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六十章 给我打

作品:《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黄云村,胜利和胜义两兄弟回去后,不出意外,劈头盖脸就被后娘臭骂了一顿,亲爹则是拿着棍子。



       

夜不归宿,两兄弟根本不用演戏,当场就被打得皮开肉绽。



       

那模样真有点惨。



       

邻居都看不下去,“劝”他教育孩子要注意分寸,没有这样虐待孩子的。



       

没娘的孩子,真是棵草。俩孩子的娘走了之后,尤其是那家伙又娶了老婆后,好像就没见俩孩子好活过。



       

“关你们屁事!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有那闲心,关心、关心你们自己的儿子吧!”胜利的老子臭骂道。



       

这话,自然引起其他的不满。



       

就在这时候,黄素琴的“人马”到了。



       

胜利和胜义的姥爷带着一帮人,“杀进”黄云村。



       

看到外孙被打成那样,他们二话不说,就把那货打了一顿。



       

同村的不仅没有帮忙,甚至还拍手叫好。混到这地步,也是个人才。



       

很快,黄云村的村长出面,实在是有点丢脸。情况他们基本上都了解,说出去理亏。



       

胜利的姥爷气愤地跟黄云村的村长理论,讨说法。



       

“老哥,消消气,那混账我们也了解。事情已经这样了,就商量个解决方案吧!”黄云村的村长开口道。



       

“我的意思,既然他养不活我外孙,那我带走,从此跟他断绝关系,希望大家能做个见证。”



       

黄云村的人一听,都感觉这人念情。



       

要知道,现在很多人连自己家的人都养不活,更别说养两个孩子。女儿死了,还能这样照顾女儿的孩子,很多人做不到。



       

“我不同意,除非他给200元,这两兔崽子在家还能干活,他们走了,我家就少……”



       

现场的人一片愕然。



       

包括黄云村的村长,均没想到,这家伙这么不要脸。



       

你不要脸就算了,不要丢我们村的脸行吗?



       

“给我打!”黄云村的村长都受不了。



       

有人早就手痒,听到村长的话后,撸起袖子就干他娘的。见过人渣,没见过这么渣的渣爹。



       

这和卖儿子有什么区别?



       

100元一个?



       

他们村可以穷,但不可以没有底线呀!



       

于是,胜利他爹被打得鼻青脸肿,完全没有还手之力。至于他后面娶的老婆,在众怒之下,也偷偷躲起来,瑟瑟发抖,哪敢出头?



       

最后,在黄云村的村长,还有村里一些族老等干预下,胜利和胜义两兄弟彻底和他们亲生父亲断了关系,由他们姥爷带走。



       

那家伙不仅没有收到钱,还被打了两顿,更要命的是跟村里人闹僵了关系。



       

黄素琴看到两外甥被打成那样,心疼得要命,当天就带他们回城里四合院修养。



       

……



       

下午,周益民闲着没事干,到村里四处溜达。



       

这时代,在家里是挺无聊的,没有电视,也没有手机、电脑。有人唠嗑就唠嗑,没人聊天的话,只能发呆。



       

周益民想到自己还有一张收音机票。



       

他打算改天把收音机买回来,给爷爷、奶奶解解闷。



       

可以预见,周家庄一旦出现收音机,到时候或许会有不少闲着的老头老太太也来凑热闹,毕竟周家庄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听过收音机。



       

收音机在当下这个时代,属于高科技产品。



       

电视机不是没有,但那玩意别说农村,即便是城里,也没有几个人有呀!



       

至少周益民穿越到现在,还没见过这个时代的电视机。



       

等到七十年代,电视机虽然还是稀少,但不再是那么“神秘”了。八十年代开始,电视机才真正走进平民老百姓的家庭。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河堤,看到热火朝天的场面。



       

这就是眼下这个时代的浓烈气息。



       

一起干活,一起吃饭!



       

这时候穷是真的穷,但人民有信仰。



       

“十六叔!”



       

“益民!”



       

……



       

看到周益民的人,纷纷打招呼。



       

老支书朝这边走过来。



       

“益民,玉米种子多少钱?我凑一下。”村集体的钱,不一定够,前面用得太多了。所以,有必要的话,得跟村民凑点。



       

“给80元好了。”



       

实际上,周益民也不清楚种子店卖多少钱,他在脑中商店买,就是这价钱,也不挣差价了。



       

老支书沉默了几秒,感激道:“益民,谢啦!”



       

他是清楚玉米种子行情的,先不说品种的事,那么多种子,80元买不到。



       

玉米种子是挑出来的精品,价格自然是要比普通的玉米粒贵不少。



       

何况,这个时间段,想要买玉米种子也不容易,更别说买那么多的。他猜测,周益民搭了人情进去。



       

如此一来,他们更加感激周益民了。



       

“支书,您这就不把我当本村人了。”周益民笑道。



       

老支书无奈道:“行,不说了,不说了。”



       

千言万谢,不如一次实实在在的回报。



       

老支书知道怎么做的。



       

他目光转向河床开垦出来的,悠悠说道:“这土是好土,可惜了。”



       

不知道能种多久,上游河水一来,又只能抛弃,想到这,全村人的心都在滴血。



       

“有什么可惜的?旱年结束后,将那些土挖上来就行了。



       

一来是不浪费;二来还可以给河流清淤;三来,加深河道,以后能储水更多,防干旱、防洪水。一举多得!”周益民分析道。



       

老支书脸上又呆了。



       

这脑瓜子怎么长的?每次周益民提建议,总能提些金点子。



       

是呀!到时候把那些土挖出来,原本就是河底的淤泥。好处可谓是多多。这么肥的土,丢在河底多可惜?



       

就算是公社来人,也挑不出毛病,咱这是清淤呀!以后可以防洪,谁敢说不对?



       

周益民补充一句:“就是工程量大了点。”



       

老支书连连摇头:“不大,不大!没错!到时候把土挖出来,我们这是清淤。”



       

他惊喜不已。



       

至于工程量大?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



       

一个月搞不定,那就三个月。农忙之后,他们其实没什么事干的。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骚动,好像是挖出来什么东西,一群人围观。



       

看到这,周益民和老支书也走过去。



       

“让一让,让条道,益民来了。”



       

老支书:“……”



       

你他娘的就只看到益民?没看到老子?




如果您觉得《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77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