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额分配

作品:《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周家庄,周益民跟爷爷说了方便面厂工作名额的事。



       

10个工作名额,可不少。



       

他们能预见,一旦消息公布出去,他们家的门槛都要被踏平。每一个进厂工作的机会,都非常难得。



       

可以这么说,只要穿上工人装,命运都不一样了。



       

得知这是自家孙子发明一款面条而得到“奖励”,老爷子和老太太十分得意。



       

还是他们大孙子厉害。



       

“这事可大可小,益民你去把支书和大队长找过来,就说我请他们喝酒。”老爷子说道。



       

“好!”



       

周益民出去找老支书和大队长。



       

两人还满脸疑惑,周益民的爷爷请喝酒?这可罕见呀!不知道周益民的爷爷葫芦里卖什么药。



       

老爷子还真拿出一叠花生米,一瓶好酒。

记住网址m.qbyqxs.com

       

这架势,是有所求呀!



       

“小叔,有什么事要我们做的,您就直接吩咐,不用请我们喝酒的。”老支书嘴上是这么说,却一屁股坐下来,毫不客气地拿起筷子,夹花生米吃,又小抿了一口。



       

“是呀!叔公您吩咐就好。”



       

周益民的爷爷开始装起来。



       

“也不是什么大事,前几天,益民不是又发明了点东西吗?”



       

老支书和大队长听后动作一顿,齐齐朝周益民看来。



       

又发明了东西?



       

不是,老祖宗怎么就逮着一个后代保佑呀?其他都是后妈生的吗?



       

“所以……”老支书试探询问。



       

所以您请我们吃东西,就为了炫耀这件事吗?



       

“这次,面厂答应给益民10个进厂的名额,找你们来,主要是商量这件事,怎么安排,一个名额收多少合适。”老爷子接着说道。



       

此话一出,老支书和大队长都傻眼了。



       

10个进厂名额?



       

这太吓人了。



       

至于收钱,那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周益民补充:“准确说是9个名额,一个给大忠的妹妹小雪了。”



       

老支书和大队长都兴奋起来,这属于天大的机会呀!益民替他们村争取来的。



       

“依我看,抽签吧!看运气。我也了解过,一个工作名额,至少要600元,收600怎么样?”老支书开口。



       

大队长提出疑问:“万一拿不出600元呢?”



       

村里的情况,大家也是知道的,要说完全没有点存款,倒也不至于,但一个家庭顶多就是掏一两百元。



       

周益民开口:“不用立即给,等以后上班,每个月给一点。这样,就没有压力了。不过,600有点多,500元吧!”



       

就算是家无分文的人,只要抽中,都能去上班。



       

老支书和大队长一听,心中对周益民更加敬佩。



       

一口气就降了100元,10个名额就是1000元。



       

“再定个年龄段吧!”周益民的爷爷说道。



       

主要就是给年轻人机会。



       

“小叔,那您觉得什么年龄段合适?”老支书问道。



       

“15到25之间。”



       

“好!那我去通知,安排这个年龄段的人来抽签。”老支书和大队长也不吃花生米,不喝酒了,匆匆离去。



       

孰轻孰重,他们还是能分清楚的。



       

等他们离开,周益民又跟奶奶说道:“奶奶,四天后是你的60大寿,我打算替伱摆几桌,已经邀请张叔一家。”



       

老太太见孙子记得她生辰,顿时眼睛进了沙子。



       

要知道,儿子都从没有为她过生辰,也没怎么问过。有时候,她心想,那兔崽子怎么就那么心狠呢?



       

“好,不要太铺张浪费。”她也不拒绝孙子对她的关心和好意。



       

而且,周益民口中的张叔一家,她知道是未来亲家。那更加没理由拒绝了。现在屋子也弄好,是时候见一见未来的孙媳妇。



       

等益民他们结婚,生了孩子,他们两老才算真的无憾了。



       

“不会铺张浪费的,村里就请支书他们,以及年过60的老人。到时候,再每家送点瓜子、花生什么的,就可以啦!”周益民解释。



       

老爷子点头,孙子的这做法,还算合理。



       

真要请全村人吃流水宴,那太夸张了。



       

他不由想起自己的60大寿,当时益民还没工作,只给他煮了一碗长寿面,却把他感动得眼泪婆娑。



       

年纪大了,就特别多情善感,容易感动。



       

……



       

村里,老支书和大队长将所有村民聚集起来。



       

大家不明所以,干着活呢!都被喊回来,是什么大事呀?



       

“支书,什么事呀?我们那边的活还没干完呢!”



       

老支书用手虚压两下,示意大家都安静下来。



       

等现场静悄悄一片,他才大声说道:“一个月后,城里的面厂招工,人家给了益民10个引荐名额,其中一个名额已经答应给小雪。那么,就还剩9个,叫大家过来……”



       

还没说完,现场已经一阵哗然,场面有点控制不住。



       

进厂当工人的机会呀!谁不想要?



       

“安静,安静!”大队长大声吼道。



       

众人这才再次闭嘴,目光灼灼地看向老支书和大队长。虽然其中一个名额给了小雪,但还有9个,机会还很大。



       

小雪和她的娘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非常惊喜。



       

“公平起见,9个名额,抽签决定,看运气。抽不到,就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还有一点需要说清楚,这名额不是免费的。



       

行情我和大队长也都了解过,起码要600元,但益民只收大家500元。”



       

老支书的话,再次被打断。



       

大家表示,他们家也没有500元呀!准确说,能掏出500元的家庭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吵什么吵?听支书说完。”大队长再次扯着嗓子大喊。



       

村民们的那些声音再次被压下。



       

老支书接着说:“考虑到我们很多家庭掏不出这笔钱,益民说了,钱不用一次性给,抽中去上班的人每个月拿出一部分工资来还,懂了吗?”



       

听了这句话,现场的人大喜。



       

这样的话,那就没问题了。



       

“现在,年龄在15岁到25岁的人出来,包括15岁和25岁,男女平等。”



       

男女都有机会,这是周益民定下的规矩。



       

否则,按照这些人的传统思想,有好事肯定得先紧着男丁,女孩都是要嫁出去的,是别人家的人。



       

低于15岁,超过25岁的人一阵失落。




如果您觉得《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77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