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694【哥萨克的消息】

作品:《

       

苏子河与浑河之间的大山中,满达海率领的部众,减员已经超过一半。



       

并不都是饿死的,也不都是摔死的。



       

走着走着,就有人故意掉队,躲进某处山沟里,打算今后就在山中生活。这些人,全都是底层鞑子兵,且家属还没一起逃,根本不愿跟着满洲贵族转移。



       

满达海无法弹压逃兵,因为沿途山高林密,别失踪一个两個,就算躲起来几百上千,一时半会儿都不可能找得到。



       

翻过一个山岭,走完一条山沟,再翻过一个山岭…这就是鞑子的转进方式。



       

“啊!”



       

一声惨叫传来,又有人失足滚下山坡。



       

已经下山的鞑子,走过去查看情况。发现此人手臂骨折,浑身多处擦伤,于是伸手去夺对方的粮食。



       

“求求你,给我留点…”摔伤的鞑子苦苦哀求,翻身将自己的粮袋子护住。



       

又有鞑子过来,两人一起抢粮,将抢来的粮食平分。



       

一个又一个鞑子,从这里走过,没人去救助摔伤之人。偶尔有鞑子过来,见此人的鞋底已经磨破,便不再有任何兴趣的转身离开。



       

如今粮食还没吃完,再继续下去,就不仅是抢粮那么简单。



       

“王爷,猎到一头野猪!“



       

“好,有赏,记功!”



       

又有鞑子军官过来,对满达海:“王爷,顺着这条山沟,一直往北走是木槽岭,木槽岭离浑河就不远了。”



       

满达海摇头:“走浑河可能会遇到南蛮子,在前面选个最好翻的山岭,一直往东去。我记得南口附近,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大沟。那条大沟绵延数十里,很好通行的,沿途还有村落,可以弄来一些粮食。



       

满达海的这个决定,成功避开了骑兵师。如果他一路往北,正好跟骑兵师撞上,王廷臣已经疾驰追来了。



       

这货一直窝在大山里,则让大同骑兵完全抓瞎,甚至不确定鞑子已经走到哪里。



       

三天之后,两万六千多鞑子,来到满达海所的大沟。



       

这是正白旗辖地,多尔衮死后,就被大玉儿收归满清皇帝统治。



       

满达海道:“沿途村落的族人,必须跟着一起走,不愿走的直接杀了!“



       

此时此刻,他们剩下的粮食已极少。鞑子兵冲进村子里,是奉命带走正白旗百姓,其实各种找借口杀人抢粮,就算愿意跟着一起走的,稍不注意也会被乱刀砍死。



       

建州女真,在杀戮抢劫他们的同胞!



       

王廷臣率领的骑兵师,还有一起追击的龙骑兵,在浑河沿岸到处寻找敌踪,但连个鬼影子都见不着。



       

“这他娘的,鞑子能去哪儿?”王廷臣郁闷道。



       

王尧臣:“估计还躲在山里。“



       

王廷臣又是无奈又是好笑:“鞑子这种躲法,怕是自己就要饿死大半,他们的粮食该吃完了吧。“



       

王廷臣:“确实可恶,宁愿自己饿死,都不让咱们找到了立功。”



       

他们能找得到才见鬼了,这些鞑子,不过是干回了老本行而已。明朝的初期和中期,鞑子干不过明军,也是这样举族钻山沟迁徙,饿死冻死大半之后,经过几十上百年的繁衍又再度兴起。



       

弱小实力,自有其生存之道。



       

就拿越南来,元朝前后攻打三次。每次都是迅速攻破其都城,越南文武带着军民钻山沟,越南国王坐船躲到海上。等到天气炎热,又从山里钻出来打游击,元军因为不耐酷暑而大量生病。



       

直到元朝远征日本,被台风吹得损失惨重,这才放弃第四次征讨越南。



       

朱元璋打越南的时候,越南人同样如此,文武大臣带着军民钻山沟,越南国王坐船躲到海上。等到天气炎热,再次出来打游击,让明军因为酷暑大量生病。



       

只不过,明军即便死伤惨重,也牢牢占据城池不撤军,而且还多次派来大军平叛。



       

越南人每钻一次山沟,都会大量饿死人口!



       

当满达海率部抵达王甲部故地时,死的死,逃的逃,身边只剩一万多人。其中,还包括沿途裹挟带走的女真百姓,否则他可能连一万人都凑不齐。



       

王甲部故地,在后世的通化境内。



       

王甲部,即完颜部,很早就被努尔哈赤征服。



       

这里有个大寨子,里面屯着一些粮食。已经开始吃人肉的满达海,迅速将寨子占据,不但带走所有物资,还把这些百姓也一并带走。



       

接下来不需要翻山了,顺着山谷,一路往东北走,前方可达辉南县。



       

当然,辉南县是几百年后的地名,这个时候属于边僻之地,距离骑兵师攻城的地方很近。



       

那里已经不是建州女真的地盘,杀人抢粮更没心理负担,满达海打算一路迁徙至宁古塔,那里是爱新觉罗的祖宗之地。等他抵达宁古塔时,天气肯定已经寒冷,大同军不可能追来。



       

辉南地界,很快遭到鞑子的肆虐,不断有零星的辉发部女真,逃往梅黑河口请求帮助。



       

“留三千人守城,其余全部追击,鞑子就在前方!“



       

王廷臣还在浑河沿岸打转,好几天以后,才收到关于鞑子的消息。他派出传令兵,收拢沿途探查的骑兵,以最快速度朝辉南地区追击。



       

然而,鞑子又开始钻山沟,并迅速转到正常的山路。



       

满达海逃跑成功了!



       

烧毁辎重时,算上老弱妇孺,他身边有六万鞑子。彻底摆脱大同军的追击时,他身边仅剩一万二千多人,其中还有不少是中途裹挟的,最后一段路途基本靠吃人肉为生。



       

东北已经开始下雪,王廷臣驻马静立,其实肺都快气炸了。



       

忽然,小雪之中出现两只雪橇,由猎犬拉着快速奔来。



       

王廷臣挥动右臂,立即有骑兵冲上去,将这两只雪橇给团团包围。



       

“叽里呱啦…”



       

雪橇上的土著,着些听不懂的话。



       

王廷臣让随军的本地向导,全都过来查看究竟,终于发现有两人听得懂。



       

一个向导:“将军,这些是虎尔哈部的东海女真人,他们平时住在松花江边,好几年前就给南京的皇帝陛下进献过东珠。”



       

王廷臣点头:“虎尔哈部我知道,他们从东北远道而来,用东珠在开原换取粮食和棉布。“



       

整个东北,只有开原允许通商互市。



       

但是,所有交易都在军队的掌控下,主要是利用粮食、布匹、食盐等物品,来控制辽长城北方和东北方的少数民族。虎尔哈部实在太过遥远,每次来交易的物品很少,只为大同军提供东珠和皮毛。



       

王廷臣道:“问问他们,这都已经下雪了,为何还要来交易物品。“



       

向导与虎尔哈人一阵交流之后,道:“将军,他们是来求援的。有一伙吃人的强盗,从北山(外兴安岭)那边而来。强盗带着火铳,划船而来,抢劫粮食和金银,逼迫东海女真进献皮毛。那些强盗,



       

都是吃人的恶魔,没了粮食就杀人吃肉。“



       

王廷臣瞬间陷入迷惑,因为他不知道北边还有沙俄的哥萨克强盗。



       

向导又:“更东北边的费雅喀人,已经被这些强盗,连续抢劫了三个多月。“



       

费雅喀,又叫飞牙卡,居住在黑龙江下游和库页岛。



       

费雅喀人,一直到清末,都属于中国人。直到瑷珲条约签订,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被满清割让给沙俄。中国的费雅喀人,从此成为俄国的尼夫赫族。



       

历史上,哥萨克此次劫掠东北,竟然赖着不走了。因为他们沿着黑龙江,发现了出海口,想在黑龙江出海口建立港口城堡。整个黑龙江下游,全部变成哥萨克劫掠区,直到好几年后,才被八旗军和朝鲜军联手击溃。



       

而今,鞑子自顾不暇,当然不会去打哥萨克, 这个情况必须大同军出马才行。



       

这回可不是抢劫那么简单,黑龙江出海口的发现,让沙俄政府兴奋得发狂。率军劫掠黑龙江的斯捷潘诺夫,被沙俄国内传颂为开辟新航路的英雄。



       

沙俄政府正在讨论出兵计划,打算在接下来两年,每年打造四十艘船只,同时准备建造六十艘船的木料。这些都是内河木船,用来运兵和运送物资,沙俄想派三千大军,彻底征服黑龙江流域。



       

在另一个时空,因为沙俄吞并乌克兰,引发了和波兰的剧烈矛盾,并且还跟奥斯曼、瑞典关系恶化,



       

三千大军远征黑龙江的计划才被放弃。



       

与此同时,沙俄派来封赏斯捷潘洛夫的哥萨克头子,想要控制黑龙江流域的哥萨克势力。两个哥萨克头目,由此爆发内讧,大大削弱哥萨克的战斗力,这才被八旗军和朝鲜兵抓住战机。



       

王廷臣对向导:“告诉这人,已经下雪了,此时不可能出兵,等开春雪化之后再。”



       

松花江、黑龙江太远,王廷臣做不得主,必须回去请示上司。



       

事实上,他没把这当回事儿,一群强盗而已,兴师动众干嘛?若是强盗赖着不走,随便派几百个骑兵,过去剿灭了便是。



       

毕竟虎尔哈部,给皇帝进献过东珠,顺手帮忙打强盗还是应该的。



       

天才本站地址:。



       

7017k




如果您觉得《朕》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64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