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351章 奔赴川蜀

作品:《 大康搬砖记

       

飞艇和热气球刚进城的时候,很多百姓都跑出来看。



       

海东青出现之前,飞艇也来过襄王城,百姓并不是很害怕。



       

可是当飞艇往下扔手雷,不少百姓都被吓住了。



       

然后他们又发现,飞艇攻击的是御林军,根本不伤害其他人,百姓又三三两两聚集起来看热闹。



       

“御林军这下要倒霉喽!”



       

“可不是,那些大鸟在御林军上边飞了那么久,往下扔了那么多神雷和火油坛,御林军不死完也得死一大半!”



       

“这群霸王兵天天去我店里又吃又拿,从来不给钱,早就该死了!”



       

“还有襄王,也该死!”



       

“你们嘴上把点门,非议君王可是死罪!”



       

“怕什么,咱们都是多少年的老街坊了,谁会往外说?再说,以后恐怕就没有襄王了!”



       

“怎么说?”



       

“不光御林军,皇宫也被镇远镖局攻破了!”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我隔壁的老张家,有个闺女在宫里当婢女,刚才她跑回来了,说镇远镖局的人杀进了皇宫,把宫墙都炸塌了!”



       

“这闺女糊涂啊,就算宫墙塌了,她也不能跑回家啊,这不是给家里人招灾吗?”



       

“怎么说?”



       

“一代新王换旧王,镇远镖局赶走了襄王,肯定会立新王,但是不管新王旧王都得有人去伺候,镇远镖局的人占了皇宫后,新王清点人数,到时候发现她跑了,肯定会派人来她家找人啊!”



       

“不会的,张家闺女说是镇远镖局的人放她跑的,当时镇远镖局的人还喊话说念了一段什么释奴令,说他们回头会毁了奴籍文书,让太监宫女不要担心,回来后该干嘛就干嘛,不光是张家闺女,宫里的太监宫女差不多都跑光了!”



       

“啥是释奴令?”



       

当初金锋推行释奴令,只在京城一带展开,还没来得及推广到襄地,四皇子就篡位了。



       

就在百姓们讨论释奴令的时候,发现热气球和飞艇散开了,向下抛洒传单。



       

传单如同雪花一样,飘得到处都是,别说现在御林军被炸,府兵逃窜,就算是以前,他们也挡不住百姓去捡拾。



       

虽然百姓大多不识字,但是谁不认识一两个识字的人?



       

一个中年百姓拿着传单,跑向邻居家。



       

邻居家的大儿子是读书人,去年还考中了秀才,是周围一片的名人。



       

“四清四清,你是读书人,快看看这上面写了什么?”



       

中年百姓一边喊着,一边冲进邻居家院子。



       

进了院子才发现,院子里已经站了不少人,人人手里都拿着传单。



       

“茂才叔也来啦?”



       

院子中间站着一个年轻人,虽然衣服上打着补丁,但是腰杆挺得笔直,笑着说道:



       

“这上面写着金锋先生带领镇远镖局在北边击败了党项人,让襄王手下的权贵地主不要压迫咱们百姓,否则等金先生带着镇远镖局打过来,会找他们算总账!



       

金先生还说了,等镇远镖局打过来,就给百姓做主,把地主占了百姓的地,还给老百姓!……”



       

每说一句,下边的百姓就激动一分。



       

等到四海说完,不少百姓激动的眼睛都红了。



       

他们这些年的日子实在太苦了,现在终于有人愿意来给他们做主了。



       

当然,这里毕竟不是川蜀,还有很多百姓不知道金锋和镇远镖局,也不相信传单上的内容。



       

“四海,你是读书人,见多识广,你刚才说的金先生是谁啊,说话的口气也太大了吧?”



       

一个佝偻着腰的百姓问道。



       

“三爷,您竟然连金锋先生和镇远镖局都不知道?那去年的新政你知道吗?”



       

去年春上,金锋在京城说服陈佶推行新政,虽然藩王们百般抵触,但是圣旨下来了,他们就算再不乐意,也只能在城门的告示栏里张贴新政内容。



       

只可惜新政才实行了不到半年,四皇子就篡位了,随后各地藩王相继自立,新政也就被废了。



       

虽然新政只执行了半年不到,而且在执行期间被各地权贵处处加码,但是对于百姓来说,新政依旧让他们有了几个月喘息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新政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新政我知道,可是和这位金先生有什么关系?”老人问道。



       

“三爷,新政就是金先生在京城当官的时候,劝说皇帝陛下颁发的……”



       

年轻人又跟周围的百姓普及了一遍金锋的过往。



       

言语中,对金锋的崇拜几乎掩饰不住。



       

襄王还没称帝的时候,没有禁止说书人传颂金锋的事迹,也没有禁止金川商会来襄地做生意。



       

普通百姓对于金锋了解不多,但是四清是读书人,早就听说过金锋,还曾经和一群读书人到处收集金锋的诗句。



       

他们买不起香皂,于是就凑钱找一个人去青楼寻找香皂盒摘录。



       

今天看到热气球和飞艇的时候,很多百姓恐慌不已,但是也有很多百姓和四清一样,激动万分。



       

等到院子里的邻居都走了,四清扭头看向自己父母:“爹,娘,我想去川蜀!”



       

“现在世道这么乱,去川蜀干什么?”母亲担忧问道。



       

“金先生在传单上说了,川蜀举办了学堂,去学堂学习之后,回来就能组建工农联合会,以后金先生过来,我就可以优先挑地,还可以当官!”



       

“那要是金先生打不过来怎么办,你就成反贼了!”



       

“不会的,”四清指着天上的热气球说道:“娘,你看看,这就是金先生做出来的武器!这种武器,谁能挡得住?川蜀又不远,金先生一定会打过来的!”



       

“那等他打过来再说!”母亲还是不愿意。



       

“娘,金先生现在正是用人之际,现在去了才能建功立业,等金先生打过来,就没有机会了!”四海说道。



       

“孩他娘,这次就听孩子的吧。”



       

一向老实木讷的父亲开口了:“孩子长大了,懂的道理比我们多,让他去吧!”



       

襄地百姓已经快被权贵地主压得活不下去了,放孩子出去闯闯,说不定还能有条活路!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襄王城各处。



       

接下来的时间,无数襄地百姓离开家乡,翻山越岭奔赴川蜀。




如果您觉得《大康搬砖记》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2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