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0160章:两妃同生,张尧佐的笼络饭局

作品:《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二月初十,天气晴朗。



       

苏良休沐在家。



       

当下,苏子慕不仅可独立走路,甚至能喊出“爹爹、孃孃、爷爷”之类的短词。



       

苏良甚是开心,觉得儿子颇为聪颖。



       

再过两三年,便能够去给欧阳修当学生了。



       

而今,不止是欧阳修在抢着当苏子慕的启蒙夫子。



       

包拯、唐介、王安石都抢得厉害,甚至赵祯都准备让苏子慕以后到宫内给皇子当个伴读。



       

唐宛眉应曹皇后之约,已带着苏子慕进宫数次。



       

皇子赵暽对苏子慕甚是喜欢,见到苏子慕就拉着不丢手,引得曹皇后给了苏子慕诸多奖赏。



       

苏子慕从头到脚的穿戴,都是宫内赏赐之物。



       

……



       

二月二十一日,午后。



       

宫禁内,再次热闹起来。



       

张美人要生了,苗昭仪也要生了。



       

苗昭仪的阶别要高张美人一等,但赵祯心里挂念的却是张美人。



       

他匆匆看了一眼苗昭仪后,便待在张美人的寝宫不走了。



       

赵祯的理由是:张美人体弱,应多怜惜。



       

曹皇后知晓后,便带着多名妃嫔,去了苗昭仪的寝宫,代为照顾。



       

在后宫。



       

除了张美人,其她妃嫔对曹皇后甚是喜欢和敬重。



       

但她们加起来,都没能斗得过张美人。



       

而此刻。



       

朝廷各个衙门的官员并没有过多讨论此事,毕竟官家已经有子了。



       

甚至有些官员认为,苗昭仪和张美人最好都能生个公主,不然以后有可能又是一场血淋淋的皇子之争。



       

张美人虽然位分不高,但极为受宠。



       

若真生个皇子,未来的太子会是谁,还真不好说。



       

苏良虽然盼着官家多子多福,但却不盼着张美人生个皇子。



       

张美人若真生个皇子。



       

那以后必将更加嚣张跋扈,恐怕谁都拦不住张尧佐青云直上了。



       

大概一个时辰后。



       

一个消息传来,苗昭仪生了,生下了一位公主。



       

此消息刚传出没多久,张美人也生了。



       

她的肚子实在太争气,直接生下一位皇子。



       

御史台内。



       

当苏良听到这个消息后,狠狠咬牙说道:“官家多子多福,于我大宋而言实乃大喜事!”



       

这一日。



       

最高兴的莫过于开封府推官张尧佐了。



       

什么都没做。



       

但感觉自己的地位无形中又上升了许多。



       

当日,赵祯便对苗贵妃和张美人进行了奖赏,规格自然比不上曹皇后生子那日,但也算得上厚重。



       

而苏良也再次受赏。



       

官家足足送了他一马车的礼物。



       

只要官家的后宫生子生女,苏良就受赏,这已成为定制。



       

官员们各个羡慕得不行。



       

……



       

这一日,放衙。



       

苏良缓步走在大街上,一辆马车在他身边停了下来。



       

苏良抬头望去。



       

窗口伸出一个脑袋,笑着道:“苏御史,去樊楼喝一杯如何?”



       

此人不是别人。



       

正是张美人的伯父,开封府推官张尧佐。



       

苏良与张尧佐认识,但并不算很熟,不由得作犹豫状。



       

“一顿感谢饭。”张尧佐笑着望向苏良,道:“不敢?”



       

听到此话,苏良微微一笑,坐上了马车。



       

他倒是想见识见识,这个年逾花甲,一心想着入朝拜相的外戚,究竟有何心思。



       

片刻后。



       

樊楼二楼,包间。



       

张尧佐与苏良就座后,张尧佐大手一摆,一道道樊楼的经典菜肴便端了上来。



       

很显然,张尧佐早就准备好了。



       

苏良也不客气。



       

“张推官,我着实是饿了,就不客气了!”



       

“老夫就喜欢你这股爽快劲儿,请!”张尧佐笑着说道。



       

当即,苏良便大口吃喝起来。



       

二人从大街到樊楼,早就有皇城司的人看到。



       

且樊楼本就有皇城司之人。



       

故而苏良丝毫不担心张尧佐会谋害他。



       

至于台谏官与外戚不得有私交的说法,苏良其实也不在乎。



       

就凭苏良解了宫内的铅汞、丹砂之毒,令官家与张美人再生一子,苏良也有资格吃这顿饭。



       

不多时,苏良便吃了八成饱。



       

张尧佐也缓缓开了口。



       

张尧佐头发花白,今年已六十一岁。



       

宋朝讲究七十岁致仕,一些身体差的,六十多岁便致仕了。



       

但张尧佐的精神却非常好。



       

“景明,今日,老夫主要是为了感谢你为禁中解了铅汞、丹砂之毒,才让我那个苦命的侄女为官家诞下一子……”



       

“客气!客气了!”苏良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景明,老夫与你虽然相交不深,但甚是喜欢你的文章与谈吐,在我大宋年轻的官员里,你可执牛耳,未来定然前途无量。当年还有人传我命人传播你的坏话,实属谣言,你莫信之……”



       

“老夫心怀社稷,有为朝廷效力之心,怎奈因为是外戚,多遭嫉妒,仕途一直很坎坷,而今已经年逾花甲,想着趁着还有力气,便再为朝廷多干几件实事。”



       

……



       

张尧佐一口气说了近半个时辰。



       

其实主要归结一下,就三点。



       

其一,感谢苏良;其二,夸赞苏良;其三,夸赞自己。



       

张尧佐一直认为自己有拜相之姿。



       

只是因为外戚这个身份,桎梏了他的仕途。



       

苏良听得只想笑。



       

若张尧佐能拜相,那如今朝中至少有五十人能拜相。



       

张尧佐若没有外戚的身份,充其量努力到花甲之年,也就只是个地方通判。



       

他完全是将外戚的背景当成了自我能力,还认为外戚身份拖累了自己。



       

随即,张尧佐慢慢步入了正题。



       

“这几日,老夫甚是心烦,拜访老夫的人从早到晚都堵在门口,不见得罪人,见了又不甚熟悉。老夫还是喜欢像你这样的年轻官员,若以后有机会,咱们可以多聊一聊,老夫对变法改革,也是有一些想法的……”



       

俗话说,听话要听话外之音。



       

张尧佐乃是在告知苏良,当下他正得势,日后张美人之子也有成为皇帝的可能,苏良最好能与他结交。



       

张尧佐几次都在话口停顿,等待苏良给一个反馈。



       

官场讲话,都不明言,讲究一个心领神会。



       

但苏良就是不接话。



       

“景明,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花无百日红,你能一生富贵,但也要为儿女想一想,留一条后路,是不是?”



       

“嗯嗯。”苏良点了点头,然后指着一旁的一盘菜说道:“这道糟猪蹄爪不错,这道酥骨鱼也不错,我能带回家一份不?”



       

“可以可以。”张尧佐笑着说道。



       

此刻的张尧佐已经快被气死,但又实在不敢得罪苏良。



       

……



       

半个时辰后。



       

苏良提着一食盒的饭菜,悠哉悠哉地回家了。



       

脸皮厚其实是官员的保护色。



       

既不会太得罪人,又能拒绝人。



       

同朝为官,面儿上都能过得去。



       

若是唐介或欧阳修来参加这个饭局,听到张尧佐说要结交,恐怕当场就掀桌子了。



       

张尧佐没有得到任何反馈,心情郁闷。



       

他想了想,朝着一旁的马夫说道:“走,去夏枢相府。”



       

备注:有书友提醒,赵祯为皇子取正名,皆为日字旁部首,故将赵璘改为赵暽,望周知。



       

史实中,亲事官叛变的结果是不了了之,我想了好久才想出了这个近乎完美的解决策略,自以为很高级,就像柜子里的碗已经倒了,但是没有打开柜门。没想到喷声一片,大家不喜欢,以后就不写这种剧情了。



       

此外,本书没有狸猫换太子,没有皇子之争,写张美人生子,只是为了给赵祯提劲,增强张尧佐的人设,张美人下线早,诸位都知道,哪里会有宫斗。我写的毒了,大家可以喷,毕竟您花钱了,但别靠着想象喷,新书不易,拜托了!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我在大宋做台谏官》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6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