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0328章:守城之战!老子打得就是精锐

作品:《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七月十二日,入夜。



       

雄州城内。



       

各项护城工具皆已准备妥当。



       

禁军士兵们也都集结于城门下,做好了防御措施。



       

甚至还演练了数次。



       

富弼和于岳安排得极为细致,俨然是依照一个月的防御周期来准备。



       

……



       

入夜,州衙内。



       

富弼、苏良、雄州知州于岳、各个厢都指挥使再次聚在一起。



       

一方大沙盘放于众人中间。



       

将白沟河两岸的地形和辽军营帐驻地都模拟了出来。



       

此次会议,乃是苏良所安排。



       

故而所有人都看向他。



       

经过这几日的相处,苏良的所言所行已然令所有人折服,于岳等人俨然是将其当作副帅和军师待之。



       

至于富弼,更是甚为倚仗苏良。



       

在朝堂时,文彦博不止一次夸赞过苏良,称当年的贝州兵变,苏良当居首功。



       

范仲淹与曾公亮也都称苏良的军事视野与常人不同,有成帅之姿。



       

此外,此次的宋辽冲突,比的不仅是输赢,还有如何将大宋的利益最大化。



       

这正是苏良所擅长的。



       

苏良还做了一件令众人都无比倾佩的事情。



       

苏良呈递奏疏,恳请朝廷不要再派遣宦官监军,也不可令枢密院制作作战阵图,遥控指挥前线将帅排兵布阵。



       

富弼等人都以为苏良会挨骂,哪曾想官家竟然同意了。



       

放在往常,这是绝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毕竟自太宗起,宦官监军,制作阵图,已成常例,无人敢违抗。



       

这也反映出,官家对苏良的信任异于常人。



       

官家只提出一个要求:若战,必须赢。



       

没了宦官监军,没了朝廷制作军事阵图,大家完全可以甩开膀子战了。



       

……



       

苏良看向沙盘。



       

“不出意外的话,辽兵很快就会攻城,不过他们的最终目标应该不是破城,而是抓住富相公和我。”



       

众人同时点头。



       

富弼和苏良的价值,远比雄州城重要。



       

特别是苏良。



       

辽国将其当作变法失败的罪魁祸首,无数辽国的贵族巨商都想要了他的命。



       

苏良接着说道:“一旦守城之战开始,我建议,我与富相公便去城头不时露脸,以此吸引辽兵火力,尽可能消耗辽兵更多的精锐。”



       

“此次守城,我们既不能让一名辽兵登上城楼,也不能将他们打得看不到丝毫攻上城楼的希望。要让他们感觉能生擒我与富相公,但又总是差一点点儿。”



       

听到此话,各个厢都指挥使都皱起了眉头。



       

这种仗,他们还真有点儿不会打。



       

富弼笑着道:“诸位无须疑惑,到时依照老夫的命令去做即可。此举,乃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消耗辽国精锐。不过,这也会使得辽兵攻势甚猛,任何人都不得大意!”



       

众指挥使同时拱手。



       

苏良又道:“待辽军精锐消耗过半后,我便带着五千轻骑,外加五百龙羽军出城,绕开主阵地,从此位置渡河,绕到敌军后方。”



       

苏良指了指一处白沟河渡口。



       

雄州知州于岳听到苏良要率兵出城,连忙阻拦道:“苏御史,万万不可啊!出城甚是危险,且辽兵定然会提防我们去他们后方烧军帐、毁粮草,他们的防御绝对不弱,要不……让我去吧!”



       

苏良摇了摇头。



       

“于知州,你对城内情况最熟悉,守城之战不能没有你!并且,我并不打算去烧对方军帐、毁坏其粮草。”



       

“啊?那……那出城是为了……”



       

一般情况下,守城之兵出城,只有两個原因。



       

其一,追敌。



       

其二,毁坏敌方粮草供应,令其不得不退兵。



       

于岳一脸不解。



       

富弼也是面带疑惑,但很快就想明白了。



       

他看向苏良,道:“景明,你莫不是想生擒耶律重元?”



       

苏良笑着点了点头。



       

“一仗定输赢,乃是最好的结局,只要抓住耶律重元,宋辽冲突就能结束,我们就能与辽重新签订和约!”



       

“这……这太冒险了!耶律重元的护卫定然不弱,万一陷进去……”一名将领欲言又止。



       

苏良看向众将领。



       

“只要耶律重元跨过白沟河,只要我们在守城时,能大伤其身边精锐,便是良机,我相信诸位的能力,也相信麾下骑兵的冲击力!”



       

此话一出,压力瞬间来到了众将领的身上。



       

富弼捋了捋胡子,道:“此法虽冒险,但却足够提气!诸位想一想,此战过后,后方的百姓们知晓我们活捉了辽国大王,知晓我们逼得辽国废除岁赐,那是何等的荣耀!仅凭这一战,我们便能成为朝廷的骄傲,值不不值得?”



       

“值得!”众人同时说道,都变得兴奋起来。



       

于岳不由得扬起脑袋。



       

“苏御史,您尽管放心,我们一定先要了耶律重元半条命,然后再将其交给您!”



       

听到此话,众人都露出了笑脸。



       

苏良也对此战充满了信心。



       

骑兵,不擅于攻城,而擅于野战。



       

重骑兵最大的优势,便是利用速度冲击,将对方的防御军阵撕开一个口子。



       

苏良要用往昔辽兵欺负大宋的方式去打败辽兵,待擒住耶律重元,那一切规矩就能由大宋说了算。



       

……



       

七月十三日。



       

午后,天气炎热。



       

白沟河北岸,辽军军营内。



       

每隔十个营帐,便有两幅富弼与苏良的画像。



       

辽兵们全都记住了富弼与苏良的长相。



       

耶律重元已告知所有士兵,但凡抓住此二人者,赏万贯,连升三级。



       

当下,上等辽兵的年俸也不过12贯左右。



       

万贯,相当于一名上等辽兵八百多年的俸禄,再加上连升三级,怎能不令辽兵心动。



       

这一刻。



       

耶律重元将数名谋臣和将领都召入军帐中。



       

“今晚,令士兵们吃饱喝足,早些休息。明日一早,我们便以船搭桥,倾力攻城!”



       

“此次,本王决定将五万精锐全都放在攻城之事上,只要能抓到富弼和苏良,我们便算赢。剩下的士兵全部护营,宋兵很有可能会突袭后方!”



       

“若是在攻城的关键时刻,后方遇袭,本王是不可能回援的,我要一鼓作气,生擒富弼和苏良,这一次只许胜,不许败,明白吗?”



       

耶律重元唯有抓到富弼和苏良才算赢,才能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若无法做到,那就只能撤兵,有再多的粮草也无济于事。



       

“是,大王!”谋臣武将们齐齐拱手。



       

……



       

七月十四日,天微微亮。



       

辽兵动了。



       

十余条大船从渡口入河,船头接船尾,很快便铺排成了一条河上浮桥。



       

很快。



       

数千名轻骑迅速过河,后面拉着各类攻城器械的辽兵也都纷纷渡河。



       

阵仗甚大。



       

铺天盖地,满是辽兵身影,俨然如潮水一般。



       

雄州城城楼上巡逻的士兵,在白沟河有动静的那一刻,便敲响了城楼上的军鼓。



       

咚!咚!咚!



       

“有敌袭!有敌袭!有敌袭!”



       

士兵们迅速传递着消息。



       

不到一刻钟,所有守城士兵尽皆到位。



       

投石机、弓箭、火油、石块、滚木等全都抬上了城楼上。



       

富弼、苏良、于岳等人也都穿上铠甲,奔上城楼。



       

苏良站在城楼上,远远便看到了耶律重元的王旗。



       

他非常清楚此战对耶律重元的重要性,后者必然会倾尽全力,故而丝毫不敢懈怠。



       

富弼手持一把长剑,高声道:“众将士听令,为了大宋的荣耀,为了身后百姓的尊严,绝不可使得一名辽兵登上城楼!”



       

“遵命!”



       

众将士纷纷举起兵器,然后守在各自的位置。



       

很快。



       

耶律重元带着大部队便过了白沟河。



       

有辽军监军者,身骑战马,不停高喊:“先登者,赏三千贯!活捉富弼、苏良者,赏万贯,连升三级!有临阵退缩者,杀无赦,连坐三族!”



       

片刻。



       

数千名身背箭匣的辽兵便前进到了射程之内。



       

“引燃!”



       

哗!哗!哗!



       

辽兵们纷纷引燃箭矢。



       

唰!唰!唰!



       

一道道火箭朝着雄州城城门飞去。



       

与此同时。



       

攻城兵带着云梯、攻城车,疯狂地冲向城门。



       

这波火箭攻击,目的是让攻城兵前行,对城楼上大宋士兵的伤害,非常有限。



       

而这时,于岳大手一挥。



       

城楼上的投石机也立即开始发射。



       

嗖!嗖!嗖!



       

巨大的石头,轰击在数百米外的辽兵军阵中,一下子便能砸死砸伤十余人。



       

后面运送石头的士兵皆有条不紊,迅速地传送着。



       

守城,最重要的就是防守的节奏。



       

只要节奏不乱,便能来一波打退一波。



       

不多时。



       

辽国攻城兵便进入了大宋禁军的弓箭射程。



       

唰!唰!唰!



       

大宋禁军们分成五列,一列射箭完毕后,另一列直接跟上,不作丝毫停留。



       

一时间,万箭齐发。



       

长箭从高空落下,密如暴雨。



       

辽军士兵死伤无数,但仍有一部分冲到了城楼下。



       

而此刻。



       

城垛之上,除了放置有石头和弓弩外,还已经浇上了火油。



       

城楼上,专门有人负责击杀距离城墙十米以内的辽兵,进十米内,立即就会被射杀。



       

大宋士兵们,配合得甚是默契。



       

转眼间。



       

城楼下便已经是尸骨如山。



       

“换岗!”



       

“此处加强火力!”



       

“这边,注意城墙下面,立即燃烧火油!”



       

……



       

富弼站在城楼上,不停指挥着。



       

一旁,四名贴身护卫手持盾牌,一直护着他。



       

大宋像他这样能在最前线指挥的帅臣并不多,若是夏竦指挥此战,定然是躲在州衙中遥控指挥。



       

城楼下,喊声震天。



       

苏良倒是闲适了下来,他擅于谋略,临场指挥根本不用他说话,富弼和于岳,都比苏良厉害。



       

这一刻。



       

徐莽带着四名龙羽军士兵手持盾牌护着苏良,以防苏良被流箭所伤。



       

“兄弟们,冲啊,活捉富弼和苏良!”城楼下,有辽兵大喊。



       

不多时。



       

太阳缓缓升起,天气越来越热。



       

城楼上下,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血腥味。



       

当下,正值夏日,尸体用不了半日便会腐朽,甚至会引发瘟疫。



       

只要停战,就必须立即焚烧下面的尸体。



       

就在这时。



       

有数名辽兵借着云梯冲上了城楼。



       

两名龙羽军士兵二话不说,手持长刀,眨眼间便将他们全部击杀。



       

苏良不由得白眼道:“杀这么快干嘛?就显得你们有能耐,再遇到登楼者,多与其耍两招!”



       

这些辽兵乃是富弼专门放上来的。



       

哪曾想,两名龙羽军的眼睛太尖,动作太快,一下子就把他们全杀了。



       

他们也知富弼放他们上城楼的意义,当即朝着苏良拱手,示意已经知晓。



       

而此刻。



       

远处的一名辽兵将领见数名登城辽兵被杀,不由得无奈道:“可惜,实在太可惜了!”



       

但有辽兵登上城楼,已经给了他们希望。



       

大约一刻钟后。



       

城楼下的喧闹声逐渐减弱,慢慢没了声音。



       

士兵们都不由得长呼一口气,终于顶住辽军的第一波攻击了,一些人迅速进入休息状态。



       

待歇了半刻钟后。



       

富弼和苏良互视一眼,一起走到了城楼最显眼的地方,然后站在那里,俯视下方。



       

二人一亮相,便被眼尖的辽兵发现了,立马告知了耶律重元。



       

耶律重元当即道:“速速组织第二波攻击,富弼与苏良就在城楼上,刚才已经有人冲上了城楼,距离生擒二人只有一步之遥,谁若能将二人从城楼上拽下来,即使身死,本王也愿养他后世三代!”



       

当即,一名辽军将领高喊道:“二次攻城,出击!”



       

唰!唰!唰!



       

又是一波箭簇攻击。



       

然后,攻城辽兵们再次出动,上一次是八千人,死伤了有近六千人,而这一次足足有上万人。



       

富弼和苏良看到辽军的阵势,不由得乐了。



       

他们亮相果然有用。



       

这些士兵皆是辽国精锐,而攻城则是死亡率最高的作战方式。



       

苏良望着后面浩浩荡荡的辽兵,喃喃道:“以身作饵,若能将这些精锐全消耗掉,那接下来就容易打了!”



       

唰!



       

富弼高声道:“众将士,随我迎战!”



       

经历过第一波攻势后,禁军士兵们皆是战意十足。



       

这一刻,苏良等人皆看出了当地驻军与西北禁军的差距。



       

西北禁军的协作能力、战斗意志,杀敌经验,都远高于当地驻军,毫不客气地说,一名西军足以抵得上三名河北军。



       

河北军也看到了自身的差距,不由得变得更加亢奋起来。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我在大宋做台谏官》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6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