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五章 没有如果

作品:《 剑道余烬

       

灯火摇曳,夜风呜咽。



       

褚果,邓白漪,密云,等在草屋之外。



       

“吱呀——”



       

半个时辰后,草屋门打开了。



       

褚果屏住呼吸,死死攥着衣袖,不敢去看里面的情况……



       

谢玄衣推着轮椅,独自出了小屋。



       

“如何?”



       

邓白漪神情紧张,替褚果开口询问结果。



       

“……”



       

谢玄衣沉默了片刻,摇了摇头,用最轻的声音说道:“我已经尽力了。”



       

此言一出。



       

褚果背靠墙壁,缓缓滑坐下来,他颤抖着闭上双眼。



       

“让他一个人静一静吧。”



       

谢玄衣垂下眼帘,邓白漪心领神会,推着轮椅,带着密云,就此离开。



       

今夜桃源很是寂静。



       

少年郎仰起头来,喉咙滚动,两行清泪缓缓流淌而下。



       

……



       

……



       

“大人,这是元宁郡近些年来的地图。”



       

长桌之上。



       

十几副古旧羊皮卷陆续摊开。



       

孟克俭身着轻甲,伸出手掌,自这些地图之上一一摩挲掠过。



       

“阿俭,可曾看出了什么?”



       

杜允忠立于一侧。



       

他虽骁勇善战,可头脑相对简单,这些需要花费心思琢磨的琐碎累活,向来力不从心。



       

“有些古怪。”



       

孟克俭背后凝聚出淡淡的蛇人法相。



       

并非是直接动用神通。



       

而是借着道境之力,在推演计算。



       

这十几副羊皮卷,在他心湖之中复刻,拓印,最终一张一张重叠。



       

“这四十一载。”



       

“元宁郡变化不小……”



       

“可周遭佛门寺庙,却是未有太多变化。”



       

孟克俭眯起双眼,缓缓说道:“梵音寺耕种千年,在沅州早就修建古刹,元宁郡遗留的寺庙大多是古寺,新兴寺庙也就那么三四座。”



       

“清照寺,正法寺……”



       

杜允忠站在一副地图前,顺着孟克俭的点指,认真看了许久,皱眉道:“若是我没记错,这几座新兴寺庙,前些日子已经被荡平了!”



       

此次灭佛,声势浩大。



       

佛门古刹不能留。



       

新建的佛殿更不能留!



       

“是。”



       

孟克俭手指继续挪动,落在了一座偏僻荒山之处:“这就是古怪之处……佛门信仰如野草,落地生根,斩之不断,沅州铁骑费了老大力气,将地图上这些寺庙踏平,即便如此,也不敢说没有漏网之鱼。这样的情况下,你觉得会有寺庙自行消失吗?”



       

杜允忠瞪大双眼,一下子明白了孟克俭的意思。



       

“你是说,有人提前觉察到了‘灭佛’。”



       

“然后,主动抛弃了佛寺?”



       

这个猜测有些过于匪夷所思。



       

佛门僧人都是犟驴,这次灭佛行动异常“不顺”,也异常“顺利”……不顺的是,每次铁骑踏寺,都会遭遇僧人的强烈抵抗,顺利的是,这些僧人殊死一搏,正好方便沅州铁骑一网打尽。



       

“是。”



       

孟克俭冷冷道:“这几座寺庙,去年还在地图上,今年就不见了,着实可疑。这些座寺庙,有几座我们亲自去过……的确是人去楼空,只剩庙宇,拆了就好。可这座‘圆光寺’,明明在地图上有所标注,为何斥候没有禀报?”



       

杜允忠想了想。



       

好像还真是。



       

这几日,他没见过这所谓的圆光寺。



       

于是杜允忠神情阴沉开口:“快把负责圆光寺勘探的斥候喊来!”



       

不多时,两位斥候入帐惶恐叩拜:“杜大人,孟大人!”



       

孟克俭捏着羊皮卷,沉声问道:“前几日清查佛寺,圆光寺为何不报?”



       

两位斥候对视一眼,神情茫然。



       

“啪!”



       

羊皮卷掷出,落在二人面前,看过一眼之后,斥候松了口气,如释重负,当即恭敬回应道:“回禀孟大人,当日勘探,并未发现所谓的‘圆光寺’,故而未曾禀报。”



       

“没有发现所谓的‘圆光寺’?”



       

孟克俭瞳孔之中隐约燃起光焰。



       

他有预感,这可能就是自己要找的地方!



       

“是……”



       

一位斥候回忆道:“当时我们率骑前去,那片荒郊野岭并无佛寺,只有一户小村,村里也都清查过了……并未发现地图上标注的‘圆光寺’。”



       

“好。”



       

听到这里,孟克俭当机立断,打断了斥候的继续汇报。



       

“老杜,你将今日之事,细致禀报于大将军……除此之外,再次确认沅州边防无误,没有遗漏。”



       

孟克俭深吸一口气。



       

他站起身子,推开营帐,一字一顿传出讯令:“羽字营听令,整顿甲胄,随我出行!”



       

……



       

……



       

桃源后山开了许多花。



       

也立了许多碑。



       

乱世之中,生者无家,死者无名,这些墓碑大多是块木牌,只留一个姓氏,就此插在泥土之中,风吹之后,木碑随风摇曳,若是遇到一场大雨,木碑或许就这么倒了,被冲刷离去,再也找不到。



       

不过……这正和他们的人生一样。



       

如草芥,如木碑,如转瞬即逝的鲜花。



       

今日这里聚了许多人。



       

那位治了头疾的年轻女子,抱着厚袄,满脸泪水。



       

圆光寺的僧人们,虽然褪去了僧袍,但却攥着佛珠,一个个都在默默诵念着经文。



       

气氛肃穆,所有人神色都很悲伤。



       

没有人能够想到,这场离别来得如此之快。



       

昨夜郑逢生病倒了。



       

这位仁医一生救人无数,最终却未能救下自己,他匆匆病倒,于日出之前,离开了这片纷乱喧嚣的人间。



       

走得如此之急,或许是因为这样的乱世,没什么可挂牵的?



       

“恩公……”



       

“我好难过……”



       

密云伸出手掌,擦拭着脸上的泪水,在这趟出使之前,他从未真正体验过“生离死别”。



       

现在他才明白。



       

这世上的每一次相见都该值得珍惜。



       

不经意间,上一次离别,已经成为永别。



       

“……”



       

谢玄衣轻轻拍了拍小家伙的后背。



       

密云黯然神伤。



       

他又何尝不是?



       

“哗啦啦!”



       

晨风吹过,湿润潮湿,还夹杂着些许冷冽寒意。



       

山上花瓣翻飞。



       

褚果捧着一块木碑,缓缓来到郑逢生安葬处,他跪在湿润泥泞前,将那块木碑用力插下……



       

一块块木碑立在山上。



       

都是逝去之人。



       

亦是解脱之人。



       

“沅州这片乱世……的确没什么好呆的……走了也好……”



       

少年郎看着木碑上的刻字,本想故作轻松,却是止不住声音沙哑道:“只是你该再等等的,再过几日,我就可以带你去看心心念念的乾州了。”



       

他已经决定拼命修行——



       

昨夜第二次捡起那把剑,褚果砍倒了很多木人桩,如果不是那个噩耗,他还可以继续砍下去。



       

如果能够再多一些时间。



       

他一定可以带老郑去乾州。



       

如果……



       

这世上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如果。



       

少年郎摇摇晃晃,站起身子。



       

他眼中只有这块目光,没了其他光彩。



       

仿佛这个世界……已经和他无关了。



       

“……”



       

圆光寺的大和尚法诚上前,轻轻拍了拍少年郎肩头,他不忍去看那块木碑。



       

这就是如今的沅州。



       

生死无常。



       

凡俗之人,每活一日,都很不容易。



       

法诚为那块木碑送上了一串佛珠,紧接着圆光寺的僧人们,桃源的住民,纷纷上前,送出鲜花,倾倒藏酒,这场葬礼虽然无声,但却极其肃穆,所有人都对这位死去的仁医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



       

……



       

人潮散去,后山寂静。



       

褚果依旧呆呆站在木碑之前。



       

陪着他一起的,便只剩下谢玄衣,邓白漪,以及密云。



       

“我没有怪你的意思。”



       

过了许久,少年郎忽然开口。



       

他转过身子,看着轮椅上的黑衣年轻人:“我知道老郑‘病入膏肓’,寻常医术,已经无法医治了。所以……你不用为这次失手感到内疚。”



       

“……”



       

谢玄衣沉默了一会,有些遗憾地说道:“如果再来一次,我有机会成功。”



       

与其说,他没能救活郑逢生。



       

不如说,郑逢生主动选择结束这一生。



       

在沉默的这十数息时间里,谢玄衣认真地考虑,要不要将郑逢生脑海中的记忆和盘托出……可这难免会涉及褚果的皇子身份。



       

这件事,书楼选择了深度密封,褚果也选择不去探索。



       

既然如此。



       

他最好选择缄默。



       

“不用说这些,你我都清楚,这世上没有如果。”



       

褚果摇了摇头,道:“你没救活他,我不怪你。这件事因我而起,等到戒严结束,我会随你离开沅州……去哪里都可以。”



       

“好。”



       

谢玄衣欲言又止,最终只能说出这么一个字。



       

说得再多,都无意义。



       

“现在,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褚果轻轻道:“如果可以的话,烦请你在后山,替我再立些木人桩。”



       

……



       

……



       

邓白漪推着轮椅,走在通往后山的熟悉小道。



       

正是花开的季节。



       

四周有风,头顶有光。



       

但不知为何,这些落在身上,都泛着淡淡的冷意。



       

“恩公……”



       

密云的声音响起:“你的‘生之道则’,突破了吗?”



       

这个问题,邓白漪也很好奇。



       

昨夜草屋被层层阵纹包裹,关于这场“救治”,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看到。



       

不过……



       

她能感受到,谢真离开草屋之后,情绪似乎不太对。



       

“未曾。”



       

谢玄衣轻声道:“还差一丝。”



       

“一丝?”



       

邓白漪叹了一声,遗憾问道:“是破境机缘不到吗,还是昨夜郑逢生的离去……导致了破境失败?”



       

“恰恰相反。”



       

谢玄衣的声音有些自嘲。



       

“只有郑逢生死了,我才能破境成功。”



       

这番话,听起来难免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此刻邓白漪终于明白寒意从何而来。



       

原来是从谢真身上而来。



       

这每一片被风吹下的落叶,落在谢真身上,似乎都变得干枯泛黄,生机都被汲走。



       

若是捻起一片,便会发现。



       

这些落叶,表面生出了淡淡的冰屑,霜痕。



       

关于生之道则和陆钰真之间的事情,谢玄衣没有解释。



       

如果换了其他人听这番话。



       

便很难不把郑逢生的死,与谢真联系在一起。



       

这实在很像是邪修会说的话。



       

“恩公……”



       

密云声音很轻地说道:“应该是希望老郑活下来的。”



       

“是。”



       

谢玄衣低声道:“只可惜,我没能救活他。”



       

“以前师叔告诉我,人死如灯灭。”



       

密云仰起头来,轻声说道:“以前我一直不太明白这个道理,明明灯吹灭了,还能再燃。可人死了,就不能复生了。后来我慢慢明白了,真正熄灭的灯,是无法再燃的,灯芯已经燃尽了。人死真的如灯灭,一片漆黑,无论如何想要让其重燃,都只是徒劳。”



       

“你师叔说得没错。”



       

谢玄衣平静道:“死过一次的人,最有感触。有些灯吹灭了还能再燃,因为并未燃尽。”



       

“是。”



       

密云轻轻道:“既然这世上所有的灯都会燃尽,那么死亡便也没那么值得恐惧,所有人都一样,终将迎接终点。”



       

“……”



       

邓白漪忍不住皱起眉头,这对话有些诡异。



       

她不明白密云想说什么。



       

明明谢真和密云都比自己年岁要小,可说的话,自己已经听不太懂了。



       

“我想说……”



       

“既然郑逢生的死,不是恩公亲手铸成,那么恩公便不必太过愧疚。”



       

密云小心翼翼地安慰说道:“据我所知,生之道则,如今只有师叔祖一个人参悟成功。倘若恩公能够参悟‘生之道则’,那么说不定会是全天下第二个掌握这道道则之力的人物。这,真的很不容易。”



       

谢玄衣和邓白漪不同。



       

从一开始。



       

他便听明白了密云的话意,这个小家伙觉醒了“因果道则”之后,心思便变得灵泛了许多。



       

“你想告诉我,我不该停在这最后一步。”



       

谢玄衣轻声笑了笑。



       

密云没有接话,只是很伤心地说道:“恩公,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老郑能够活过来。只是……”



       

只是后面的话,已经不用再说了。



       

只是这世上没有如果。



       

人死如灯灭。



       

交谈间,轮椅已至后山,这里是他和褚果练剑的地方。



       

遍地落叶。



       

满山木桩。



       

一片狼藉。



       

“密云,你还是不了解我。”



       

谢玄衣轻叹一声,道:“我停在这一步,并不是不愿破境。只是,我想以我的方式,破开这一境。”




如果您觉得《剑道余烬》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7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