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037【不要脸的】

作品:《

       

徐颖家,破堂屋之中。



       

全家都在,愁眉苦脸,茫然等待着世界末日。



       

昨天上午,费家恶奴已来过一次。



       

说徐颖打坏了费少爷,让赔十两银子汤药钱。又清算往年积欠的租子,加上滚动利息,一共折银四两七钱二分六厘。



       

家里省吃俭用,总算养大几只鸡,眼看着就能下蛋了,全被恶奴捉走抵债。



       

甚至,家中粮食也被夺走,让他们今后无米下锅。



       

恶奴们离开时说:“老爷仁义,允你们拖欠田租,便是少爷被打坏了,也不将你们逼上绝路。这般慈善的老爷,整个铅山上哪找去?也算你们八辈子积德。老爷说了,再给你们一天时间,把剩下的银钱凑足便罢。若是凑不齐,那就准备好田契过户。咱家老爷真真善心,只要田皮,田骨还留给你家。今后可要记得老爷恩德!”



       

全家嚎啕大哭。



       

若按新中国的划分标准,徐家也曾富裕过,可评为“富裕中农”:有自己的土地,生活还算富足,但无力雇佣长短工。



       

但十年前,铅山大灾,旱蝗齐至。



       

徐颖的祖父、祖母相继饿死,父亲兄弟三人,带着全家逃荒求生。



       

逃荒途中,徐颖的大哥、大姐、堂哥饿死,堂姐被卖给牙婆换粮食。徐颖的二叔也饿死,婶婶后来改嫁。还没结婚的三叔,入山做了土匪,至今音讯全无。



       

幸而遇到好官,知县笪继良上任,立白菜碑,施粥放粮,以工代赈,徐颖全家总算没有死绝。



       

回乡之后,只能借高利贷种地。



       

利滚利,连利息都还不起,田产陆续被收走大半。



       

一下子从“富裕中农”,变成半耕半佃谋生,还得打短工的“下中农”。



       

如今又遇这种事,看来仅剩的土地也要没了,等待他们的结局是成为“贫农”。



       

……



       

“就不该让三子读书,老实种田哪里会闯祸……”徐父脸上有伤,是昨天被打的,嘴里反复嘀咕着几句话。



       

徐母无声流泪:“总得有个念想,万一考上秀才呢。”



       

徐父不敢反抗恶奴,只能责怪妻子:“秀才没考上,倒闯了天大祸事。三子买书买笔的钱,还不如给浩娃娶亲讨媳妇!”



       

浩娃,是徐颖的堂哥徐浩。



       

二婶改嫁时,不便带着拖油瓶,就过继给徐父喂养,今年二十岁了还没成亲。



       

徐浩老实巴交,性格有些沉闷,他说:“三弟打小就聪明,是该去读书的。做了秀才相公,咱家就不用出役,我晚几年成亲也行。”



       

徐母低声说:“要不去寻珍娘和姑爷帮忙?”



       

珍娘,是徐颖的姐姐徐珍,嫁给邻村一个普通农户。



       

徐父摇头说:“珍娘能帮上什么忙?她还没出月子呢,这事莫要让她知道。”



       

全家再度陷入沉默。



       

只有徐颖的弟弟徐茂,三岁小屁孩儿一个,还拖着鼻涕满地玩耍,不明白家里的天就要塌了。



       

左等右等,徐父出了堂屋,拢着袖子蹲在门口,远远打望费家恶奴的身影。



       

一直没有出现,仿佛刽子手的刀,始终举着不砍下来。



       

恶奴没来,却等来三个学童。



       

费如鹤穿着华贵丝袍,一看便知是富家少爷。



       

徐父自惭形秽,不敢与之直视,埋头问候道:“少爷安好!”



       

不管是哪家的少爷,反正先问候总没错。



       

徐母却认出他们,知道是儿子的同学,连忙回屋倒水:“少爷们请喝水。”



       

一路走来,费如鹤确实渴了,接过陶土碗就猛灌。他是寻机出来玩耍的,懒得管这种破事,对赵瀚说:“你来讲吧。”



       

赵瀚将碗放下,拱手道:“见过伯父、伯母。”



       

徐父连忙起身,点头哈腰,惶恐道:“不敢的,不敢的,少爷莫要折咱庄稼汉的寿。”



       

“少爷有礼了。”徐母竟道了个万福。



       

徐母是见过世面的,年轻时在费家做丫鬟。因为意图勾引老爷,遭主母扫地出门。先被许配给一个瘸腿老鳏夫,待丈夫病死后,才改嫁给徐颖的父亲。



       

徐母行礼之后,忙问道:“颖娃……我家徐颖没事吧?他已两天没回家了。”



       

赵瀚没有说出真相,微笑安抚道:“徐颖无事,山长怜他聪慧,今后就住在书院里。”



       

“那就好,那就好。”徐母终于放下心来。



       

徐父虽然埋怨不该送儿子读书,但也只是口头说说,心里还是盼望儿子出人头地。



       

甚至面对恶奴欺压,要被收走仅有的土地,全家都不敢让儿子知道,免得影响了儿子读书的心情。他们也没去含珠山,心想儿子躲在书院,总好过回到家里受欺负。



       

赵瀚又说:“伯父,伯母,徐家欠的租子和利钱,今后都不用再还了。”



       

“真的?”徐家人难以置信。



       

赵瀚解释道:“费太公已然病逝,他们无暇来催租,今后恐有大变动。你们佃租的田亩,今后也会被收为学田,山长答应多佃给你们几亩。”



       

徐父噗通一声跪下,疯狂额头道:“多谢山长,多谢先生,多谢少爷。今后咱当牛做马,也要报答你们的恩情。谢谢,谢谢……”



       

其他人也跟着磕头,呼啦啦跪一地。



       

甚至三岁小屁孩都在跪,似乎觉得这特别有趣。



       

赵瀚见徐家男丁个个带伤,想必家里也被抢过。他没有阻拦对方磕头,而是留下一粒碎银子,叫上费如鹤、费纯默默离开。



       

徐家人磕头好半天,才发现三位少爷都走了,地上还放着碎银子在那儿。



       

徐父泪流满面,抹泪道:“好人啊,都是好人啊,今天遇到好人了!”



       

……



       

费氏内卷,已经持续二三十年。



       

主要还是分出去的宗支太多,无法拧成一股绳对外,且附近的土地和生意,都已被费家占得差不多。



       

还想继续扩张,就得对同族下手!



       

费松年被气死的消息传出,附近的族人抢先下手。



       

赵瀚来回这一路上,已经目睹了几场好戏。



       

“不准动,这是我家老爷的田!”



       

“你家老爷?你家老爷都被气死了。你家夫人干得好事,丢光了咱们费氏的面!”



       

“再敢扒田基,我们可要动手了!”



       

“你还动手?抄家伙,打死他们!”



       

“……”



       

两伙家奴就在田边打起来,属于费松年家的田基,被族人生生给扒掉,然后挪到十多丈外。



       

就硬抢,完全不要脸的。



       

费松年死后,只剩孤儿寡母,几个女儿早已嫁出去,此时不抢又更待何时?



       

不仅如此,跟费松年血缘较近的侄儿、侄孙,也纷纷上门讨债。说当年老太爷(费松年之父)分家不均,某某店铺该归我,某某宅子该归他,还说费松年霸占了老太爷留下的名人字画。



       

张氏穿着一身丧父,带儿子去祖宅哭诉,族长很不巧的就生病了。



       

于是乎,张氏又派人回娘家求救,她的兄弟们义愤填膺,率领上百家奴前来讨还公道。



       

此举惹来费氏公愤:费家的族内之事,哪容得了外人插手?张家这是要抢夺费家的产业吗?



       

两族闹得不可开交,已经决定打官司了,把知县冯巽搞得焦头烂额。



       

作为一县主官,遇到家产官司,可以吃了上家再吃下家。



       

可那也得看苦主是谁,就费氏和张氏,冯知县哪个都不敢吃,于是冯知县也生病了。



       

两族上演械斗,闹出几条人命。



       

费氏人多,张氏打不过,直接派人去南昌,给巡按御史递状子。



       

巡按御史很快过来,吃拿卡要一番,转身就不见踪影,说是去微服调查案件经过。



       

含珠书院。



       

胡梦泰讥讽道:“大昭兄,费氏门风,真让愚弟大开眼界。”



       

费映环居然还笑得出来:“闹呗,让他们闹,反正已经烂透了,索性脱光衣服让外人看个清楚。”



       

胡梦泰愕然,竟无言以对。



       

费映环摇头叹息:“走吧,找詹老弟读书去。我算看明白了,费氏已经无可救药,只看我自己能否考中进士跳出去。闭关闭关,发奋读书,三年后赴京会试,若落榜了就捐官做知县。”



       

费映环和胡梦泰,便去找詹兆恒一同读书制艺。



       

三人志在科举,平时里互相切磋,日子倒也过得十分充实。



       

特别是詹兆恒,虽然年仅十五岁,甚至还没有中举,八股文章竟能碾压费映环、胡梦泰。



       

江西乡试属于地狱难度,对詹兆恒而言却如探望取物。他两年后若是中举,崇祯四年就能进京会考,说不定反而更先考取进士。



       

三人互相勉励,不问纷繁杂事。



       

至于帮忙整顿书院,费映环只需以独苗举人的身份,关键时候出来表明立场便可,轻轻松松就能捡来河口镇的一家商铺。




如果您觉得《朕》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64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