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 分封

作品:《 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

       

李二对于这种小国,自然说不上上心。



       

随后倒是问起了李重这个太子太师道:“这一个多月,太子监国监得怎么样?”



       

李重先是看了一眼乾儿,对方也回以眼神,这才道:“还行吧,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的。”



       

李承乾只想说,有老师你这么说话的吗。



       

你就不能至少夸一下乾儿?



       

然而,李重那不是怕他骄傲么。



       

“毕竟……这一个多月,也没遇到什么大事,或者是棘手的事。”



       

李重后面又补充了这么一句。



       

李二琢磨着李重的话的意思。



       

当然!也没有深究。



       

之后李重又道:“我的奏疏写好了。”



       

说完,便起身把他的论文奉上。



       

用的是后世论文的格式。



       

从几百字的前言当中,李二便可以直接看到结论。



       

最后得出在五十七年后,关中的人口将会达到饱和,与此同时,还算出了一个正常的五口之家,维持最基本生存所需要的耕地是二十六亩。超过二十六亩,就代表了今年有余粮,还可以留到下一年接着吃。



       

只能说,这算出来的,跟史书上说得差不多。



       

李二翻了翻,看前言基本上还能看得懂。



       

看到后面的分析跟计算,那只能说头都有点大。



       

只能是拿回去慢慢地一点点看了。



       

“父皇,儿臣也有东西要献上。”



       

“哦?什么?”



       

然后李承乾就把他让孔颖达、陆德明等人作的注疏给献上。



       

不过说起来,今年去世的人还挺多的。



       

就比如说这里面所提到的陆德明。



       

所以,在献上的同时,李承乾也是汇报道:“陆德明几日前,已经病逝。儿臣已经派人去吊唁过了。”



       

李二听到陆德明竟然病逝了,也是不禁有些感慨,翻了翻李承乾递上来的东西。



       

发现这写得还是很不错的。



       

当下也是下令赏赐其家束帛二百段。



       

然后问太子道:“这是什么时候撰写的?”



       

李承乾道:“上一年。”



       

李二:“朕怎么不知道?”



       

李承乾:“儿臣觉得古时的经史典籍都有点太难读懂,于是就让他们撰写。为的就是能让儿臣在看的时候觉得更加简单易懂些。”



       

李二:“不错!太子能够这么认真地读书,父皇很高兴。那你现在都读完什么书了?”



       

李承乾:“这里的基本上都读完了。”



       

李二一看,直接一摞。



       

……



       

当天晚上。



       

李二便让人拿着这一摞书回去给长孙皇后看。



       

“你是说,乾儿把这些都读完了?”



       

李二点了点头,道:“朕小时候,都没有他这么刻苦。”



       

“这李重到底是怎么做到能让一个小孩子,乖乖地把这么多书给读完的?”



       

长孙皇后只觉得很是不可思议。



       

“是不是只是随便读读?看过而已。”



       

李二却是道:“就算只是看过而已,也得有那個静下来的心。”



       

然后长孙皇后就开始猜,陛下说这么多的目的是什么。



       

“所以陛下是想说什么?”



       

她干脆直接开口道。



       

李二咳嗽了一声,怎么给李重刷点名声跟好感,这么难。



       

“没什么,朕只是想说,这李重做得确实好,顺便,也想让皇后跟着高兴高兴。”



       

可长孙皇后却觉得,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就是可惜,李重应该不会愿意当其他皇子的老师。”



       

只见长孙皇后轻声说道:



       

“不然,要是陛下的子嗣都能这样的话……”



       

李二也皱起了眉头。



       

确实!



       

李重肯定不会答应,猜都能猜得出来。



       

不过皇后这想得也太深远了。



       

而且说起这个,李二便又想到了诸王的分封。



       

如果是参照周朝的分封,大唐是不是也会有八百年?



       

就算是没有周朝的八百年,有汉朝的四百年也不错。



       

第二天。



       

李二便又单独召见了李重。



       

李重听完了以后,只想说,李二你是在想屁吃。



       

要是真的那么分封,估计三百年都没有了,因为晋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陛下应该想的是怎么集权,而不是分封。”



       

“分封难道就真的不行?你知道历史,所以史书上怎么说的?”



       

李重便道:“史书上说,你最终还是被劝止了分封。”



       

李二便道:“所以,这就是大唐为什么只能有三百年的原因。”



       

李重:“……”



       

李重在想,自己该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才好。



       

结果……



       

这一坐就又是大半天。



       

有时候吧,李重真的觉得李二有点天真。



       

最后……



       

李重只能是说道:“分封,也不是不行!只不过不能像你这么封!”



       

李二:“那怎么封?”



       

李重便道:“比如说,我是说比如,现在大唐的土地不能动,大唐以外的,可以分。”



       

李二:“……”



       

李二:“朕不是很明白。”



       

李重解释道:“我知道,你之所以支持分封,是觉得这样有利于国祚,但事实却是,人都是自私的。像晋朝,不就是个个封王都想自己当陛下,所以才有了八王之乱?”



       

“周朝跟汉朝之所以分封能行得通,那实质也完全不一样,尤其是周朝的分封。周朝,说白了,一开始也就是国都附近那巴掌大的地,他的分封,实则是把贵族功臣都分封出去,为它开疆拓土,因为它所分封的那些土地,本来也不是它的,至少不全是它所有的,因为当时还住着不少其他的蛮夷戎狄呢,并且很多土地、农田,也都还没有被开垦出来,是那些封王一点点地把原本都是荒地的土地给开垦出来,才最终有了大周的繁盛。”



       

“而汉朝呢,如果没有汉武帝的推恩令,诸侯们可能早就造反了。汉武帝为什么要推行推恩令?他是觉得无聊,无所事事,才这么做的吗?那还不是看到了这些封王对自己、对朝廷已经构成了威胁,觉得不能让他们继续做大,所以才推出了推出恩。”



       

“你倒好,生怕后代子孙不像司马家的八王之乱,生怕长子嫡孙,正统的皇位继承人,不像汉武帝一样,怕被诸侯王从皇位上一脚踹下来,所以才想出了推恩令。”



       

“然后我说的可以分,是指可以学周朝,周朝一开始不就是长安这一片,如果你把大唐现在的国土全部看成周朝以前的国都,再把大唐以外的土地,都看成什么齐楚燕韩赵魏秦,那这种可以分。”



       

李二便明白李重的意思了。



       

可问题是……



       

李二又不傻,外面的那些地,白送都没人要。



       

那就不叫分封,那应该叫流放更加适合。




如果您觉得《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71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