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四百三十章 闻风而动

作品:《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其中最主要的一条,那就是男女不限,适龄的都行。



       

后世平平无奇,习以为常的事情,在这个年代却是掀起了轩然巨波。



       

女子无才便是德,好似道尽了古代女子的地位。



       

其实一点也不一样。



       

能够享受到教育的女子其实不少,有钱有势的,这方面最起码能读书认字。



       

主要还是就业问题。



       

你读书,没有就业机会,不能给家里带来收益,那就根本让人起不了投资的欲望。



       

大户人家是有需要,男主外女主内,学点知识不亏。



       

普通人家就完全没必要,不说赚钱养家,总的责任就一条,把家里收拾好就行。



       

还是知识无用论。



       

要知道很多读书人的就业机会就很窄,女子再来卷的话,基本上就不给人活路了。

记住网址m.qbyqxs.com

       

所以,不是女子的地位低,也不是女子读书没用,总结来说,就是就业机会得不得保障。



       

甚至专门弄出了男主外,女主内的话,啥女德安排上,就是防止女人进来内卷。



       

虽然有些片面,但是男强女弱的格局一直存在,即使是后世,男女平等,但是在高位上依然以男人为主导,这是不争的事实。



       

郑雄如此大范围的不限男女入学的动作,属实让人看不懂,所以才引起了莫大的反响。



       

基于读书无用论的认知,女人学的再多,没有好工作也没用,留在家里多个人搭手才香,所以大多只是议论,并没有多大的感触。



       

朝堂上的人群也以看热闹居多,胡惟庸为代表的淮西一派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甚至基于此引导舆论,往坏的一面带。



       

往后的舆论,几乎是一面倒的评论,暗讽郑雄不考虑现实。



       

老朱倒是无所谓,其本身底层出身,马皇后也是一个贤内助,就像普通人家一样,甚至跟后世的安徽男人一样,怕老婆。



       

或许后世的安徽人受老朱的影响也很大吧!



       

惟一感到欣慰的就是马皇后了,还有一票女人。



       

但是郑雄好心,马皇后也明白,只要解决不了就业,都是一纸空谈。



       

马皇后心中虽然苦闷,但是还是拉着老朱,给郑雄说了点好话,大意就是让老朱不要干涉。



       

老朱不置可否,没说啥,也不会说啥!



       

问就是郑雄是个人才,只这一条就够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老朱最大,郑雄身居高位,只要老朱不做指示,就屁事没有。



       

时间在一片质疑声中缓慢前进,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转移。



       

某一天,一切质疑的声音戛然而止。



       

“医侯有令,凡属应天府中各衙门,药局,一建印刷厂包括府衙本身,往后新招收人手,以府衙所建小学品学兼优者录取,不限男女。”



       

“同时包括但不限于府衙,应天府衙已与府内一百五十家商户达成协定。”



       

“其中有大明首富沈万三沈老爷的店庄,亦有巨富秦家所属各产业,等等。”



       

“告示在此,尽在其中,想要知道的可以尽情观看。”



       

“另外,读书认字只是一方面,各方要的不多,可胜任一些记录工作。”



       

“各方有一些需要数数的,对于某些工作其中要求比较深入的,还有侯爷设立的未来之人才,都需要深入学习。”



       

“只要在学校考核成功,可立即进各方工作,同样不限男女,并且俸禄优厚。”



       

“如此种种,各位尽情观看。”



       

重点来了,其他的都不重要,只此一条足以。



       

一瞬间的失声,随后一些人默默的离去。



       

接着有更多人反应过来,匆匆离开。



       

一步登天的机会就在眼前,以前是没得办法,光是学费就难住了很多普通人。



       

现在没有学费,所需的只是一日三餐的饭食。



       

平民的想法很现实,以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么一步登天,要么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地里刨食。



       

没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



       

现在郑雄的告示一出,有了更多的选择,那结果就不一样了。



       

三年中刚出来的那一批孩童都当上了老师,拿着工资,这就是榜样啊!



       

榜样的力量有的时候无形中就散发出巨大的作用。



       

“快,带上你我的身份证,今儿个私塾招人,把老三老四送过去入学。”



       

“你怎么突然就决定了,咱家日子刚刚好过一些,一家人年前搭着侯爷的东风赚了点钱,年后看样子活计不少,咱们一家人努努力,说不定就能把老大和老二的家业挣出来了。”



       

“要是让老三和老四去私塾,不是白白浪费了两个劳力吗?”



       

“再说他们年纪也不小了,送去读书能学什么,当家的,听我的,还是算了吧!”



       

一个妇人对着一个男人说了半天,言谈间尽是劝解,有着自己的考量。



       

但是男人根本不鸟她,一家之主的威严不容置疑。



       

脸色一板道。



       

“妇人之仁,老三老四在哪里,快让他们回来,这就走。”



       

“老五。。老五。。老五这丫头也一起送去吧!”



       

男人有些踌躇,转念间却满是坚定。



       

妇人看了眼男人,看他已经打定了主意,没了任何办法。



       

只能说道。



       

“他们可能还在河里,我去叫一声。”



       

说完,妇人便离开了。



       

男人在家里等了好一会,两个儿子一个丫头方才姗姗来迟。



       

男人顾不得多说,拿起身份证便带着一家人离去了。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京中各处。



       

或主动,或被动。



       

随着传播,都将家里的男孩送去了一两个,其中还夹杂着很多小丫头。



       

人山人海,人声鼎沸。



       

还好,郑雄的小学一次性建的够多,不然还真可能放不下这么多人。



       

眼下人挤人的现象不可避免,郑雄也没得什么好办法。



       

一处小学旁,郑雄悄摸着观察了一下,留下满满的回忆。



       

曾几何时,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欢快的时光终究还是短暂了些。



       

回首望去,自己已经大了。



       

稍微感叹了一下,郑雄便悄然离去。



       

小学生们,好好享受这苦难而又值得回味的几年吧!



       

“王府丞,开年这段时间还有没有重要的事?有的话赶紧说说,尽快安排。”



       

“今年的事务繁多,晚了怕是排不上了。”



       

(本章完)




如果您觉得《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3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