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二章 泾阳的军训

作品:《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失算了……



       

以为李正只是想要修路,没想到还有后手。



       

光是这条路可以让李正挣多少钱?



       

修路半载花去数十万贯,他李正靠着这条路说不定可以吃一辈子。



       

半载和一辈子不能比。



       

修路所花的只是暂时的钱。



       

修路后所挣的是源源不断的钱。



       

总觉得被李正给算计了。



       

若是李正能够把这些本事都用在治国之上,李世民会感觉很欣慰。



       

如今大唐要处理的弊病实在是太多了,那还是一次李正的一封书信,骂得那叫一针见血,说得大唐就快亡国一般。



       

看似如今朝中平静,其中的暗流李世民早就已经感受到。



       

今年想要举办科举,可世家给的阻力很大。



       

破除陈规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当初李正骂得对,不论是府兵制还是朝中投卷制。



       

弊病特别地多。



       

可是要怎么改。



       

翻遍了各类典籍依旧找不到答案。



       

有时候想想走已经有人走过的方向确实很稳妥。



       

至少不会出现大乱子。



       

可弊病依旧在。



       

李世民对房玄龄说道:“玄龄,当初李正的一封书信骂朕,你还记得他说在信上说的吗?”



       

“臣当然还记得。”



       

想到这里杜如晦也低头叹息,只是李正对仕途毫无进取之心。



       

如此好的才能,只用来挣钱确实有些荒废了。



       

大好的年华,却只是用在这里那些银钱之上。



       

李正是一个爱钱的人,对他来说挣钱是天经地义。



       

做一个为银钱奔波的人,似乎在李正来说就该是这样活。



       

再往前就来到泾阳村口,这里与外面的差别特别大。



       

新修的新路上行人特别多,可是在泾阳就特别地安静。



       

“立正!”



       

一声大喝传来,李世民寻着声音看去,只见李恪正在指挥着一群孩子。



       

看着好奇,李世民走近,观察着李恪到底在做什么?



       

这些孩子随着李恪的口令做着一个个的动作。



       

房玄龄瞧着问道:“蜀王殿下,这是在指挥一群孩子?”



       

李恪见李世民来了匆忙行礼,“父皇。”



       

李世民看着一排站得笔直的孩子好奇问道:“你这是在做什么?体罚孩子吗?”



       

“这是军训。”李恪说道。



       

“军训?一群乳臭未干的孩子,你给他们军训?这些孩子看起来也就十岁左右吧。”



       

面对李世民的盘问,李恪依旧躬身行礼着,“父皇,其实这都是李正的想法,除了给孩子们锻炼身体,还要有纪律性。”



       

“纪律性?”李世民好奇问道,“孩子需要纪律性。”



       

“确实这样。”



       

给只有十岁的孩子军训,李世民有些没想到,“你还教他们打斗吗?”



       

“不教这些,只是教一些令行禁止的口令而已,一般他们规训半个月就入书院读书了。”



       

李世民这才放心地点头,要是李正从孩子十岁的时候就开始练兵,这未免有些太耸人听闻了。



       

不过现在看来只是军训,练练口令倒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接着练。”李世民说道。



       

“是,父皇。”



       

和房杜两人坐在一旁,李世民观察着李恪规训这些孩子。



       

“齐步走!”



       

随着李恪的一声令下,十多个孩子迈动相同的步伐开始走动。



       

李世民细心地看着这些孩子们站得笔直,一步一动都非常地整齐。



       

“克明,你说大唐卫府的那些士卒能够做到像这些孩子一样吗?”李世民问向杜如晦。



       

杜如晦想了许久之后说道:“陛下,卫府军中一般不会练到这种程度,但也是令行禁止。”



       

李世民点头,想来大唐的卫府军中也是不差的。



       

“一,二,三,四!”



       

顺着孩子们的大声喊口号。



       

惊得李世民一个激灵,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



       

仅仅只有十多个孩子,不过看得李世民倒是有些热血澎湃。



       

“多么精神的孩子啊。”李世民赞叹道:“若是这些孩子将来可以入军中,一定是好苗子。”



       

房玄龄也点头,“一群乳臭未干的孩子,展现出来的气势倒是不小。”



       

李世民琢磨,“李正是从哪里找来的法子来这么训练孩子的,倒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回忆着当初程处默调动卫府士兵的事情,李世民这才想起来,当时李君羡禀报过。



       

程处默借着程咬金的将令,调集了一部分卫府兵马来泾阳。



       

然后和李正的部曲切磋。



       

李世民看了好一会儿说道:“这些口令是不是可以用在军中。”



       

“军中讲究战阵,不见得合适,还要问朝中的那些老将军们。”房玄龄看着说道:“但是很有气势。”



       

李世民点头,气势对一方大军很重要。



       

两军对垒,就算是己少敌多,在气势上绝对不能输。



       

气势往往也决定了军心。



       

等到军训结束,李恪带着李世民来到了泾阳护卫队居住的地方。



       

李世民好奇问道:“为什么你们不让这些护卫住在家里,反而住在村外,不是都是在泾阳吗?”



       

李恪回答说道:“训练就是训练,若是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这里的护卫都不能随便回家,只能住在这里。”



       

看了一眼李世民的神情,李恪接着说道:“这和在村子里过日子是两回事,为了让护卫队们长期保持被训练的心态,若是他们隔三差五就回家,一旦松懈了再要紧绷起来就难了。”



       

“倒是有些道理。”李世民点头。



       

这里有一排房子,房玄龄一个个地看着。



       

这样的一间房子可以住十个人。



       

床也是最简单的木板床。



       

走入其中的第一个感觉都是干净,整洁。



       

地面上没有一点的灰尘。



       

“真是讲究啊,比卫府的军营干净数百倍。”杜如晦也感慨道。



       

看着很舒心,这里还是泾阳村的地界之内,却被李正开辟成了一个军营。



       

房玄龄走了一圈发现这里没有马匹。



       

“你们护卫队没有马匹的吗?还是说李正小气得连一匹马都不给你们。”



       

李恪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我们的护卫队会骑马,平日里训练的时候很少骑马,更多的是长跑,锻炼体力。”



       

李世民莫名感觉自己就像是乡下人,这里的一切都很新鲜。




如果您觉得《人在大唐已被退学》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43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