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68章 方骖并路,纳新吐故

作品:《 万历明君

       

十二月十六。



       

松江府,华亭县,徐府。



       

“欺人太甚!”



       

“册那的欺人太甚!”



       

徐琨手里攥着一封信,在房间里来回踱步,面上怒意勃发。



       

当日海瑞刚到南直隶,他屈尊前往,想私下说和,结果那厮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



       

这就罢了,如今竟然还打杀了他们徐家的家奴!



       

“现在什么人都敢太岁头上动土!一个手下败将,也来欺辱我徐府!”



       

“海瑞不过是内阁栓的一条狗而已,难道不知道首辅是我家大人的学生吗!?”



       

徐阶抬眼看了一眼自家这个二儿子,又合上眼皮。



       

反倒是长子徐璠皱眉道:“不太对劲,咱们都准备凑了十四万引的税额出来了,够内阁吃了,为何这海瑞还咬着不放?”

记住网址m.qbyqxs.com

       

徐琨一拍桌案,怒道:“还能是为什么,此人胆大包天,一副为民请命的架势,哪里懂怎么做实事!”



       

“邀名养望,世宗当初怎么不杀了他?”



       

他看向徐阶,急切道:“大人,快给张居正写信,赶紧把海瑞这厮调走!”



       

徐璠看着自己焦躁的弟弟,情知这幅犯蠢的模样要被呵斥。



       

连忙给他按住,开口道:“好了!毛毛躁躁,成何体统!”



       

“高拱致仕之前,必然跟张居正做好了交换,为的就是针对我家,你以为找张居正有用?”



       

徐阶还是没有开口。



       

双目紧闭,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徐阶如今已然六十九了,弘治十六年出生,历经弘治、正德、嘉靖、隆庆,眼看就要到万历年了。



       

这位辅弼两朝的前首辅,在隆庆二年致仕后,或许是得了闲暇,养生有道,如今看起来气色红润,天庭饱满,一副精神矍铄的样子。



       

过好半晌,两个儿子都停止了吵闹,徐阶才缓缓睁开眼睛。



       

吩咐道:“琨儿,去将所有的新报都取来!”



       

徐琨一怔。



       

虽然不知道老父要新报作甚,但他别说忤逆,多嘴问一句都不敢,二话不说就出门去拿了。



       

徐璠稍微内秀一点,忍不住问道:“父亲,可是有什么不妥?”



       

徐阶将右手搭扣在左手虎口,不停地抚掌。



       

自家儿子有惑,自然要倾囊相授:“你说得对,不对劲。”



       

“高拱是纯粹来找我麻烦的,但海瑞不一样,他是为了巡盐来的。”



       

“如今让了两成出去,他非但没有收手,反而当众杀了我的人,我越想越不对。”



       

徐璠适时猜测道:“海瑞也是个欺软怕硬的,听闻他放回了万浩的妻弟,魏国公的世子,其余曹尚书、宣城伯的人,都没动。”



       

“或许……是为旧怨泄愤。”



       

旧怨,指的自然是海瑞罢官那一档子事。



       

当时就是徐家发动百姓士绅,给他泼脏水,指使言官弹劾,乃至说动张居正在内阁发力,好坏是把海瑞赶回了老家。



       

徐璠设身处地,若是他再度掌权,也会找回这个场子。



       

徐阶瞥了儿子一眼,摇了摇头:“海瑞跟你不一样,他公事上不会掺杂个人喜恶。”



       

“再者说,他已经连杀了两个七品的盐课司副判官、三个八品的盐课知事,前日还报到南直隶刑部,要明正典刑二十余名不入流的大使、副使。”



       

“内阁不授权他不敢这么做,但是……内阁不太可能让他这般便宜行事。”



       

大家都知道海瑞是来巡盐厘税的,说白了就是抢钱的。



       

他们让了利,不收手,反而大肆诛戮,怎么看都不对劲。



       

还有南直隶的刑部,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海瑞怎么报上去就怎么批,不过十日,已经杀了数十名官吏了!



       

徐璠思忖半天,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更不明白跟新报有什么关系。



       

只好闭嘴,等着父亲解释。



       

不多时,徐琨带着一沓新报回来。



       

“大人,最新的到十二月一日,后续的还没到南直隶。”



       

徐阶点了点头,伸手接过,些许苍老的手翻开新报,一期期仔细看了过去。



       

趁着这功夫,兄长徐璠给弟弟说了一下方才父子二人谈论的事。



       

徐琨听罢,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还能是为什么,仗着有高拱在南直隶撑腰呗!”



       

“堂堂首辅,邀天之功,盗了平息俺答汗的军功封爵,自甘堕落。”



       

“微末小官,不顾妻儿,满脑子不知所谓的天下苍生,自欺欺人。”



       

“两人一丘之貉罢了!”



       

徐璠叹了口气。



       

忍不住感慨道:“哎,高拱借着致仕,换来的最后一击,实在不好招架。”



       

当初徐阶致仕,就能给穆宗提条件,给高拱赶走,如今轮到高拱致仕,反戈一击,自然也不容小觑。



       

两兄弟正说着。



       

只见徐阶突然之间,将手中的新报揉作一团,面无表情地扔在了地上。



       

双手死死按在膝盖上,抑制住下意识的颤抖。



       

兄弟二人都是一怔。



       

“父亲?”



       

“大人?”



       

徐璠连忙将新报拾起,上前一步道:“父亲……是发现了什么端倪?”



       

徐阶想开口说话,发现嘴巴张开口,嘴唇有些颤抖,又再度咬住牙关。



       

徐璠不明就里,将新报展开,皱眉看着方才引起父亲情绪波动的内容。



       

徐琨也凑了过来,跟着逐字念到:“户科都给事中贾待问、御史胡涍,谶纬乱政,有不臣之心,于十一月二十九……明正典刑。”



       

徐璠看完这句,也是陡然脸色大变!



       

看着父兄这反应,徐琨莫名其妙,开口问道:“此前不是就已经定罪了吗?这么惊讶作甚?”



       

徐璠语气僵硬,深吸一口气,咬着牙道:“是定罪了,但马上就改元大赦天下了!”



       

徐琨听到这里,终于意识到了什么。



       

他惊愕道:“这是趁着大赦之前杀了!?”



       

“啊?内阁敢如此行事?”



       

徐阶心境本就不平静。



       

此时见儿子还在犯蠢,终于勃然作色:“内阁?还以为是内阁!?”



       

“内阁敢这样杀言官!?”



       

“内阁能无视南直隶五十三道求情的奏疏!?”



       

“内阁敢抢着大赦杀人!?”



       

他一把将茶杯拿起,砸向那副他朝拜世宗的画像!



       

茶水顺着画像淌下。



       

愤声道:“是皇帝!”



       

“是皇帝要杀我!”



       

“那个十一岁的黄口小儿,把我当养肥的猪!”



       

两个儿子瑟瑟发抖。



       

徐璠见机快,连忙上前扶着了自家老爹,将拐杖递到徐阶手里,生怕气出病来。



       

徐阶一把将他推开,手中捏着拐杖,指节发白。



       

用力闭上眼,想藉此压下眼中的愤怒与恐惧。



       

贾待问和胡涍都是南直隶的乡党,二人坐死,就透露出了中枢整饬南直隶不可动摇的决心。



       

问题就在于这个决心是谁的。



       

一人志难改,众人志难调。



       

徐阶在内阁做事多年,自然明白内阁是什么德行。



       

内阁办事,若是受到的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无论首辅什么想法,必然要妥协。



       

可若是皇帝……



       

徐阶一颗心沉到了谷底。



       

徐琨仍是云里雾里,皱眉道:“大人是说皇帝?可不是听闻如今朝堂中是张居正大权在握?”



       

“前几日我还听说,皇帝都已经被张居正赶出乾清宫,扔到西苑去了!”



       

徐璠悄悄拉了拉弟弟的衣袖,徐琨疑惑抬头,就看到自家老父,一脸择人欲噬的神情。



       

他连忙闭嘴。



       

徐璠倒是想明白过来父亲的意思。



       

虽然仍然有些难以置信,但将事情梳理一遍,反而更觉得合情合理。



       

“难怪。”



       

“难怪张居正分明与海瑞不合,内阁还是给海瑞放权,原来是皇帝压着。”



       

“难怪魏国公世子徐维志,被放回去之后,魏国公府就开始闭门谢客。”



       

“难怪南京守备张鲸,带着御马监的人来上任。”



       

“前首辅高拱、漕运总督王宗沐、钦差巡抚海瑞、南直隶王锡爵、南京守备张鲸、总兵陈王谟……”



       

“不知不觉将这些人全部调到关键位置,这是要痛下杀手啊!”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徐璠喃喃自语,越想越是惶恐。



       

别看徐家势大,可皇帝要办的人,势力再大,被单个拎出来,都是不堪一击!



       

何至于此!



       

徐阶田亩虽多,但那都是双方自愿交换得来的!



       

譬如当初的孙五,主动将值银1500余两的田产,献给徐家。



       

徐家也没让人吃亏,立刻命其改名为徐五,收作了家人,这难道不是互惠互利吗?



       

如此既可以不必再缴纳赋税——徐阶作为前首辅,免税的额度自然不言而喻。



       

还借了二万余两银子给徐五,作为开设典当铺之用,作为谋生。



       

按月偿还,只要三十年左右,就能还清债款,天下还有更好的事吗?



       

虽说投献的人死了一了百了,铺子和田亩都是徐家的。



       

但百姓不也得了徐家的庇护,和半生的安宁吗?



       

若是真像海瑞说的那样,是与百姓争利,松江府的百姓,岂会趋之若鹜?



       

为什么不想想是不是伱朱家人大修宫殿,税收得太高了?



       

他徐家利国利民,反而会成了皇帝的眼中钉,难道中枢缺钱,就要这样劫掠百姓吗!?



       

岂有此理!



       

徐琨仍不能相信:“大人,会不会是您多虑了,毕竟只是十一岁的孩子……”



       

话未说话,徐阶一把将拐杖砸到他身上,吼道:“跪下!”



       

徐琨当即闭嘴,有些委屈地跪了下来。



       

徐阶苍老的声音,极其激烈:“教过你多少次!合作则料人从严,对峙则料敌从宽,你现在都四十了!还是这幅纨绔子弟的嘴脸,能不能涨涨记性!?”



       

“你把新报捡起来!好好看看小皇帝的善恶论!好好看看上面吹捧君臣相得的戏码!”



       

“再睁眼看看报上对贾待问的盖棺定论!”



       

“都明着告诉你,新报这是皇帝的口舌了,你还问哪有这样的十一岁?”



       

“是不是都觉得十一岁应该像你一样蠢笨?”



       

“你知不知道隔壁苏州府的申时行,十四中秀才,二十六中状元,如今三十七已经实为天官,眼看快入阁了!”



       

“皇帝要杀我!我快死了!你什么时候能成点器!”



       

徐琨被呵斥地抬不起头来。



       

一旁的兄长,连忙劝慰道:“父亲,当务之急,是要想好对策,您消消气。”



       

他背后打了个手势,让徐琨跪远点,别在跟前挨骂。



       

恰在此时,小儿子徐瑛火急火燎地闯了进来。



       

他无视了日常罚跪的二兄,开口道:“父亲,知府宋之韩又来了!”



       

徐阶此时脸上已经看不出什么表情了,他冷冷道:“这次又是什么招数?”



       

徐瑛连忙道:“此人拿着陛下、内阁、吏部、户部盖印的文书,要为定安伯赎买一万亩良田!”



       

徐璠的心底升起希望。



       

一万亩良田罢了,本来此前就划了两万亩给高拱,只是这厮没要。



       

眼下内阁竟然不是要他们全部归还,难道是选择息事宁人,大事化小了?



       

而且不但只要一万亩,还要出银子赎买,似乎也在释放善意……



       

想到这里,徐璠忍不住问道:“赎买?多少两银子?”



       

徐瑛如同便秘一样,涨红了脸:“六百九十八两二钱……四铜。”



       

话音刚落,他就看到自家兄长跟老父,不约而同地涨红脸,双双指节捏得发白。



       

徐瑛继续道:“还有,宋之韩以此作为名目,为防田亩纠葛不清,要先丈量咱们所有田亩。”



       

徐璠身为长子,不能坐视,猛然转身:“我出去会会他!”



       

府衙只是空架子,只有几十号人,但徐府的家人就不一样了,整个华亭县,大半都是徐府的家人。



       

一人一口唾沫,都能给人淹死。



       

他徐璠不是头铁,只不过是他想得很清楚……若是皇帝真要动他们,反而更应该显出自己的能耐,才能争取到割肉活命的机会。



       

不堪一击的肉猪,才是十死无生。



       

后世所谓的打出统战价值一说,这位徐家子在上次穆宗想对徐府动手时,就领悟出来了。



       

就在他挪步时,徐阶突然开口道:“站住!”



       

兄弟二人连忙停住脚步。



       

只听徐阶道:“你们不要出面。”



       

徐璠追问道:“父亲,怎么做?”



       

徐阶此时终于恢复了冷静,兵来将挡,哪怕皇帝要他死,也不可能引颈就戮。



       

他面色凝重:“高拱请了旨意,却不亲自来找麻烦,不像他的作风。”



       

“还是谨慎一点,不要起正面冲突,先让他们丈量。”



       

“府衙里面有我们的人,届时……”



       

他顿了顿,语气森冷道:“宋之韩为求政绩,抢夺田亩,不惜指挥差役,杀害无辜!”



       

说完这句,他缓缓起身。



       

示意二儿子站起身来。



       

吩咐道:“徐璠,把这事吩咐下去,来拖住高拱,我出去一趟!”



       

……



       

松江府府衙当中。



       

高拱坐在主位,朱希孝陪坐客位,陈名言则侍立在朱希孝身后。



       

朱希孝好奇道:“当真不用咱们出面?”



       

他本是打算,直接出面压服徐阶,没想到高拱却只让知府宋之韩出面。



       

朱希孝跟高拱不出面的情况下,一个知府可压不住徐阶。



       

高拱随意看了一眼面前的勋贵,许是心情好,解释了一句:“徐阶抗旨不遵的话,不是正好吗?”



       

陈名言站在身后,闻言忍不住挠了挠脖子。



       

虽说皇帝为了试探陈家的忠诚,经常策用他干些苦活累活,但不得不说,这可是真能涨见识。



       

定安伯的心,至少有八分歹毒。



       

朱希孝好奇道:“定安伯准备怎么做?”



       

高拱自信道:“若是徐阶抗旨不遵,那便直接锦衣卫逮拿,省却一番功夫!”



       

“若是徐阶束手待毙,那便度田,度完之后清理田亩归属。”



       

“投献归籍!退田减税!”



       

徐府接收了百姓的投献实在不好说,但至少也在数千。



       

当初“华亭家人多至数千,有一籍记之,半系假借”。



       

假借,就是投献之后,被赐名称作家人的黔首。



       

而海瑞上次来,尽数还返了原籍,“请其籍削之,仅留数百以供役使”。



       

但,人还了原籍,地没还,海瑞被赶走后,人自然又重新做回了徐府家人。



       

尤其这两年再度膨胀,已然有近万家人。



       

当时既然留了数百人,那就说明徐府真正的家人只有几百人,这近万人,都是投献的。



       

如今高拱要重启投献案,那必然要将投献之人回归原籍原姓,退田之后减税由百姓耕种。



       

朱希孝拱手:“北镇抚司听从定安伯安排。”



       

锦衣卫随时随地能私设刑狱,不用走三法司的流程。



       

只要北镇抚司下定决心,还没有办不成的铁案。



       

高拱摆摆手:“也是你们来了才好办,府衙明日就开始接收百姓揭发,朱少保帮忙看顾着点!”



       

此前只能敲边鼓,一来是控制府衙官吏需要时间,二来也是忌惮徐阶狗急跳墙。



       

府衙只有数十名差役,徐府就不一样了,只是家人都上万,更别说半个松江府都是“外围家人”了。



       

牵扯太多,为防群体性事件,不得不谨慎。



       

如今锦衣卫来了,高拱才好放开手脚。



       

这就是中枢弱势的下场,无论是什么案子,不带点兵,什么都做不了。



       

若是强势,中枢发个十来次诏,拖个三五年,也还是能磨出结果的。



       

陈名言下手忍不住附和一句:“如此,应当很快就能把案子办下来了。”



       

话音刚落,就有一名差役打扮的锦衣卫走了进来。



       

“都督、定安伯,徐府说,他们老爷徐阶外出了,得等他回来,才能签转让的地契。”



       

嗯?几人都是一怔。



       

徐阶这个关键时候外出了?



       

陈名言问道:“有说去哪里吗?”



       

那锦衣卫摇了摇头。



       

高拱也皱眉不已。



       

这是,朱希孝忍不住道:“定安伯,要不要我遣人去追索?”



       

他是暗中带人来的,现在还不在明面上,要是派人大肆搜捕,自然就露了身份。



       

值不值,就看高拱决断了。



       

高拱想了想,却摇摇头:“不能被牵着鼻子走,咱们度咱们的!”



       

“现在就放出消息去,府衙接受投献的揭发,归田还籍,赋税减半!”



       

……



       

十二月二十三。



       

已经是接近年关了,但京城却没有往年热闹。



       

只因皇帝听从内阁的进言,将灯会、花火、游船等铺张靡费的东西都取消了。



       

有人称颂皇帝质朴节减,可谓圣王,内阁教育得力,可称贤臣。



       

也有百姓不太习惯这么冷清的年关,私下说皇帝是铁公鸡,内阁辅臣只会邀名。



       

但不管怎么说,皇帝并没有不许宫外庆贺,自己大肆享乐,反而是一视同仁,连皇城之中,也不允许铺张浪费。



       

此时,邀名的辅臣们,正与铁公鸡皇帝,在太液池旁垂钓,显得清闲自在。



       

陈经邦、沈鲤两位翰林学士,则在众人身后煽风点火,串鱼架烤。



       

不远处还有太监们,将太液池中的鱼,往垂钓之处驱赶。



       

张居正无奈道:“陛下,您有事不妨直说。”



       

首辅钓了一下午,哪怕有太监将鱼往身边赶,也还是一条没起,已然失去了耐性。



       

君臣相得听起来是好,那也得找个有趣点的消遣不是。



       

朱翊钧这一世第一次钓鱼,似乎又触发了新手保护期,连连上鱼。



       

被张居正这么一唤的功夫,又上了一条。



       

他将鱼拉起,扔给沈鲤,让他帮忙烤。



       

扭头看向张居正,笑道:“是有几件事,要跟内阁商议一下。”



       

大家看我目录旁日更九千的标识!没的说叭!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万历明君》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7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