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615章惊人的消息

作品:《 泼刀行

       

“他来洛阳时,可不叫赵驴子…”



       

地龙子坐在石头上,脸色很不好看。



       

他的双手已复位包扎,虽说没有彻底被废,但伤好之前,动不了武也施不了法,和个废人一样,没有自保之力。



       

这老头生性凶狠霸道。



       

如此屈辱,简直让他快要气炸。



       

然而,他也是个识时务的。



       

青城派明着袒护,眼前这小子李衍,又是个狠人,比他凶的也弄死好几个,只能认栽。



       

“他会憋宝,手段不俗,接了几个大活,很快打响名声,也惹恼了当地憋宝人…”



       

“他不善言辞,妻子倒是个老江湖,所以每次都是由妻子谈判,被埋伏偷袭几次后,二人便收敛了许多。”



       

“老夫大多时候,都在洛阳附近,想要找件宝贝,便重金聘请了他,谁知这小子却偷拿了东西,所以老夫才追杀他。”



       

“他很机灵,老夫并未得手。”

记住网址m.qbyqxs.com

       

“你也是江湖中人,说说看,老夫哪一点做的不合规矩?”



       

说罢,这老头便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少来这套!”



       

旁边沙里飞嗤笑道:“你的名声我们已打听过,规矩这东西,用的时候才拿来讲。”



       

“赵驴子兄弟的性子我知道,即便是玉皇爷的宝贝,他也不会贪,中间肯定有事!”



       

地龙子见瞒不过,这才一声闷哼,“他那妻子不在,估计是另有人抓了威胁,才坑老夫…”



       

李衍沉声道:“你让他找什么?”



       

地龙子犹豫了半天,才不甘开口道:“是邙山北魏墓中的一颗宝珠,能避尘,价值不菲。”



       

似乎是怕李衍起杀心,他又连忙说道:“此事隐秘,知道者并不多,他们的对头是老夫,有我配合,只要赵驴子没死,肯定能找到。”



       

李衍冷冷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这老东西,肯定有所隐瞒。



       

但李衍也不会真的杀人。



       

不仅为赵驴子,也是卖青城山面子。



       

别人能故意偏袒,不惜自损颜面,他也不能做的太过分,冲突可以,但大庭广众之下杀人,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问完地龙子,李衍才扭头看向夜哭郎申三酉,脸上露出笑容,“老哥怎么也出长安了?”



       

这夜哭郎,出了名的浪荡子,几乎是处于半退隐状态,很少参与江湖纷争。



       

开窖大会虽重要,但肯定吸引不来对方。



       

“没办法啊。”



       

申三酉耷拉着眼,满脸无奈,“受了师尊之命前来,有些事要和你说,找个僻静地方吧。”



       

“好。”



       

李衍也没多问,又看向地龙子。



       

这老头依旧阴沉着脸,冷哼道:“放心,老夫可不是他人,言而有信,开窖大会后就带你走。”



       

李衍没有废话,拱了拱手,带着众人离开。



       

望着他们离去的身影,一名弟子终于忍不住,愤愤不平道:“师尊,他们简直欺人太甚,听说赵师叔就在鄂州,要不…”



       

“蠢货!”



       

地龙子瞥了一眼,冷笑道:“他性子傲,平日就和老夫尿不到一个壶里,蜀中那些门人遭难,也不见他出头,哪会来帮手?”



       

说着,望向李衍消失的方向,“有时候做事要动脑筋,那小子不是很能打么,正好借他的手,除掉那几个对头…”



       

“师尊英明。”



       

“少拍马屁,扶我起来,那些个货千万收好了,这次开窖大会,说不定能找到我要的东西…”



       

………



       

青城山也是迎来了久违的热闹。



       

神州大地,玄门正教、法教、旁门,大大小小数量不少,即便每派只来几人,数量也不少。



       

青城弟子们,几乎全都回归山门。



       

接待、巡山、布置…每个人都忙的脚朝天。



       

李衍早已熟悉青城山,自然无需人领路,带着众人直奔后山朝阳洞。



       

来的人多,自然也就分出了高低。



       

那些个玄门大教长老,通常被安排在祖师殿、上清宫、天师洞等宫观之内,以显尊重。



       

小门小户、实力不济的,则统一安排在半山别院。



       

那里本是上山香客住宿之地,按理说也算环境清幽,但若参加开窖大会,必然要走很远。



       

至于朝阳洞,则仅次于那些宫阙,环境还更好,住在这里的,都是神州玄门有名的人物。



       

“李小友,回来了?”



       

“吕大师没出去?”



       

“山上清冷,老夫实在懒得动。”



       

“见过李道友。”



       

“见过禅师。”



       

一路上,不时有人和李衍打招呼。



       

正如蜀中神拳会长邹少海所言,成都蜀王府一战,又借着这次开窖大会,李衍已名扬四海。



       

江湖便是这样,讲规矩,但更现实。



       

李衍的战绩,配得上这份尊敬。



       

十二元辰的名号,更是传遍四面八方,光这些天,就有不少人前来打招呼。



       

李衍他们现在已不愁没人雇佣。



       

愁的是,该如何推掉。



       

到处都是人情,处理不好就是麻烦。



       

“啧啧…”



       

申三酉见状,说起了怪话,“想不到当初在长安东躲西藏的小子,如今已成了大人物,要是被平康坊的那些姑娘知道了,怕是会悔青肠子。”



       

“老哥别开玩笑了。”



       

李衍无语,将申三酉领到自己房间后,又将“如意宝珠”挂上,这才正色道:“老哥,你怕是有大事吧?”



       

申三酉闻言,脸色也变得凝重,先是看了看如意宝珠,这才沉声道:“我奉师门之命,来找你询问九鼎之事。”



       

李衍一听,心中提起警惕,“冥教很少参与江湖纷争,问这个干什么?”



       

九鼎涉及神州气运,甚至被大罗法界仙神关注,弄不好就是死人无数,他可不敢大意。



       

即便来的是故交好友。



       

申三酉倒也没生气,而是沉声道:“既然来问你,自然要讲清原委,此事与我冥教根脚有关。”



       

“我冥教乃秦宫秘祝正统,曰‘安魂太祝’,既主皇宫葬礼,也负责镇压五方阴魔,焚书坑儒后隐遁。”



       

“冥教不参与江湖争斗,弟子有些隐于市井,以白事为生,便是阴门。”



       

“但还有五人,掌五方阴祭,游走神州各地,我师尊‘阴九歌’便是其一。”



       

“他们的任务……便是监察九鼎。”



       

李衍诧异,“怎么从未听过?”



       

申三酉摇头道:“这是教中忌讳,得了五方阴祭法,便不可在玄门扬名,犯之必死。”



       

李衍沉默,随即摇头道:“申老哥,我实话实说,你所言太过巧合,九鼎现世的消息刚出现,你师尊就让你过来…”



       

“我懂。”



       

申三酉也点头道:“九鼎的消息,本不该为外人所知,就连我也是刚知道。”



       

说着,叹了口气,“但此事,师尊确实没说谎,你可听说过,秦王不死宫。”



       

“开玩笑吧,那不是讹传么?”



       

旁边的沙里飞吃了一惊,插嘴道。



       

李衍也是满脸难以置信。



       

他们来自关中,曾进入秦岭,但那个神秘的地方,始终笼罩着许多迷雾与传说。



       

有上古华胥国,传闻是仙人居所…



       

有十绝凶坟,进入者无人出来…



       

有秦岭白蟒神,盘绕山峰…



       

就和云梦三宝一样,都是当地怪谈,不知真假,只是被人一代代传颂。



       

但最吸引人的,还是秦皇不死宫。



       

传闻是方仙道给始皇帝所建,埋藏着长生的秘密,但自古以来无数人进入秦岭,却始终找不到。



       

申三酉面色平静,继续说道:“我师尊说,秦王不死宫是真的,冥教的根脚便与其有关。”



       

“至于里面有什么,我并不知晓,但在九鼎现世后,冥教大殿传承的地脉仪便出现异动。”



       

“随后,秦王不死宫来人,要求阻止九鼎现世,否则便有惊世大劫!”



       

“秦王不死宫来人?!”



       

众人听罢,更觉诧异。



       

李衍心中升起古怪念头,“莫非…”



       

“真不知道。”



       

申三酉挠头道:“若那位真在,骊山教又为何死守皇陵,师尊嘴严的很,不愿多说。”



       

李衍深深吸了口气,“好吧,你想知道什么?”



       

申三酉沉声道:“所有!”



       

“到底谁在图谋九鼎,他们用的什么手段,你是活阴差,应该知道的更多,眼下整个冥教都在查探。”



       

“教主只有一句话,图谋九鼎者,必杀!”



       

李衍沉思了一下,开口道:“他们是个神秘组织,成员皆是阴犯,我只知道有秦时方士卢生、大宋鬼教教主赵长生…”



       

他将知道的讲述了一番。



       

当然,大罗法界的事没有透漏,毕竟涉及一些仙神,他身怀特殊勾牒的事,也会引来麻烦。



       

谁知道,冥教后面有什么人。



       

若他们真的全力阻止,也是件好事。



       

申三酉一边听,一边仔细记录。



       

等李衍全部说完后,他才吹干墨迹,小心将纸折迭塞入怀中,起身道:“我来青城就是为此事,开窖大会没兴趣,这就离开向师门复命。”



       

说着,叹了口气,拱手道:“师尊说,人道变革已至,天下乱象频生,谁也躲不过。”



       

“你如今名声不小,是好事也是坏事,毕竟暗箭难防,干什么多留个心眼。”



       

“老哥说得对,路上慢点。”



       

“告辞。”



       

送申三酉离开后,众人才又回到房中。



       

“啧啧,秦王不死宫。”



       

沙里飞依旧难以置信,“竟然真的有?!”



       

王道玄抚须摇头道:“云中君神阙、龙宫水府、秦王不死宫,人道变革已至,今后还有什么蹦出来,谁也不知道。”



       

李衍沉声道:“总之,一切小心点。”



       

“明日就是开窖大会,灵云子已说过,会持续三日,忙完后咱们就走,先接了龙姑娘,随后前往豫州打探消息!”



       

定下计划后,众人纷纷离去。



       

他们同样有事要忙。



       

这次开窖大会,规模远超华山那次。



       

除了要开启几个宋时便封存的宝库,还会有交易拍卖,各家正教法脉都会拿出一些灵宝交换。



       

十二元辰如今名头响亮,将遭遇的危险也更大。



       

他们要趁这机会,尽可能提升实力。



       

众人走后,房间内安静下来。



       

李衍则打开行囊,从里面小心取出一些物件,都是蜀王宫一战后的收获。



       

这些日子研究后,也算弄清了是什么。



       

有些用得上,有些可以用来换宝。



       

想到这儿,李衍小心拿起一块玉佩。



       

玉佩只有婴儿拳头大,质地为青玉,乃是“双螭拱璧”形制,外圆内孔,直径约三寸。



       

此宝气韵古朴浑厚,按王道玄所言,乃是战国至秦的典型风格。



       

边缘浮雕两条交缠螭龙,象征阴阳调和与皇权天命,应该出自皇家,雕刻十分精美。



       

仔细查看,正面还阴刻“云雷纹”,中心孔周环刻十二道小篆符咒,如“延年永寿”“镇煞辟邪”等。



       

王道玄查阅过,这些正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方士祷文相呼应,是祭祀礼器。



       

卢生的名头,可不小。



       

始皇二十八年,琅琊刻石记载,这方士卢生就曾献“亡秦者胡”谶语。



       

这是一件国祭神器!



       

除了有宁神之功,躲避神通和天庭探查的力量,甚至还强于“如意宝珠”。



       

怪不得,卢生一直随身携带。



       

瞧着此物,李衍挠了挠头。



       

这玩意儿最不好处理。



       

他是活阴差,若随意售卖,被哪个老鬼得到,将来翻脸动手时,便成了麻烦。



       

但拿着又太过奢侈。



       

他有“龙蛇牌”,队伍有“如意宝珠”,若再用此物隐藏,传出去必惹得人人眼红…



       

“唉~”



       

李衍叹了口气,又拿起第二件物品。



       

这是面黄绢经幡卷轴,正是当时卢生第一次阻止阴兵,所用的《地官赦罪宝诰》。



       

此物是一次性宝物,上面附着的力量已经消失,看上去如同凡物。



       

但李衍知道,这便是大罗法界幕后黑手的证物,但该怎用,却是毫无头绪。



       

第一次,阴兵被其逼退。



       

第二次,召请温灵官未竟全功。



       

天庭地府都已知晓,却没有下一步动静。



       

幕后黑手来头不小啊……



       

李衍微微摇头,又拿起了第三样宝物。



       

正是当时二郎留下的青铜纵目傩面。



       

此物已恢复平静,但李衍仍能感觉到,纵目眉心处,盘旋着一股气息,与二郎同源。



       

杨二郎消耗千年香火,将九鼎重新打入地脉,算是还蜀中百姓供奉之情,如今已然登神。



       

李衍还记得,他走时留下此物,说或许有用。



       

说的不清不楚,



       

到底是用来干什么?




如果您觉得《泼刀行》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7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