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决战之时

作品:《 三国之谋伐

       

陈暮现在在哪?



       

他在邺城。



       

徐荣以为陈暮在第二层,自己在第三层。



       

结果陈暮在第五层。



       

往东去是幌子,往北去,同样是幌子。



       

过河之后,他就命令辎重部队的辅兵北上,沿道路丢弃辎重,然后走小路分散回青州。



       

因为这些辎重车辆本身就是用马匹运输,所以沿途不仅会产生车辙痕迹,还会产生大量马粪便于迷惑敌人。



       

而且陈暮还十分阴险地在辎重马匹的上一顿伙食菽豆当中,参杂了一部分用于排泄的巴豆......



       

这些辎重马匹如果能说话的话,估计肯定会说,我可能不是人,但你陈子归是真的狗。



       

陈暮不至于算到徐荣会猜到他的故布疑阵,但反正他布置的疑阵也多,即便是徐荣只在第一层,往东去,使得他第二个套路失策也没关系。



       

反正只要能骗到敌人就行。

记住网址m.qbyqxs.com

       

而他本人则率领着骑兵过河之后,就往西去了,往漳河上游方向,也就是邺城方向而去。



       

结果徐荣没有想到这一点,反倒是华雄当时随口说的那话“他们上了大路,消失不见了,肯定往东去了,难不成还会往西去邺城不成?”居然是对的。



       

兵法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莫过于如此。



       

若是过于拘泥你自己的战略目的,反倒会让对方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得不偿失。



       

比如马谡驻守街亭,他上山驻扎本来是个不错的主意,据险而守,地势比之当道而守险要许多。



       

可惜他漏算了一条,那就是山上没有水源。一旦开战,被人围困士兵得渴死。



       

这也算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一个反面教材,自作聪明的后果。



       

而陈暮的战略意图徐荣是明白的,那就是北上接应自己的宗族,所以徐荣在北面布置重兵拦截。



       

可正因为如此,陈暮反倒因势导势,在邯郸与邺城附近反复横跳,光洺水漳水滏水这几条河流就来回倒腾了五六次了,上下左右四处运动,让徐荣疲于奔命,拿他没有办法。



       

这得益于古代交通不便,很多地方地广人稀,换了后世现代,足足多了28倍的人口,满世界都是人,山被挖空,树被砍光,你甚至都没地方可以藏。



       

从邺城庞勃那里得到了新的辎重补充之后,陈暮再次率领着队伍北上,从邺城东北面相对平坦区域,沿太行山脚继续往武安去。



       

这条路线在后世就是古邺城旧址——磁县——峰峰矿区——响堂山风景区大概这样,地势历经千百年没太大变化。



       

毕竟要是有山脉的话,不可能凭空消失,两千年后这里是平原,那么两千年前地势依旧非常平坦。



       

当然,那时候变成平原是因为树被砍了。现在则是茂密的森林,林木遮天蔽日,虽然已经是白昼,但枝繁叶茂,炎炎夏日炙热的阳光撒下来,林间反倒十分阴凉,让人舒服。



       

张飞从马侧取下水囊,大饮一口,擦了擦嘴,又将水囊放回去,转头对陈暮道:“四弟,咱们现在要去哪儿?又回武安北上吗?”



       

陈暮笑了笑,摇摇头道:“不是。”



       

“那是?”



       

张飞不解纳闷。



       

这几天反复横跳,时间把控游刃有余,也没有急行军,士兵的休息很充分,倒没有什么疲惫感。



       

只是一直这么来来回回,一不打仗二不赶路,让他闲得有些无聊了。



       

说起来那华雄确有几分勇力,若自己没有马镫的话,倒是能跟自己打个几十回合,可惜上次自己放了波水,那厮转头就跑了,端得是无趣。



       

“三哥,我们被追了这么多天,你心里舒服吗?”



       

陈暮反问。



       

张飞愤愤道:“当然不舒服,向来只有俺打人的份,俺还从没被这么撵着跑过,俺憋屈。”



       

陈暮笑道:“那我们接下来就得准备决战了,一战要打垮他们。”



       

“不北上了吗?那你家人那边......”



       

张飞瞪大了眼睛,不去蒲阴的话,陈暮的宗族怎么办?



       

陈暮无奈道:“在赵国魏郡拖了徐荣那么久,就是为了他们,可我就怕他们不愿意迁走,所以一开始我就打算的是疲敌之计,等他们疲惫之后,再一举击溃,让徐荣无力北上威胁我的宗族。”



       

汉朝宗族观念是非常严重的,一族之人多年栖息在某地,想要背井离乡,很多人都不愿意。比如董卓乱政之后,荀彧就已经预感天下大乱,劝宗族离开。



       

根据记载,荀彧对父老说:“颍川是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那就会经常受到侵略,应该早离去,不能久留。”



       

但乡人们多怀恋故土,不愿离去。



       

时冀州牧同郡韩馥派人接荀彧,却无人相随,荀彧只得独自将自己的家人迁至冀州避难。



       

可见此时的宗族观念严重,想要迁移是真的困难。



       

这也是为什么陈暮一直在赵国魏郡附近跟徐荣纠缠的原因,因为他已经派人回去让宗族迁移,但具体情况他不得而知,所以他必须要给家乡父老一点时间。



       

“你就不担心徐荣直接北上吗?”



       

听明白了陈暮的战略意图后,张飞忍不住问道。



       

“担心是担心,不过也有后手,我已经让公孙瓒埋伏了人马,以黑山匪的名义潜伏在蒲阴南边交通要道,拖延徐荣北上的进度。”



       

陈暮叹息道:“如果他真的北上的话,那我也只能下令衔尾追击,等他被公孙瓒拖住后,与公孙瓒前后夹击,强攻徐荣。虽然这样做,就是攻击朝廷正规军,乃是造反死罪。不过反正我已经被通缉,到时候顶多是给董卓一个通缉三哥你的借口而已。”



       

公孙瓒的兵马在涿郡,涿郡离蒲阴也就一百公里。



       

当初陈暮为什么不投曹操孙权投刘备,还不是因为蒲阴离涿郡近?



       

所以陈暮早早派轻骑一路狂奔北上给公孙瓒报信,哪怕徐荣不管不顾,急行军去蒲阴,速度也没有公孙瓒快。



       

到时候公孙瓒就派人以张燕黑山盗匪的名义伏击徐荣,拖延徐荣的进军速度,陈暮再南北两路夹攻就是。



       

至于那中山国太守利乾,虽然是一地太守,可公孙瓒和陈暮都没把他放眼里。



       

凭他那几千老弱郡兵,怎么和如狼似虎的公孙瓒陈暮的部队打?



       

所以一切后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没有问题。



       

唯一不爽的,估计就是张燕了,莫名其妙背了口大锅。



       

不过无所谓,韩遂马腾堪称汉末第一背锅侠,没事就被人散布谣言说要打关中,现在加个张燕也挺好。



       

张飞大笑道:“通缉而已,二哥被通缉过,四弟你现在也被通缉了,就差我和大哥,我要是也被通缉,那咱们三就都是上了通缉令,名闻天下的法外狂徒。”



       

陈暮微微一笑,道:“好,那咱们哥几个,就都做名闻天下的法外狂徒!”



       

他的目光深邃地看向远方起伏的太行山脉。



       

徐荣这小子,有点东西的。



       

但这疲敌之计已经用了三天了,这厮应该已经十分疲惫,再聪明的对手,也该到了决战的时候。




如果您觉得《三国之谋伐》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49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