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250章 朱元璋的驭人之术,不过赏罚二字

作品:《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陛下,臣乃是忠于社稷孤臣,自然无需知晓其他朝臣的背景。”



       

“而且臣今日虽说的是赵明,但是本意却想劝谏陛下,勿要因为一时之利益,而将商贾之事搬上朝堂。”



       

“此乃祸乱朝纲之举,若是陛下执意与群臣做生意,长此以往,我大明朝廷,将变成臭不可闻的铜臭之地,必将成为万世之笑柄。”



       

若是寻常帝王,听到贻笑万年的话。



       

不管白砂糖合作之事,到底有多大的益处。



       

心中的想法,恐怕都会有所动摇。



       

然而。



       

朱元璋可不是受常理约束的帝王。



       

他没有反驳御史的话,而是向着朝臣们公布:



       

“诸位爱卿,你们前段时间,不是一直想问朕,勤于任事的奖励从何而来吗?”



       

“朕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奖励的钱财,便是这白砂糖厂的收益,白砂糖厂发展的越好,尔等的奖金也就越多。”



       

前段时间,朱元璋根据林澈讲课的内容。



       

在朝廷内搞起了奖金制度,和末位淘汰制。



       

有本事的官员,虽然不担心被淘汰,却担心朝廷的窟窿还没填好。



       

熟知朝廷财政情况的官吏,都觉得奖励的钱发不出来。



       

所以新政实施以后,勤勉之人并没有朱元璋想象的那么多。



       

根据朱樉之前听课所听到的内容。



       

林澈曾经讲过,便是将奖励的金银,放在大臣们能看得见的地方。



       

有了保障之后,他们必然会勤勉做事。



       

而这白砂糖厂,便是朱元璋拿出来,吸引群臣勤勉的保障。



       

朱元璋掌握的驭人之术。



       

总结出来,不过赏罚二字。



       

淘汰冗员和无能之辈的事,已然从应天府向全天下推行开来。



       

施行不久的末位淘汰制。



       

也为朝廷清除了,一些滥竽充数的庸碌无能之辈。



       

罚的方面进行的有条不紊。



       

激励有能力的,上进的官员的奖赏。



       

虽然也发下去不少。



       

但由于大明财政一直存在问题。



       

所以不少大臣都认为,此奖赏不可持久。



       

没必要为了些许的小利。



       

而过于奋进争先,害的同僚考核不及格,最终惨遭淘汰。



       

不过,如今有了林澈的指点。



       

众臣眼中随时会停止发放的奖励,突然有了固定来源。



       

刚才还反对朱元璋,在朝堂上出售白砂糖厂股份的朝臣,心态悄然发生了变化。



       

“陛下为了百官福利,参与商贾贱业,陛下真乃是千古第一圣君也。”



       

“臣等愚昧,未能看透陛下造福百官之心,臣愿意储值五,不,四万两购入总厂的股份。”



       

“臣愿出四万五千两,购买白砂糖厂股份!”



       

“臣愿意出三万两,购买总厂股份!”



       

“…”



       

随着朱元璋公布了,白砂糖盈利后的资金用途。



       

朝堂上瞬间就沸腾了。



       

像这种用皇室内库的钱,来奖励朝廷的君主,完全是旷世罕有的存在。



       

尽管白砂糖厂孩子啊众筹期间,可任谁都能想象得到。



       

白砂糖若是推行天下,将能获得多少财富!



       

有些自讨能力居中的朝臣,想着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拿不到陛下的奖励。



       

干脆就鼓起了胆气,打算购买一些白砂糖厂股份。



       

将来好歹也能赚点分红银子。



       

其中,勋贵武将们出手最阔绰,也最没有顾忌的。



       

一个个都是十几二十万两的购买股份。



       

生怕出手慢了,陛下给众臣送钱的机会,就被其他人给抢了去。



       

至于文官。



       

没有人像赵明那个愣头青一样。



       

除了一个远超太子的价格。



       

除了刘三吾、傅友文等各部尚书都各自出了三万两之外。



       

其他官员,都是按照品级高低。



       

购买股份的银子,从三万两为基准,一直平缓的往下降。



       

由于白砂糖厂,每一股的价格太高。



       

降到最后,有些品级低的文官,甚至只能好几个人合买一股。



       

不过即便如此,几乎不到一个时辰。



       

白砂糖厂总厂和两个分厂的股份,还是全被都被朝臣们都认领完了。



       

朱元璋注意到,文臣内部森严的阶级。



       

但是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挥手让太监刘和将白砂糖厂的股份购买合同。



       

依次送到了出资的朝臣手中。



       

从头到尾,他既没有问某些朝臣,那么多购买股份的影子是哪里来的。



       

也没有嫌弃几个朝臣合买一股的人,出的银子少。



       

一直默默的,等待着众臣看完合同签字。



       

不过,许多朝臣在看到,朱元璋根据林澈所言,拟定的新合同之后。



       

一个个震惊的模样,比赵明还要夸张。



       

其中一个须发皆白的文官,不敢置信的道:



       

“白砂糖厂股份分红,前三个月,每月分一次。”



       

“而后每三个月分红一次,可存留继续投资,也可一次性取出。”



       

“账目内部公开,可派人专人查验。”



       

不止须发皆白的文官,怀疑自己眼花看错了。



       

满朝文武都不敢相信,自己不过是购买了些许白砂糖厂的股份。



       

就获得查皇家产业的权力。



       

只是没几个人相信,和有使用查账权力的打算。



       

分红多少是小事。



       

主要还是要给陛下面子。



       

毕竟,太子都出来跟皇帝演戏了。



       

再加上此事是用来,造福能臣干吏的。



       

此等人能做事,升迁自然快。



       

说不定哪天就进了朝堂,从侍郎尚书一路爬到丞相。



       

若是在白砂糖厂股份上花了钱。



       

就等于跟此人有了一份香火情。



       

因为其领的朝廷奖励。



       

都是用他们购买股份的钱,建立的白砂糖厂所得。



       

或许,能臣根本不在意这种小事。



       

但就怕出来的心眼小的,记住某些没出钱的官员。



       

那么此人今后的官旅生涯就很难熬了。



       

抱着此类的想法。



       

满朝文武很快就在,一式三份的购买股份合同上,签好了自己的名字。



       

还学着朱元璋,在名字下的空白处,盖上各自的私章。



       

“诸位爱卿,此合同自行保存一份,剩下的白砂糖厂保存一份。”



       

“剩下一份留于宫中存档。”



       

“至于股份的凭证,稍后下朝时,会有太监送到诸位手中。”



       

朱元璋看着神色各异的官员,下令将签好字的合同收好。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6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