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章回腾龙卫

作品:《 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

       

第二天中午,杨正山就回到了腾龙卫。



       

腾龙卫一切都非常安稳,并没有出什么岔子。



       

有谢渊、乌重辙、杨明镇等人盯着,腾龙卫也出不了什么乱子,只是因为杨正山抽调了营地的将士和兵丁,致使营地里的训练停摆了半个多月。



       

回到腾龙卫之后,杨正山先处理了一下衙门内的事情,再确定没有大问题之后,这才回到家中。



       

家中,杨明志和杨明浩两天前就已经回来了。



       

杨正山先回主院看了看郁青衣和小明昭,这些日子他有派人送信回来,所以郁青衣倒是没有太过担心他。



       

不过小明昭似乎对他有点陌生了。



       

“这傻小子,才几天不见,居然不认识他老子了!”杨正山看着不让自己抱得小明昭,有些郁闷的吐槽道。



       

郁青衣掩嘴轻笑,“好了,你先去洗漱一下吧,身上灰尘仆仆的,还是不要抱孩子了!”



       

杨正山没办法,只能狠狠地捏了一把小明昭的脸蛋,小明昭伸手给了他一巴掌,然后气鼓鼓的瞪着他。



       

这小子似乎长脾气了!



       

洗漱之后,杨正山这才将杨明志和杨明浩叫到书房来。



       

“京都什么情况?”杨正山问道。



       

“我们把奏折送进皇城之后,陛下当天就召见了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诸位大臣!”



       

“刘老大人说陛下大怒,下旨严查辽东盐运司之案!”



       

“另外陛下还训斥过信王,罚了信王一年的俸禄,禁足半年!”



       

杨明志轻声说道。



       

他们把奏折送进皇城之后,并没有立即回来,而是去了刘府求见了刘元府。



       

等了大半天才等到刘元府回府,皇城内的事情就是刘元府告诉他们的。



       

“只是罚俸一年,禁足半年?”杨正山捋着胡须,若有所思。



       

罚俸,对于信王来说其实不算是轻罚。



       

亲王的俸禄可是很多的,米五万石,钱一万五千贯,锦四十匹,丝三百匹,纱罗各一百匹,盐二百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等等。



       

林林总总,一年的俸禄差不多有五万两银子。



       

罚一年的俸禄已是不少,毕竟王府那么大,养王府也许有很多银钱,一年的时间只进不出,信王肯定会很难受。



       

但相比于他在洛福手中的捞的银子,这一年的俸禄又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至于禁足半年!



       

这个处罚其实比罚俸更严重,一个想争夺皇位的皇子,半年无法再朝堂上露面,半年的时间无法维持其党羽的关系。



       

若是信王在朝堂上的势力稍微松散一些,怕是他好不容易拉拢起来的党羽会彻底垮了。



       

“这罚是轻还是重!”杨正山有些琢磨不透。



       

说重吧,也没有绝了信王争夺皇位的机会。



       

说轻吧,对信王的打击也不轻,让信王在争夺皇位的事情上变得更加弱势。



       

杨正山有些猜不透承平帝的想法,承平帝明明已经在为皇权过度做着准备,却又始终不肯给太子吃颗定心丸。



       

那些皇子早就应该就藩了,承平帝一直没有让他们去就藩,太子能安心才怪。



       

杨正山微微摇头,皇帝老儿的心思太深,他还是少费心思为好,反正他现在也够不到皇帝老儿面前。



       

辽安府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杨正山回到腾龙卫之后,立即将精力放在了兵丁们的训练上。



       

基础训练是兵丁们最重要的训练,因为这是普通兵丁唯一一次可以喝到灵泉水的机会。



       

随着麾下的将士越来越多,杨正山已经无法保证每个将士都能经常喝到灵泉水,更不可能让辖内的每個军户都能喝到灵泉水。



       

他能做的只是保证每个兵丁都有机会喝到灵泉水,也就是在营地里训练的时候。



       

基础训练期间,杨正山每隔两三天就会去一趟兵营,每次都会往兵营的几个水井内倾倒灵泉水。



       

没错,就是往水井里倾倒。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两三千人一起训练,单单是伙房就有十几座,杨正山不可能挨个伙房去添加灵泉水。



       

水井虽然也有六口,但肯定要比去伙房方便的多。



       

而且他现在的灵泉水已经多到用不完的地步了,也就不在意会不会浪费了。



       

大量的灵泉水倒入水井之中,最少能保证每个兵丁都能喝到灵泉水。



       

不只是兵营中,杨正山也在家中和衙门内的水井中倒了很多灵泉水。



       

现在家中和衙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杨正山有个喜欢围着水井转的习惯,嗯,杨正山给他们的解释是通过观察水井的水位来确定今年会不会出现旱情。



       

虽然这个解释很苍白,但也没有人会怀疑杨正山在做什么不好的事情。



       

第二批兵丁的基础训练很快就进入了正轨,而第一批营兵的实战训练也拉开了序幕。



       

相比于基础训练,实战训练无意更加负责,更加辛苦。



       

所谓的实战训练并不是简单的战斗训练,而是包含各种军事技能的训练,比如读书识字,绘画地图,侦查追踪,当然也包含骑术、箭术、刀法、枪法等战斗技能的训练。



       

实战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训练,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



       

而随着实战训练的展开,卫司衙门需要准备的东西也变的更多了。



       

如读书识字,杨正山还有大方到给每个兵丁发放笔墨纸砚,士兵都是用石板和石灰石练习写字,而卫司衙门就要准备石板和石灰石长条。



       

再如练习骑术总要有战马吧,练习箭术要有弓箭吧。



       

这些都是需要卫司衙门提前准备的。



       

衙门书房中。



       

杨正山坐在书桌后,看着周仁和陆文华递来的账册。



       

短短半年的时间,卫司衙门就花费了十多万两银子,这支出不是一般的大。



       

关键是这些支出还只是零碎的支出,比如给兵丁和工人发放月钱和粮饷,给兵丁买棉布,肉食等等。



       

真正的大头还在后面呢。



       

“购买战马的事情联系的怎么样了?”杨正山问道。



       

陆文华说道:“大人,目前我们已经联系十几家马商,预定了一千三百四十二匹战马,以及一万担马料,接下来半个月,这些战马和马料会陆续送过来!”



       

重山镇灭掉东海胡族时获得了大量的战马,而在占据北地之后,也催生了大量的马场主和马商。



       

商人逐利,官员会借着商人的名义逐利,千里北地很多地方都非常适合养马,因此短短一年的时间,北地的马场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地冒出。



       

而朝廷对此也是抱着支持的态度,大荣整体还是缺马的,如今得到了一块适合养马的疆土,自然会大力扶持养马。



       

因此想从重山镇大批购买战马并不是一件难事。



       

更何况杨正山在重山镇还有不少人脉关系,找人联系一些马商还是很容易的。



       

“嗯,送来的战马和马料都要严格把关,我们可不要驽马和坏掉的马料!”杨正山说道。



       

“大人放心,我们已经请了十几名马倌,到时候会严格检查战马和马料的质量!”陆文华笑道。



       

马倌,杨家最不缺的就是马倌。



       

虽然杨家的马场还在安源城,但从马场内请一些马倌过来还是很容易的。



       

马倌也是技术人才,养马也是个技术活,而杨正山一直都重视技术人才,所以杨家马场一直都有培养马倌。



       

杨正山微微颔首,他在考虑要不要再在腾龙卫建一座马场。



       

这马场不是给杨家建的,而是给卫司衙门建的。



       

今时不同往日,在安源城的时候,他麾下也就几百骑兵,几百匹战马,怎么都能养的开。



       

可在腾龙卫,未来他是要打造五千骑兵的,只是养五千匹战马就不是一件小事,而且他还要考虑战马的后续补充。



       

他稍微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建一座马场更好。



       

“你们两个抽空去城外看看有什么地方适合建造马场!”



       

“最起码能养两千匹马的马场!”



       

杨正山吩咐道。



       

“是!”两人应了一声。



       

马场建起来可以租给杨家,由杨家负责养马,然后卖给腾龙卫,若是以后杨正山离开了腾龙卫,那马场直接留给腾龙卫就行。



       

这样一来,杨家可以借着马场赚钱,腾龙卫也有了自己了马场,可以随时补充战马,可谓是两全其美。



       

嗯,虽然有点以权谋私的嫌疑,但杨正山可是要在马场内投入灵泉水的,总不能一点好处也不要吧。



       

他已经很大公无私,都把灵泉水拿出来免费给将士们使用了,难道还要免费给战马使用?



       

“盐场那边什么情况?”杨正山又问道。



       

“很不错!”周仁双眸一亮,说道:“现在我们已经在晒第三批盐了,第二批卖了三百八十两!”



       

第一批卖了两百多两,第二批卖了三百八十两。



       

这样的提升已经非常可观了,不过盐场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盐场内的工人越来越熟练晒盐的工艺,盐场的产量还会进一步提高,晒盐的效率也会得到提升。



       

而且盐场还会继续扩建,等完成扩建,盐场的产量还会翻倍。



       

现在周仁可是非常看好盐场,经常跑去盐场巡视。



       

杨正山倒是没有感到意外,这些都是他预料之中的事情。



       

越是了解大荣的盐业,就越明白盐业买卖有多赚钱。




如果您觉得《家族崛起:从当爷爷开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7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