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35章 大本堂开课

作品:《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这天陈景恪起的格外的早,比往日里还要早上一些时间。



       

围着院子跑了不到一圈,朱元璋和朱雄英也相继到来。



       

简单的行礼之后,三人一起跑了几圈,然后打了一遍太极拳。



       

早在十来天前,朱元璋就加入了他们,只要无事就跟着锻炼身体。



       

一开始陈景恪还很拘束,时间长了也就慢慢习惯了。



       

老朱这个人,不发怒的时候还是很好说话的,也没有什么架子。



       

当然,他对你和蔼,不代表你可以蹬鼻子上脸。



       

君臣之礼绝不可废。



       

陈景恪始终遵守礼仪,从不逾矩。



       

练完功,三人皆浑身冒汗,休息一会儿就开始用膳。



       

早饭一如既往的简单,包子、白粥加一碟咸菜。



       

“今日是大本堂第一天开课,景恪你也去吧,认识一下先生们。”



       

陈景恪将嘴里的食物咽下去:“是,臣会随太孙一起过去。”



       

之前他还有些担心,自己想去就去,不想去不去,会不会惹恼先生。



       

有了叶兑这个主讲的关系在,这重隐忧也消失了。



       

朱元璋没有再说话,默默地将食物吃完,就起身离开。



       

这是他的习惯,锻炼结束吃完饭,就去上早朝。



       

陈景恪和朱雄英将剩下的饭吃完,收拾了一下就前往大善殿。



       

今日是大本堂重开的第一天,出于礼节他们也要早到。



       

穿过走廊来到大善殿,刚靠近大本堂,就听有人在远处喊道:



       

“雄英。”



       

朱雄英高兴的道:“十二叔,我就知道你会早早过来。”



       

来人陈景恪也认识,正是朱元璋第十二子朱柏,今年才十一岁。



       

“参见湘王。”



       

朱柏对他很是客气:“陈郎中免礼。”



       

然后对朱雄英道:“哈哈,咱们想到一块去了,我也猜到你会先到。”



       

“昨天册封大典,你真是太威风了,哈哈。”



       

朱雄英嘿嘿一笑道:“是吧,我也这么觉得。”



       

朱柏凑近道:“以后我遇到麻烦了,伱可不能不帮忙。”



       

朱雄英一拍胸脯:“十二叔你放心,一切有我在。”



       

“那我就放心了。”



       

陈景恪陪在一边,默默不语。



       

他对朱元璋的儿子们了解不多,也就那几个年龄比较大的了解多一点。



       

对朱柏这個人,还是穿越后才知道的,所以并不了解他前世做过什么。



       

通过仅有的几次接触,他发现这个人很爽朗,也没有什么架子。



       

朱雄英也经常提到他,虽然年龄差了三岁,还差着辈分,私下却是意气相投的好朋友。



       

在陈景恪出现之前,两人玩的算是最好的。



       

在大本堂门口等了一会儿,其余人陆续赶到。



       

乌泱泱五六个,大的十四五岁,小的才五六岁,皆是身着锦缎的大明诸皇子。



       

见到朱雄英,众人哗啦上来行礼。



       

“参见太孙。”



       

朱雄英脸上带着三分笑意,一一打招呼:“八叔、十叔、十一叔……”



       

陈景恪只是行了一礼,就继续默默的跟在后面,打量着几位皇子。



       

这些人大多数他都没有见过,也不知道性格如何。



       

不过无所谓,有朱雄英和叶兑在,也不怕受气。



       

这些人里面有两个给他留下的印象比较深。



       

一个是皇十一子蜀王朱椿,才只有十一岁,却文质彬彬,气度雍容高雅。



       

一个是皇十三子豫王朱桂,方才八岁,却满脸怒气。



       

给朱雄英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好端端的开什么大本堂,害我睡不成懒觉。”



       

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对朱雄英的指责之意谁都能听得出来。



       

年长一些的皇子都眉头皱起,脚步轻挪远离了他几分。



       

年幼的还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傻呵呵的站在那里,甚至心里还觉得他说的对。



       

和朱雄英关系最好的朱柏,脸上带着怒意,呵斥道:



       

“闭嘴,太孙乃是君,不敬尊长休怪我惩罚你。”



       

朱桂满脸不服,但似乎有些怕这个兄长,嘴里嘀咕几句就不敢说话了。



       

陈景恪暗自摇头,三岁看大,八岁看老,这人不经历一场大变,将来大概率是个祸害。



       

以后要远离。



       

有了朱柏站出来,再无人敢不敬。



       

毕竟生在皇家,比普通人更能感受到阶级差异。



       

以前朱雄英只是他们的晚辈,现在不一样了。



       

天地君亲师,先君臣后叔侄,敢对他不敬少不了一顿惩处。



       

很快又有几人到来,大的十八九岁,小的也有十一二岁。



       

穿的都是华服锦袍,皆公卿子弟。



       

这些人里陈景恪一个都不认识,不过等这些人自我介绍过后,他的目光就放在了两个人身上。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徐增寿。



       

徐达的儿子,靖难功臣。



       

徐家一门两公爵,其中一个公爵之位就是他挣来的。



       

另一个就更有名了,大明第一代‘战神’李景隆。



       

此时他有十八九岁年纪,看起来器宇轩昂,走路虎虎生风,一看就是一员大将。



       

然而陈景恪却知道,这位还不如赵括马谡。



       

赵括马谡是第一次独立领兵没经验,输了还情有可原。



       

李景隆是打了好几年仗,一点长进都没有,葬送了朱允炆几十万大军。



       

他败真不是因为对手太强,完全是自己太蠢。



       

要知道朱棣发动靖难,足足用了四年时间才打到南京。



       

期间李景隆换了好几个对手,不论和谁打都是输。



       

第一草包名副其实。



       

真就白长了这一副好皮囊。



       

陈景恪一直很低调,始终站在朱雄英身后。



       

但他依然看到,不少公卿子弟向他投来鄙夷的目光。



       

不过并没有人愚蠢到,当着朱雄英的面羞辱他之类的。



       

又过了一会儿,叶兑带着叶云流到来。



       

朱雄英带着众人向他行礼。



       

叶兑还礼后,命人开启大本堂大门。



       

很宽敞的房间,摆满了座椅板凳。



       

先是给大家分了座位,朱雄英自然坐在第一排最中间的位置。



       

本来叶兑想让陈景恪也坐在第一排的,理由都想好了,太孙的伴读自然要坐他旁边。



       

但被陈景恪拒绝了,他可不想这么引人注目。



       

叶兑想到朱元璋的叮嘱,也没有强求,就让他坐在了最后一排。



       

安排完这些琐事,第一节课正式开始。




如果您觉得《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6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