经验系统!】 【叮!检测到宿主原有精通技能,道医十二把半连环锁推拿术理论精通,技能使用经验+10年!】 这是……系统? 方言一下怔住,没想到急救一个人,居然激活了系统。 陡然间他脑海里突然感觉道医十二把半连环推拿术,异常熟悉和熟练起来! 就像是自己真的已经多使用了十年时间一样。 另外一边,听到这句“不比西医差”青年有些不好意思,刚想说点什么的时候,方言已经蹲下来,按照流程确认患者意识是否清醒了,他问道: “同志,你记得自己叫什么名字,现在是在什么地方吗?” 中年人有些懵,不过他还是回答道: “我……我是闫文斌,在去京城的火车上。” 方言看向一旁的青年,对方点点头,说明名字和目的地都没错。 这时候中年人看向方言,问道: “小同志是你救了我?” PS:小作者求收藏,求追读,求数据,求留言…… 第2章 道医十二把半连环锁推拿术 “是。”方言点了点头。 这年头能够住在软卧车厢,还带着个跟班的人,显然不是普通人。 自己说不定就结了一段善缘。 闫文斌对着方言说道: “小同志,真是要感谢你,刚才我都以为自己活不成了。” 方言摇摇头说道: “你先别忙着谢我,现在你只是醒了过来,身体上的问题还没解决。” 这话一出,闫文斌和他的秘书杨树声都一怔,然后立马紧张了起来。 方言问道: “现在胸口是不是还有些闷?四肢还有些麻痹?” 闫文斌感受了一下: “额……你这么说的话,是还有一些。” 方言对着杨树声说道: “你去问问列车员,看看能不能在下一站下车,找个医院,闫同志这个情况必须尽快就医才行。” “我这会儿先帮他按摩下几个穴位,缓解下症状。” 杨树声看向闫文斌,后者对着他点了点头,他这才说道: “那行,我马上去说。” 等到杨树声走了之后,房间里就只剩下方言和闫文斌了。 此刻方言从闫文斌手上合谷穴开始按摩推拿,走到内关,接着又开始用手按摩膝盖下的足三里。 左右两边都反复按摩,闫文斌感觉自己身上情况又好转了不少。 他对着方言感激的说道: “小同志,谢谢你啊!我感觉自己好多了。” 方言点了点头,继续给他按摩着,他这会儿也是没办法,要是有银针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道医加成了十年的技术,让方言感觉每次推拿都有很强烈的熟悉手感在指引他,下意识的就能一下找到穴位。 这个感觉有些神奇!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医院单位的?” “事后也好给你们单位写感谢信。” 闫文斌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抬起头: “我叫方言,是回城的知青,现在没有单位。” 闫文斌有些惊讶,没想到方言居然是回城的知青,看他这专业又熟练的手法,还以为是哪个医院的医生呢。 他忍不住问道: “那你这医术是怎么回事?” 方言笑着回应道: “我妈是协和医院的医生,所以小时候就跟学了一些,加上我没事也翻翻医书什么的,所以就会了一些。” “要不是刚才我们那车厢里没有其他医生,也轮不到我来救人。” “原来如此……”闫文斌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软卧车厢的门就被打开了,杨树声从外边回来,身后还带着列车员和一个中年人。 “闫书记,这位是我们找到的医生,他是北大医学院的汪泽教授。”列车员指了指身边的那个中年人,对着房间里的闫文斌说道。 方言看向汪泽,这回京的车上还真是有大佬,北大医学院也就是后世的北大医学部,前身可以追溯到1903年的京师大学堂医学实业馆,能在里面当教授的,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他们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在后世也有不少方言都知道的大佬,1959年开始这个BJ医学院成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之一,六十年代初,大批骨干师资西行洛阳,兰州,内蒙,酒泉等地支援地方建设。 汪泽走到闫文斌身边,问道: “您是哪里不舒服?跟我说说。” 闫文斌看向方言,开口道: “方言同志,还是你来说吧,你对我的情况清楚一些。” 闻言,方言于是将自己刚才急救的过程,给汪泽原原本本的复述了一遍,并且将自己当时自己看到的症状也说了。 汪泽闻言,赶忙上前观察了一下闫文斌,果然发现他耳垂有个一字褶皱,然后将手搭在闫文斌的手上把脉后,也证实了方言的判断没错。 他好奇的看向方言,问道: “你用的是道医十二把半连环锁推拿术?” 方言点点头: “嗯,返魂锁,急救心血淤阻正好合适。” 汪泽来了兴趣,追问道: “你是在什么地方学的道医?” “……”方言没有说话,这后世的时候不是随便学吗?学中医的时候谁没学过?就连不少没有学医的人都能在各种急救手册上找到这些。 突然,他一怔,意识到自己好像想错了。 这个道医十二把半连环锁推拿术,是九十年代的时候才被公布出来的,在这之前一直都是少部分人掌握的秘术。 而现在的时间是1977年,也就是说至少还有十几年时间,这个推拿术都只有少部分人会。 “我也是机缘巧合,从别人那里学的。”方言对汪泽说道。 “原来如此。”汪泽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转过头对着闫文斌说道: “同志,你也是运气好,刚好遇到个高手。要不是他来的及时,你今天恐怕就真的是危险了。” “我身上也没带着什么药,你这个情况我建议直接在下一站下车,先找个医院把病情稳定住再说。” 闫文斌点点头: “嗯,方同志也是这么说的。” 这时候闫文斌的秘书,杨树声说道: “我已经沟通好了,下个站我们就下车。” 接下来闫文斌这边就收拾好行李,跟着自己的秘书一起下车了,下车前留了个方言在京城的住址,说是自己病好了之后,一定去登门拜访。 最后又让列车员给他们空出来的卧铺给了方言和汪泽教授,让他们能够在接下来的路上好过一些。 按理来说汪泽这种级别的教授,是有能力弄多软卧车票的,但是不知道他为什么没弄到,反倒是和方言一样去挤硬座。 一番询问后才知道,他之前确实是有一张软卧车票,而且还是单位全报销的那种。 不过他找人换了票,把软卧车票卖给了别人,用于赚差价补贴家里,所以才混到了后面的硬座上。 “算起来还是托了你的福,我什么都没做,就混到软卧住了。”汪泽一边说,一边往外边拿包里带着的干粮给方言分享,丝毫没有一点教授的架子。 刚才一顿闲聊后,他也知道了方言的基本情况。 知道他家里父亲也是工业学院的副教授,而且母亲还是协和医院的医生,两个人都可以算得上是他的同行。 加上方言还会道医十二把半连环锁推拿术,这就让他更加对方言感兴趣了。 聊到后面还挺为方言可惜的。 他发现方言在医学特别是中医方面的知识储备还是挺丰富的,这显然是个人才。 汪泽说方言这种情况其实应该让家里运作运作,走工、农、兵推荐上个大学,这样后面读出来,工作也就好解决了。 听到这里方言他想起前世恢复高考,貌似就在今年。 第3章 邀请和以后的打算 前世方言学医虽然忙,但是也经常趁着空隙看一些年代文放松自己。 因为网站的规定,那时候不少书的主角都只能往固定的一个时间段穿越。 1977,1978是个非常密集的穿越时间。 虽然穿越的主角,大多数不是写书就是写剧本,然后泡朱琳、龚雪、陶慧敏、何晴、陈红、蔡明(划掉)…… 但是他们大多数的职业规划里,都有考大学这样一项。 方言看小说的时候喜欢一目十行,但是这种重点情节总归还是记得的。 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第一次全国高考应该就是在1977年的十二月。 此刻已经是七月份了,算起来也就只有五个月时间就会迎来高考。 只是根据记忆,现在市面上好像还没有恢复高考的声音传出来。 要不然作为教育系统的老爹,不可能不告诉他这么重要的事情。 加上眼前这位汪教授也没有提起,那这会儿应该是上级都还没有决定下来。 方言接着就把恢复高考这个问题拿出来讨论,果不其然汪泽确实是完全不知道,不过他也觉得恢复高考确实是有利的,只是这件事情需要有人能提出来才行。 而且这个人最好还是那种有重要身份的人,毕竟一般身份的人,根本影响不到上面。 方言点了点头,他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诱因让上面决定恢复高考的。 不过只要顺其自然,按照原地历史发展,恢复高考应该是必然会发生的情况,现在他只需要找人弄些教材,好好复习就行了。 作为穿越者的一员,如果能够读大学,当然是要去读的。 而且自己现在这个系统,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要自己学会一个技能,它就会增加使用经验吗? 再火车上,方言一时间也找不到其他施展技艺的手段,只好和汪教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又经过了十个小时,终于火车抵达了首都火车站,此刻已经是晚上九点,方言和汪教授一起走出了火车站。 汪教授一出车站就有人接,而且还是一辆小轿车。 他上车前对着方言问道:“你家里没人来接你吗?” 方言摇摇头说道: “我回来的车票当时还没定下来,家里人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到,所以就没人过来接。” 汪泽对着他招手: “这会儿时间太晚了,你提着这么多东西也不好走,上车我们送你回去。” “那多不好意思……”方言嘴上说着不好意思,但是却一点也没客气,笑呵呵的就走了过去,把自己的包丢上了座位。 从这里到工业学院还有很长一段路,这年头可没后世那么多摄像头和路灯,有些地方都还是农村,遇到个拦路打劫的也很正常。 就算是运气好没遇到这些人,自己光是走回去也够呛,他手里提着的东西就有五十多斤,提着走回去,明天手就会教他做人。 所以他在汪泽的邀请下果断的上了车。 汽车发动,方言对着后排的汪泽感谢道: “谢谢汪教授!要是没有你,今天我回去还真是麻烦了。” 汪泽笑呵呵的说道: “不客气,之前卧铺托你的福,现在送你回去也是应该的,再说了北大医学院和工业学院那边也没隔多远,顺道的事。”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问道: “对了,之前在车上聊了那么多,还没听你说回城后的打算呢。” 方言说道: “我先看看家里有什么安排,如果没有安排的话,我打算先休息一段时间,好好调理下身体,在乡下这几年亏空的厉害,现在年轻还感觉不明显,等年龄大了各种毛病就出来了。” 之前原主打算是回家就找父母先安排下工作,不过方言既然知道今年要恢复高考,他当然就不会忙着找工作了。 一边复习,一边调养下身体,这才是他自己的打算。 听到方言的话,汪泽点点头: “也对,乡下的条件确实艰苦了一些,回来好好调理调理身体确实是正事。” 说罢,他在后视镜里看着方言笑道: “等你调理好,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来找我,到时候我们可以交流切磋一下推拿术,我手里也有不弱于道医十二把半连环锁推拿术的东西。” 终于还是开口了,方言就知道汪泽绕了一大圈,就是想从他这里学道医十二把半连环锁推拿术。 在其他人手里,现在这时间,这手推拿急救的手法还是不传秘法。 刚经过十年的时间,不少的行业都受到冲击,一些传承甚至就悄无声息的断绝了,汪泽也是想把这些宝贵的古人智慧传承下去。 既然是治病救人的手段,方言当然也不会敝帚自珍,他也想看看自己那学了几年的中医术,在这个时代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医学这块每年都在进步,自己一个2024年的中医,回到了四十多年前,肯定能找到自己优秀的地方。 “好啊,我一定去。”方言很快就应了下来。 以后自己大概率会考医学院,过去先了解下这个时代医学院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也是他打算做的事情。 就比如今天和汪泽一接触,就发现后世的人手一份的推拿术,在这个时代还是武林秘籍一般的存在。 汽车的速度就是快,没要多久时间,方言就到了工业学院的教职工家属院门口。 和汪教授告别后,方言提着自己大包小包,给门卫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和介绍信,顺利的走了进去。 方言老爹在前些年恢复工作后,学校就在这里给他分配了一套房子。 上辈子的方言其实也想考这所大学,毕竟那也是军工七子之一,但是最后还是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学习中医这条路。 结果没想到穿越后,自己居然成了教职工家属。 “方言?!”就在方言走了没多远,突然听到有人在叫自己。 他转过头去,很快发现是一对夫妇,两人都推着自行车,男的自行车上还载着一个小女孩,正在好奇的打量着他。 脑海中记忆一翻涌,想起了这两位。 “蓉姐!红旗!”方言丢下手里的东西,对着两人喊道,林蓉和袁红旗,这两人是两口子,同时也是他发小。 袁红旗架上自行车,直接就走了过来,上下打量了方言一遍,然后惊讶道: “天呐,真是你小子!前几天就听说你要回来了,没想到今天在这里撞上你了。” 方言笑了笑还没说话,林蓉又问道: “对了,方叔还有何阿姨呢?没来接你?” 方言摇摇头: “他们没来接我,我蹭别人汽车回来的。” 第4章 回家 袁红旗和林蓉两口子听到方言是蹭汽车回来的,还以为他是遇到某个家里的熟人了,也没聊上两句,袁红旗就帮着方言搬起了行李。 两口子给方言送到了三楼家门口。 听到门外有动静的方家父母,打开门一下就看到袁红旗和林蓉,还有个有些熟悉的人。 仔细看清对方的长相后,方振华和妻子何慧茹都是一怔,何慧茹最先开口: “小……小言?” “老三!”方振华紧随其后。 方言转过头来,应声道: “爸,妈,我回来了。” 老爹方振华听到这声后,立马确认眼前这个有些瘦脱像的青年,正是自己家的老三,上前就接过他的包裹,感谢了送他上来的袁红旗还有林蓉,一家三口回到了屋里。 回到家里后,何慧茹拉着方言的手上下打量,眼眶红红的,几年前下乡的时候方言还没成年,这回来的时候都已经成小伙子了,黑黢黢的皮肤再也看不出当年白白嫩嫩的模样。 张了几次嘴,也没说出那句在外边受苦了,只是一个劲的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在知道他回来还没吃晚饭的时候,何慧茹立马又跑去厨房里给他下了一碗面,还特意煎了两个鸡蛋,撒上了一把猪油渣。 “本来以为你要明后天回来,我们打算明天开始去车站等你,没想到今天就回来了。” “从车站回来可不好走吧?”老爹方振华一边看着方言吃面,一边询问他是怎么回来的。 方言说出自己是蹭了北大医学院汪泽教授的车,他们好奇方言是怎么做到的,印象里两口子也没人认识汪泽,哪怕是何慧茹在协和医院上班也一样,她是妇科大夫,认识的人也是妇科方面的。 然后方言就说了自己在火车上救人的事情。 顺便说了自己的道医推拿术,其实是在下乡的时候跟着一个道士学的,不过自己当时为了显得有说服力,就说是跟着老娘何慧茹学的,毕竟协和医院的医生,天生就自带说服力。 对于方言这个说法,方家两口子也没深究,只是更加好奇方言这些年在乡下到底都经历了什么。 前几年一家人分散全国各处,书信来往也是要被审核的,里面基本能写的内容很少,都是报喜不报忧,现在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当然要说一说这些年的经历了。 还好方言继承了原主的记忆,这些话题对他来说并没有难度,一家三口人,聊了两个多小时,一直聊到方言眼睛都有些睁不开了才散场。 接着方言打开了给他准备的房间。 这房子是自己老爹方振华单位分配的住房,两室一厅,六十多平,客厅,厨房,厕所,一应俱全。 方言是家里最先回城的人,所以他现在还能单独住一间,等到姐姐弟弟回来了,到时候家里就没这么宽敞了。 坐了好几天的车,方言感觉身体异常疲惫,躺下没有多久就睡着了,这一觉睡下去,方言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在学校里给以前自己的同学哥们上课,还和自己那个一辈子没结婚的女老师结了婚。 再次醒过来,方言感觉浑身都在疼,他知道这是硬座列车后遗症,没睡觉之前一切还好,睡一觉后浑身都像是要散架了一样。 方言暗自下决心,下次自己要是坐火车出远门,必须弄张二手的卧铺票才行。 从床上挣扎着起了床,透过窗帘往外看发现天色已经大亮。 楼下已经有不少人在进进出出。 方言身上也没块手表,不知道是什么时间,穿好衣服推开门走了出去,方言看到客厅的挂钟上时间已经是八点十五分了。 餐桌上面还有一张字条。 上面写了厨房锅里热着早饭,早上看方言睡的香就没有叫醒他,中午让他去海淀公社把户口从农村转回来,然后中午去协和医院那边跟着老娘吃内部食堂,老娘托人要给他安排工作,不过人家得先看看人。 字条背后还给方言留了五块钱还有家里的钥匙。 方言吃完早饭,带上自己的东西,就坐公交去了海淀公社,这时候时间还早,但是已经有不少回城的知青在这里办理转户口的手续了。 方言前面起码排了二十几号人,等到太阳都快到头顶了,方言终于把一切办妥,领到了属于他的粮食本。 随后,按照老娘的要求,坐上公交车朝着协和医院东院而去。 协和不管是在这个年代,还是后世那是鼎鼎有名的医院,协和医院是协和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临床医学研究所,是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也是最早承担干部保健、外宾医疗和国家运动员医疗服务指定的医院之一。 老娘能在这里当个妇科主治医生,那人脉绝对比老爹要广,毕竟接触的人多,给方言安排工作的事情,理所当然的就落在了她身上。 只是方言现在想的是参加今年年底的高考,现在给他安排工作,除非是那种方便摸鱼的,要不然他觉得自己还是在家里复习功课比较好。 公交车晃晃悠悠的就到了协和,方言下车后,在医院里找到了妇科所在的楼层,然后直接就找了过去。 协和不愧是大医院,在这里看病人确实很多,已经快要到午饭时间,妇科几个诊室外边依旧还有人等着就诊。 多数就诊的都是一个人来的,还有一些孕妇是丈夫陪同的,方言一个男人出现在这里还没有穿医生的白大褂,立马就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找到自己老娘的诊室,方言看到老娘正在给人看病,身后还站着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年轻女医生,在全程观看,方言猜测估计是老带新的实习医生。 在门外对着老娘打了个招呼,方言在过道上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这一等就等了半个多小时。 按说到饭点就不叫号了,结果老娘何慧茹还是在继续让人叫号,终于四十分钟后,她看完所有人后,从诊室里面走了出来。 看到方言后,她突然一拍脑门失声道: “坏了!我还约了人!” 第5章 同仁堂 第6章 系统用法 第7章 上班偷偷扎自己针 第8章 针灸,病人上门 第9章 望闻问切,都给我升! 第10章 透天凉 第11章 望诊的另类用法 第12章 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 第13章 助理之争 第14章 高下立判 第15章 反转再反转 第16章 坐诊老带新 第17章 高考教材 第18章 故人之后 第19章 传统武术 第20章 这不是巧了吗? 第21章 补肾 第22章 医者仁心 第23章 面瘫,儿科 第24章 见义勇为 第25章 天才啊! 第26章 拜师 第27章 实力 第28章 师兄,抢劫 第29章 形势 第30章 好人有好报 第31章 考校 第32章 镵针 第33章 刘祖德弄巧成拙 第34章 形意双棒 第35章 乌合之众 第36章 十二形拳 第37章 再见闫文斌 第38章 校园传说 第39章 经方和时方 第40章 超雄小孩 第41章 小儿疳积 第42章 铁桦双棒 第43章 进入八月 第44章 古修堂 第45章 古思齐 第46章 店长乐苗 第47章 你一直都这么勇? 第48章 亏心事 第49章 才打一下? 第50章 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