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十章 开始学习!

作品:《 秦时明月之政

       

“另外臣有话要说在前。”



       

“臣教学严苛,公子身份不凡,为小公子将来所计,在下对小公子只会更严。”



       

“臣来时也已然跟公子说过,公子承诺任臣施为,也请夫人不要干涉臣教学。”



       

“孩童天性是玩乐,学习枯燥,但须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成才。”



       

“若有严苛之处,还请夫人谅解,也请夫人不要阻止。”



       

“夫人不阻止,用不久小公子自然会学习。”



       

“夫人若心疼小公子而阻止,小公子知有母保护,臣手段自然无效,若如此,臣不能教也。”



       

赵姬言道:“那是自然,我虽女子,也知慈母多败儿,溺子如杀子。”



       

“我儿王孙,为他将来,也绝不会溺爱对待。既然小儿托付给先生,我绝不干扰。”



       

“只是不知先生教导时我能否一旁旁听?”



       

中苍果断拒绝:



       

“夫人若在一旁小公子定受影响,况且也不过是教小公子识字而已,夫人一边旁听也没有什么益处。”



       

赵姬只得作罢,拉着嬴政的手:



       

“政儿,遇良师殊为不易,日后要跟着老师好好学习,知道吗?一定要听老师的教导。”



       

嬴政悄悄白了她一眼,意思是‘入戏不要太深。’



       

赵姬悄悄朝他挑了一下眉头‘⌓‿⌓✧’。



       

“孩儿知道,一定听从老师教导。”



       

嬴政朝着中苍又是一礼:



       

“老师大才,政有幸得老师教导感激不尽,老师多费心了,政日后若有顽劣之处,请老师严加管束。”



       

中苍心中暗暗点头,心中既奇且赞:‘小小年纪,言语得当,谦逊有礼,真是不凡。’



       

中苍原本对来赵国做一质子启蒙之师颇为不愿,觉得大材小用。



       

只是子楚对他终究有知遇之恩,极为礼遇,厚待非常。



       

此番子楚好生请求,为人臣子门客,岂能不从?只当是浪费两年时间。



       

昨日来到赵国拜见主母,只粗略见了一面嬴政,当时只觉得孩子眉清目秀,相貌俊美。



       

今日收下这孩子,不过几句话,真觉得是天资非凡,极具内秀,以其身份可谓前途不可限量。



       

现在觉得,赵国这趟来的未必是浪费时间。



       

赵姬在前院精心准备了一间书房做嬴政的学室,说真的,这年代学习成本太高了。



       

寻常百姓没有脱产的家庭,根本没有学习的条件。



       

即便是勉强脱产了,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师长难寻。



       

这个时代但凡识字的就是精英了,出身再贫寒,也是士人这个阶层的。



       

想请士人当老师,你要先看看你自己什么身份。



       

要不然,你就除非给的太多了。



       

这年头能给太多的,又不可能是普通家庭。



       

属于是普通家庭可能可以请到士人老师,但是请到士人老师这件事不太可能。



       

即便是有老师了,知识又是一个大问题,这年头是真的要为知识付费的。



       

刻在竹简上的知识,本就制作成本高昂,而且还被贵族垄断。



       

诸子百家极少数不被垄断的,嘿,不好意思,人家不招人,最多招炮灰。



       

就这,多少人想跪,还没门子呢。



       

所以说,学富五车真的很牛,难的不是你能学那么多,难的是你从哪能学到那么多。



       

这個年代真的贫寒家庭出身的人,真能出头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在某些方面极其出色。



       

说一句人中之龙绝不为过。



       

勤奋、刻苦、自律、天生聪慧、身怀大运,这都是标配。



       

缺一样都不行。



       

当然,这些困难嬴政都不需要考虑。



       

他,大秦王孙。



       

老师,有了,人中之龙级别。



       

知识,他脑子里的比这个时代更丰盛,现在欠缺的只是如何和这个时代统合起来。



       

他需要的只是需要可以识别这个时代的字,以及大秦整个体制的方方面面。



       

还有就是日后练武需要的一些知识,内力这玩意,正统历史里面没有,起码他原本的世界没有。



       

学室之中,中苍和嬴政两人面对面坐好,延瑾护在门外。



       

中苍率先开口:“小公子,您是王孙之子,身份高贵,未来注定不可限量。”



       

“然而身份高贵只是基础,决定未来成就的终究是学识,若是不学无术,更或走上邪路,只会是害人害己。”



       

“论及学习,必以识字为先。”



       

“上古之时,还没有文字的诞生。先前的知识只能是口口相传,然而口口相传的知识总会出现遗误。”



       

“知识是不能错的,错的知识没有用处,甚至是有害而无益。”



       

“直至上古先贤仓颉,奉黄帝之命造字,人们的知识才有办法以稳定准确的方式记录下来。”



       

“传闻仓颉造字成功之时,天降雨粟,鬼神夜哭。”



       

中苍笑问嬴政:“小公子可知为什么文字造就的时候,鬼神都要为之哭泣。”



       

嬴政拱手一拜:“弟子不知,请先生教我。”



       

中苍一笑:“鬼为之哭,是因为文字是人最重要的产物,既是智慧的产物,同样也使得智慧可以传承。”



       

“旧有的智慧不会再消失,而新的智慧在源源不断的产生,人开始从混沌与愚昧之中,可以稳定的走出我们人自己的道路。”



       

“在此之前我们畏惧鬼怪,在此之后,鬼怪只会越来越畏惧我们,所以鬼为之哭泣!”



       

中仓又是一叹:“文字造就,知识的建立和有序传承,造就了民智日开。”



       

“可是人越聪明,伴随而生的也就有欺伪狡诈,民德日离。”



       

“而更进一步便是如今争权夺利,互相杀戮。



       

“故而神为之不忍,这是神为之哭泣的原因。”



       

嬴政问道:“神难道不会也为之畏惧吗?”



       

中苍一愣,忽而哈哈大笑:



       

“是极是极,小公子所言极是。世人皆以为鬼畏神悲,想来是鬼神都是既畏且悲才是。”



       

“毕竟他们都不是人,只有我们人才会为之欢喜。”



       

嬴政接着说:



       

“弟子也不以为是因为有了文字才会道德败坏。难道没有文字之前,人与人之间就没有欺骗与伤害吗?”



       

中苍看着嬴政,觉得嬴政如此聪慧,这些问题不是稚子可以想到的。



       

面色一正,再也不将嬴政当做孩子对待。



       

中苍想了想回道:



       

“想必是有的。虽说没有切实记载,但是民智开之前,人皆如兽。”



       

“我观天下兽类,若说野兽淳朴,不过是无知罢了;若说兽类良善,简直可笑,禽兽懂什么是良善?”



       

“总有人以为上古之时人人如圣,那岂非野兽如圣?简直贻笑大方。”



       

“人性本恶,自私自利为先。这个道理,莫说是我法家,纵然是儒家也有人认同。尤其是认同的还是荀夫子。”



       

说到这里,中苍嘿然一笑。



       

接着说道:“如今天下诸侯,唯秦最强。”



       

“秦之强在于民风淳朴,国人一心,这难道是天生的吗?以前并非如此。”



       

“在商君变法之前,秦人勇于私斗,怯于国争。无论朝野倚强凌弱,国小且弱,为诸侯所耻。”



       

“然而自商君变法以来,国情为之一变,朝堂变得吏治清明,贵族官员不敢肆意妄为。”



       

“民间变得民风淳朴,路不拾遗;人民变得勇武,虽怯于私斗,却闻战则喜,勇于拼杀。”



       

“何为乎?”



       

“正是因为商君制定了完善的律法和制度约束人民,整个秦国任何人都要遵守秦法,正是因为使用法约束了人性,秦国遂从弱秦变为大秦、强秦。”



       

“再看其余诸侯国,百姓多是怯懦狡猾,贵族多是荒淫残暴。”



       

“一个个日渐衰弱,朝野混乱,由此可证商君之言甚对!”



       

嬴政点头赞同:



       

“弟子也曾听父母谈论过这些。弟子以为就像孩子需要父母师长的教导和管束,那么成人同样也需要被教导和管束,否则带来的一定是祸患。”



       

中苍抚掌称赞:“小公子所言甚是。”



       

“小公子果是早慧,天赋非凡!只是小公子切不可因此而骄,骄者必败,谦逊得成。小公子切记切记。”



       

嬴政拱手下拜:“弟子受教,定谨记在心,不敢忘怀。”



       

中苍心中深喜:



       

“更深奥一些的道理现在不急学习,且等文字识全以后,以及学习中,咱们再慢慢探讨。”



       

“咱们现在先学一些基础的,还是要先把字都认全了才是。”



       

“在识字的过程中就是在学知识,因为字就是知识的载体,每一个字都有着它的意义。”



       

“学习了文字,自然也就学习了知识。”



       

“刚才说仓颉造字,但是在这经年日久的变化中,人越来越多,国家也越来越多,字的形状和读音也有了变化。”



       

“正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万事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今天下并有二十多种字,如今最大的是七国,用的最多的也是这七国的文字。”



       

“人之精力有限,也不可能全部都学,都学了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小公子是秦国人,按理自然先学秦字。但如今也在赵国,便把赵字也一同学了吧。”



       

“恰巧,秦赵楚齐四国之字,我都会。”



       

嬴政一脸正色,皱起眉头:



       

“如果某个字的意义是一样的,只是读音和形状不同,那么还有这么多种字,本身不就没有意义吗?而且还会带来更多的不便吧?”



       

“为什么不能让天下只有一种字?如此所有人不也方便吗?”



       

中苍看向嬴政,只觉得这孩子每一刻都在让他惊奇:



       

“小公子所言甚是,语言和文字的差异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分成了国与国,再也难以团结友爱。毕竟人不可能和无法交流的人做成好朋友。”



       

“如果天下真的只有一种文字,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争斗。”



       

“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如今天下纷乱已久,诸侯并立,若要改变谈何容易?”



       

“除非天下一统,让天下只有一个国家,这样才有可能只有一种文字。”



       

“弟子明白了。”嬴政说完这句话再也不问。



       

中苍看着嬴政,心底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



       

‘也许自己面前的这个孩子,以后真的可以改变天下,让天下只有一种文字。’



       

‘如果真的可以做到,该有多好。’




如果您觉得《秦时明月之政》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78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