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937章 乞凶礼

作品:《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玉京。



       

青宫。



       

“砰!”



       

秦王再次在殿上暴怒地摔出一物,犹自不解恨,起身一脚将身上的桌案踹翻。



       

暴怒咆哮:“老儿欺人太甚!”



       

殿下一众臣属面面相觑。



       

不知这位殿下为何突然如此暴怒。



       

明明上一刻还心情颇为欢悦。



       

便是因为最近京中盛传的流言。



       

对于此事,殿上众臣心中还颇有微辞。



       

本来他们想劝秦王借用这次机会,与那天波侯修复关系。



       

却没有想到,殿下竟然暗地里着人使了手段,令那钟馗入了长乐公主眼中。



       

也没有想到,那长乐公主竟然如此不自惜名声。



       

他们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其中蹊跷?



       

若没有长乐公主配合,京中岂会这般快便传出这等流言?



       

就算传出,没有她推波助澜,又有几人敢议论此事?



       

不管如何,此事于玉京中流传极速,甚至已经传出京中,相信要不了多久,便会天下皆知。



       

且不说那钟馗,此人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此事一出,他受人耻笑是必定的,但也无人会在意。



       

长乐公主名声本就众人皆知,倒也不惧再多一些风流之事,最多也就是这次闹得大了些,或是要受春官府的宗伯责斥,也仅止如此。



       

那位天波侯就惨了,定然是要闹得灰头土脸,面上无光。



       

弄不好,还要落得个大麻烦。



       

私通公主,本就是重罪。



       

还令公主珠胎暗结,简直是帝室丑闻。



       

这也就罢了,竟然还被自己举荐的“人才”给绿了。



       

堂堂一品至圣,落得如此,必然要遭天下人嘲笑。



       

秦王恨那天波侯入骨,如此岂能不大喜?



       

这怎的又突然如此暴怒?



       

他们深知秦王虽然有些专断,但平日里气度也是颇为不凡,临危而不乱。



       

如此失态,倒是少有。



       

必定是事出有因。



       

杜畿上前来拾起那本被秦王摔落的奏册,翻开一眼扫过,脸色也是微微一变。



       

环视左右,将奏册上内容简要地说了出来:



       

“李冢宰已至东都,东都传来消息,说是李冢宰奉公孙太宰与韩侯父子合共一十三副遗骸而回,”



       

“正于东都筹备,欲返玉京,”



       

“李冢宰……”



       

他微微一顿,方才继续道:“欲启朝阳门入京,经百里御街,上周天社稷坛,入太庙告祭历代圣祖先帝,为公孙弘、韩雄父子、百二万北关将士乞凶礼。”



       

众人听闻,俱是一惊。



       

朝阳门乃玉京正门,人皇出行,行御道,出朝阳,除此之外,也只有国之盛典方才会开启。



       

朝阳门一开,必定是万众瞩目。



       

公卿权贵,亿兆黎庶,甚至是稷下学宫也定会派人前来关注。



       

这李东阳如此做为,与向天下明告秦王之“罪”无异。



       

而上周天社稷坛,入太庙告祭历代圣祖先帝,乞凶礼……



       

这是大稷最盛大的五礼之一。



       

所谓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唯国之大凶、国之大祸、国之大败、国之亡危,方才有此礼。



       

先祭周天社稷,再祭历代圣祖先帝,继而人皇、国母、储君都要相继入太庙请罪,再登上周天社稷坛,召告天下,自召己罪。



       

如今人皇闭关,国母已薨,能入太庙罪,上社稷坛罪己之人,除了监国秦王还有何人?



       

这事若真让他做成了,秦王便成大稷千古罪人,铭录史册,受千秋唾骂。



       

秦王如何能不怒?



       

“殿下,此事实不用如此恼怒。”



       

众臣沉默了许久,才见杜畿开口道:“要举大凶之礼,并不是易事,尤其是李冢宰欲以下臣而上乞,”



       

“无论是开朝阳门,过百里御街,上周天社稷坛,入太庙,都非等闲可为,”



       

“朝阳门乃周天星辰法界门户,百里天街步步玄机,天兵如狱,”



       

“社稷坛上有社稷之重,太庙非帝血不开,”



       

“一步一关,步步凶危,李冢宰即便在朝中多有应援,想行此事,也是千难万难。”



       

众人闻言,也是回过神来。



       

这国之五礼,向来都是自上而出。



       

只有人皇金敕方能举之。



       

自下而举者,也并非没有。



       

自古以来,却也只有两個半人。



       

最近一人,便是先帝之宰执,已故辛皇后之父。



       

最初一人,却是万世明灯,儒门之师,夫子。



       

至于那半个人,却是在走过百里御街之后,即将登临周天社稷坛之时,便油尽灯枯,故只算半个,不提也罢。



       

他们一时惊震,倒是忘了。



       

李东阳虽是世间少有的大儒,但别说与夫子比,与辛相比,即便是与那半个比,也是大有不如。



       

怎么可能走得过去?



       

众人微松一口气之时,那秦王脸色却不见稍转。



       

而是沉声道:“本王听说,姓江那小子,已经离了江都,往玉京来了?”



       

“那天波侯也入京来了?”



       

杜畿等人一惊。



       

秦王冷笑道:“李东阳这老东西胆敢如此羞辱本王,不就是因为有那小子为其羽翼?”



       

“难道他当真以为,有了这姓江的,就真能在京中横行无忌?”



       

杜畿微一沉吟,说道:“此事实不足为虑。”



       

“退一万步说,李冢宰纵然真能入得朝阳门,行得过百里天街,社稷坛上,也必然惊动陛下与燕大将军,无论陛下还是燕大将军,又岂会坐视有人触碰社稷之根,惊扰圣祖先帝?”



       

“哼!”



       

秦王冷哼一声:“本王何曾有甚忧虑?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不死,一个乳臭未干,不知天高地厚的下贱鄙民,真当我大稷无人?”



       

“实是那李老儿辱本王太甚!”



       

李东阳此举,在秦王看来就是为了羞辱他的。



       

以他的脾性,怎能忍受?



       

“他既然仗着江小儿之势,那本王就先掂量掂量这小儿的份量!”



       

“来人!”



       

“殿下……!”



       

杜畿一惊,开口想要劝阻,却被秦王打断:“不必多言!”



       

……



       

“这就是天下之中?”



       

江舟抬头看着眼前的恢宏雄城,心中之震撼,难以言表。



       

他虽早有心里准备,但亲眼所见,还是惊到了。



       

这哪里是人类的城市?



       

如此恢宏雄伟瑰丽,除了建在地上,在彼世之中极尽人们想象的天宫玉阙也难有此气象。



       

难怪叫做神都。



       

“老江!”



       

江舟正沉浸在眼前神都气象之中。



       

前方燕小五甩着短腿跑来。



       

来玉京,他与燕小五是搭乘的贯月槎,不过十数天便已到达。



       

不过入玉京却不是那么容易,即便他是天波侯,没有御诏,想入京,也要有凭证。



       

这点却难不到地头蛇燕小五。



       

他刚才便是入城去给江舟弄凭证去。



       

不过,看他神态有些不对劲啊。



       

江舟见燕小五满脸兴奋地跑过来,然后用一种看神仙的眼神盯着自己,直盯得他心中发毛。



       

“……你干什么?”




如果您觉得《我有一卷鬼神图录》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59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