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91章 妖僧姚广孝

作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正在和朱棣说话的陈景恪,眼睛余光看到了那个和尚,心中一动想起了一个人,不禁转头看了过去。



       

朱棣察觉他的目光,还以为他好奇自己为何会携带僧人随行,就随口说道:



       

“这是父亲送来辅佐我的僧人,法号道衍,我给他取了个俗名叫姚广孝。”



       

果然是他,道衍妖僧,黑衣宰相姚广孝。



       

陈景恪心中有些兴奋。



       

“原来是道衍大师,我在京中也听闻过他的大名,学贯三教的大德。”



       

朱棣笑道:“道衍大师学问高深,我也经常向他请教。”



       

从他的表情,陈景恪能看出来,道衍这会儿应该还没鼓动朱棣造反。



       

想想也正常,朱棣才就藩不到两年,道衍也是今年才去的北京。



       

两人的关系,应该还没好到能谈这种话题的时候。



       

更何况马秀英、朱标、朱雄英都还活着,道衍也大概率不敢轻易开口蛊惑朱棣。

记住网址m.qbyqxs.com

       

“能得燕王如此称赞,看来道衍大师能力确实非凡,有机会我当当面请教。”



       

朱棣也没有多想,只是笑道:“待我们安顿下来,你随时可以来找他。”



       

道衍也发现两人在看他,就远远的行礼,却并没有靠近。



       

朱棣只是颔首打招呼,陈景恪则拱手还礼。



       

在确定对方的身份之后,陈景恪也不准备继续多谈,转而问道:



       

“对了,不知消毒剂在军中可有推广,效果如何?”



       

朱棣顿时就将此事抛之脑后,高兴的道:



       

“好,效果实在太好了。还有那个《防疫手册》,效果也非常好。”



       

“不但军营变干净了,患病的人也减少了至少六成……”



       

《防疫手册》也是陈景恪写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讲卫生、勤洗澡、喝热水一类的。



       

和消毒剂一起被送到北平,先小范围推广一下,如果可行在全国推广。



       

北平是朱棣的藩属,所以他对这两样东西的效果,最为了解。



       

这会儿提起来,自然非常的兴奋。



       

拉着陈景恪就讨论起来:“陈伴读你的医术实乃当世第一人也,连病气都能发现……”



       

“若不是你说,谁能想到洗手洗澡喝开水,就能减少患病……”



       

陈景恪心下很是得意,作为穿越者,最爽的时候,不就是拿前世知识收获‘哇’声一片吗。



       

说起来,全民喝开水的传统,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久远。



       

古代精通养生的人,确实发现喝开水对身体有一定好处。



       

但他们并不知道原因,只能推测和热量有关系。



       

因为这个不确定性,也就没有谁会专门推广热水。



       

就连权贵也很少有人专门喝热水,更别提普通百姓了。



       

直到二十世纪中叶,咱们在辽东那一块和老美干了一架。



       

老美对我们发动了细菌战,导致很多军民受害。



       

于是才兴起了全国‘喝开水,防老美’的活动。



       

后来战争结束,这个习惯也保留了下来。



       

另外说一句,全球只有中国会特意烧开水喝。



       

很多人之所以认为,喝开水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很大原因是受影视剧的影响。



       

就好像,我们看影视剧里的百姓,体态和现代人差不多,就会下意识的以为,他们吃的也不错。



       

然而事实上,古代人普遍偏瘦。



       

原因很简单,吃的差,干活重,营养跟不上。



       

陈景恪亲眼所见,应天府七成的人都偏瘦,更别提其他地方了。



       

这还是太平年间,遇到乱世那就是饿殍遍地。



       

同理,影视剧里大家都喝开水,潜移默化之下,我们也会误认为自古以来就喝开水。



       

其实,很多在现代人看来理所应当的事情,在古代完全就是另外一个样子。



       

很多我们认为的传统习惯,其实也没那么久远。



       

说话间,燕王府随从已经将车架准备好,众人上马的上马,蹬车的蹬车,向着应天府而去。



       

朱雄英本来也想骑马的,被朱棣揪起来扔进了徐妙云的马车。



       

“身体不好就老老实实坐车,骑什么马。”



       

朱雄英不服想反驳,但马上就被朱高炽给缠住,只能乖乖的坐在车里。



       

路上,朱棣继续和陈景恪闲聊,很快无聊的徐允恭也参与了进来。



       

然后郎舅俩就发现,对方果然不愧是军事方面的天才,竟然不弱于我。



       

那是越聊越投机。



       

于是陈景恪就只有听的份儿了,即便是穿越者,在专业人员面前,他也只有听的份儿。



       

不过这对他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听的很是认真。



       

很快车架进入应天城下,还没进城就被几名太监拦住:



       

陛下召燕王夫妇及诸子女入宫。



       

于是朱棣命手下返回位于应天的府上,自己则带着老婆孩子去了皇宫。



       

到了这会儿,已经和陈景恪、徐允恭没啥关系了。



       

徐允恭告退回家,陈景恪进宫后独自回了自己的住处。



       

朱棣、朱雄英等人,则去往坤宁宫。



       

朱元璋和马皇后早就等着他们了。



       

见到儿孙归来,两人都很高兴。



       

朱元璋拉着朱棣询问北平情况,检查他的工作得失。



       

徐妙云则带着儿女陪着马秀英,婆媳俩聊的也都是些生活上的事情。



       

只有朱高炽,被朱雄英带着去院内玩耍。



       

此时朱棣已经有两子两女四个孩子,老大朱高炽才五岁,老二老三都是女儿,最小的是朱高煦,



       

肚子里还有个孩子,正是朱高燧。



       

可以说,嫁给朱棣后,她基本一年一个孩子。



       

换成以前,马秀英肯定很高兴,儿孙多那是福气。



       

但现在却看着儿媳心疼的道:“哎,嫁给老四这些年,辛苦伱了。”



       

徐妙云有些摸不着头脑,忽然说这做什么?



       

但对于婆婆的关心,还是非常感动,道:“谢娘娘关心,不辛苦的。”



       

“我是王妃,出入都有人伺候……”



       

马秀英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生孩子。”



       

徐妙云更莫名其妙了,但还是解释道:“孩子也有奶娘带着,我只需平日里陪陪他们就好。”



       

马秀英摇摇头道:“你不懂……以前我也不懂,以为能生孩子是福。”



       

“这几个月天天听陈景恪讲医术,才知道连续生孩子,会折损寿命的。”



       

“啊?这……”徐妙云震惊了。



       

连续生孩子会折损寿命?怎么从来都没有人听说过?



       

可她在北平也听说过陈景恪的医术,堪称当世第一人。



       

而且在这种事情上,他也不敢说谎。



       

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问题就更严重了。



       

事关性命,谁能不慌啊。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6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