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0374章:群臣罚站!苏景明重度依赖症

作品:《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全民变法,理念先行。



       

这几日。



       

汴京城内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书铺、书摊。



       

朝堂相公、名儒大家,纷纷撰文,解析苏良的全民变法论。



       

每个人都知晓要达到苏良所言的“让大宋成为历史上最长命的朝代”并不容易。



       

但正所谓: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则必败。



       

此目标,给了无数人向前冲的希望。



       

百姓们更是对“每个人都是变法者,每个人都是大宋的主人”这句话,甚是喜欢。



       

一些读书人将三月十七日称作全民变法论诞生日。



       

还有人尊敬地称呼苏良为:苏子。



       

苏良自己都没有想到,为解决士农工商排位之辩,他竟然为大宋趟出一条如此明媚的大道。



       

接下来。



       

能不能将大宋的民心都聚起来,就看全民变法的执行之策了。



       

……



       

四月初三。



       

汴京城的官员们忙着撰写全民变法的执行法策,地方州府的官员们忙着施行裁官之策。



       

这时。



       

一条消息传到了汴京城。



       

广南路生变,广源州土著部落领袖侬智高造反称帝了。



       

侬智高率众五千人。



       

沿贯通交趾与广南西路的郁水东进,已破邕州。



       

他对外宣布建立“大南国”,自号仁惠皇帝,建年号为“启历”。



       

一时间。



       

广源州百姓,从者甚多,广南东路与西路,人人自危。



       

……



       

御史台,台院。



       

苏良听到侬智高造反的消息,并未感到意外。



       

这是迟早的事情。



       

就在这时,监察御史吕诲笑吟吟地走了过来。



       

“参见苏子!”吕诲朝着苏良郑州拱手。



       

苏良没好气地说道:“有事说事,没事出去!”



       

苏良特别不喜欢“苏子”这个称呼,听后感觉自己住在书里面或是已经故去了。



       

但是,吕诲、周元等人总是喜欢调侃他。



       

至于王安石。



       

那是发自内心的认为,苏良就是苏子,就是圣人,就是他这一生奋斗的目标。



       

吕诲朝着不远处的茶台一坐。



       

一边拿着苏良藏在木柜最下方小红木箱里铁盒里面陶罐里的木匣里的茶叶朝着茶壶里倒,一边道:“景明,广南境侬智高造反,你怎么看?”



       

吕诲年长苏良数岁,而苏良是他的上官。



       

私下里。



       

二人基本都以表字相称。



       

“简单,灭了他不就行了吗?我不相信当下群臣还有人提出招安?”苏良笑着说道。



       

放在数年前。



       

此事还真会是招安为主,或将侬智高撵出大宋。



       

但现在。



       

凭借大家这股全民变法的劲头,直接灭了他就行。



       

大宋连辽兵都打败了,怎会害怕打一個蛮族土著首领。



       

就在这时。



       

范镇快步走了过来。



       

“二位,不好了!就在刚才,有二十多名官员被官家罚站在了垂拱殿前。其中有枢密副使梁适、监察御史韩绛、还有三衙、审刑院、大理寺等衙门的官员,原因暂时不明。”



       

吕诲道:“这两日发生的事情,也就只有侬智高造反了,这些人不会主张招安,然后被官家惩罚了吧!”



       

苏良摇了摇头。



       

“其他人咱们不了解,梁副使(梁适)和韩子华(韩绛)还不了解吗?此二人怎可能主张招安侬智高,定然是有其他的事情!”



       

这时。



       

一名禁中内侍前来传召苏良,让其速速前往垂拱殿参加内会。



       

内会,一般就是两府三司的相公、学士院、馆阁、台谏等衙门的主官参与。



       

苏良觉得此事定然是与群臣罚站有关,当即,快步赶往了垂拱殿。



       

……



       

约一刻钟后。



       

垂拱殿前的廊道上。



       

梁适、韩绛等二十多名官员站成一列,垂着脑袋,有的将脑袋埋在衣领中,似乎感觉甚是羞愧。



       

苏良已知,官家罚站他们两个时辰,且不能说话。



       

在一旁还有内侍监督。



       

吴育望向众人的表情,喃喃道:“这种表情老夫怎么感觉像是因狎妓被抓似的。”



       

吴育知开封府过一段时间,对官员狎妓被抓时的表情甚是清楚。



       

苏良也觉得有些奇怪,这种表情很不对劲。



       

并且,当这些官员看到他时,眼神闪躲,完全不愿与苏良对视。



       

稍倾。



       

苏良等人走进了垂拱殿。



       

赵祯面色铁青的坐在御座前,御案上堆叠着一大摞奏疏。



       

这些奏疏都是直达禁中。



       

中书众相公也不知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何官家会如此生气,还罚站群臣。



       

赵祯抬起头,率先看向苏良。



       

“苏卿啊,苏卿,为何我大宋只有一个苏卿呢?”



       

苏良一愣。



       

不知此事与自己有何关系。



       

富弼是个急脾气,当即问道:“官家,不知到底是何事,竟引得您如此动怒?让那么多的臣子都罚站了?”



       

赵祯气愤地说道:“还能为什么?侬智高在广南造反,这些官员,天不亮就呈递奏疏,申请前往南境平乱!”



       

众臣都是一愣。



       

这不是好事儿吗?



       

“官家,这……这不是好事儿吗?在全宋变法之前,绝大多数官员可是主张招安的!”



       

“这确实是好事,但看过他们的奏疏,朕就不这样想了。”



       

“这些人明里暗里,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两点要求。”



       

“其一,带上苏景明;其二,带上龙羽军!这是要平乱吗?这是要抢军功。”



       

“朕将他们招到这里,问他们没有苏良,没有龙羽军,朕就给三万兵,可否能立下军令状平乱,但凡迟疑者,都被朕罚出去了,官员们太依赖苏景明了!”



       

听到这里。



       

殿内众官员都有些哭笑不得。



       

尤其是文彦博和富弼,也都老脸一红,低下了脑袋。



       

苏良面露无奈,忍不住笑了。



       

也不怪他们,是苏良的光芒太盛了。



       

近几年的战事都与苏良有关。



       

庆历八年,文彦博与苏良平贝州兵变,因此军功,文彦博一跃而成为大宋首相。



       

皇祐三年,白沟河上,富弼与苏良大败辽军、生擒耶律重元,免除了多年岁币,富弼直接成为大宋次相。



       

文彦博和富弼不止一次夸赞过苏良的军事才能,故而众官员都想拉着苏良,博得军功,然后让自己再往上走一走。



       

当下,苏良就是打胜仗的不二法门。



       

众官员见有军功可拿,自然疯狂而上。



       

就连枢密副使梁适和监察御史韩绛都想沾着苏良的光,再往上走一走。



       

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这时,曾公亮大步走出。



       

“官家,无景明,无龙羽军,臣愿请战!”



       

“臣亦愿往!”



       

富弼、范仲淹、文彦博都站了出来。



       

这四位都能为军中之帅,不过年龄太大了。



       

赵祯摇了摇头。



       

“不用不用,朕已经想好了。”



       

“以在家丁忧的余靖为广南西路安抚使,兼知桂州,杨畋为广南西路体量安抚、提举经制盗贼,众卿以为如何?”



       

余靖乃是天圣二年进士,曾与欧阳修、王素、蔡襄三人合称四谏,还曾三使契丹,做事稳重,乃是文官中的佼佼者。



       

杨畋虽是文官,但曾平定过湖南猺人之乱,杀伐果断,不是武将却胜过武将。



       

这个组合,众相公都非常满意。



       

当即,君臣就说定了。



       

苏良也没有说什么。



       

他知晓侬智高之乱没有这么简单,恐怕到最后还是需要西北那位出场。



       

但现在举荐,有些唐突怪异。



       

广南之乱要西北之将去平,有些太看不起广南两路的官员们了。



       

此事定下后。



       

赵祯又道:“等会儿,你们出去后,站在那些人面前一会儿,好好臊一臊他们,想立军功,是靠拼出来的,而不是蹭出来的!”



       

“臣遵命!”众臣齐齐拱手。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我在大宋做台谏官》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6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