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李应博的想法

作品:《 第五形态

       

“李教授,您还登门过来了?”



       

张学舟告状后的第五天,李应博来到了北热河研究中心。



       

张学舟此时才堪堪将十万八千窍相关内容暂时收尾停歇。



       

他从宋凤英那儿取了六千万现金,张学舟正准备找骆不让启动合作计划,又开始从朱良平那儿批量购入异兽。



       

但张学舟还没开始行动,李应博倒是找上了门来。



       

“您别这么客气,我们就是热心市民投诉了一下,犯不着您这种级别上门道歉!”



       

听到李应博的客气话,张学舟不免还连连摆手,示意李家企业内部处理一下问题员工就行。



       

但凡能将联盟货运的货损率和丢包率降低,张学舟觉得这也算是一件好事。



       

“应该的”李应博笑道:“这次多亏了宋女士,才让我们把企业内部的蛀虫清了一批,而且我们也在积极推进货运规章事宜,想必以后能给予客户更好的体验。”



       

“哈哈!”



       

张学舟干笑回应。



       

他又不是什么可视仪发货方客户,他就是一个中转方,在能力所及下替宋凤英告一状。



       

当然,张学舟在前两日发送了十份培源糊糊到盟重省。



       

如果有不长眼的偷拿培元丹糊糊尝尝味道,张学舟觉得那算对方倒霉。



       

他这些培元丹糊糊不是电子元件,也不惧暴力的抛摔。



       

张学舟对自己这批货的运输没什么担心的。



       

他看着李应博递过来价值一千万的支票,一时还有些诧异。



       

当然,宋凤英承受的折损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他们这一年损耗了近一万五千台可视仪,哪怕一台可视仪只算两千块钱成本,张家也因为托运的问题至少损失了三千万。



       

这是宋凤英都忍不住吐槽的情况。



       

但李应博收到了告状的名单,并不知晓张家的实际货损。



       

相应对方这张一千万的支票确实是极有诚意。



       

联盟托运每年发生的扯皮事情不少,但拿到赔偿者寥寥,一来是大伙儿和这种大企业耗不起时间,二来是联盟托运当前更多是承接长远距离的文件、信件等运输,而短途运输运输货折损率能接受。



       

而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只有联盟托运才能实现全国通,不少区域处于亏本运营,大伙儿没得选择,也只能默认接受了这种情况。



       

张学舟觉得自己是为数不多拿到赔偿款的寄件方。



       

他一时觉得李应博太客气了一些,但等到李应博询问宋凤英是如何实现卖货到赤色联盟国的天南地北,张学舟才觉察出李应博另有来意。



       

“莫非您是想参考我妈卖货的方式,从而将西京城的产品售卖到各省各市”张学舟疑道。



       

“确实有这个想法!”



       

任一生团队中众人研究的课题涉及挂牌心理学,相应众人与心理学和伪心理学多少有些关联。



       

见到张学舟猜中,李应博也迅速承认了下来。



       

相较于遮遮掩掩打探,这反而不如开门见山。



       

收敛了自己的客套,李应博也坦然叙说着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我并不欲售卖产品”李应博道:“但我想让售卖产品的人选择联盟托运进行运输,从而将托运发展成联盟国不可缺少的因素!”



       

“您似乎……”



       

“你猜的没错,但凡民众通过这种方式购买所需,联盟国的经济就不会是一潭死水”李应博道:“联盟托运是我们李家的支撑企业,我志在发展托运获取利益,也期望有一天可以让各种便捷商品进入千万家。”



       

“这个……”



       

“诚如你当下所看见,联盟托运最大的优势只是遍布全国的运输力,涉及服务态度、运输时间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但凡有其他企业选择插入……当然,这或许不需要插入,毕竟各地都不乏货运公司,他们完全可以截胡联盟托运,售卖货物的一方也可以自由选择各种便捷的货运,这需要合作才能共赢!”



       

李应博并非擅长判断人心,而是对方在来北热河研究所前就完整思索过各种回应。



       

哪怕张学舟起个头,李应博也能猜到相应的话题,从而给予最快的解释。



       

“我当下想搞清楚宋女士售卖可视仪的时候有没有收到货款?”李应博问道。



       

“她肯定收到了”张学舟点头应道。



       

“她与客户之间是如何进行的交易?”李应博问道。



       

“客户打款,我妈发货,而后客户确认收货”张学舟摊手道:“她以前还因为直播的原因一个地区一个地区进行送货,后来购买的人多一些后就只能走联盟托运!”



       

“先打款后发货?”



       

李应博思索了数秒。



       

对大部分人说,这几乎是不可进行的交易,但又因为宋凤英具备了极高的人气,甚至直播送货等相关而获得了足够的信任,也诱发了跟风的信任行为。



       

但其他人想重复这种交易很难。



       

李应博终于发觉了自己思索时为何屡屡觉察有不对劲的地方。



       

事情是一件好事情,如何重复宋凤英这种卖货的方法是一个问题。



       

但李应博相信只要解决了关键的问题,这种全国范围进行售卖的事情只要铺开形成传播效应,那必然会构建一座诚信交易的桥梁。



       

这将冲破地区垄断,也会推动各地行业陷入全国性范围内的竞争。



       

是骡子是马,这只要出来溜溜就很清楚。



       

这必然带来巨大的洗牌,也会引来无数企业的倒闭又或迅速壮大,这其中很可能会诞生无数的机会。



       

“宋女士有没有试过售卖其他产品?”李应博问道。



       

“我家就买了一个通讯器材的小工厂,没别的卖”张学舟道:“您是想拿其他产品试试水吗?”



       

“不错”李应博点点头道:“如果宋女士能铺开第二种产品,那么也必然会铺开第三种、第四种,直到越来越多产品进入售卖环节。”



       

“这个……”



       

张学舟看着李应博,只觉对方的理想是好的,但实际行动时压根不是那么一回事。



       

哪怕宋凤英亲自卖可视仪都卖得吐槽不断,言及靠着直播带来的收入才能承受可视仪的货损。



       

但还有很多人没法承受这种亏损。



       

“要不您找我妈聊聊?”



       

“正有此意!”



       

张学舟觉得自己并不看好李应博的尝试计划,而宋凤英是否愿意合作也是另一码事。



       

张学舟也不胡乱做主,这让他直接推荐了宋凤英。



       

李应博顿时欣然应下。



       

这也是李应博来北热河研究所的主因。



       

他能去盟重省找到宋凤英,但缺乏引荐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而李应博在直播软件看到的宋凤英不做算,他也没法在十余万人的观众群体中与处于直播的宋凤英商议。



       

眼下张学舟的引荐无疑将事情推向了积极的一面。




如果您觉得《第五形态》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26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