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苏定方:我要追随太子

作品:《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东北扶余人朱蒙在纥升骨城建立了一个王国,国号是卒本扶余。



       

而后卒本扶余占领了汉朝玄菟郡高句丽县,由此改称高句丽。



       

汉代时,又将高句丽称为高句骊,简称句骊。



       

高句丽建立后,不断侵蚀东北的朝鲜四郡,最终到了南北朝占据了整个辽东和朝鲜地区。



       

随着疆域的扩张,高句丽的疆域也不断迁徙。



       

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于“国内城”,也就是后世吉林省的集安市,高句丽在此定都400余年。



       

427年,高句丽迁都了平壤。



       

到了南北朝,高句丽改名为高丽。



       

隋朝时期,高丽之名随着隋炀帝三征高丽而名扬全国。



       

高丽很强,严格来说是现在的高句丽很强。



       

他可不是部落政权,而是跟中原王朝一样,有着完整政权。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三不管的状态下,逐渐发育成一个高度成熟的农耕政权。



       

民风崇文尚武,有70多万户人口,城池176座,已然是有了逐鹿中原的实力。



       

隋朝,唐朝,压力很大。



       

打高句丽,自是成了国策。



       

却又不是那么好打。



       

历史上,再过两年,李世民就亲征高丽,吸取隋朝教训,只带了十多万兵力,然而却因为兵力过少,没能打下来。



       

再是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打破的。



       

一直到唐高宗时期,高丽发生了内乱,这才被唐高宗趁机歼灭。



       

只是胜利的战果,最后便宜了新罗,又爆发了唐罗之战。



       

唐朝迫于西部与吐蕃作战的压力而放弃百济故地,但是控制了大部分高句丽故地,新罗也向唐朝请罪称臣。



       

没有兵权,拿什么谋反?



       

李承乾想要借助攻打高丽的机会,争取到领兵权。



       

隋朝之亡,亡于高丽。



       

若隋朝没能打下的高丽,被太子打了下来,届时声威将会成长到何等地步?



       

到了那个时候,李承乾才是真正有了跟李世民对抗的本钱。



       

之所以有这个信心,自然是因为李承乾的秘密武器。



       

----



       

长安城内,一个身影无视宵禁走在街道上。



       

纪昭微微闭上眼睛,缓缓张开双手,似乎在拥抱这寂静的夜晚。



       

这是他第一次,走在宵禁的长安城内,竟是感觉如此美好。



       

“何人犯夜,胆敢触犯宵禁。”



       

夜间巡逻的金吾卫,很快就发现了纪昭,毕竟站在街道中央实在惹眼。



       

纪昭并不慌张,从腰间拿出了腰牌。



       

为首的金吾卫队正上前接过腰牌查看。



       

东宫太子令。



       

抱拳作揖:“职责所在,请见谅。”



       

“无事。”



       

队正挥挥手:“走。”



       

巡逻的金吾卫当即离开。



       

永平坊西门前,关闭的坊门大开,纪昭从容走了进去。



       

等候已久的几个不良人围了过来,都是纪昭心腹。



       

“好威风。”



       

“纪帅得了太子赏识。”



       

“我等也可沾些光了。”



       

纪昭制止了他们拍马屁:“回屋再谈。”



       

屋内,纪昭把太子交代下来的任务,详细的说了一遍。



       

原先的热情顿时消退,众人如头顶泼了一盆冰水。



       

有人愤愤道:“三十日,往来营州,即便是快马加鞭,也须十来日,不过十来日的时间,我等如何能完成。”



       

另一人符合道:“没错,太子分明是想要逼死我们,他把我们当成魏王的人,未有半点信任。”



       

“纪帅,我们走吧,离开长安,凭兄弟们的本事,哪里活不下去。”



       

“我等都愿意追随纪帅。”



       

众人齐声道:“我等愿意追随纪帅。”



       

然而众人,却又一人格格不入,只是皱眉深思。



       

“陈亮,你什么意思,难道不肯追随纪帅吗。”



       

“枉费纪帅曾经那么帮你,没成想你却是个小人。”



       

听到呵斥声,陈亮却道:“不,我当然是愿意追随纪帅,我只是在想,太子何等身份,便是随便一道命令下来,便可将我等诛杀。”



       

“为何现在如此绕弯不说,还给纪帅赐下东宫太子令。”



       

众人面面相觑,好像确实如此。



       

纪昭哈哈笑道:“陈亮,我果然没看错你。”



       

“没错,太子既赐下东宫令,自然不是故意针对我等。”



       

“太子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借口啊。”



       

“我们要做的,只是为太子提供一个借口。”



       

“重在结果,不问过程。”



       

“哪怕是一批假扮的新罗使臣,只要太子说他们是使臣,谁还能证实呢?”



       

其实也没这么简单,毕竟使臣可是要面见圣人的。



       

纪昭这也是为了安众人的心。



       

随后又道:“若此番事成,太子允我东宫亲勋翊卫校尉之职。”



       

“尔等自也可随我进入东宫,一步登天。”



       

众人相互对视一眼,再次齐声道:“誓死追随纪帅。”



       

李承乾没说错,纪昭确实是个聪明人。



       

------



       

次日一早,纪昭就带着心腹们直接出发,前往营州。



       

与此同时,左五卫禁军校场。



       

苏定方过来瞧见这里议论纷纷,人生嘈杂,顿时不爽。



       

“放肆,尔等早间演练,便是如此懒散。”



       

“难道要吾执行军法吗。”



       

“还不赶紧归位。”



       

看到中郎将过来呵斥,众将士这才开始列队。



       

苏定方走到前方一人面前,训斥道:“裴参军,往日里你也是奉公守法,今日为何如此荒唐。”



       

裴行俭,参加明经科考试中选,现被任命为左武卫仓曹参军。



       

历史上曾威震西域,大破突厥。



       

“禀苏将军,刚刚我们是在讨论太子箭术之事。”



       

裴行俭老实说道。



       

苏定方皱眉:“太子箭术?难道太子又做出了什么荒唐事吗?”



       

裴行俭连忙解释道:“不是荒唐事,是传奇之事。”



       

随后裴行俭便把昨日早间太子展现骑射之事详细说出来。



       

苏定方不信:“愚蠢可笑,如此谣言哪能相信。”



       

裴行俭又继续讲述太子在陛下跟众多大臣面前,展现曾经长孙晟百步外箭射铜钱之事。



       

“陛下把随身兵器巨阙天弓赏赐给了太子。”



       

“听说长孙司徒都因想念父亲,因此大哭。”



       

苏定方眼睛瞪得像铜铃:“真是如此。”



       

裴行俭回道:“太子在殿外射箭,好多禁卫的兄弟亲眼所见,如今已经在军中都传遍了。”



       

苏定方贞观四年因功授左武候中郎将,一直到现在再未有半点波动。



       

这是因为当年在灭东突厥之战中纵兵掠夺的缘故。



       

不投太子,只是因为看不起太子荒唐。



       

如今太子有这般箭术,开两石巨阙天弓,百步外射铜钱,哪里还不值得他追随。



       

幕强,是军伍中人的天性。



       

想起昨晚,自己拒绝大理寺少卿,苏亶的引荐,苏定方此刻肠子都悔青了。



       

若被太子看重,还怕没有机会升职吗。



       

苏定方不懂朝堂政治,然如此太子,日后必登大位。



       

“尔等继续操练,本将军有事先走。”



       

丢下一句话后,苏定方急忙离去。



       

他要去见苏亶,再跟他聊聊关于引荐的事情。




如果您觉得《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7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