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0430章:最强三人组!封城,查案,维护皇权之威

作品:《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五月二十四日,近午时。



       

阳光炙热。



       

数匹快马奔进汴京城,为首者正是苏良。



       

依照惯例,官员奉圣命外巡回京后,应在城外驿站洗漱一番,换上官服,然后第一时间入禁中面圣。



       

而苏良却直奔中书省政事堂。



       

在宣德门下马后。



       

苏良便快步朝着政事堂方向走去,后面的孙胜抱着苏良的官服紧紧跟在后面。



       

片刻后。



       

苏良刚到政事堂大门,便听到欧阳修那洪亮的声音。



       

“诸位相公,周正言溺亡恐有隐情,我作为他的上官,请求前往南京城(即商丘)探查缘由,怎么就不能去呢?”



       

文彦博道:“欧阳学士,莫意气用事,凡事皆有制度章法,官家已派提举皇城司张茂则率人前往核查,难道还不够吗?”



       

“万一皇城司未能查出真相呢?”欧阳修反问道。



       

一旁的富弼道:“难道你探案查事的能力比皇城司还强?”



       

“我不去一趟,心中不安。若是景明在京,想法定和我一样。”



       

吴育长叹一口气。



       

“欧阳学士,关心则乱!我们知你心中难受,我们也难受,但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等待核查结果。”



       

就在这时。



       

苏良从门外快步走了进来。



       

中书众相公和欧阳修都是一愣。



       

“景明,你……你这么快就回来了?”欧阳修甚是惊诧,他本以为苏良还要三五日才能归来。



       

苏良道:“听闻子雄兄噩耗,我心中实在难受,便快马加鞭地赶了回来。



       

文彦博等相公看后面的孙胜抱着官服,便知苏良还未曾面圣。



       

苏良道:“文相,能否将应天府汇报的周正言死因的文书让我看一看?”



       

文彦博也知苏良与周元的感情,当即将文书递给了苏良。



       

“此文书乃是应天府知府韩崇、南京国子监监丞许徽之与周正言的护卫队长,侍卫亲军步军司都头彭盛三人联名而书。”文彦博道。



       

苏良打开文书认真看了起来。



       

文书上称——



       

周元外巡的进程已近尾声,计划是探查过南京国子监后便返京。



       

他与南京国子监监丞许徽之乃是旧识,便住在了南京国子监。



       

哪曾想,在五月初八的四更天,他早早起床,称要散步半个时辰,并未让护卫跟随,然后不到半个时辰,护卫便发现他溺死在南湖之中……



       

苏良看完后,合上了文书。



       

欧阳修连忙问道:“可有疑点?”



       

苏良摇了摇头,然后扭脸就朝着外面快步走去。



       

“景明,你要做甚?”



       

苏良头也不回地说道:“面圣,向官家申请封城查案!”



       

封城查案?



       

听到这四个字,众相公都是一激灵,瞬间站起身,连忙去追苏良,欧阳修攥着拳头也跟在后面。



       

苏良走出政事堂后,便直奔禁中。



       

后面的孙胜连忙道:“头儿,先把官服穿上,先把官服穿上,不然易遭人弹劾!”



       

苏良当即停下脚步,将官服迅速地套在了身上。



       

片刻后。



       

苏良、中书众相公还有欧阳修,齐齐站在垂拱殿外,请求觐见。



       

赵祯听闻苏良归来。



       

不由得连忙将众人全部宣了进去。



       

苏良入殿后,直接拱手道:“官家,臣外巡京东东路归来,涉及外巡之事,已撰写成文章,但请允许臣明日再呈递汇报,今日,臣另有要事。”



       

“臣听闻谏院左正言周元意外溺亡,官家已派遣皇城司核查。臣以为,此核查方式不够严谨。应立即封闭整座南京城,另派遣一名相公与一名擅于刑断的京朝官前往南京城核查,臣亦愿往,查明真相!”



       

赵祯听罢,微微皱眉。



       

“苏卿,朕知你失去挚友,心中难受,但此事还未到封城的地步,一切待张茂则核查后再言。”



       

苏良朝前又迈了一步,再次拱手。



       

“官家,周正言乃是代官家巡守,他代表的是皇权,是官家的威严。”



       

“他意外溺亡,无论是否存在隐情,都应特殊对待,以此展现皇权的不可冒犯!”



       

“台谏无权,全仗天子之威。此事即使查出后,证明是个意外,也应从严从重对待,以此向天下人彰显皇权之威!若不如此,以后代天子外巡的官员,恐怕难以树立足够的权威!”



       

苏良也并非完全出于個人感情,要核查此事。



       

台谏外巡,代表的乃是当今天子,必须不能依照常规对待。



       

赵祯想了想。



       

“苏卿所言,确实有几分道理,但卿之所请,将会对整个应天府的官场、商贸、民情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此事不应有如此巨大的影响。”



       

苏良再次朝前跨了一步,面色严肃地说道:“官家,那以后若再有官员外巡出事呢?也是派遣皇城司的吏员去看一看吗?皇城司擅长搜集情报,但并不擅长断案啊!”



       

“苏良,不可感情用事!”



       

在苏良咄咄逼人的话语下,赵祯也瞪起了眼睛。



       

苏良面色激动。



       

“官家,如果溺亡的是我,朝廷也是就派遣皇城司的吏员去核查一番吗?”



       

此话,一下子将赵祯和众相公都问住了。



       

赵祯陷入深思中。



       

若是苏良出现意外,他绝对会立即将应天府的所有官员都控制起来。



       

即使不会亲往断案,也会派遣一名相公前往,彻查此案。



       

即使苏良真是意外溺亡,应天府的所有官员也都会受到众惩。



       

甚至,致苏良溺亡的湖都会被填平。



       

因为苏良对大宋太重要了。



       

这一刻。



       

赵祯觉得苏良所言并无错。



       

此次周元乃是代天子外巡,若不给予其足够的重视,未来还真有可能出现类似的事情。



       

若不重视,削弱的是皇权之威。



       

到那时,京朝官们谁还敢外巡。



       

即使敢外巡,谁还敢倾尽全力地挖掘问题。



       

赵祯迟疑了一下,看向不远处的中书诸相公。



       

“文相,中书立即下发诏令,派遣三千名禁军将士将南京城封城。吴相,朕命你总领应天府之事,明日便前往南京城,此外,命包学士主查此事,查到水落石出后,再解禁。景明,你作为辅助,也跟着去吧!”



       

“臣遵命!”吴育和苏良齐齐拱手。



       

目前,大宋最擅于破案的两个人,就是吴育和包拯。



       

再加上苏良。



       

这三人的组合,若查到最后,依然是意外,那此事定然就是一场意外了。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我在大宋做台谏官》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6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