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399章 畅所欲言

作品:《 寒门枭士

       

其实关于农事,金锋也想过很多。



       

如今金川商会利用香皂、黑刀,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大量金钱。



       

这些金钱养活一个西河湾的几千人绰绰有余。



       

而且西河湾用工人数最多的纺织厂,随着新型织布机的投入使用,不但已经自给自足,还有所结余。



       

如今冶铁车间完全形成流水线作业,满仓培训的女弟子,每人都负责制造织布机的一两个部件。



       

然后送到隔壁的组装间,很快一台织布机就拼装好。



       

不仅可以防止泄密,而且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大康传统的木匠,一个月能造出一台织布机,已经算是速度非常快了。



       

而冶铁车间这边,如果唐冬冬需要,满仓带着一群女弟子,一天时间能造出十几台。



       

除了流水线作业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机床的运用。



       

冶铁车间已经有了十几台简易机床,虽然还非常原始,但是用来制作金锋设计的织布机绰绰有余。

记住网址m.qbyqxs.com

       

木匠需要精雕细刻好几天的部件,利用机床,刷刷几下就搞定了。



       

这就是工业的力量。



       

金锋制造的新型织布机,采用风车驱动,没风的时候就用牲口驱动,织布速度是大康传统织布机完全无法比拟的。



       

这就决定了,西河湾纺织厂的人工成本大大降低。



       

纺织厂也随之扭亏为盈。



       

除了纺织厂,还有盐厂。



       

等到九公主这边协调完毕,双驼峰附近势必会开办很多制盐厂,到时候又可以解决很大一批百姓的就业问题。



       

所以金锋不担心自己吃不饱肚子,也能养活整个西河湾,如果给他一两年时间,金锋甚至可以让整个金川县转入工业发展模式,解决百姓的吃喝问题。



       

可是老天爷没有给他这个时间。



       

这场秋雨下的时间太长,金川县来年至少一半的田地都要绝收。



       

朝廷又在这个节骨眼上加收赋税,老百姓怎么活?



       

而且天下的粮食总数是一定的,绝大多数集中在地主乡绅手中,金锋可以发展工业,卖香皂、卖盐、卖布这些东西,赚钱购买粮食养活金川百姓,那其他地方的百姓怎么办?



       

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打击地主乡绅,同时大力发展农业。



       

打击地主乡绅,金锋就不用想了。



       

别说他一个区区清水男爵,便是当朝皇帝陈佶,想要做到都千难万难。



       

所以只剩下发展农业一条路可走。



       

发展农业,金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杂交水稻技术。



       

前世正是这个技术,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可是随即又放弃了。



       

前世袁爷爷带领团队在田间地头辛苦几十年,才解决的问题,金锋一个学机械的,只是大概知道其原理,具体怎么操作,金锋就不是很懂。



       

不过金锋前世也出自农家,小时候经常帮着家里下地干活,对于农事并不陌生。



       

虽然没办法跟专业学农业的相比,但是对于如今的大康来说,也属于超越时代的技术。



       

因为大康目前的耕种方式,也和冶炼一样极为落后。



       

很多地方都还采用刀耕火种的原始耕种方式。



       

所谓刀耕火种,就是在地里焚烧草木,然后用草木灰为肥料,进行播种。



       

播种的时候也不翻地,直接用木棍在地上戳个窟窿,然后把种子扔进窟窿里,再把窟窿踩上,就算耕种完成了。



       

这样种出来的庄稼,产量怎么可能高?



       

大康的小麦,平均亩产只有一百多斤,两百斤已经是高产良田了,而且还需要风调雨顺。



       

不是说百姓不知道翻地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是百姓没有耕牛。



       

除了耕牛价格高昂之外,还有很多地方养牛也需要缴税。



       

不光是大康,金锋前世的历史上,封建王朝也出过这么扯淡的苛捐杂税。



       

没有耕牛,男丁又少,再加上耕种的农具落后,指望一群老弱妇孺翻地,恐怕农时过去,她们也翻不了几块,只能采用这种粗糙的耕种方式。



       

金锋之前就想过把自己知道的种植经验,传授给农民。



       

然而金川县以山地为主,百姓大多以种植桑麻为生,种植水稻、小麦者比较少,金锋后来一忙,这事就耽搁了。



       

现在九公主主动问起,金锋便准备好好跟她聊聊。



       

“民以食为天,农事乃立国之本,老先生自然说过。”金锋答道。



       

“那老先生如何说?”九公主追问道。



       

“这个……”金锋犹豫了一下,问道:“老先生的话比较激进,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九公主绝对称得上兰心蕙质,听金锋这样一说,就知道他接下来肯定要批判朝廷。



       

但是农业对于国家实在太重要了,九公主想了一下,把秦铭等护卫全部赶出医疗室,就连沁儿也一起赶了出去。



       

房间里只剩下金锋、九公主、庆慕岚和魏无涯四人。



       

“先生,如今这里没有外人,先生想说什么只管畅所欲言,哪怕你骂父皇是昏君,本宫也绝不追究!”



       

九公主说完,郑重其事对着金锋行了一礼:“还望先生为天下黎民百姓着想,如实相告。”



       

“先生,你想说什么就说吧,舞阳和那些争权夺利的混蛋不一样,她是真的想为大康做事。”



       

庆慕岚鼓励道:“而且大康开国数百年,还没有因言获罪的先例。”



       

说完,害怕金锋担心,先打了个样:“舞阳,你说陛下是昏君,一点都不假,庆怀哥哥和先生明明打了胜仗,结果给党项的岁贡却增加了,如此作为,不是昏君是什么?”



       

“唉!……”



       

九公主叹息着摇了摇头,没有辩解。



       

也无从辩解。



       

因为这件事,九公主对陈佶也非常不满。



       

其实说起来,陈佶这个决定做的有些莫名其妙。



       

事发前几天,陈佶还在主战派的劝说下,偏向于和党项人彻底决裂,不再纳贡,把节省出来的钱粮用来练兵御敌。



       

可是主和派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一副前朝书画大家的墨宝真迹送了上去,竟然让陈佶改了主意。



       

听起来很梦幻,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扯淡。



       

这也是皇权时代最大的弊端。



       

皇帝的权利太大了,很多影响全天下的命令,都是皇帝一拍脑袋做出的结果。



       

或许只是一两天时间,皇帝便后悔了,可是政令已下,皇帝后悔也没用,只能捏着鼻子继续执行。



       

这种事金锋前世学习的历史的时候也经常看到。



       

原本好好的国家,可能因为出现一个昏君,就迅速衰败下去。




如果您觉得《寒门枭士》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68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