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37章 当轴处中,各显神通

作品:《 万历明君

       

入夜。



       

“高拱到底在等什么?”吕调阳喃喃自语。



       

这是困扰了他一天的难题。



       

高拱廷上,面对杨博的反水,反应太平淡了。



       

乃至于对高拱的弹劾,也一拳打到了棉花上——高拱根本没怎么反抗。



       

是因为两道谕旨催逼,令高拱终于意识到了太后跟皇帝都容不下他了?



       

还是见到他吕调阳的弹劾,反应过来背后是张居正的意思,心灰意冷?



       

他怎么想都说服不了自己,甚至是越想越不明白。



       

吕调阳带着疑惑,走到家门口。



       

因为在沉思的缘故,都没发现今日仆人并未出来迎接,甚至屋内灯火无一亮起也未注意到。



       

他推开了院子侧门,神游似的走进了院内。



       

直到推开房门,他才突然惊觉,内外漆黑一片。



       

他正要有所反应。



       

屋内,突然两道灯火亮起。



       

主座旁边一左一右掌着烛火。



       

视线立刻扫过去,只见冯保端坐在太师椅上。



       

身子前倾,猛地抬起头,看向吕调阳。



       

冯保神情阴翳,语气咄咄逼人:“吕尚书,咱家倒是知道高拱在等什么。”



       

“不过吕尚书害我丢了东厂,咱家还能不能信你呢?”



       

……



       

高拱府上,书房内仍是一片静好。



       

处在风议中心的高拱,正在在书房内,伏案重新乞罢免的奏疏。



       

丝毫不见有半点焦躁,似乎当真是因为损毁,才重新誊抄。



       

葛守礼推门而入,恰好是看到这一幕。



       

他站在一旁,也不说话,就静静侯着。



       

高拱抬头看了一眼,又低下头继续伏案下笔:“与立,说几次了,进来把门带上。”



       

与立时葛守礼的字。



       

二人交情非同一般。



       

隆庆初年,葛守礼任户部尚书,当时徐阶率人围攻高拱,哪怕高拱几无还手之力,葛守礼仍是毫无保留支持高拱。



       

高拱落败之后,葛守礼也疏请罢免。



       

而随着徐阶致仕,高拱复起,第一时间,便将葛守礼抬到了都御史的位置上。



       

二人可以说是经历过风风雨雨,交托后背的死党。



       

今日这般大的事,仿佛令葛守礼又回到了数年之前,高拱遭到徐阶围攻的时候。



       

这才不顾风议,夜间来访。



       

本事十万火急,结果进门第一句是这个。



       

葛守礼看着没事人一样的高拱,叹了口气,转身将门关上。



       

这才回头看向高拱:“元辅端的是好养气,反倒是显得我心性不佳了。”



       

连他都分不清,高拱到底是临危不乱,还是萌生退意。



       

高拱嗯了一声:“是得再打磨打磨。”



       

都这个时候,还有心情打趣,葛守礼更是惊讶。



       

他疑惑道:“元辅早知道杨博要反水?”



       

杨博为何如此行事,他想破了头也想不明白。



       

难道是承诺了王崇古入阁,心生怨愤?



       

还是跟冯保或者吕调阳,有别的密谋?



       

高拱摇了摇头:“我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也没掌东厂锦衣卫,哪里知道他怎么想。”



       

这话让葛守礼的不解达到了顶点。



       

他干脆不再深想,直接问道:“高肃卿,少卖关子。”



       

高拱见葛守礼没好气了,终于搁下手中的笔。



       

笑道:“我当然不知道杨博会来这一出,不过……”



       

他收敛笑意,接着道:“不过是早有准备罢了。”



       

葛守礼疑惑:“早有准备?”



       

高拱点了点头:“何止是杨博,即便是你,突然要弹劾我,我都不会意外。”



       

葛守礼默然。



       

这话是没什么问题,但这种事拿自己举例,听了能舒服才怪。



       

这臭脾气,也难怪好友没几个。



       

高拱自然是没这么细腻的心思,他也不管葛守礼想什么。



       

继续说道:“你且看着吧,除了杨博和吕调阳,还有更多人盯着我呢。”



       

到了六部尚书这个位份,代表了,就不仅仅是自己了。



       

不说兵部,哪怕是看着没什么权势的礼部,也是经年拿捏着学院、科举这等命脉。



       

大概是,文宣、外交、教育的综合体,在士林之中的影响无可比拟。



       

更别提吕调阳和杨博,身后那一帮子晋党、新党。



       

任谁来了,都不可能等闲视之。



       

但是……要做大事,怎么可能寄希望于所有人都团结在自己身边。



       

皇帝都做不到的事,他高肃卿又凭什么?



       

看客、内奸、敌人,他都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就如同他说的,哪怕是葛守礼背叛,他也仍然会面不改色地,一以贯之。



       

葛守礼一怔,没有领会到这意思。



       

他皱眉道:“不止杨博?还有谁?”



       

高拱站起身来,一边说着:“只有天知道。”



       

……



       

吕调阳静静看着冯保,沉声道:“吕某,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官衔正二品,朝廷大员!”



       

“我的宅邸,冯保,你竟敢擅闯!”



       

此时,他的愤怒更甚于对冯保口中高拱谋划的好奇。



       

区区宦官,竟敢私闯他的宅邸!



       

还这幅予取予夺的作态,当真他吕调阳脾气是泥捏的!?



       

冯保争锋相对:“好一个朝廷大员!”



       

他突然一笑,行了一个大礼,一板一眼:“那么,我的东厂被削,朝廷大员,可要为我做主啊。”



       

这礼吕调阳可不敢受,连忙侧身避开。



       

一腔怒气,反而被冯保这作态消磨了大半。



       

只在面子上僵持道:“什么你的东厂,那是大明朝的东厂,是圣上的东厂。”



       

冯保轻笑一声,起身逼近吕调阳:“反正不是你这位朝廷大员的东厂,对吧?”



       

“所以,吕尚书就看着我被削位?”



       

冯保死死拿着这事,吕调阳终于有些招架不住。



       

缓和了语气道:“冯大珰,昨日你在廷议上又不是没见到,我是被皇帝生生拽走,我也手足失措。”



       

“难道你要我当廷撒泼打滚吗?”



       

冯保面色阴沉。



       

这也是他措手不及的事情。



       

万万没想到,这事竟然无端起了变化,不过一日的功夫,东厂就没了。



       

他追问道:“那吕尚书在李太后面前又说了什么?”



       

要是在慈宁宫,别说几人谈了什么,就算是苍蝇叫了几声,他都能知道。



       

但是,好死不死,朱希忠作为外朝之臣,不便在寝宫接见,跑去了乾清宫。



       

那边都是锦衣卫的人,这要是守不住朱希忠的阴私,那锦衣卫指挥使才是白当了。



       

所以,直到现在,他都不清楚昨日发生了什么。



       

吕调阳看了一眼冯保,不露声色道:“昨日,李太后问我言官为何弹劾,又是什么祖宗成法。”



       

“朱希忠在侧,我也只能如实回答。”



       

如实回答,就是对冯保不利。



       

这事,二人心知肚明。



       

听了这话,冯保挥退了两名掌灯的太监,让其守在屋外,别让任何人靠近。



       

而后才对吕调阳道:“那李进又是怎么回事?”



       

吕调阳实话实说:“我去的时候国丈和成国公就到了。”



       

“李进也是成国公荐上去的,是否与国丈有默契,就不得而知了。”



       

在外人的视角里。



       

外朝刚有弹劾冯保的风声,国丈便带着朱希忠去找太后。



       

而后又恰好,朱希忠荐上了李太后的母族之人。



       

其中有无关联,当真难说。



       

至于皇帝突然将自己拉去面见太后,是心血来潮,还是也在着默契里,吕调阳不敢深想。



       

他见冯保面色难看,只能安抚道:“冯大珰,李进毕竟是外戚,等高拱致仕之后,咱们再找个由头,弹劾外戚干政便是了。”



       

这种远房亲戚,到底是不是外戚,完全在于朝官的一念之间。



       

符合礼制是他吕某人说的,反正不代表言官们的态度。



       

冯保听了这话,却半点没好转。



       

反而勃然作色:“等高拱致仕!?我怕我先死在他手里!”



       

吕调阳面色一变,品出话中的意味。



       

连忙追问道:“这是什么意思?还有方才冯大珰说的高拱在等的,又是什么?”



       

冯保冷哼一声。



       

他一番作态,也只是要占据这场谈话的主导权,并非是真的兴师问罪。



       

合则两利,他自然知道哪些气该忍着。



       

冯保从怀中拿出一封奏疏,递给吕调阳:“这是我从内阁大堂誊抄来的,吕尚书不妨慢慢看。”



       

吕调阳面色一变:“你竟敢去内阁盗书!”



       

哪怕对象是高拱,吕调阳面对这事,也绝不能忍。



       

今天能去内阁偷偷誊抄奏疏,明天敢做什么他都不敢想。



       

冯保一言不发。



       

吕调阳深深看了一眼冯保,只能说不愧是冯保,即便东厂没了,分量也不容小觑。



       

他也明白不是计较的时候。



       

心中嫌恶,却还是接过了这封奏疏。



       

封面几个字歪歪扭扭,显然是太过仓促所致。



       

吕调阳初还未当一回事,翻看了两页,脸色狂变。



       

骇然失声:“高拱安敢!?”



       

……



       

高拱在两侧的客座挑了位置坐下,随意地拨弄了一番衣袍。



       

倒有一番任性自然。



       

他虽然脾气不好,但临大事,却反而有一番静气。



       

他示意葛守礼也坐:“别管谁出头反对我,咱们按部就班做咱们的事就好。”



       

葛守礼顺势坐下,却不解其意:“可是宫里一再催逼,加上杨博的弹劾,这是在逼你上书致仕,还怎么做事?”



       

高拱将方才写好的致仕奏疏,递了过去:“正好你来了。”



       

“这是我自乞罢免的奏疏,明日一早,就送去通政司。”



       

葛守礼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元辅……”



       

高拱伸手按住了他:“稍安勿躁。”



       

葛守礼语气十分着急:“元辅当真要致仕?”



       

高拱看着葛守礼的眼睛,突然变得十分严肃:“与立,我说,你记着。”



       

葛守礼立马正襟危坐。



       

高拱缓缓开口道:“我上奏之后,通政司不会即刻送进宫里,会替我拖上大半日。”



       

“明日的廷议,你再替我代呈另一道奏疏。”



       

他从袖中,拿出一份奏疏,示意葛守礼。



       

葛守礼疑惑:“元辅不去廷议?”



       

听这个意思,两道奏疏都代呈,他自己呢?



       

高拱摇了摇头:“我另有要事。”



       

葛守礼见他不明说,只能无奈地点点头,顺势接过高拱递过的奏疏。



       

只见面上写着几个大字,龙飞凤舞,乃是《新政所急五事疏》。



       

葛守礼不知详情,翻开两页。



       

喃喃念到:“御门听政,凡各衙门奏事,须照祖宗旧规,玉音亲答,以见政令出自主上,臣下不敢预……”



       

他面色大变,心中宛如雷鸣电闪!



       

什么叫玉音亲答!



       

就是内阁有事要奏,皇帝亲自回答可与不可。



       

原先是内阁呈送司礼监,再由两宫与皇帝过问。



       

如今要玉音亲答了,哪还有司礼监什么事!?



       

这是要实质上废除司礼监啊!



       

而这封奏疏,就是高拱要夺司礼监权的奏疏!



       

他又往下看了几条,只觉心惊肉跳。



       

“若或有未经发拟,径自内批者,容臣等执奏明白,方可施行。”



       

内批就是中旨。



       

要是中旨还需要等内阁执奏明白,还叫什么中旨!?



       

这意思,分明就是不经由内阁拟票的中旨,不可施行!



       

葛守礼几乎不再敢往下看。



       

“官民本辞,当行当止,未有留中不发之理……望今后一切本辞,尽行发下。”



       

本辞就是奏疏,什么叫未有留中不发之理?



       

就是所有奏疏,皇帝不能留中不发。



       

这是连皇帝留中不发的特权也要限制!



       

他心中震怖,终于不敢再看,猛然合上:“元辅……”



       

实相权之事,高拱是跟他通过气的。



       

但他没想到高拱要做到这个程度!



       

难怪!



       

难怪高拱说即便他葛守礼反水了,他也不意外。



       

他这乍一看,都已然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了。



       

高拱摇了摇头:“尽人事,听天命。”



       

……



       

冯保恨声道:“他这不仅是要咱家的命。”



       

“他这是在与整个内廷,甚至是皇帝、两宫太后作对!”



       

真按这奏疏所说,别说司礼监,便是两宫太后都不能再干政,皇帝也得事事经由内阁,如何能忍。



       

吕调阳看完奏疏之后,心中仍然久久不能平静。



       

高拱……



       

这就是高拱?不愧是高拱!



       

一个玉音亲答,就让他吕调阳心神失守。



       

若是君臣相得,皇帝能处理过来这么多政务,这话倒不僭越。



       

问题是,内阁怎么来的?



       

就是皇帝处理不过来这么多政务,才有了内阁和司礼监。



       

内阁辅臣可以数名,皇帝却只有一个啊。



       

天下大事,怎么可能看得过来,不是谁都有太祖高皇帝那份天资。



       

届时大部分的事,不还是内阁做主?



       

更离谱的是,现在的皇帝,才十岁!



       

你让皇帝玉音亲答?怎么答?



       

十岁天子何以治天下,不是你说的?现在让人玉音亲答了?



       

更别说限制皇帝中旨、不许皇帝留中不发。



       

这还是什么内阁,这是实际上的相府了!



       

他怎么敢的,内廷、两宫、皇帝,没人会支持他。



       

这般有恃无恐,到底还有什么后手。



       

吕调阳抬头看向冯保:“高拱敢上这种奏疏,必然有所依仗!”



       

“冯大珰,事情有变,速去把张阁老叫回来吧!”



       

冯保斜睨了吕调阳一眼,没好气道:“还用你说?”



       

“张阁老不慎‘中暑’了,过两日就要返回修养。”



       

吕调阳没计较冯保的态度。



       

只是捏着奏疏,怔怔出神。



       

时局,如何就到了这个地步?




如果您觉得《万历明君》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7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