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阻截

作品:《 晋末长剑

       

城墙倒塌的动静惊醒了所有人。



       

废墟之中,不少人影呻吟蠕动着。



       

有人刚刚昏头昏脑地起身,就听着迎面传来的巨大的踩水声。



       

黑夜之中看不真切,只模糊看到连天豪雨之中,一群又一群黑乎乎的人影朝他们冲来。



       

“噗!”斧钺加身的凄惨嚎叫不断响起。



       

即便是大雨也冲不散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



       

街巷内亮起了一些灯火。



       

有人推开窗户,朝外看了一眼,瞬间就捂住了喉咙,呃呃直叫。慢慢地,他的身体软倒了下去,地上渗出了一大滩鲜血。



       

窗外的兵士看都不看,继续向前冲。



       

风雨中隐隐有兵刃交击声传来,很快就在持续不断地惨叫过后,消散于无形。



       

片刻之后,又是一阵杀声响起,比方才更加猛烈。

记住网址m.qbyqxs.com

       

街道上的脚步声越来越急促了,仿佛四面八方都有人往那个方向赶。



       

喊杀声也越来越激烈,黑夜之中,不知道多少人魂飞魄散,僵卧在连天暴雨之中。



       

“杀贼!”秦三带人赶到了一座破破烂烂的衙署前,众兵齐声大喊。



       

所有灯火都已熄灭,雨势如注,伸手不见五指——物理意义上的伸手不见五指。



       

“杀贼!”军士们一个接一个喊了起来,既是提振士气,也是为了提醒袍泽别乱来。



       

衙署们涌出了一大群人,如同浓重的黑影般撞入了晋军士卒人丛中。



       

在这个黑暗的雨夜中,弓弩都派不上用场了,唯一能使用的,就只有手里的刀枪以及那无尽的血勇。



       

双方士兵很快战作一团,惨呼咒骂声不绝于耳。



       

秦三推开了挡在身前的两名刀盾手,上前一步,前方似有人影闪动。



       

“杀贼!”他喊了一声。



       

那人没应答,只和侧后方一人战在一起。



       

秦三心念电转,伸手摸了摸那人的背部,却是一件皮裘,顿时不再犹豫,奋力一刀斩下。



       

索头凄厉地惨叫了起来。



       

只听“当啷”一声,钢刀落到了地上,跌跌撞撞两步后,轰然倒地。



       

秦三继续向前。



       

“杀贼!”他大吼一声。



       

“杀贼!”十余名士卒聚集在他身边,齐声大喊。



       

“杀贼——啊!”对面回应他的兵士惨叫一声,显然被人偷袭了。



       

秦三没再犹豫,快走两步,照着方才出声的地方一刀斫下。



       

黑暗中响起一声闷哼,还有疾速后退的脚步声。



       

突然之间,左前方一道劲风袭来,间或夹杂着吧嗒吧嗒的踩水声,好像还不止一人。



       

“嘭!”护卫在秦三身侧刀盾手下意识举起大盾,挡住了致命一击。



       

长枪兵向黑暗中捅刺,落空了。



       

不甘心之下,又捅一枪,这次终于扎到了人。



       

“杀贼!”黑暗中传来一声痛苦的呻吟,他有气无力道:“自己人。”



       

秦三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



       

一开始队列还很整齐,比较容易分辨敌我,但走到这里、打到这会,再被敌人一冲,完全乱了。



       

“轰隆隆!”天空雷声大作,雨水也更加绵密了,连人远远的呼喊都听不大清。



       

而就在雷光闪烁的那一刻,衙署门前的敌我双方兵士瞪大了眼睛,扫视四周。



       

雷光熄灭之后,战场陡然加速。



       

双方一跃而上,捉对厮杀,一具又一具尸体扑倒于地。



       

鲜血混合着雨水,四散溢流,为这片天地增添了浓厚的血腥气。



       

战至最后,杀声越来越小。



       

左飞龙卫的府兵们如同盲人一般,在黑暗中伸手摸着。



       

摸到麻布军服时,立刻分开。



       

摸到皮裘时,当头一刀。



       

小半个时辰后,战斗似乎已经完全结束,再无一个仍站立着的敌人。



       

于是乎,军士们一拥而入,冲进了衙署内。



       

不出意外,战斗再度爆发,只不过规模没以前那么大了。



       

另外一边的战场上,骆县故城的北门、西门洞开,急促的马蹄声传出去老远,那是有敌人在出逃。



       

只不过这么大的雨,骑马如何跑得快?



       

这不,刚出城门,马上就是一阵人仰马翻。



       

有的索头焦急地查看马匹,但雨夜之中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有的索头当机立断,直接弃了马,一步一滑地消失在黑沉沉的夜幕中。



       

攻入城内的晋军没有追击。



       

黑夜、暴雨给了他们掩护,同时也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凡事有得必有失,不可能什么好处都给你占了。



       

当六月第一天的阳光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充斥着混乱、杀戮的雷雨夜已经悄然过去。



       

出发时有两千人,黑夜中掉队了六七百,最终入城的只有一千三百余。



       

厮杀一整夜,斩首七八百,自身死伤三百余。



       

秦三站在尸体堆里,举目四望。



       

他不想追究哪些死于敌人之手,哪些又是被自己人误杀的,没意义。



       

最重要的是,城池夺占下来了,他们可以在此休息,恢复疲累的身心,烤一烤湿透的衣服,吃些热汤热饭,以利再战。



       

午时,金正带着大部队赶了过来。



       

“下午向西行进十里,伐木设栅,阻遏敌军归途。”他吩咐道。



       

******



       

贺兰蔼头已经远远看到了骆县故城以及自城南流淌而过的中陵川。



       

此河蜿蜒到这一段,已经变成了东西向了,然后在骆县西南陡然一个大转弯,向南流淌,最后再折而向西,与树颓水(清水河)合,汇入黄河。



       

许是因为下过暴雨,此时的中陵川水势雄浑,很多浅滩被淹没了,并裹挟着大量泥沙、枯枝败叶而下,看着极为暴躁。



       

或许,这便是有人将这一段河称为红河的原因。两岸土壤多呈红色,被冲进河水之中时非常显然,就连汉代遗留下来的骆县故城,都被俗称为“红城”,盖因其筑墙之土红色是也。



       

他带着的人马已不足四千,为了快速赶路,大体分为两部分,一半行于中陵川东岸、一半人在西岸。



       

南边数十里之外,还有人马在持续赶来,但不会是之前那么多了,因为有些兵马本来就征自附近的山中部落。



       

至于丘敦氏以及他接应到的合九千人,一部分跟着他北上了,另有数千人滞留在太罗水(偏关河)两岸的部落间休整。



       

一方面是抵挡晋军可能自岢岚发动的攻势,之前已经被他们击败一次了,但难保还来。



       

二来么,丘敦氏觉得可分批渡河,至河西后再折回盛乐。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贺兰蔼头想生气,却已经生不来气了,因为丘敦氏很明显想把部队带走,回到河西他家的牧地内。



       

这便是树倒猢狲散的生动写照,贺兰蔼头不想撕破脸,于是默认了。



       

他又最后看了一眼南方,之前给他们提供补给的部落,在大军路过时很顺服,但将来呢?他们会投向哪一方?



       

贺兰蔼头心里知道答案,但他不想说,宁愿自己骗自己。



       

大军迤逦而行。



       

浸透了雨水的道路不适合奔马,几乎所有人都从马背上下来了,牵着缰绳,垂头丧气地走着路。



       

有人愤愤不平。



       

南下后打过败仗吗?似乎没有,但他们就是被迫撤退了。而一旦撤退,局势就不在自己掌控下了,所有人都知道,这会肯定有晋军骑兵入山了,正在想方设法追蹑他们的行迹,试图衔尾追杀。



       

这个结局无疑让人感到愤懑,乃至于无法接受。



       

那么是谁造成了这一切呢?答案不言而喻。



       

有人则神色忧愁。



       

本来就是强行捏合在一起的,至今不过两年罢了。此战你大可以嘴硬说没有战败,但大踏步、狼狈撤退是事实,这对威望没有损害吗?



       

丘敦氏已经不愿意尊奉号令了,他们想去河西自家的牧场,还分走了数千人马。



       

纥豆陵氏在善无战败,多半投降了。



       

至于遮护后路的伊娄氏等部落,在如今这个局面下也很悬。



       

他们好像真的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了。



       

现在最要紧的是赶回盛乐,看看能不能拼一把,如果不能,那就果断北撤,哪怕带不走几个人,也要坚决走。



       

实力大损不要紧,以后还有机会拉拢那些部落重新投靠过来。蔼头就是舍不得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势力,以至于此。



       

还有人则显得非常麻木。



       

他们看起来已经无所谓了。原本他们支持翳槐的决心就不是特别坚定,如果翳槐一直赢下去,那他们会慢慢变成其坚定的支持者。



       

但两年过去了,战争也进入到了第三年,他们偶尔能抢到一些财货、奴隶,但总账一算,入不敷出,比起战争消耗来屁都不是。



       

更别说他们还死了人,死了很多人。



       

他们该怎么办?他们只想结束战争,无论谁赢都无所谓。



       

大军就在这么一种颓丧的气氛下前进着,仿佛烂泥地都成了很多人发泄的途径,他们愤怒地趟着水,心中骂骂咧咧。



       

突然之间,“咚咚”的鼓声击碎了所有人的遐思。



       

充当前锋的数百人已经发现了堵截在前路上的营垒。



       

他们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待看到那高高飘扬的“晋”、“南中郎将金”的大旗时,顿时愣住了,进而遍体生寒。



       

营垒好像还未完全完工,但壕沟、土墙、鹿角却已经布置完毕。



       

土墙后是一道用大木搭成的简易墙体,墙上站了不少人,刀枪齐备,严阵以待。



       

他们来了多少兵?怎么来的?伊娄氏已经投降了吗?



       

一瞬间,无数问题涌上鲜卑人的心头,进而士气狂泄。




如果您觉得《晋末长剑》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6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