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三章 我八辈子都记得

作品:《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周益民从采购篮里先拿出剩下的花生。



       

“爷爷,这花生给你下酒。”他知道,老爷子就喜欢喝两口,但家里只有地瓜烧。



       

这时期的粮食紧俏,大多数人用地瓜酿酒,由于酿酒工艺简单,酿出的地瓜酒味道并不好喝,只用来解馋,喝辣的而已。



       

老爷子顿时乐不可支。



       

“哦哟!这么多花生。”



       

花生米一炒,那香味简直美滋滋。而想到花生米就酒,老爷子更是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恨不得现在就来上几口。



       

“爷爷捉一把,过过嘴瘾就好,剩下的到时候拿回去。”最后,老爷子还是忍住花生米的诱*惑。



       

周益民摇头:“爷爷,你就自个留着吧!你孙子我现在在钢铁厂干采购,这些东西都不缺。”



       

“嗯!采购好,采购好呀!”老爷子开心道。



       

采购员可是很受欢迎的职业呀!能接触到的物资比较多,当下最紧缺的就是物资。最起码,以后孙子不愁吃的,不会饿着。



       

接着,周益民拎出一袋面粉。



       

“你和我奶奶年纪大了,以后多吃点细粮。”



       

老爷子接过去一看,白花花的面粉,惊道:“是富强粉。”



       

富强粉是指一种比较精细、面筋含量高、杂质少、较白类似于精粉的高筋面粉。



       

建国后,我国面粉分1、2、3、4号粉,大宗的是2号粉,以各种商标行销各地。



       

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逐步取消原有的牌号,统一改为一、二、三等粉,分别定名为富强牌、建设牌、生产牌,质量分别相当于原来的2、3、4号粉,富强粉因此得名。



       

所以,富强粉是现在最好的面粉。



       

老爷子随即叹气。



       

这要是换成粗粮,能买多少呀?如今在农村,别说富强粉这种细粮,就连棒子面等粗粮都远不够吃。



       

同时,也很感动,孙子比儿子孝顺。



       

“这富强粉留着,可以娶一个老婆了。”



       

没错!如今在农村,十斤粮食就能娶一个老婆。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减少人吃饭,有些家庭恨不得不要彩礼。



       

“娶老婆的事,爷爷奶奶你们别操心,我爸都安排好的。这面粉,我在城里够吃,你们就放心吃吧!”



       

然后,周益民将鸡蛋拿出来。



       

“还有这鸡蛋,糟糕,烂了两个。”



       

老爷子转头看,果然发现有两个鸡蛋碎了,蛋液都没了,也是心痛不已,都是营养呀!



       

“带这么多好吃的过来干什么?”老爷子“责备”道。



       

“爷爷,我以后要经常回来住的,肯定得在家里多准备点,我可吃不惯刺嗓子的棒子面。”周益民故意这么说。



       

老爷子听后,欣喜道:“真的?好,好,好!晚一点我让你奶奶包饺子吃。”



       

听到孙子以后会经常回来住,他不在乎别的了。自己孙子金贵,就应该吃好一点。



       

周益民点头:“好,我一会帮忙剁馅。”



       

说着,就拿出最下面的大肥肉和五花肉。



       

老爷子眼珠子都要瞪出来,这么多的肉,而且肥肉那么多,都是好肉呀!



       

“这……”



       

他怀疑,自己孙子把一年的肉定量都拿回来了。知道城里的物资充足一些,但老爷子清楚,城里也是有定量的,不是无限量供应,尤其是肉这种东西。



       

周益民打断老爷子的话:“爷爷,你也知道,我是干采购的,有点肉很合理吧?你跟我奶奶放心吃,以后我们家不差吃的。”



       

老爷子细想:好像也对,自己大孙子是采购员。



       

差点忘了这一茬。



       

“这肉真好,爷爷现在就去炼油。”老爷子直夸那块大肥肉。



       

周益民还是低估了这时代人民对油水的渴望。



       

老爷子将东西都放好,拎着那块大肥肉去切,搞了一盆,然后起锅烧火。这天气,肉不耐放,得赶紧处理。



       

肥肉炼油,油渣可以包饺子,还要什么肉馅?



       

五花肉切成长条,抹上盐,晒腊肉,留着慢慢吃。



       

“我去挑点水回来。”周益民见水缸的水不多了。



       

老爷子连忙阻止:“益民,你歇会,你堂叔每天都会给我们家挑水的。”



       

周益民想起负责照顾两老的堂叔周旭强。



       

堂叔家也困难,三个孩子,两男一女。以前他家的成员很多,兄弟就有四个,分家的时候,根本没分到什么家产。



       

那时候,周益民的爷爷好心帮衬了一下。



       

为了报答周益民的爷爷奶奶,他们两口子经常来帮忙,挑水、劈柴等活,基本上不用周益民的爷爷动手。



       

老头子哪舍得自己大孙子干重活呀?



       

此时,外面跑进来三个小孩子,正是堂叔的儿女:七岁的来福,六岁的来才,以及四岁的来芳。



       

赤着脚,身上的衣服也满是补丁,双手脏兮兮的,也是营养不良的样子。



       

一边跑,一边嚷:“大哥,我们也要吃花生。”



       

看来,是听到消息就赶过来的。



       

“过来,先洗手。”周益民拿起水瓢,舀了一瓢水。



       

三个小家伙乖乖听话。



       

“用力搓,洗干净点。”



       

周益民继续舀水,当他舀第三瓢的时候,爷爷欲言又止。



       

现在干旱,河里的水都快干了。因为用水的事,周围几个村子都干起来,死了两三个人。



       

“大哥,洗手的水可以浇地。”来福提醒道。



       

在家里,他们要是这么用水,会被打屁股的。



       

周益民一愣,随即一拍脑袋。



       

“没事,没事!”老爷子连忙说道。



       

他大孙子多用几瓢水怎么啦?晚点让旭强多挑两桶回来。



       

周益民没有给弟弟妹妹花生,而是掏出刚从商店购买的糖果,告诉他们:“在家里吃,不要去外面。”



       

“是糖果。”来福、来才两兄弟乐坏了。



       

小丫头童真道:“我这辈子都没拿过这么多糖果。”



       

周益民哭笑不得。



       

你才多大?还这辈子。



       

老爷子在不远处“教导”三个小家伙:“你们以后要记住你们大哥的好,知道吗?”



       

可不能让自己大孙子养出白眼狼来。



       

来福兄弟认真地点头:“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小丫头:“我八辈子都记得。”



       

周益民:“……”



       

这话怎么听着怪怪的?




如果您觉得《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77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