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不约而同

作品:《 晋末长剑

       

大营之中,呻吟哀嚎声不绝于耳。



       

由壕沟隔开的独立营地内,至少躺了两三千人。



       

医者跑来跑去,并征发了大量民壮,来回照顾。



       

《风土病》(第一版)这种书他们都读过,但仔细对照之下,大部分的病症都对不上,茫然无措,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太医令皇甫方回甚至都随军南征了,但他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只能先捡认得出的进行对症治疗。



       

「暮春以来多雨,很多坑洼之处积满了水,此谓‘死水’。死水一多,孳生蚊虫,这是疟病,照方诊治。」他一边说,一边提笔签发命令,下拨药材。



       

药材有没有用,很难说。



       

汉末有治疗疟病的方子,但据他观察,效果很差。或许,只有特殊地方产的药材,效果才能好一些?



       

但现在也没别的办法了,聊胜于无吧。



       

疤病十分麻烦。



       

他和天子谈过,天子认为死水中最容易擎生蚊虫,不停流淌着的河流则要好一些。蚊虫叮咬了患虐之人后,再去叮咬其他人,就容易把「虐虫」传播过去,



       

久而久之,营中患病之人愈发多,终至不可收拾。



       

天子还认为蚊只能飞数十步,至多百步,因此清理百步内的死水塘就可以了。



       

皇甫方回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天子坚持要求写进去。



       

此番出征,军营中便是照此办理的,填平了不少水塘,但问题是无法尽善尽美。



       

如此多的大军,周遭河湖水塘又极多,填不胜填。



       

营寨绵延出去很远,每个单独的营寨之间还要布设壕沟,防止营啸蔓延或敌方攻破一个营寨之后顺势直取下一个,总之不可能不被蚊虫叮咬。



       

但此举确实也减少了患虐的可能,总体还是有效果的,不然怕是要死更多人。



       

「这几日雨停了,让樵采军士大举外出,多砍些干柴回来。」皇甫方回又吩咐道。



       

《风土病》中同样建议喝热水。



       

为何仅仅是建议呢?因为很难做到。



       

先不说被人限制樵采这种事了,梁军还不至于如此。但说周遭环境,多湖沼水草芦苇,这种东西根本不经烧,要收集非常多才行,很费劲,根本不够用扎营立寨,利于樵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



       

再者,连日阴雨,更增添了困难。



       

军士们热饭都不一定吃得上了,只能嚼保存了一些时日的干粮,喝生水。



       

至于说汉时少量出现的石炭(煤炭),太少了,而且根本不可能长途运输,



       

没这个能力。



       

皇甫方回一边签发命令,一边总结。



       

《风土病》这本书还得再删改、新增,越湿热的地方越危险,越容易患病,「蛊虫」、「疫虫」似乎不仅仅来自水里,土、气、风中似乎都有,整体比相对干冷的北方多多了。



       

同时他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寿春就好多了。



       

好像是越早变成城邑、周遭改变越彻底的地方越不容易患病,人烟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地则要危险得多。



       

写到最后,他干脆搁下了笔。



       

这仗就不该在夏天打,如果等到冬天,病虫是不是会少很多?至少蚊子不见了。



       

******



       

大营之中,张硕刚刚披挂完毕。



       

军士们的精神头不是很好。



       

无他,天天下雨,营地内湿漉漉的,身上几乎要长毛了,难受得要死。



       

更别说不断有人病倒,被送入后方营地隔离开来,这些都打击了士气。



       

对了,吃不到热饭、热汤,几天还好,经常如此,那是真的士气不振。



       

不过,在军令下达之后,他们还是很快整队完毕,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祖约部将许柳已经带着两三千人先期出发了,一路着敌军的踪迹,向合肥方向追击。



       

梁军作为后继,晚一天出发。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大胆的行动。



       

张硕判断山遐撤退之后,北边淮水上的普军水师肯定也会撤退。



       

如此,则后路无忧。



       

至于说会不会有生力军来接应普军,应不至于。



       

徐州李重、南阳乐凯都会发动进攻,牵制一部分敌军。



       

李重那边可能牵制不了几个人,毕竟淮水下游一带水势雄浑,河面更加开阔,一不留神就被人留在南岸了一一从徐州方向南下建邺,是诸条路线中最难的,也是最不可取的,除非守军一触即溃。



       

乐凯倒是能牵制一部分人。



       

其实这就够了,晋国最能打的部队就是荆州兵,牵制住他们就行一一晋廷向以淮阴为「北府」,淮南为「西府」,盖因镇守这两处的大将往往带有「北」、「西」字样的将军号,且能开府,而今祖约举事,淮南糜烂,「西府」这个头衔或许会飞到荆州都督身上,至于「北府」会不会易主则很难说。



       

大军整队完毕后,正待出发,监军蔡裔欲言又止。



       

他不是怕了,而是职责所在。



       

说实话,若他处在张硕的位置上,一定会做同样的事情,南下追击,但他现在是监军,职责不一样,就要从其他方面考虑了。



       

张硕试了试抽刀入鞘之后,见蔡裔面色不豫,道「元子何故如此?」



       

既然张硕问了,蔡裔便不再藏着掖着,直接说道:「都督,若淮水上的晋军水师不退呢?届时大军远在合肥,后路粮道被断,能久持乎?」



       

张硕沉吟了一下,道:「若事事皆要稳妥无比才动手,那便是武学里说的‘结硬寨、打呆仗」。此番本是我攻淮南,不意晋人来得如此之速,反倒变成彼攻我守了。今敌军退却,不追何待?」



       

「若贼伪退诱敌呢?」蔡裔问道。



       

「追一下总是要的。」张硕坚持道:「而今淮南诸县皆在观望,若能追到合肥城下,纵无力攻取,淮南北边诸县却有可能改旗易帜。另者一-」



       

说到这里,他扭头看向北方,道:「江东水军实在恼人,动不动截断后路,



       

断我粮道,此诚可忧之事,故需效曹魏故智,于淮南屯田,就近筹措资粮。”



       

「屯田?」蔡裔是真的震惊了,不由得多打量了几下张硕。



       

「昔年邓艾于两淮屯田,淮北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六七年间,积粮三千万斛于淮上。」张硕说道:「惜当年所屯之田多已荒废,水渠亦多湮废,还得花大力气整治。若我仍镇淮南,今冬便征发兵士、百姓修治陂池、灌渠,待淮南粮收,纵淮水为人截断,又有何惧?」



       

蔡裔一时失声。



       

张硕此人,与其说是战将,倒不如说是个屯田将。



       

他南下的主要目的竟然是扩大占领区,以便后方能安心屯田积粮。



       

「君勿要多劝。」张硕当先而出,声音远远飘来:「此时不敢进,悔之莫及。」



       

******



       

六月二十五日,天水。



       

前方军报每隔几天就有一封,大部分是关于北方草原的,这也是邵勋最关注的。



       

至于张硕营中发来的,他不甚关心。



       

只不过确实有点惊讶。



       

祖约拖来拖去,果然拖出了事。



       

按照最先的计划,祖约于寿春举事,然后尽可能煽动更多的人加入进来,配合南下的张硕部,让淮南全境变色。



       

但第一步就失败了。



       

前后拖延许久,一会索要粮草器械,麻痹建邺朝廷;一会调整布防,解散或遣走不可靠的部众;一会要去徐州搬取将校家眷,不然他们不愿跟着反,总之一堆事,结果就让建邺朝廷嗅出不对了。



       

邵勋基本可以肯定,建邺朝廷在祖约举事之前一段时间,就已经讨论结束,



       

开始委任官员、调集兵马了。



       

祖约麻痹他们,他们也麻痹祖约。



       

于是等到祖约举事之时,晋军主力一部已经抵达巢湖,待许柳南下之时,历阳水陆都督陆玩已经抵达合肥,双方先锋迎头相撞。



       

张硕决意南下成德,与普军水陆主力厮杀,颇为冒险,盖因后路不稳。



       

但邵勋没有阻止。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张硕完全没必要写这封自明心志的信。



       

有什么用?



       

若单骑走免,逃回淮北,该斩首还是得斩首。你是都督,握有全权,同时负全责,不可能你提前打了预防针就不追究。



       

如今的战争进程,邵勋不是很清楚。



       

他甚至怀疑水师已经全军覆没了,这倒是个难题。



       

所以,今天他决定给张硕回一封信,由秘书监卢谌拟写。



       

「几个要点。其一,修治二石山城及水寨,可容纳水师屯驻。」



       

这其实是给水师一个避战的场所,搞存在航队。



       

存在舰队虽然总被人嘲笑,但不是没有用。结合水寨、木桩乃至铁索,可以勉强维持一个沟通南北的通道。



       

但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至少需要几个月。



       

「其二,若能控制芍陂,则修治陂池,若不能,尽可能抢占良田所在,朕会发胡汉丁壮前去屯田。」



       

屯田是必须的,盖因即便有了水寨,在水军战力远逊于江东的情况下,依然可能被摧毁,再度被隔断南北。



       

也就是说,从河南渡河攻打淮南,往往只有短短数月时间窗口,持续能力不足。若能在淮南收粮,则可大大缓解此窘境,届时江东水师甚至都不会过来了,



       

因为用处不大。



       

「其三,看好祖部军士,勿要令其遁逃。」



       

张硕来报,祖涣率三千人东行收取诸县,行至半途,军众鼓噪,直接散走了一半人。



       

这些人去哪里?当然是跑回徐州和家人团聚了。



       

祖约手头剩下的兵马,多半也军心浮动,不可不防。



       

「其四,若遇大疫,勿要勉强,量力而行。」



       

「其五,勿要杀降。」



       

「其六,把质子军撤回来,他们死人太多了。「



       

「就这么多吧,卿自斟酌语句,聊为润色,写完就遣快马发出。”



       

「臣遵旨。」卢谌应道。



       

邵勋点了点头,随即站在地图前,仔细看着横亘东西的阴山。



       

(今晚还有一章,双倍月票了,求票。)



       

(朋友写的《犁汉》完结了,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看下。)




如果您觉得《晋末长剑》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6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