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顾师傅的请求

作品:《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回到四合院,刚好碰见大鹏端着一簸箕的馒头和鸡蛋从家里出来。



       

大鹏见周益民脚步轻浮,很虚的样子,脸上不由露出怪异的笑容,调侃:“当了一夜新郎?”



       

周益民没好气地说道:“以为我是你?彻夜不归?大半夜的,村里有小孩发高烧,送他进城治疗。



       

你这是干嘛?搞那么多馒头,吃断头饭,最后一顿了?”



       

“呸呸呸!你才最后一顿。那房子不是搞到手了吗?我爸让我给前院各家发馒头和鸡蛋。对了,等我清理好就搬过去,还会摆上两桌,你也来。”大鹏解释。



       

益民才是最大的功臣,怎么能少了他?



       

周益民感叹:姜还是老的辣呀!面面俱到。



       

“嗯!到时喊我一声。有菜吗?要不要我帮你搞点肉?”周益民问他。



       

“猪肉能搞到?我娘打算去市场买两只鸡。”



       

主要是猪肉难买,而且自己家肉票也不多。



       

“我问问。”周益民没有给保证。



       

“吃吗?我娘刚蒸出来的。”大鹏将馒头摆到周益民面前。



       

周益民摇头:“刚吃了包子和豆浆,准备回去补觉。”



       

“那你去吧!”



       

他回去刚躺下没多久,就听到敲门声。



       

“东家,东家……”



       

是顾师傅。



       

周益民开门,掏出烟分下去:“顾师傅,什么事?”



       

“那边装修好了,你看是不是……”



       

周益民反应过来,连忙点头:“好!那麻烦大家,帮忙将这些东西搬到那边去。”



       

他到装修好的那边看了下,比原来好太多了,尤其是卫生间,终于不用去外面的公共厕所。



       

床、柜子、桌凳等等。



       

搬完之后,顾师傅还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周益民跟他说:“顾师傅,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东家,听说你是钢铁厂的采购员,我想问问,能跟你要点粮食吗?到时候在剩下的工钱里面扣。”



       

顾师傅也很无奈,主要是为一位帮工问的,他家已经揭不开锅。其他人虽然没有余粮,但也勉强过得下去。



       

周益民采购员的身份,他们早就知道了。



       

“毛芋要吗?”周益民问。



       

今天刷出来的100斤毛芋,他留一点做芋头扣肉就好,吃不了那么多。



       

有些人吃芋头,就是煮熟剥皮吃,跟吃红薯差不多。周益民不喜欢那样吃,太干了,感觉满嘴都是粉。



       

“要,要呀!”



       

这时候,还有得挑吗?只要是食物就行。



       

一定程度上,毛芋比红薯更加顶饱。



       

“行,我晚点拿给你们。”



       

“多谢东家,真是太感谢了。”顾师傅连声道谢。



       

出去后,他跟大家说了翻话,所有人干活更加给力了。



       

等周益民再次醒来,就看到徐奶奶家的东东,在给他擦自行车,擦得很干净,轮胎上的泥都抠出来。



       

这小家伙,已经不是第一次帮他擦自行车。



       

周益民走过去,在商店背包里拿出一个苹果,偷偷塞他怀里,轻拍两下他的脑袋:“快拿回家吃。”



       

“谢谢益民哥。”



       

东东将苹果捂在怀里,躬着背跑回家去,跟自己奶奶献宝。



       

“奶奶,你看,益民哥给我的苹果。”



       

上次一大妈家的两个苹果,可把院里的孩子馋得口水直流。



       

“以后不能主动地跟你益民哥要吃的,知道吗?”徐老太太还以为是自己孙子去要吃的,当即教育道。



       

东东赶紧解释,自己没有跟益民哥伸手要,把刚才的事讲了一遍。



       

“嗯!没有就好,奶奶给你切苹果吃。”



       

徐老太太给孙子切了一小块,剩下的留着。



       

周益民提着两条鱼干,来到二大妈家里。



       

二大妈正在给顾师傅他们煮饭。



       

“二大妈,忙着呢?这鱼干,麻烦您剁一条,放在高粱饭上一起蒸,剩下一条给二大妈您尝尝。”周益民将鱼干递过去。



       

“哎哟!这么好的鱼干。谢谢你呀!益民,中午一起吃?”



       

二大妈喜不自禁,鱼干也是肉。



       

而且,这鱼干很大,活的时候可能有八斤左右。



       

周益民摆摆手:“不了,有朋友约出去吃。”



       

实际上,哪来的朋友?单纯就是不想跟大家吃高粱饭而已,准备去吃好一点的罢了。他穿越回来,就没打算让自己吃苦。



       

送周益民出去后,二大妈把稍微重一点的鱼干收起来,然后将另一条砍成鱼块,一大盘子那么多,放在高粱饭上蒸熟。



       

中午,顾师傅等人忙完,洗了把手,就熟门熟路来到二大妈家。



       

鱼干的味道还是有点重的,他们已经闻到了。



       

“你们今天有口福了,益民拿了条鱼干给你们吃。”二大妈说道。



       

顾师傅等人满脸笑容,十分高兴:“东家真是太客气了。”



       

公平起见,他将鱼干先分到每个人的碗上。虽然有点腥味,但谁在乎呀?一个个把鱼刺都给嚼碎吃下去。



       

大家都很默契,留了三四块。



       

“二大妈,这碗就不用洗了。”顾师傅等人吃饱后,跟二大妈说道。



       

碗里还有鱼肉呢!晚上带回家,给家里的孩子吃。碗是他们自己带来的,之前吃饱后,二大妈会负责帮他们洗碗。



       

二大妈点头,很理解顾师傅等人的行为。



       

“好!”她也乐得清闲。



       

可以的话,生产队的驴都想休息呀!



       

下午,李友德拿着一份报纸,兴奋地来找周益民。



       

“益民你快看,你上报纸了。”



       

周益民看了眼,是京都报,报道他的版面还不小,不是寻亲启事那种豆腐块。



       

里面详细介绍了周益民的身份等信息,然后是问答内容,最后来了一段总结,高歌周益民的光荣事迹。



       

全是正面的报道,后面那段总结则是稍微用了点夸张手法。



       

这让周益民感觉自己那三包华子没有白送。



       

“这报纸我要了。”周益民将报纸占为己有。



       

他打算带回村里给爷爷看。



       

老爷子看了肯定高兴。



       

很快,院里的人都知道了上报的事,纷纷来道喜。



       

同住一个院子,他们也感到很光荣。以后跟其他院子的人说话,声音都能大一点。



       

就连顾师傅他们,都感觉特有面子。




如果您觉得《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77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