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一文钱买下高昌

作品:《 我岳父是李世民

       

高昌位于西洲上方,是西域的要道口,位于吐鲁番中心。



       

拿下高昌就可以给关中进入西域有了一个驻军之地。



       

忍受着李泰的目光,有一口没一口地吃着饭食,忍无可忍,张阳放下碗快,“知道魏王很崇拜在下,但你也不用一直看着我。”



       

李泰眼里好似有光,“现在满朝文臣武将应该都在议论你。”



       

“说不定在背后说我坏话的人也不少。”



       

李泰咧嘴笑着,“那是自然。”



       

午饭吃完,这个小胖子才离开。



       

李玥的心情很不错,尤其是一场担忧结束之后,听了青雀说完朝中的事情,内心还有些骄傲。



       

半个月后,西域送来的消息也到了关中。



       

高昌王的暴行很快就传遍了长安城,将原来过着平静生活的家庭拆散,沦为奴役,让其日夜劳作,成为高昌王敛财的一种工具。



       

糟践人命这种事情最为被人唾弃。



       

坊间充斥着对高昌王的谩骂。



       

许敬宗坐在礼部府衙中,此刻他放空着脑袋什么都不想做,也不思考任何事情。



       

跟着张侍郎一路走来太过艰辛,这一路上的起起落落也太多了,时不时就会站在悬崖边上,要不是这一次张阳可以在太极殿辩驳,说不定这一辈也就到头了。



       

“许侍郎,赵国公来见你。”



       

听到张大象的话语声,许敬宗抬头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就站在外面,阳光下他的神情带着凝重。



       

许敬宗缓缓站起身,一步步走到长孙无忌面前,“高昌的事情朝中也已经做了决定,敢问赵国公找下官有何要事。”



       

“随老夫来。”长孙无忌迈开脚步。



       

许敬宗皱眉思量片刻也只好跟上。



       

两人来到皇城的城墙上,城墙往外看去,整个长安城的繁华尽收眼底。



       

见长孙无忌不说话,许敬宗也闷声站着。



       

“当初你也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当年的诸位各自有各自的前程。”



       

听着这些话,许敬宗苦涩地笑了笑,当初李世民还是秦王,大家也都在秦王府任职,你长孙无忌何曾正眼看过我,现在倒是说得好听。



       

长孙无忌一脸愁容,“老夫想不明白,你为何就要跟着张阳做事。”



       

许敬宗拱手道:“因为张阳不虚伪,他可以坦然地与下官相处。”



       

“坦然?不虚伪?”



       

许敬宗低着头,朝堂上又有几分坦然。



       

礼部就算是只有这么三四个人,可大家也都是相互信任,愿意把事情交给对方。



       

可朝堂呢?当初也想过,既然大家都是这样,不如自己也虚伪地活着,为了往上爬谁又不是虚伪的。



       

许敬宗叹道:“赵国公,下官有句话想要说出来。”



       

长孙无忌低声道:“你说便是。”



       

许敬宗释然地笑了笑,“以前下官不明白,现在下官觉得坦然地活着很不错,赵国公不妨也试试。”



       

….听到这句话,长孙无忌的神色冷下来。



       

又朝着长孙无忌行礼,许敬宗转身离开。



       

西域的消息不断送往长安。



       

李世民看着一份份奏章,阿达兰是礼部指派前往高昌帮助高昌王解决麻烦。



       

一开始也使用了征召奴役的方式,帮助高昌王获得更多的财富。



       

其实阿达兰对待这些奴人非常地好,善待奴役,而且还能给奴役治病。



       

更会为了奴役向那些西域商人相谈,为奴役争取更好的优待。



       

高昌王不比阿达兰这般有善意。



       

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高昌王变本加厉,原本获得的财富是用来建设高昌,让高昌以后不被焉耆或者西突厥的人牵制。



       

但他并没有把这些财富用在该用的地方,反而用来给他的富贵日子添彩,整日沉迷酒肉,对奴役的压榨也更狠了。



       

之后奴役给西域商人干活得不到半点好处,最多只是给奴役足够活下去的温饱。



       

阿达兰几次劝阻高昌王不要将奴役人数扩大,并且循序渐进,可高昌王不听劝阻,甚至还要挟阿达兰必须征召更多的奴役。



       

阿达兰无可奈何只好听之任之,任由事态的发展。



       

而阿达兰在奴役中的威信也越来越好,反之高昌王对奴役的压迫已经到了一种无可复加的地步。



       

越来越多的奴役被活活累死。



       

阿达兰起初并不想带着奴役反叛,可奴役们都有了反意,只要他一声令下整个高昌的奴役都会揭竿而起。



       

面对这种信任,阿达兰还是一忍再忍,直到去年的冬日正值腊月寒冬,高昌王还在他的王宫中享受酒池肉林。



       

外面冻死了数百个奴役。



       

在那一刻阿达兰才真正打算发动叛乱。



       

一户人家平均有三到五个奴役,这些奴役有的是高昌王让人从外面抓来的,也有一些是西域其他地方逃亡而来的。



       

高昌一共有人口三万,其中奴役就四万之众,而高昌城的守备只有寥寥三千人。



       

四万人的奴役一旦反叛,迅速在高昌城造成了巨大的混乱。



       

高昌王沉迷酒池肉林之中,疏于城防建设,久久没有增加防卫。



       

在腊月那天,高昌城发动叛乱,几乎在一夜之中拿下了整个高昌城的守卫,并且上万奴役进入了高昌王宫。



       

高昌王带着所剩无几的守卫逃离了高昌,自此高昌落入了阿达兰和那些奴役之手。



       

“这些都是去年发生的事情,玄龄你也看看。”李世民将奏章递给房玄龄。



       

房玄龄看完这份奏章,“陛下可否还看过礼部当初交给高昌的方略。”



       

李世民诧异道:“那份方略?”



       

房玄龄拿出一卷书,“这是大理寺官吏经过审问,高昌王的儿子交出来的,作为物证臣已经看过了,还请陛下过目。”



       

李世民接过这份方略看了好一会儿,“这份方略写着的不过是奴役的买卖之法。”



       

….房玄龄低语道:“陛下,这份方略确实可以解决当初高昌的燃眉之急,但这份方略也要慎用,高昌王就是没有慎用,这才到了今天这般境地。”



       

香炉中的麝香还在焚烧着,李世民皱眉道:“这么说来是高昌王咎由自取。”



       

看了看房玄龄的神情,李世民又道:“又或者说这是张阳提前设计好的,要说张阳给高昌做了一个套,等着人钻进去是否又诛心了。”



       

尉迟恭和李承乾匆匆而来。



       

恭敬地递上一份军报,尉迟恭禀报道:“陛下,探子从高昌送来的消息,整个高昌都已经落入了阿达兰的手中,并且阿达兰自命高昌守备将军,统领高昌一切事务,并且那四万奴役就成了阿达兰手中的兵马。”



       

李世民看完这份军报,“他自封守备将军,西域人也用我们关中的军职?他怎么不封自己为高昌国王?”



       

尉迟恭安静地站在一旁。



       

房玄龄低声又道:“陛下,如今是拿下高昌最好的时机。”



       

李世民把身体的重量全部放在身后的靠背上,“你有什么看法?”



       

“陛下,阿达兰带领奴役推翻高昌王的暴行,陛下身为天可汗当表率其有功,召入长安进行封赏。”



       

李世民听完这些话脸上带着笑意,只要阿达兰能够来高昌就能与其周旋,说不定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高昌拿在手中。



       

尉迟恭疑惑道:“陛下,臣心中还有一事不解。”



       

李世民点头道:“讲。”



       

“喏。”尉迟恭行礼道:“这个阿达兰自封高昌守备将军,可下一个高昌王是谁,原本的高昌王室除了鞠文泰父子都已经死在了奴役的怒火之中。”



       

李承乾低语道:“或许这个阿达兰也不是那种自命不凡之辈,先以将军之位控制高昌,至于王位要不要拿下,还要忌惮西域诸国,这才只是自封将军。”



       

甘露殿内又恢复了安静。



       

当天下午,一份旨意离开了长安城,是李世民以天可汗之名召见高昌守备将军阿达兰,赐予封赏的旨意。



       

西域人或许不懂民心的重要,可中原皇帝知道这很重要。



       

坐在曲江池的张阳听到这个消息并不意外。



       

此刻许敬宗的身边还有一个西域人,此人脸上有很多沟壑,瘦得皮包骨头,脸上的印记证明了他是高昌的奴役,也是阿达兰派来的。



       

“尊敬的张侍郎,还请画押。”这个西域人用不熟练的关中话道。



       

李玥仔细地看着这份契约。



       

张阳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并且用指印画押,又拿出一文钱。



       

这奴役很恭敬地收下这一文钱,又拿出高昌王的印信,“从此,您就是高昌王,以后高昌的一切都听您吩咐。”



       

张阳拿过契约又拿下印信,用一文钱就这么买下了整个高昌。



       

一共用了一年的时间,在李玥震惊的目光下,“我们家以后是不是真有喝不完的葡萄酿了?”



       

….这奴役道:“已经备好了数十桶葡萄酿,就在长安城外。”



       

张阳笑道:“送到我们的封地吧。”



       

奴役点头,“张侍郎还有什么事需要奴来办?又或者有什么人需要奴去杀了。”



       

“杀人啊……”张阳感慨着,欲言又止。



       

奴役回话道:“奴杀人很熟练,一刀毙命。”



       

张阳咳了咳嗓子,“大可不必。”



       

“大将军时常说起张侍郎,我们这些奴役能够有今日的反叛也都靠张侍郎的安排,只要张侍郎一声令下,我也可以杀了这里的所有人,并且割开奴的咽喉,这一切都不会有其他人知道。”



       

“不用了,不用杀人。”张阳连连摆手。



       

奴役重重点头,“需要奴干活吗?奴力气很大。”



       

张阳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也不用这样,你把酒水送到我们的封地,到了村子给村子里的人,然后你就可以回到高昌,向阿达兰将军复命。”



       

又拿出一卷书,张阳递给这个奴役,“把这卷书交给他,这是我对以后高昌发展的嘱咐,他看了之后就会明白怎么做。”



       

向来不懂治理,又不懂经营民生的阿达兰,现在他应该很迷茫该做什么吧,不如先让他好好地打理高昌,并且让他与西域诸国打理好关系,这上面嘱咐的东西也不多。



       

大唐不会在短时间出兵,高昌暂时无虞,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趁着现在李世民无暇顾及高昌,并且松赞干布也在打怪升级攒经验,突厥元气大伤,夷男可汗不知死活,这片大地最大的几个巨头都顾不上高昌这个小地方的时候,也是加快发展最好的一个窗口期。



       

过了这个窗口期,李世民绝对会打高昌的旨意,更别说现在就要召见阿达兰。



       

阿达兰是不会听从李世民的旨意。



       

只是高昌未来两年内的计划,扩地种棉花,发展经济,交好在西域的“邻里关系”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见到这个奴役拿了书卷要离开,张阳又嘱咐道,“在长安城多买一些中原书籍给将军带过去,让他多看看书,多长点智慧。”



       

许敬宗小声道:“张侍郎放心,阿达兰的全家性命都在我手里。”



       

“好好照顾。”



       

“放心。”



       

李玥手里这份国契,又不可置信地看着夫君,到现在还没有回过神,夫君手中有个西域小国,高昌成了家里的财产。



       

整个高昌都是我家的财产。



       

坐在曲江池,李玥有些晕乎乎的,夫君太厉害了,太幸福了……



       

回到家中,李玥殷勤地捏着肩膀,“夫君要敲敲腿吗?”



       

张阳享受着长出一口气,“不用。”



       

“夫君要喝茶吗?”



       

“不用。”



       

“夫君晚上洗澡吗?我去准备热水。”



       

“我自己会准备的。”



       

李玥俏皮地眨了眨,“夫君用一年时间买下了高昌,多用几年我们家是不是也可以买下吐蕃了,听说吐蕃有雪山。”



       

张阳换了一个坐姿,“松赞干布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不好对付,不像鞠文泰这般好湖弄。”



       

事情好像麻烦了,媳妇看上了吐蕃的雪山。



       

买下高昌看似简单,事情也有些失控,原本以为需要两三年,没想到这个鞠文泰这么中用,果然是太过谨慎了。



       

无事一身轻,把挂念在心上的事情办完,张阳每日也可以悠闲地过自己的日子。



       

从崇文殿离开,张阳又来到礼部。



       

自从上一次礼部被李孝恭烧了,如今修建完毕变得气派不少,李世民也重新看待礼部的作用。



       

.



       

张围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如果您觉得《我岳父是李世民》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2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