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305章 昭告天下,天下震动!

作品:《 大秦:从战场捡属性开始变强长生

       

听着赵封这话。



       

嬴政都忍不住笑了。



       

“你这小子想的倒是挺美。”



       

“你不要处置国政,还都要丢给我与启儿。”嬴政笑骂道。



       

“能者多劳。”



       

“老爹。”



       

“以后你就好好为我处置朝政吧。”赵封笑道。



       

“好。”



       

嬴政笑了一声,随后又严肃的看着赵封:“你如今这一身本事,或许也看不上这一个凡间的皇位,但作为你的父亲,我只有一句话,这一个位置……”



       

嬴政指着那皇位所在。



       

“倘若哪天你想要了,爹随时都可以给你。”嬴政又道。



       

赵封一笑,点了点头。



       

随后。



       

赵封道:“老爹,全身放松,我传你一部功法,助你入武道之路。”



       

“好。”



       

嬴政立刻点头。



       

从夏冬儿那里,嬴政已经知晓了武道的强大,自然也是迫不及待了。



       

随后。



       

赵封神识展开,直接落在了嬴政的身上。



       

将【九阳曜日诀】前三层传授给了嬴政。



       

这三层功法可以修炼到宗师境巅峰。



       

“我导入一缕真元入体,你运转功法,以这一缕真元凝内力,踏入武道之路。”



       

赵封说着,传出了一道真元。



       

助嬴政武道入门。



       

持续了一段时间后。



       

嬴政停止了运功,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后天三重境。”



       

“武道入门为后天境,修炼此功法,内力加持下,最高力可达万斤。”



       

“功法层次高低也是决定了后天境的内力与肉身力量。”



       

“我娘现在已经是先天境了,有什么不懂的,你倒是问她就行。”赵封笑着道。



       

“武道之路,长生之路。”



       

“没想到千古以来无数君王寻找了那么久,却不如我嬴政。”嬴政大笑着,十分高兴。



       

“等一会我再给你一些灵石与丹药,让你修炼速度更快。”赵封笑着。



       

“儿子给的,我可就不客气了。”嬴政自然是不会拒绝。



       

这时候!



       

“启奏始皇帝。”



       

“帝后娘娘在问何时去用膳?”



       

赵高缓步走来,恭敬问道。



       

“封儿,走。”



       

“去你娘那里。”嬴政笑着道。



       

“好。”赵封点了点头。



       

帝后宫所在!



       

“阿房。”



       

走进去,嬴政就温柔喊了一声。



       

“娘。”赵封也笑着喊道。



       

“父皇,哥。”



       

一旁赵颖也等候在此。



       

“父皇。”



       

“夫君。”



       

王嫣也是喊道。



       

曾经的君王变成了自己的公公,自己夫君成为了大秦太子,王嫣显然还是有些不太习惯。



       

家宴。



       

自然是一家人在一起。



       

当然。



       

这一次与昨日刚刚归来时间又有所不同。



       

因为除了王嫣还有他所生的三个子嗣外,其他的妾室与赵封子嗣未曾来到。



       

嫡庶之分。



       

在这一个时代十分的清楚。



       

乃至于在后世数千载以来都是如此。



       

嫡庶之分,嫡为尊。



       

“怎么?不叫阿翁?”



       

看到站在赵颖身后的三个小家伙,嬴政笑道。



       

“阿翁。”



       

赵启兄妹三人立刻喊道。



       

“哈哈,好。”



       

“今天我们一家人好好用膳。”嬴政大笑着。



       

就落座到了主位。



       

“娘娘。”



       

“是现在上膳吗?”赵高恭敬问道。



       

正待夏冬儿准备开口。



       

“娘娘。”



       

“宫中的诸位夫人还有诸位公子公主求见。”



       

一个内侍躬着身,恭敬禀告道。



       

“政哥哥。”



       

夏冬儿将目光投向了嬴政,显然是没有想到。



       

“你如今是帝后。”



       

“宫中的那些妃嫔还有她们的子嗣自然是要来拜见你的。”



       

“放心吧,坦然接受即可。”



       

“也无需在乎她们太多。”嬴政拍了拍夏冬儿的手,安抚道。



       

以前。



       

在这后宫之中。



       

或许还有后宫嫔妃争宠之事,但嬴政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理会,毕竟对于她们也并非有情,只是繁衍血脉所需罢了。



       

如今夏冬儿回来了。



       

嬴政自然是更加不在乎了。



       

如若有不长眼的要来与夏冬儿宫斗。



       

那她就真的是找死了。



       

这就好比在明朝时成为了朱元璋的嫔妃,要去与马皇后宫斗。



       

那简直就是自取灭亡了。



       

到了嬴政此处自然也是一样的。



       

论情谊。



       

嬴政与夏冬儿青梅竹马,同甘共苦。



       

这可没有任何人能够比得上。



       

“宣!”



       

嬴政大声道。



       

“始皇帝有旨,诸位夫人与子嗣入殿觐见。”赵高嘶声大喊道。



       

应着声音。



       

只见十几个妃嫔缓步走入了殿内,在她们身后还有着她们的子嗣子女。



       

当然。



       

唯独有一人例外。



       

扶苏。



       

当初芈启叛国,芈氏已经自行幽禁于宫中,永世不得出,今生也不得再见扶苏。



       

故而。



       

扶苏一人前来拜见。



       

“臣妾参见陛下。”



       

“臣妾参见帝后姐姐。”



       

众多妃嫔纷纷向着嬴政与夏冬儿行礼。



       

“阿房。”



       

嬴政转过头对着夏冬儿温柔一笑。



       

“诸位妹妹免礼。”夏冬儿立刻笑着道。



       

“谢谢帝后姐姐。”



       

众多妃嫔纷纷道谢,随后站直了,面带恭敬的看着夏冬儿。



       

无论是哪一个嫔妃,在这宫中都不敢对夏冬儿无礼,哪怕其母族强大也不敢。



       

帝后是妻,她们是妾。



       

“儿臣参见父皇,参见母后。”



       

而众多公子与公主也是纷纷对着嬴政与夏冬儿行礼。



       

虽然夏冬儿与他们并非真实的母子,但作为帝后,嬴政的儿子见到了都要称母后。



       

这就是正妻的身份。



       

“都免礼。”夏冬儿温和一笑,目光扫视眼前的众多嬴政子女一眼。



       

足有二十几个。



       

其中赵封见到的也只有扶苏与胡亥,至于其他的都是不熟悉。



       

而年龄最小的似乎比赵封的长子赵启都要小了一两岁。



       

这么多子嗣,别说赵封不熟悉了,估摸着他那老爹也并不是太过熟悉。



       

皇族无亲情,就是因为子嗣太多了。



       

“扶苏。”



       

“我听说你不日就要前往北疆了?”



       

夏冬儿关切的眼神落在了扶苏的身上。



       

“回母后,就在这几日启程。”扶苏立刻回道。



       

“还未曾见过你母亲吧?”夏冬儿又问道。



       

闻言!



       

扶苏面带伤感。



       

“儿臣外祖父犯大罪,母已幽禁。”扶苏语气悲凉的道。



       

对于此事。



       

扶苏并没有什么恨意。



       

毕竟。



       

自己外祖父所为乃是大罪,如若完全按照秦律处置,他芈氏一族都要受到株连。



       

自己母亲自行囚禁也是为了保全芈氏一族。



       

如若不然。



       

在秦律下,芈氏最好的下场都是被贬为奴隶了。



       

“政哥哥。”



       

夏冬儿转过头,柔声喊道。



       

“你说。”嬴政微微一笑,而他也看出来夏冬儿心中所想了。



       

“芈启已死,叛国之罪已定。”



       

“你我分开多年,我与父亲分开多年,也知不见之苦。”



       

“如今扶苏之母在宫中幽禁,却不得见。”



       

“今天下大定,而且我也是初为帝后,执掌后宫。”



       

“那我就为扶苏向政哥哥寻求一个恩典,赦免芈氏,准予他们母子相见。”夏冬儿柔声说道。



       

听到这话。



       

扶苏眼中浮起了一抹期待的目光。



       

“你都开口了,朕又怎会拒绝?”



       

嬴政笑了笑,给予夏冬儿无限的恩宠。



       

“赵高。”



       

嬴政大声道。



       

“奴婢在。”赵高立刻回道。



       

“传朕旨意。”



       

“解芈氏幽禁,往后一律照旧。”嬴政缓缓开口道。



       

“奴婢领旨。”赵高领旨退下。



       

“儿臣谢父皇,谢母后。”扶苏直接跪了下来,感激无比。



       

“好手段。”



       

“这个女人不是什么简单之辈。”



       

“轻而易举的就让扶苏归心了。”



       

胡氏看到了夏冬儿此举,心底冷笑。



       

“朕是看着你母后的份上,要不然,朕没有理由饶恕她。”嬴政语气清冷的说道。



       

“儿臣谢母后。”扶苏再次道谢。



       

“父皇。”



       

“十日后不是要入祖庙认祖归宗吗?”



       

“儿臣想要先入雍城一趟,将华阳太后接回来。”赵封忽然开口道。



       

“雍城虽然不远,但也需要四五日时间,而且你如若要接华阳太后回,所需时间会更长。”



       

“十日之期不够。”嬴政说道。



       

“那就延迟半月如何?”赵封笑道。



       

“朕调禁卫军随你同去。”嬴政道。



       

“无需了。”



       

“儿臣身边的亲卫都是从军中出来的精兵悍将,此番儿臣也不带太多人了,带五百人足矣。”



       

“至于等接到了华阳太后,儿臣就再调派雍城禁卫军随行。”赵封笑着说道。



       

听到这。



       

嬴政表情微变,算是明白了赵封所想什么了。



       

“既如此,那你且去吧。”



       

“如今天下大定,咸阳前往雍城也并无山匪之患,五百人虽然不多,但也足可保护你。”嬴政立刻顺势的说道。



       

“多谢父皇。”



       

赵封立刻道谢。



       

而在殿内。



       

胡氏与胡亥相视一眼,都是浮起了一抹喜意。



       

待得众多嫔妃散去。



       

“这就引蛇出洞了?”



       

嬴政好笑的看着赵封。



       

“敌隐于暗中,总是要给他们一些机会,如若一直在咸阳,身边皆是亲卫,他们没有机会是很难动手的。”



       

“既如此。”



       

“那我就给他们创造机会。”赵封笑着道。



       

“此番似乎有些太过明显了,你确定他们会动手?”嬴政笑道。



       

“这就是阳谋,机会只有一次,他们可以选择动手或者继续忍。”



       

“不仅仅是咸阳的,还有六国余孽,想要我命的人可不少。”



       

“如若不珍惜这一次机会,那以后可就没有机会了。”



       

“当然。”



       

“父皇还是快些将朝堂之议的国策快些宣告天下吧。”



       

“给他们加一把火。”赵封冷笑着。



       

他就是用自己为诱饵,引动暗中蛰伏的人出手。



       

暗中的人。



       

一则是因为自己已经是秦太子。



       

扶苏或许已经放弃了,但是那个胡亥没有放弃,而且如隗状等人,他们想必也不会放弃的,两相结合。



       

赵封自然是要给他们机会的。



       

跳出来,一网打尽为好。



       

二则是六国余孽。



       

赵封所提出的国策可是朝着他们的要害打的。



       

文化一统,人伦一统。



       

而且还要收天下铜铁,这完成了,以后他们就真的如同躲在阴暗之中的老鼠了。



       

自己故意出来,如若他们不出来一搏,那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诱饵已下,接下来就是静待他们了。



       

帝后宫中!



       

一家人享用着美食。



       

而在咸阳城内。



       

几十个快骑快速策马从咸阳离开,背后插着令旗,直接从左丞相府动身的。



       

显然。



       

这是有圣旨昭告天下。



       

随着这几十个快骑疾驰出了咸阳城。



       

在丞相府内!



       

几个官吏也是在都城军的保护下,向着咸阳的闹市而去。



       

“这是出了什么大事了?”



       

“这么多传旨骑兵?”



       

“快看,丞相官邸有人出来了,看样子是有旨意宣读了。”



       

“走,快去看看。”



       

“这绝对是发生什么大事了。”



       

“同去。”



       

“这等阵势,理当一看啊。”



       

“绝对是出大事了。”



       

……



       

许多关注的百姓纷纷跟着向着闹市而去。



       

很快。



       

闹市内。



       

一处高台。



       

正是朝廷有重大旨意昭告之所。



       

在咸阳率先宣布。



       

随着丞相府的官吏站到了高台上,周围尽是都城军兵卒保护。



       

“吾丞相府下御史丞蔡赐。”



       

“奉皇命。”



       

“宣圣旨。”



       

“事关大秦天下万民,事关天下百姓。”



       

“今。”



       

“始皇帝临朝,太子处政。”



       

“太子为天下计。”



       

“定大秦四国策,以此让大秦天下,华夏永凝不衰。”



       

“第一,车同轨,定天下车马驰道,天下商运皆需一致。”



       

“第二,书同文,自昔日商周以来,天下文字不归一,诸国诸族皆有各自文字,虽说由一而生,但分化太过,吾大秦真正凝一,文字必须一致,如此方可政令施行无误,大秦方可守万世永昌。”



       

“第三,行同伦,天下诸国,我华夏族群内分为多个小族,虽族名不同,但皆归华夏,为我同族血脉,为族群凝一,天下归一,必须要行同伦,让天下行吾华夏之礼,不分化,文化习俗凝一,也为凝一,让大秦日后再难分化。”



       

“第四,度量衡,天下之大,粮食以石为称,然昔日诸国一石所计重量皆是不同,长短计量也不同,大小计量更不同,大秦将统一计量,天下度量衡。”



       

“此国策为太子殿下提出。”



       

“始皇帝已经准予。”



       

“四项国策将由吾大秦九卿之上四重臣施行。”



       

“以此,定天下,凝大秦永世昌荣之基。”



       

蔡赐手持圣旨,大声宣读道。



       

在这时代,并非人人识字。



       

每当有诏谕出现,自有官吏宣读,让天下万民皆知。



       

因为每一道昭告天下的诏谕与圣旨必是影响天下的,自然是要让来听的百姓知晓内容。



       

而听着蔡赐之言。



       

周围围观的百姓有些听明白了,有些的还是一脸茫然之色。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度量衡!”



       

“太子殿下当真是圣明啊,竟能够提出如此国策,此国策如若施行,吾大秦将彻底掌控天下,而不是以兵锋攻占,以军队威慑。”



       

“国策施行之后,十载内,天下万民都将成为真正的秦人,不复故国。”



       

“没想到太子殿下除了拥有统兵攻克战无不胜之力外,竟然对政务见解,对于治理天下之国策也是如此了得,当真是令人敬佩。”



       

“四项国策,事事关于大秦国本,关于大秦永昌。”



       

“太子殿下圣明,我服了。”



       

“是啊。”



       

“始皇帝本就是圣断英明,带领我大秦一统天下,如今太子殿下更是有不输始皇帝的才能。”



       

“我大秦必可万世传承啊。”



       

“不错。”



       

“大秦有始皇帝与太子,必可永昌。”



       

“你们说那么多,听着很厉害,可为什么我听不懂?”



       

“什么车同轨,书同文?我不识字,不懂啊?”



       

“这样给你解释吧。”



       

“车同轨就是以后我大秦的驰道都要修筑成一样,天下驰道规格都要一统。”



       

“书同文就是废了诸国文字,重新拟定一个吾大秦通用的文字。”



       

“行同伦就是文化习俗都恢复我华夏族一体。”



       

“至于度量衡就是称重长短都一统。”



       

“现在明白了吧?”



       

“原来如此。”



       

“太子殿下这国策厉害啊,如果成功了,我大秦就真正凝一了,以后再也分不开了。”



       

“所以吾等才有所感慨啊,吾大秦当真是国运昌隆,天佑大秦,让我大秦先后再迎两代明君啊……”



       

随着圣旨宣布。



       

周围无数百姓都在议论了起来。



       

有些学识的自然是清楚明白了这四个国策施行会给大秦带来什么,更诱人对赵封更为崇敬,毕竟此番国策施行,赵封表现出了不俗的政务之能。



       

对于大秦而言,未来的秦二世皇帝是一个有政务之才,而非一个单纯的武将,这简直不要太好。



       

经过这国策施行,赵封的声望还会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



       

“太子殿下的威望将达到一个更难想象的地步。”



       

“四项国策,吾大秦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蔡赐看着台下无数百姓的议论,也是十分激动。



       

随即。



       

蔡赐再次开口了。



       

“除四国策施行外。”



       

“太子殿下尚有两大辅策颁布,于天下施行,已得始皇帝准予。”



       

“第一,为书同文凝一,收取天下书籍归都,新字出现后,当再行造册推行天下。”



       

“第二,收取天下铜铁,收取天下兵戈,民间百姓不允持兵刃,违令者,重惩……”



       

……




如果您觉得《大秦:从战场捡属性开始变强长生》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68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