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64章年夜

作品:《 泼刀行

       

“这场盛事,非同小可!”



       

“华山开窖、鼓王大会、上元节神楼比拼…”



       

万掌柜的声音有些激动,苍声道:“老夫虽是玄门中人,一辈子做鼓炼器,也算闯出点名头,但终究也是困在咸阳,不曾游离四方。”



       

“老夫年轻时也想到处看看,为咱这手艺扬名,但前前后后都指望着你,不敢走啊…”



       

“如此玄门盛事,怕是这辈子都不会有第二回,老夫为的不只是那名额,也是想任性一回,跟人争一口气!”



       

说着,深深弯腰拱手。



       

“诸位,有劳了…”



       

“万前辈说的是!”



       

“对,不争馒头,也得争口气!”



       

院内众人顿时纷纷鼓掌叫好。



       

见气势已起,众人齐心,万掌柜当即开始布置任务。



       

这神楼比拼可没那么简单。



       

建起神楼后,还要请神、开光,万掌柜为此,专门请了咸阳城城隍庙庙祝青阳子主持……



       

抬神楼时也有讲究。



       

这神楼又叫“耍神楼”、“耍爷架”,既要稳,又要有节奏,碰到那不仁不义、仗势欺人之徒,还要抬着神楼冲撞,闯其门户,以促其改邪归正。



       

说白了,到时还有可能动拳脚。



       

还有华阴老戏班、咸阳秦汉鼓乐团,都要和抬神楼的队伍配合好,并且针对各种情况做好演练。



       

可谓里里外外全是事。



       

即便万掌柜这经验丰富的老江湖,也是忙得脚不沾地,喉咙冒烟,连水都顾不上喝。



       

还好,李衍的任务相对简单。



       

他到时就是要用神鼓配合,每到关键节点,便以云雷神鼓震慑四方。



       

秦汉古韵他已熟悉,演练几次配合好就行。



       

分配好任务后,李衍也就不再多留,出了门便带着赵驴子,往平康坊而去。



       

赵驴子不入家门,不进酒馆,但他路上便想好了招待场所……



       

…………



       

城外,大明宫废墟。



       

一场暴雪后,天空随之放晴。



       

宫阙废墟被积雪掩埋,却还剩两座偏殿矗立,破破烂烂,能勉强遮风挡雨。



       

此时夜幕已然降临,明月皎洁,映照苍茫积雪亮如白昼,一座座斑驳古迹,也更显苍凉悠远。



       

废殿大门外,篝火熊熊。



       

“哈哈哈!”



       

一口西凤老酒入喉,李衍乐的直摇头,“赵兄弟,你这样玩儿,哪个姑娘敢嫁你呀?”



       

这赵驴子也是有趣。



       

他攒够了钱,本想着今年娶个媳妇,便托了咸阳城的媒婆,找个合适的媳妇。



       

但他的要求,实在是太怪了。



       

一来要能吃苦,愿意跟着他在山神庙栖居,忍受那种孤单乏味的生活…



       

二来要有些身手,毕竟将来他去憋宝,也会带着媳妇儿,手无缚鸡之力,怕是在野外活不了多久…



       

至于钱、聘礼什么的都好说。



       

李衍笑道:“钱是用来的,伱的钱再多,人家姑娘没地儿,有什么用?”



       

“倒是有些姑娘为了给家里帮衬,愿意跟你露宿荒野,但还要有身手,这不为难人么?”



       

赵驴子挠了挠头,“媒婆也是这样说的。”



       

“但我家的规矩就是这样,香火要续,规矩更不能丢,若我守不住规矩,不出三代,这一脉就断了。”



       

“家传的手艺,在山里才能练好,见惯了城里的世界,恐怕没几个还会去受苦…”



       

“说的也是。”



       

李衍叹了口气,表示赞同。



       

他见过憋宝人赶山一脉的手段,神通、道行,甚至学识,都还在其次,那种与山野同气相连的味道,才是根本。



       

不仅如此,天道运转,山野中的环境也在改变,这些细小的改变,都会被憋宝一脉仔细记录,也是他们判断天灵地宝方位的手法之一。



       

红尘乱人心,世界迷人眼。



       

正是因为有赵驴子这种人的坚持,一些古老而特殊的传承,才能流传至今。



       

二人一边饮酒,一边闲聊。



       

李衍对赵驴子极其信任,有些事也不隐瞒,“赵兄弟,有件事得提醒你,朝廷弄出了新式火器,将来世道恐有变化。”



       

“你若碰到了,千万得避着…”



       

说着,将自己所见一一告知。



       

“火药,李家?”



       

赵驴子挠了挠头,“听你说这个,我倒想起一件事,就和这李家有关。”



       

“榆林神木堡那边,一座煤田前阵子突然被李家的圈禁,附近百姓不得外出,周围山脉都有卫所军士守护,禁止任何人靠近。”



       

李衍若有所思,“既如此,你就离远点,李家如今在陕州如日中天,咱们江湖中人混口饭吃,没必要招惹他们。”



       

“还有,你去那边做什么,莫非那里有天地灵宝?”



       

“嗯,我发现了这个。”



       

赵驴子说着,从怀中取出几样东西。



       

那是些黑乎乎的玩意儿,不过拇指大小,椭圆形,中间一条甲壳,两侧层层叠叠。



       

这是…三叶虫?!



       

李衍看的目瞪口呆。



       

他前世也见过三叶虫化石,但眼前这个完全不同,好似经过碳化,且只有硬币大小,好似黑曜宝石。他心中好奇,忍不住拿起一颗。



       

霎时间,一股福运被大罗法身吸收。



       

数量很少,却让他吃了一惊。



       

从天灵地宝中吸收福运,也有条件。



       

受惊的天灵地宝不行,因为会散去福运,沦为凡物。



       

已经收取,成为炼器材料的也不行,因为其中福运会迅速沉淀,与材料融为一体。



       

唯有尚在孕育的天灵地宝才行。



       

而这玩意儿,竟还能吸收到?



       

“这是何物?”



       

拿着三叶虫化石,李衍仔细查看询问。



       

“此物叫煤精。”



       

赵驴子喝了口酒,抹嘴笑道:“这种天灵地宝并不稀奇,常于煤矿中孕育。”



       

“有时,它们会从地下化形而出,屁股发光,和萤火虫一样,夜晚在山上徘徊。十分灵敏,生人靠近,便会迅速钻入地下。”



       

“而且散去福运,同归于尽时,还会爆炸,有些憋宝人便是被此物炸死,所以民间知道者甚少。”



       

“只要有此物,必有大型煤田。”



       

“这东西数量众多,也不值啥钱,但打磨成粉后,可令火势倍增,太玄正教的雷火丸便掺杂有此物,我偶尔找到后,都会卖给太玄正教。”



       

“前阵子,还有一桩买卖上门,有人大价钱让我寻找此物,只要告诉他们方位就行。”



       

“神木堡那个地方,我早已发现,便将消息卖给了他们,但没过多久,这些人就气急败坏上门,说地方早被人占了,我才知晓是李家已圈了地…”



       

李衍听罢,眉头一皱,“别跟那些人打交道了,他们来路不明,此物说不定与新式火药配方有关,一旦出事,便会牵连到你。”



       

“嗯。”



       

赵驴子点了点头,“那些人确实有点古怪,下次再找我,就说没找到。”



       

李衍点了点头,心中一动,微笑道:“赵兄弟,你以后若找到天灵地宝,就直接告诉我。”



       

“该多少钱不会亏你,也省得跟外人打交道,还要提防被人坑害。”



       

“行。”



       

赵驴子毫不犹豫,点头答应,不过却摇头道:“不过李兄弟若要寻宝,关中这地方可不好弄。”



       

“原本靠近秦岭龙脉,天灵地宝不少,但自秦汉以来,便有大量的方仙道和憋宝人活动,有点啥东西就立刻被人取了。”



       

“时至今日,连找点灵木都费劲。”



       

“反倒是刨坟掘墓的巡幽一脉,发展远超我赶山一脉,好手辈出,毕竟地下坟墓中埋了不少好东西,年头长了,便会成为天灵地宝。”



       

“但干这个,凶险实在太大,我经常听到有哪一脉刚刚兴盛,但转眼就栽在了墓中,没一个人出来…”



       

“李兄弟听说过骊山法脉没?”



       

“嗯,打过交道。”



       

“他们不仅给始皇守陵,也还有个任务,便是监视这关中大小陵寝,一旦发现有巡幽一脉盗墓,便会出手,双方经常打的你死我活…”



       

和上次一样,二人酒肉篝火,星辰为伴,诉说着那些奇妙见闻。



       

赵驴子讲述憋宝人的各种经验传说。



       

李衍也不吝啬,聊了一些前世见闻和知识,比如他们所说的“煤精”,其实是一种远古化石。



       

这便是他喜欢赵驴子的原因。



       

这年轻人不熟时沉默寡言,很难打交道,但实则憨厚赤诚,像极了前世那些常年待在野外的自然学家。



       

他憋宝只为维持生计,更多时候,则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于山野中追寻那些古老奥秘。



       

赵驴子,何尝不是一个真正的求道者。



       

不知不觉,篝火熄灭,天色渐亮。



       

“李兄弟,我走了。”



       

赵驴子起身抱拳,准备离开。



       

李衍一急,连忙道:“急着走干嘛,这大过年的一个人待在山上,不如去我那里过年。”



       

“不了。”



       

赵驴子憨憨一笑,“那边附近山头,有很多山神庙空着,过年也没人祭拜。”



       

“以前我赶山一脉兴盛时,这些活都是由我们来做,如今人越来越少,我再不去,就没人去了…”



       

说着,拱了拱手,“李兄弟,过年好。”



       

“赵兄弟,过年好。”



       

李衍也正色回了个礼,随后便看着赵驴子背起行囊,大步流星,身影渐渐消失…



       

…………



       

时光如流水,不知不觉就到了年三十。



       

街上大小店铺早已关门,往来行人稀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忙碌,就连长安城里那些不着调的坊间恶少,也得回家吃个团圆饭。



       

空旷的天空,偶有鞭炮声回荡。



       

西玄一脉祖师坛前,王道玄一袭崭新道袍,恭敬净坛,摆好祭品,上香祭祀。



       

除此之外,还给李衍和沙里飞立了祖宗神龛,小小对联上写着“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



       

按照习俗,一般都要早起去祖先坟地祭拜一番,但三人客居长安,也就省了这出。



       

李衍贴好对联后,便去准备年夜饭。



       

而沙里飞则清扫院子,又在院内堆上了冬柏。



       

夜幕降临,鞭炮声响,家家户户的冬柏堆被点燃,火光熊熊中,三人举杯畅饮。



       

从高空望下,长安一座座院内火光闪烁,照亮了这慢慢长夜……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泼刀行》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7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