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0119章:苏景明以一人之力擎大河于肩,伟哉!壮哉!

作品:《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片刻后。



       

河叔带着数名村民,冒着大雨来到欧阳修和苏良的面前。



       

“二位官人,此时万万不能下河啊!”



       

“当下雨势甚大,河中漩涡涌动,搞不好就出人命了!”河叔一边甩掉脸上的雨水,一边焦急地说道。



       

欧阳修面带无奈,道:“我们只剩下这一个下午时间了,明日再测,便是抗旨,这三个点位,必须要在今日测!”



       

“那……那……你们也不能拿我们的生命开玩笑!”河叔瞪眼道。



       

“河叔,我加钱,事成之后,我定恳请官家为诸位封赏!”



       

河叔面色阴沉,摇了摇头。



       

“两位官人,这已经不是钱的事情了,这二十多条汉子的背后是二十多个家庭。说句不好听的,你们若倒在大河之中,朝廷会给你们抚恤,会优待伱们的家人。但是,这些汉子若死了,他们的父母、妻儿都有可能饿死,我绝对不能看着他们送死!”



       

“河叔……”



       

欧阳修刚开口便被苏良拦下了。



       

苏良道:“欧阳学士,河叔说得对,测量河道是我们的事情,他们是无辜的,不应做出牺牲。我们食君之禄,当下正是应站在最前面的时候!”



       

欧阳修无奈地点了点头。



       

性命攸关,每个人的命都很重要。



       

说罢,苏良朝着外面喊道:“所有皇城司官差与开封府河工,前方测点集结!”



       

片刻后。



       

皇城司的官差们,开封府的河工们,近百人全都站在了堤坝上。



       

每个人手里都提着麻绳、浮木、测量工具,任由大雨砸在身上。



       

苏良、欧阳修、沈括、张茂则站在最前方,望着前方的黄河滚滚流动。



       

苏良擦了擦脸上的雨水,高声道:“兄弟们,为了河道两岸成千上万的百姓免于水患,为了我们的万亩良田免于被大河肆虐,今日,我们豁出去了!”



       

“大丈夫,为国不惜死。且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这条黄龙,将最后的三个点位测出来!”



       

“与天斗,其乐无穷,下河!”苏良扯着喉咙大喊道。



       

声音之大。



       

将一旁奔流的黄河水都压制了下去。



       

“与天斗,其乐无穷!”



       

“与天斗,其乐无穷!”



       

“与天斗,其乐无穷!”



       

……



       

众人喊罢,便开始结绳索下河。



       

不远处。



       

河叔等人远远地望着,心中涌起一阵悲凉。



       

“河叔,我们帮帮他们吧,这样机会更大一些,这两个官和其他官员不一样!”一名汉子忍不住说道。



       

河叔想了想,道:“你们二人,速去村内喊人,多带些绳索。”



       

当即,两名汉子便冒雨赶着一辆马车朝村内奔去。



       

河叔长叹一口气,道:“唉!大河一怒,万夫莫挡。希望他们能多挺一会儿。”



       

就在这时。



       

张茂则看到苏良也在身上绑绳索,连忙走到近前。



       

“苏……御史,你这是做什么,你万万不能下河,你若出了意外,我如何向官家交待!”



       

欧阳修也走了过来,欲阻拦苏良。



       

苏良微微一笑。



       

“二位,我会水,又懂得测量。且有我在,咱们的士气就在。我总不能哄着兄弟们下河,自己待在岸上当缩头乌龟吧!”



       

“那……那老夫也下河!”欧阳修当即也抓起一根绳索。



       

“欧阳学士,你莫添乱了,你若再年轻十岁还差不多,现在的你,只能添乱!”



       

苏良一把将欧阳修手里的绳索抓了回来。



       

苏良将腰间的绳索系好,朝着欧阳修笑着说道:“欧阳学士,我若真出了意外,麻烦你收我儿子为学生。在他长大的时候,告诉他我做过的那些为国为民的事情。我,苏景明,从来没怂过!”



       

说罢,苏良拍了拍胸脯,又看向一旁的沈括,道:“一定要记好数据,这比咱们的命都珍贵!”



       

小沈括重重点头。



       

而后,苏良便与两名河工拿着测量工具,推着一个羊皮筏子下河了。



       

欧阳修、张茂则、小沈括,尽皆泪目。



       

……



       

嘭!嘭!嘭!



       

浊浪翻滚,不断冲击着两侧的土坡,一层层黄土不断陷入洪流之中。



       

苏良要测的三个点,全都位于河道北侧。



       

乃是两个小斜坡和一个大斜坡。



       

岸上有四十余人在两个方向拽着粗麻绳,其他人都在水中拿着工具接龙。



       

苏良与两名河工坐着羊皮筏子,拿着水平真尺与浮木,在数名皇城司官差拽动下,来到第一个小斜坡。



       

在此处测点最难的,便是要将水平真尺与浮木固定。



       

此刻,水流汹涌,下面都是淤泥,很难站稳。



       

苏良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拿着一把水平真尺,跳下了羊皮筏子。



       

嘭!



       

他刚跳下去。



       

一个浪头就打在了他的脸上,直接将其打进水里。



       

后面的人皆是大惊,连忙拽动绳索。



       

很快,苏良浮出了水面。



       

“我没事!”苏良大声喊道,再次朝着测点靠近。



       

嘭!嘭!嘭!



       

浪潮汹涌,一浪高过一浪。



       

苏良距离测点不过两丈,但却用了一刻多钟的时间,而后他才慢慢站稳,确定了测点。



       

紧接着,两名河工也跳下水,与苏良一起测量起来。



       

岸上。



       

小沈括头戴斗笠,护着怀中的笔和纸,一旦前方有声音传来,他就要立即记下数据。



       

这一日对他而言,注定终身难忘。



       

一刻钟后。



       

苏良大喊道:“六寸三,二尺八!”(此数据主要为测坡度,类似勾股定理)



       

听到这道声音,众人不由得都露出了笑脸,第一个测点拿下来了。



       

“记下啦!”小沈括高声喊道。



       

……



       

片刻后。



       

苏良等人朝着第二个测点缓缓移动。



       

此刻,大雨瓢泼,越下越大。



       

雨水将天与河连接在一起,灰茫茫一片。



       

俨然如天塌地陷了一般。



       

三月初的河水,甚是冰冷。



       

苏良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然后再次爬上羊皮筏子。



       

若一直浸在水里,铁打的身子也经受不住。



       

第二个测点与第一个测点难度相似,苏良用了一个时辰终于也将其搞定了。



       

随后。



       

苏良与河工们顾不上休息,直奔最后一个斜坡处。



       

嘭!嘭!嘭!



       

浑浊的浪花打在身上,就像是一面墙砸过来,甚是疼痛。



       

就在这时。



       

一道又高又急的浊浪袭来。



       

“嘣!”



       

一道巨响,如响雷一般。



       

羊皮筏子翻在水上,河里的所有人都被这道浪头砸在水中。



       

渐渐的。



       

一些人慢慢露出脑袋。



       

就在这时,一名河工大喊道:“苏御史脱绳了!苏御史脱绳了!”



       

听到此话,岸边的人都紧张了起来。



       

一旦脱绳,被河水卷入暗流,那就彻底没命了。



       

这时。



       

不远处的河叔带着那二十多名汉子也奔了过来,帮着岸上的皇城司官差拽动绳子。



       

欧阳修、张茂则、小沈括都在寻找苏良的身影。



       

若苏良身死,那将是朝廷的巨大损失。



       

欧阳修大喊道:“苏景明,你快上来,咱们明日再测此点,由老夫来抗旨,老夫死了不要紧,你绝对不能出事!”



       

哗啦!哗啦!哗啦!



       

又一波浊浪退去。



       

苏良在三丈以外露出脑袋,高喊道:“我在这呢!”



       

苏良生活在南方,水性极佳。



       

不然他也不可能有此胆量,他做事向来不逞强。



       

众人不由得长呼一口气,不远处的河工连忙将绳子扔了过去。



       

苏良绑好绳子,拿好测量工具,再次朝着测点靠近。



       

嘭!



       

一道浊浪再次袭来,势头甚大,将苏良再次打飞了出去。



       

岸上的人看着都心疼。



       

哗啦!哗啦!哗啦!



       

水势滔天,令人近乎绝望。



       

片刻后。



       

岸上、河里的人都没有什么力气了。



       

苏良泡在河水中,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准备再次放手一搏。



       

此刻的他,全靠着一股子倔劲吊着。



       

这时,天色渐暗,一旦彻底天黑,那就彻底无法测量了。



       

就在这时。



       

五十多个村民拿着绳索奔了过来。



       

河叔不由得大喜,大喊道:“听我命令,立即分为两组,一组在岸上拉绳,一组结绳下河!”



       

听到这道声音,苏良不由得也有了力气,握着水平真尺,高喊道:“诸位,再助我一臂之力!”



       

唰!



       

苏良的身体再次被拽动。



       

嘭!嘭!嘭!



       

浊浪凶猛,一次次砸在苏良的身上。



       

苏良被河水淹没了数次。



       

天色渐渐变黑。



       

就在这时,苏良稳定地站在了测量点。



       

片刻后。



       

浪头渐渐变小,雨水也渐渐停了下来。



       

但天色已黑。



       

岸上的众人已寻不到苏良的身影。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从河水里钻出来。



       

“七尺四寸,五尺二寸!”



       

听到这道声音,欧阳修立即高声道:“快,拉绳!拉绳!将所有人都拉出来,我们做成了!”



       

这一刻。



       

所有人都喜极而泣,实在太不容易了。



       

片刻后,苏良被拉了上来。



       

他脸色苍白,上岸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向沈括,问道:“都记下了嘛?”



       

沈括郑重点头,道:“都记下了,记下了!”



       

苏良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然后喃喃道:“那……我……我要睡会儿了!”



       

苏良一下子倒在了皇城司官差们的怀里。



       

后者立即将其抬向不远处的马车,这是他们见过的最拼命的官员。



       

欧阳修抹掉脸上的雨水泪水,突然仰天长啸。



       

“今日,苏景明以一人之力擎大河于肩,伟哉!壮哉!以后,谁若是欺辱苏景明,就是欺辱我欧阳修!”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我在大宋做台谏官》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6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