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0625章 一群痴心妄想的人

作品:《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面对杨音的质问,谢禄淡然一笑,反问道:“一国的兴衰,全看教化,我去充任教化部尚书,掌管教化,为国育才,有什么不对吗?”



       

杨音喝道:“你精吏治,通谋略,又正值壮年,当理政牧民,而不是去教化部养老。”



       

谢禄有些好笑的看着杨音道:“谁说去了教化部就是养老?教化之重,远超理政牧民。”



       

杨音双目直直的盯着谢禄,掷地有声的道:“对你而言,就是养老。”



       

不等谢禄开口,杨音又道:“陛下封赏群臣,唯独漏了你谢禄。你觉得陛下怀疑你的忠诚,所以心里对陛下有怨。



       

你也因此觉得陛下坐上了帝位以后,变得跟其他的皇帝一样铁血无情,所以你对陛下敬而远之。”



       

杨音毫不留情的戳破了谢禄所有的心思,谢禄脸上的笑容一僵,神情变得有些不自然。



       

杨音继续道:“但你有没有站在陛下的位置上考虑一下?你手下的那些县官,若是娶了交趾三地的某位部族头人,那位部族头人手底下有数以万计的猛士,对其管辖的一县有绝对的颠覆力,你会如何对待他?”



       

谢禄微微皱眉,没有言语。



       

杨音沉声道:“以我对你的了解,那人若是你谢氏族人,你一定会想办法分其猛士,收其权柄。若不是你谢氏族人,只是你手底下一个寻常官员,你会毫不犹豫的动手除掉他。



       

但陛下是怎么做的?



       

陛下没有分割占氏的猛士,亦没有收回你的权柄,更没有动手除掉你。



       

陛下给了你时间,让你自行决断。



       

陛下也做好了你会留在交趾三郡,另行赏赐你的准备。”



       

谢禄脸色微微一变。



       

杨音冲着北宫的方向拱了拱手,道:“陛下身为皇帝,能做到这个份上,实属不易。你还怨陛下,给陛下脸色看?”



       

谢禄阴沉着脸,低声道:“我没给陛下脸色看……”



       

“呵!”



       

杨音嘲讽的一笑,“今日你在北宫之内是何做派,你心里不清楚?”



       

谢禄咬了咬牙,再次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杨音也收起了嘲讽的嘴脸,盯着谢禄语重心长的道:“谢禄你在交趾多年,你应该是最能体会陛下的人才对。”



       

谢禄皱起眉头,不解的看向杨音。



       

杨音提醒道:“你在交趾多年,夹在汉人、占人,以及其他各部族的人之间,就没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谢禄一愣。



       

杨音继续道:“其他各部族的人有了冲突,你或许不会在意。但是汉人和占人有了冲突,你会偏向谁,又会如何处制?”



       

谢禄迟疑着没有说话。



       

他身为占人的女婿,夹在汉人和占人之间,双方起了冲突,他还真的不好处置。



       

他经常会被其中一方逼迫着做出身不由己的处制。



       

杨音又道:“这些年占人在你的庇佑下,在交趾三郡稳健壮大。若是你在交趾三郡再待上个十几载,占人很有可能会超过当地的汉人,成为三郡第一大族。



       

若是朝堂对交趾三郡有什么不公的地方。



       

三郡的占人拥护你为王,反出大周。



       

你说陛下是征还是不征?”



       

谢禄浑身一颤。



       

杨音拍着谢禄的肩头,感叹道:“你对大周有功,陛下希望看到的是你杨音富贵终老,而不是惨死在大周的铁蹄之下。



       

陛下若是对你谢禄无情,他管你在交趾三郡会不会坐大。



       

他只会一门心思的去征讨青、幽、并、凉四州。



       

然后坐等你谢禄被占人挟裹着反出大周,再派兵将交趾三郡一举荡平。



       

最终再建一个没有占人的交趾三郡。”



       

谢禄瞪起眼,难以置信的看向杨音。



       

杨音叹了一口气道:“我们在交趾三郡除了那么多部族,陛下没有怪罪我们半分,足可见陛下对交趾那些部族并不友善。



       

占人能活到今日,还能稳稳壮大,全是因为陛下念及你的功劳,给你面子。”



       

杨音冲着谢禄拱了拱手,“我言尽于此,剩下的你自己多想想。”



       

说完这话,杨音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宫城门口。



       

谢禄吞了口唾沫,快步追上,“杨兄等等!”



       

杨音脚下一顿,回归头,没好气的对谢禄道:“想通了?”



       

谢禄猛点头。



       

杨音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若是还想不通,那他就是棒槌。



       

诚如杨音所言,鱼禾就是因为对他存着善心,才会在封赏群臣的时候故意漏了他。让他能及时警醒,从交趾三郡脱身还朝。



       

鱼禾若是有心害他,又或者不在乎他,大可以封他一个高官侯爵,让他在交趾三郡继续待着,待他在交趾三郡成了土皇帝,被占人簇拥着叛出大周,再一举荡平他。



       

以他对占人的了解,占人对大周皇帝鱼禾是真的没有什么敬畏心的。



       

真要在坐大以后,受到了什么不公正的待遇,九成九会造反。



       

杨音撇撇嘴,鄙夷道:“在宫里的时候,对我爱答不理的,现在叫我杨兄,你可真够贱的。”



       

谢禄干巴巴一笑,也没有还嘴。



       

杨音是真的把他当兄弟,才跟他说这一番话。



       

若是不把他当兄弟,才不会跟他说这么多呢。



       

经过杨音的开导,谢禄总算是明白了鱼禾的苦心。



       

但谢禄还是执意要去教化部。



       

因为章台九部中,能比得上教化部的几部,已经有了尚书,他不好去抢人家的位置。



       

他在交趾三郡,开设过学宫、也帮交趾各县设立起了各级学府。



       

如今的教化成果还不错。



       

在教化方面,他还算是有点经验的。



       

所以他要去教化部,为大周教化增砖添瓦。



       

杨音解开了谢禄的心结,让谢禄不再埋怨鱼禾,对于谢禄仍然要去教化部,也就没有再干涉。



       

次日,谢禄就走马上任,充任了教化部尚书。



       

为了尽快将教化部运作起来,谢禄还特地奏请鱼禾,请孔放再次出仕为官。



       

谢禄觉得孔放的身份有助于大周推行教化。



       

但鱼禾却否决了谢禄的这个提议,只是让孔放去太学充任了一个博士。



       

鱼禾不愿意给孔氏高官,更不想帮着孔氏登上神坛。



       

他又不是独尊儒术,没理由将孔氏高高的供起来。



       

孔氏的人想做高官,走正常的仕途就可以了。



       

鱼禾否决了谢禄的提议,谢禄不得不另选贤能充任教化部的官员。



       

总之,在谢禄的忙碌下,原本只有一个空壳子的教化部,成功的运行了起来。



       

在谢禄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的时候,出使凉、青、并三州的使臣,各有消息传回。



       

出使青州的使臣,在入了青州以后,就受到了青州所有大尹的厚待。



       

他们借着使臣之口,向鱼禾递话,声称城阳大尹要兵没兵,要钱没钱,鱼禾给他封了一个侯,那鱼禾怎么着也得给他们一个国公,还得封他们万户,田产巨万。



       

还称,鱼禾若是能满足他们的条件,他们也不是不能投了大周。



       

鱼禾在拿到了出使青州的使臣递回来的奏疏以后,果断的交给了群臣阅览。



       

群臣看完以后,齐齐向鱼禾上书,揍他丫的。



       

还封他们为国公,封万户。



       

开什么玩笑?



       

一群小瘪三还想骑在满朝文武头上。



       

鱼禾顺应了群臣们的心思,果断下令给贾复,让贾复进军。



       

贾复一如他在比试时候展露出的手段,先派遣了岑彭率军去了青州和幽州的交汇处,断了两周结盟的可能。



       

然后和铫期二人,兵分两路。



       

一个从冀州进军,一个从徐州进军,从两面夹击青州。



       

贾复也是艺高人胆大,并没有用上围三阙一的法子。



       

虽说他从三面堵住了青州兵,但是剩下的一面就是大海,青州兵也逃不出去,所以就等于是被四面围堵了。



       

贾复明显是不怕青州兵拼死抵抗。



       

他给青州兵的选择,只有两条,要么投,要么死,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并州那边,任光入了并州以后,也受到了刘伯升和刘秀的礼待。



       

不过,刘伯升和刘秀鸡贼的很,全程不接任光招抚的话茬,只是一个劲的从任光口中探听大周兵马的虚实。



       

任光入了三辅以后,根本就没有在三辅停留,就被派遣到了并州出使,他哪里知道大周兵马的虚实。



       

所以刘伯升和刘秀套了许久话,也没套出个所以然,就给了任光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送任光离开了并州。



       

刘伯升和刘秀给任光的答案很简单。



       

那就是他们可以无条件的投了大周,但大周皇帝陛下鱼禾,必须将江山还给刘氏。



       

这话才传到长安城,鱼禾还没来得及开口,冯异就策马奔出了虎台,直奔景丹大军驻扎的三辅边陲。



       

冯英果断带人去拆老刘家立起的家庙。



       

甚至还有人嚷嚷着要去刨老刘家祖坟。



       

不过被鱼禾给拦住了。



       

群臣们就是想用实际行动告诉刘伯升和刘秀,老刘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别妄想复辟。



       

妄想复辟,祖坟都给你刨了!



       

如今的时代,是鱼氏的时代,乖乖听话还有肉吃。



       

不听话,打死你!



       

鱼禾对群臣们的反应很满意,除了一些过激的行为,他出手阻止了一下,剩下的全由群臣们去折腾。




如果您觉得《在莽新造反的日子》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54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