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0825章 复立奴隶法?

作品:《 寇季魂穿北宋

       

黑汗王玉素甫听到了萧匹敌的分析,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他率领着兵马进入到了宋国的河西以后,倒是没屠戮什么平民百姓,因为没有机会。



       

宋国兵马在他率兵入境以后,果断的施行了坚壁清野的策略,偌大的瓜州、沙州,一根羊毛也没有,更被提平民百姓。



       

但他在跟宋国对战的时候,倒是弄死了宋国不少的兵马。



       

依照萧匹敌的说法,他算是跟宋国结下了死仇,宋国一旦腾出手,必然会灭了黑汗王朝。



       

只是,黑汗王玉素甫手里的粮草已经被焚毁了大半,没有足够的粮草支撑,他已经没有再战下去的心思。



       

所以,即便是萧匹敌的话影响到他,他依然没有改变退兵的心意。



       

“伤其一人,必诛之?宋人还真是狂妄自大。他们不进我黑汗王朝的疆土便罢了,若是进了我黑汗王朝的疆土,本汗便叫有来无回。”



       

黑汗王玉素甫阴沉着脸,冷哼了一声。



       

萧匹敌皱起了眉头,沉声道:“汗王!宋国兵锋之盛,你我是有目共睹的。汗王真的觉得,你黑汗王朝的兵马,能挡得住宋国兵锋入境?”



       

黑汗王玉素甫冷着脸,“本汗帐下雄兵百万,岂会奈何不了一个小小的宋国。”



       

“小小的宋国?”



       

萧匹敌盯着黑汗王玉素甫,掷地有声的道:“汗王有兵百万,宋国亦是如此。汗王帐下的百姓有两百多万帐,宋国的百姓有四千多万户。



       

汗王帐下的男丁,勉勉强强也就两百七八十万而已。



       

宋皇坐下的男丁,有四千八百万之巨。



       

汗王召集百万雄兵,几乎抽空了半个黑汗王朝的男丁。



       

可宋皇召集百万雄兵,只需要在其坐下一府之地内,抽调男丁便足以。



       

汗王的百万雄兵没了,黑汗王朝会伤筋动骨。



       

可宋皇百万雄兵没了,宋皇可以下旨再抽调百万雄兵。



       

国力如此悬殊,汗王安敢小逊宋国?”



       

说到此处,萧匹敌遥指辽国所在的方向,“我皇帐下有百姓一千三百万帐,男丁有一千六百万之巨,我皇应对宋国,尚且小心翼翼。



       

汗王安敢小逊宋国?”



       

萧匹敌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我皇若败,一千三百万帐的百姓,很有可能有一千万帐就会归宋国统治。依照宋国掌权者的习惯,届时侵入到你黑汗王朝的兵马中,很有可能就有我辽人,我辽人很有可能还是先锋。



       

我帐下二十万兵马的战力如何,汗王心里清楚。



       

若是他们数量超过百万,侵入到黑汗王朝,汗王能当否?”



       

黑汗王玉素甫听到了此话,脸色阴沉的能滴出血。



       

黑汗王玉素甫跟萧匹敌,以及萧匹敌麾下的兵马相处时间也不短,知道萧匹敌麾下兵马的实力。



       

毫不客气的说,萧匹敌麾下的兵马数量无需突破百万,只要有五十万,就能将他手底下的百万黑汗兵压着打。



       

萧匹敌麾下的兵马数量真要是突破了百万,那能轻而易举横扫黑汗王朝。



       

萧匹敌咬着牙道:“此战,是关乎国运的一战,不仅关乎着我辽人的国运,也关乎着你黑汗人的国运。所以不能退,更不能败。



       

退了、败了,我们会国破家亡,我们的后人会被人奴役。



       

而你我的脑袋,也会被人砍下来,送到宋皇陛前,任由宋皇当蹴鞠踢。”



       

黑汗王玉素甫阴沉着脸,仰起头盯着萧匹敌,声音有些生硬的道:“是你们将本汗拉入到这场战事当中,你们若是不将本汗拉入到这场战事当中,本汗或许可以和宋皇相安无事。”



       

“相安无事?”



       

萧匹敌质问道:“汗王觉得,在这西域,宋皇拿下一个小小的河西,就会满足?宋皇有效仿汉唐时期那些千古一帝的雄心,他岂会让汉唐时期掌控的那些疆土,落到别人手里?



       

汗王难道忘了,在西州回鹘境内看到的那半块唐碑?”



       

黑汗王玉素甫咬着牙,垂着头,没有再说出一句话。



       

萧匹敌见此,就知道黑汗王玉素甫已经被他说服,只是还有顾虑,所以没有开口答应继续留下来。



       

萧匹敌直言道:“外臣知道,汗王是因为缺少粮草,才不得不退兵。”



       

萧匹敌给了黑汗王玉素甫一个台阶,黑汗王玉素甫顺势而下,沉声道:“兵马消耗过多,本汗可以继续从国内征调,可没有粮草,本汗根本没办法跟宋人耗下去。



       

本汗从西州回鹘缴获到的大批的金银和粮草,已经尽数运回了国内,如今恐怕已经被分配一空。



       

本汗想要将那些金银和粮食拿回来,就得亲自回国,从那些贵族手里讨要。



       

除了本汗,其他人可没办法从那些贵族口中扣一粒粮食出来。”



       

萧匹敌郑重的道:“外臣也猜到了汗王的顾虑,所以外臣决定,将我辽兵在西州回鹘内缴获到的六成粮草和牛羊暂借给汗王。



       

随后汗王杀入宋国,抢夺下了足够的粮草和金银以后,可以还给外臣。



       

外臣也好跟我皇有一个交代。”



       

萧匹敌只说借,没说给,就是为了消除黑汗王玉素甫的顾虑。



       

他若是大方的说将在西州回鹘境内缴获到的六成粮食给黑汗王玉素甫,那黑汗王玉素甫必然会怀疑他的用心。



       

黑汗王玉素甫听到了萧匹敌说愿意给他借粮,心中有一些迟疑。



       

萧匹敌见此,继续道:“我辽国和黑汗是盟国,攻讨宋国,是我们共同的目标。离开了黑汗,我辽国不可能攻入宋国,离开了我辽国,汗王也没办法攻入宋国。



       

所以该支持汗王的时候,我辽国自然不会吝啬。”



       

黑汗王玉素甫听到了此话,脸色好看了不少。



       

萧匹敌之前可是言辞灼灼的称,辽皇帐下有一千多万帐的百姓,比黑汗王朝厉害了不知道多少。



       

如今却说辽国离开了黑汗不行。



       

暗中捧了黑汗王玉素甫一把,黑汗王玉素甫心里觉得十分舒坦。



       

黑汗王玉素甫瞥了萧匹敌一眼道:“那你就将你在西州回鹘境内缴获的粮食暂借给本汗,等本汗攻入到了宋国,一定会加倍奉还。”



       

萧匹敌听到此话,急忙问道:“汗王决定留下了?”



       

黑汗王玉素甫反问道:“不然呢?难道等宋国坐大,反攻我黑汗?”



       

萧匹敌果断道:“汗王英明。”



       

黑汗王玉素甫不屑的摆摆手道:“别在这里跟本汗讲这些虚的。本汗随后会派人回到国内,再征一批兵马过来。



       

到时候本汗会跟宋人,在玉门关死磕到底。



       

你在阳关那边也不能懈怠。



       

本汗在玉门关吸引了宋国不少兵力,阳关那边宋兵的数量恐怕不多。



       

你得尽快破了阳关。”



       

萧匹敌郑重的道:“外臣回头再从西州回鹘调五万兵马过来,合兵一处,为汗王破开阳关。”



       

黑汗王玉素甫缓缓点头道:“半个月!半个月内,你破不了阳关,你就来此处吸引宋国重兵的注意力,本汗带人去破阳关。”



       

萧匹敌神情微微一僵,道:“外臣争取在半个月内,为汗王破开阳关。”



       

黑汗王玉素甫满意的点点头,道:“以后别在本汗面前那么放肆了。”



       

萧匹敌陪着笑脸道:“外臣一时冒犯,还请汗王恕罪。”



       

二人又说了一些场面话,黑汗王玉素甫邀请萧匹敌一起吃了一顿便饭。



       

萧匹敌在黑汗兵营里歇息得了一夜,便快马赶回了阳关。



       

两日后。



       

萧匹敌派遣去西州回鹘境内押解西州回鹘百姓的人回到了阳关,带了足足十万多西州回鹘的百姓。



       

此外还带了许多粮草和牛羊。



       

萧匹敌给自己留下了一部分,派遣将剩下的大部分送去给黑汗王玉素甫。



       

黑汗王玉素甫拿到了粮食和牛羊以后,终于放下了撤退的心思,派人回黑汗国境内,再征一批兵马。



       

黑汗王玉素甫决定,要用百万兵马,硬破了玉门关。



       

此后一段日子,三方相安无战事。



       

萧匹敌在抽调西州回鹘境内坐镇的辽兵,同时也在抽调在西州回鹘境内所有的缴获。



       

黑汗王玉素甫和萧匹敌二人率领的兵马在不断增多,粮食也在源源不断的运入军营。



       

从二人的表现看,二人明显是准备跟种世衡和狄青大战一场。



       

阳关城头上。



       

寇季和李迪并肩而立。



       

瞧着城外源源不断进入到辽营的辽兵、牛羊马匹。



       

李迪忍不住感慨道:“他们准备跟我们大干一场。”



       

寇季淡然笑道:“勇气可嘉。”



       

李迪赞同的点头。



       

寇季回过头,看着阳关背后,那远比城外辽兵庞大近十倍的粮草运输队伍,以及前来驰援的地方兵,脸上笑容更加灿烂。



       

大宋如今家底丰厚。



       

对方无论是跟大宋拼兵力,还是拼粮草,完全都不是对手。



       

整个大宋的禁军数量并不多。



       

但是地方兵的数量,却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随着大宋路改府的政策彻底落实,地方兵的分配也做了进一步的梳理。



       

如今,地方上的府兵、州兵、县兵加起来,一府的兵力可达三万多。



       

其中一些军管区的兵力,更是超过了三万。



       

大宋路改府以后,有府多少?



       

十八个府,两个大的军管区。



       

十八个府的地方兵加起来,达到了五十多万。



       

两个大的军管区,除了有两大禁军坐镇以外,地方兵更是不计其数。



       

为了有效的统治军管区,军管区内的宋人,几乎都是半民半兵。



       

就这些,还是大宋现有的兵力。



       

前方战事若是吃紧,赵祯一声令下,从各地大肆征兵的话,随时都能征出一百万壮丁,奔赴战场。



       

甚至有可能更多。



       

在如今的大宋,当兵不再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事情。



       

在如今的大宋,当兵是可以发家,可以暴富的事情。



       

寇季河西一战,催生出了数万暴发户,十数万的大地主。



       

寇季西夏一战,催生出了数万暴发户,数十万大地主。



       

大理一战,辽国一战,虽然不是寇季主持的,但也催生出了许多暴发户和大地主。



       

朝廷在分发战利品时候的大方,是有目共睹的。



       

搏一搏,贫农便富农。



       

再搏一搏,富农变地主。



       

贫寒人家的子弟,如今削尖了脑袋想进入到军中,去战场上厮杀。



       

如此情况下,黑汗王玉素甫和萧匹敌跟寇季比拼兵力优势,简直就是不自量力。



       

至于财力方面,黑汗王玉素甫和萧匹敌就更没办法跟寇季比。



       

大宋最穷的时候,财力尚且能压着周遭所有国邦。



       

如今大宋富得流油,财力方面几乎能将周遭的所有国邦按在地上摩擦。



       

至于粮食方面,更不用多说。



       

李迪待在阳关不走,就是为了软磨硬泡的将河西的存粮、牛羊、干果等物塞到军中消化了,可见河西的存粮已经超过了河西百姓和河西的商人能消化的数量。



       

河西各处粮仓若是敞开了让如今在河西境内的兵马吃,估计也够他们吃大半年的。



       

这还不算其他地方的存粮。



       

吕夷简、王曾、张知白三个老倌,为了拿回燕云,不仅将国库塞满了,各地常平仓也塞满了。



       

如今三个老倌的门生天天在天下各处常平仓前转悠,就是为了避免地方上的官员将常平仓掏空,导致朝廷打仗需要用的时候没粮。



       

正是因为朝廷硬实力足够,朝廷才敢跟黑汗王朝和辽国一起开战。



       

正式因为硬实力足以碾压周边诸国,寇季才敢在这个时候钓鱼。



       

萧匹敌和黑汗王玉素甫调兵遣将、征调粮草持续了整整十日。



       

十日后。



       

萧匹敌和黑汗王玉素甫一起对阳关和玉门关发起了进攻。



       

黑汗王玉素甫率领着自己的黑汗兵,实打实的在跟种世衡硬刚。



       

萧匹敌则派遣西州回鹘的兵马,跟狄青二人打起了消耗战。



       

战事一开始,就再也没有停歇过。



       

即便是休息,也不会超过五个时辰。



       

黑汗王玉素甫疯狂的攻打玉门关,萧匹敌也派遣着西州回鹘的兵马疯狂的消耗着狄青手里的黑汗人。



       

鏖战了五日。



       

黑汗王玉素甫没能啃下玉门关,萧匹敌也没能攻克阳关。



       

双方选择交换了一下阵地。



       

黑汗王玉素甫率领着黑汗兵出现在了阳关以后,阳关确实感受到了一些压力。



       

寇季立马将阳关内的黑汗人调遣到了玉门关,又将玉门关内的地方兵调遣到了阳关,继续跟对方打起了消耗战。



       

阳关和玉门关的战事打的如火如荼。



       

汴京城内却一片歌舞升平。



       

汴京城内所有人都知道河西境内正在发生大战,但是没有人为此担忧。



       

因为汴京城内的人都知道,寇季人在河西。



       

在汴京城所有人印象里,寇季从插手兵事的那一日到如今,就没打过败仗。



       

他主持的战事,每一场都是收获颇丰。



       

汴京城里的人觉得,此次寇季在河西大战,战后必然也会收获颇丰。



       

开年以后。



       

汴京城内的商人突然联合在了一起,通过各个渠道,向朝廷建议,复立秦汉时期的奴隶法。



       

其目的就是为了分润战争的红利。



       

朝廷在推行了长工制式契约以后,民间的豪门大户们立马跟自己的佃户更改了短契。



       

朝廷顺势将一百万赤贫的百姓迁到了大理,分了许多地给那些赤贫的百姓。



       

赤贫的百姓一跃变成了小地主。



       

豪门大户手里的佃户有些人心浮动。



       

豪门大户顿时慌了。



       

得知了黑汗王朝的黑汗王送了百万奴隶给寇季,豪门大户立马生出了瓜分寇季手里百万奴隶的念头。



       

于是他们纷纷出声,希望朝廷能够复立奴隶法,以便于他们可以瓜分寇季手里的奴隶,并把他们当成奴隶用。



       

复立奴隶法的声音形成了浪潮,在汴京城内不断的翻滚。



       

一些觉得不能以人为畜,以及一些觉得蛮夷也是人,应当教化一番,当成大宋百姓的声音,愣是没盖过复立奴隶法的声音。



       

一开始复立奴隶法的声音只是在民间传扬。



       

有朝臣将此事拿到朝堂上说了一次以后,此事便成了朝堂上热议的话题。



       

一本本奏请复立奴隶法的奏疏递到了赵祯案头,赵祯看着有些头大。



       

说不能以人为畜的是朝臣,说要复立奴隶法的也是朝臣。



       

赵祯突然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的有点难。



       

寇季又不在,吕夷简、张知白和王曾三个老倌如今正为了大宋和辽国即将掀起的战事忙得不可开交,他想找个人商量一下都做不到。



       

随手将一本奏请复立奴隶法的奏疏扔到了龙案上,赵祯揉了揉眉心,“陈琳,朕不想看这些奏折了,你让人拿下去。你陪朕去蒙学转转。”



       

陈琳躬身答应了一声,吩咐人将赵祯案头的奏疏尽数拿开。



       

赵祯长出了一口气,起身出了宫殿,往蒙学所在的位置走去。



       

宫里的蒙学设立在延福宫边上,因为延福宫是宫里最大的宫殿,周边的偏殿偏院多,足够孩子们闹腾,所以赵祯将蒙学设立在了延福宫。



       

赵祯到了蒙学所在的院子前,并没有进去,侧耳在门口听了一下,听到了孩子们玩闹的声音,就知道孩子们已经下课了,于是迈步进了院子。



       

一进院子,抬眼一瞧,脸顿时黑了。



       

院子里,寇卉在打人,被打的是曹佾的儿子。



       

赵润垂泪站在一边,一个劲的让寇卉别打了。



       

寇天赐抱着双臂站在一边,宝庆拽着他的衣袖,在他身后还站着几个李昭亮的幼子、朱能的重孙、杨文广的儿子。



       

寿庆坐在自己的案几前,手里捧着一卷书,目光却落在一边的战场上。



       

赵祯只看了一眼,便明白了蒙学内发生的一切。



       

必然是以某寇姓为首的黑恶势力,在欺负他儿子,以及他儿子的狗腿子。



       

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两次了。



       

光是赵祯自己,就撞见了三次。



       

“咳……”



       

赵祯重重的咳嗽了一声。



       

寇天赐等人便回过头看向了门口。



       

一看到赵祯,赵润像是看到了救星,大声的喊道:“我父皇来了,你们别打了!”



       

寇卉听到了赵润的喊声,松开了曹佾儿子,抬眼一瞧,还真是赵祯。



       

当即,她从曹佾儿子身上滚了下来,沾了一身的泥土,小嘴一撇,便哭出了声。



       

她不仅哭,还喊。



       

“皇伯伯,曹评打我……呜呜呜……”



       

曹佾有二子,分别是长子曹评和次子曹诱。



       

被选进宫陪赵润读书的,正是曹佾的长子曹评。



       

赵祯听到了寇卉恶人先告状,心里是又好气又好笑,脸上却不动声色。



       

前两次,他撞见寇卉打人的时候,寇卉也是这么干的。



       

曹评从地上爬起身,一脸委屈的想告状,但是迟迟没有开口。



       

因为他没办法像是寇卉一样又哭又喊。



       

上一次他学着寇卉的样子又哭又喊的,被赵祯骂了个狗血喷头。



       

他至今还记得赵祯骂他的话。



       

‘你好歹也是将门出身,还比寇卉大两岁,打不过寇卉,你还有脸告状。’



       

其实他很想告诉赵祯,他能打得过寇卉,打两个寇卉都不成问题。



       

奈何有某寇姓黑恶势力头目领着三个马仔在一边看着,他不敢对寇卉动手。



       

某寇姓黑恶势力头目一般不插手他和寇卉的争端,除非他打了寇卉。



       

黑恶势力的头目他倒是不怕,他怕的是黑恶势力头目身后跟着的那个姓杨的小子。



       

那小子叫杨怀玉,比他们所有人都大,比他们所有人都高,比他们所有人都能打。



       

他对上了杨怀玉,只有被按着打的份儿。



       

“父皇,是寇卉打的曹评!”



       

赵润见曹评不出声辩解,就替曹评出声辩解。



       

赵祯迈步进了院子,哼了一声,没有言语。



       

寇天赐、曹评、杨怀玉等人齐齐向赵祯躬身施礼。



       

陈琳搬了个凳子放在了赵祯身后,赵祯坐下以后,哼了一声,道:“寇卉……”



       

赵祯刚喊了一下寇卉的名字。



       

寇天赐立马上前,施礼,“父皇……儿臣的爹爹在河西可好?您近期可否跟儿臣的爹爹通信,若是您跟儿臣的爹爹通信了,还请您帮儿臣转达,儿臣等人在家会乖的,即便是被人欺负了,也会忍气吞声的,绝对不会给他添麻烦。”



       

寇天赐一番话说完,赵祯愣是说不出斥责寇卉的话。




如果您觉得《寇季魂穿北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67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