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36)六步成诗的他

作品:《 拾得遗珠月下归

       

公堂。



       

吉惠坐在太师椅上,懒洋洋地拿起考生的答卷,铺在案子上。



       

按照科场重首题的惯例,若是吉惠中意,便在首题上画一个圈。



       

如此这考生,十成有九就能成为童生了。



       

倘若划一个竖,则表示候补。



       

可倘若要是划一个叉,就表示直接被否定,就算后面作答如何出彩,吉惠可能连看都不会看,那么这次的府试,算是白来了。



       

吉惠看了几十份答卷后,面色均是如同嚼蜡。



       

除了少数几份勉强可以,其余皆是连第一句立意,都不合他的意,简直是四六不通。



       

阅了这些学子的文章,便深感这些人名不符实,甚至吉惠都在怀疑,他们通过县试都是走了后门。



       

随后,吉惠拿起下一张盖着堂字小红戳的答卷,稍微扫了一眼,入目的一行字。



       

嗯,破题还算可以。



       

不禁面色有缓,这才接着继续阅下去。



       

咦,竟是一手他最喜欢的四六骈文!



       

立时,他精神一振,捋了捋胡子。



       

喝了盏铁观音。



       

好文如好茶,一遍读完桂馥兰馨,意犹未尽。



       

他抬屁股,将椅子拉近了一丢丢。



       

直起身一面用手指叩着茶盏,一面一字一句地默读起来……



       

吉惠一字不落的从头阅到尾。



       

眸底的光亮,越发凝聚。



       

由心的赞叹不已。



       

此文不仅词格律精妙,用词准确,略带疏放凛然,还隐含着爱国大义!



       

且文章也是意味深长,理一分殊!



       

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



       

讲程朱理学说的透彻,又不失美感……



       

这等好文,就是不取案首也难。



       

天下读书人之钟秀毓秀,可真真都出在他绍兴!



       

这等才子,此等才情,如此上上之文,究竟出自谁之手?



       

吉惠忍不住翻过卷子,偷偷扒开糊着的名字。



       

霎时,一口气没上来,连连咳嗽,咳得脸都红了。



       

竟是他的老上官,邢简亲自去余姚提上来的那位!



       

因为这位是他老上官看中的人,所以吉惠暗中查过冀漾。



       

此人是清源伯府的长子嫡孙,可谓是正经八百的武将勋贵出身。



       

吉惠不禁愣住了,心思百转间,又拿起方才那篇冀漾的文章,重新再读一遍。



       

直抒胸臆,格律严谨,华丽而不失内涵!



       

怎么办,越看越喜欢!



       

嗷!



       

不由仰天长叹。



       

竟读一遍,便多了一份更深的领悟。



       

如此水平,简直可以直接去燕京,会试、殿试,状元及第啦!



       

考他小小一个府试,着实是屈才……



       

想到这里,吉惠拿起答卷,再次一阅反复润色后,由衷地写了百字批语。



       

其实若不是担心太刻意,他怕是会写个千字批语。



       

若是这次他的科名和文名显赫起来,他的阅卷标准,必将会通过考卷批语,引领时文风气!



       

普天之下的学子,皆以为主考官去评判他们的文章,掌握他们的举业,其实主考官的评语,也有让世人来品的意味。



       

考生优秀,主考官便是师座,二者从来都是相辅相成。



       

这叫做双赢。



       

为官者须将“克己奉公”四字牢记于心,要知道不克己,不足以奉公。



       

一旦起了拿钱办事的杂念,就覆水难收了。



       

早早晚晚有一日抄家灭门。



       

那才是傻。



       

做人啊,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



       

当下,吉惠心头一热,寻了几份差不多的答卷,继续写了批语,不尽详细。



       

堂下的冀漾,丝毫不知他的名字,已被念叨透了,主考官正等着沾他的光呢!



       

他已将第三道题写完,待晾干墨迹。



       

这一篇写完,剩下五经题。



       

冀漾自是信手拈来。



       

最后,看向末题五言八韵。



       

诗题为:阴阴夏木啭黄鹂。



       

此题选自大唐王维的秋归辋川庄作。



       

原文是: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当下,冀漾灵光一闪,提笔入墨,在草稿纸上作答。



       

千千考生埋头答题。



       

“唰唰!”写字声连连。



       

冀漾默默地收拾好行囊。



       

随后,他将答卷一卷拿在手上,直上公堂而去。



       

他身姿挺拔,走在一干埋首的学子间,宛如鹤立鸡群。



       

行走间,腰间的长须绦被风卷起,衣诀翩翩,金相玉质,姿态极尽俊美,不似凡人。



       

这一刻考场内,众考生笔下都稍稍停顿了下,抬头望去。



       

冀漾不去理会众人的目光,大步流星直至公堂之下。



       

公堂外匾下书着四个金字“明镜高悬”,堂上竖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



       

案子上点着线香,香稷馨香溢在考场间。



       

吉惠端坐在案后,看着正拾阶而来的冀漾。



       

不远处的书吏、周边巡视教谕,加起来百余人,目光均是汇聚在冀漾身上,但却唯独不见余姚卢教谕。



       

冀漾停下脚步,双手举卷,一旁书吏接过,铺在吉惠的案上。



       

冀漾垂眸,掩去眸底清冽的光,道“请府尊当堂面试!”



       

吉惠心脏重重跳了一下,莫名的生出敬畏。



       

笑着摇头,道“你的文字已在这里,本府也不知试你什么?”



       

说到这里,他眸子闪过一道精光,继续道“本府刚刚瞧了你的诗文,便想起诗仙之气。



       

当真是我大眀江山才子辈出,圣人鸿福齐天庇佑我大眀。



       

古有七步诗成为佳话,你可否也如此?”



       

若是这冀漾真有大才,今日便是他扬名之时。



       

冀漾朗声道“学生求举业为,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请府尊出题。”



       

听他如此说,众人都露出赞许的神色。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学成文武事,卖予帝王家。



       

自古便是世间男儿的愿望。



       

若是不仕,要么是朝廷乌烟瘴气,做个大儒教书育人,要么荒废一生所学,寄情于山野。



       

吉惠面上不动声色,可拿起冀漾答卷时,手却在隐隐发抖。



       

“大唐盛世,才子罗隐曾做《偶兴》。



       

逐队随行二十春,曲江池畔避车尘。



       

如今赢得将衰老,闲看人间得意人。



       

你也试着七步做一首《偶兴》吧!”



       

“是,府尊。”冀漾迈着生姿玉步走在大堂上,犹如落入浊世的谪仙。



       

“啪嗒,啪哒……”锦靴与大理石碰撞的声音传来。



       

本在周边巡视的书吏、教谕,不知何时也凑了过来。



       

就连堂下本是写题的众学子,也默默放下了手中的笔。



       

众人目光灼灼,齐聚在冀漾的锦靴之上。



       

暗自数着他的步数。



       

一步。



       

两步。



       

三步……



       

六步!



       

这时只听温润,又不失清冷的声音传来。



       

“曲径疏篱拥薜萝,晚风红落豆花多。



       

南山夜半牛堪饭,东海门深雀自罗。



       

遗恨未酬三顾宠,清时谁解五噫歌。



       

谩将旧砚临池洗,莫遣余生待墨磨。”



       

顿时,容纳千千学子、官员的考场静得落针可闻。



       

众人纷纷陷入思绪。



       

吉惠喝了口铁观音,压下躁动的心,这才道“此六步诗引用,东汉梁鸿过洛阳登北邙山,见宫殿之豪华,感人民之疾苦的典故。



       

可见你心中同样有着为民请命的心,是个有大爱之人。”



       

不远处,提学宪副刘公迈着稳稳的四方步走近。



       

边走边道“此诗中用了五个‘噫’字,在文字火候的把握中,味道十足,立意、文采更胜于唐诗。



       

且此七律却在喘息之间,六步而成。



       

少好读书,间善文笔。



       

绍兴府不愧是我大眀最为人杰地灵的贵地,莘莘学子中的普通一员,便有如此风采。”



       

此话一落,下面的学子各个与有荣焉,仿佛在大堂上被夸赞的那人,就是他们自己。



       

吉惠欣然的点点头,对着冀漾,缓缓道“本府也是如此以为,刘公说出了本府的心声。



       

若是有一日,你文风大成,必成一代文宗。”



       

这评价可谓相当之高,若是一般人听后怕是早就傲娇了。



       

不过此刻,冀漾的眸色依旧清冽淡然,行事不卑不亢。



       

吉惠连忙拿起朱笔,在冀漾答卷的批语上画了几个圈,随即道“你的文本府已取,名次待发案时再定。”



       

冀漾双手一举,长揖道“多谢府尊!”



       

吉惠与刘公相视一笑。



       

不错,不骄不躁,他日之日定能有一番大作为。



       

他转首对着冀漾,道“暂且退下吧!”



       

冀漾面朝着吉惠后退数步,这才转身,礼数周全。



       

当下,走到月台边,不禁被众视线扫射,但见考场内千千学子,均用灼灼闪耀如琉璃般的眸子,瞅着他。



       

估计若是不在考场上,这些学子早便扑过来。



       

冀漾有礼的作了个团揖。



       

裙裾飞扬,缓步走向龙门。



       

守门的蓝衣衙役急忙迎上前,道“恭喜公子,但还请稍待,如今尚不足五十人,龙门暂不可开。”



       

冀漾的风度,没有因为拒绝而消磨,他有礼道“那就先谢过差大哥了。”



       

衙役受宠若惊,拱手道“童生老爷,您这是折煞小的了,您刚刚的六步诗,小的也听得清。



       

虽然不大懂,但是也觉得好。



       

小的听说才华横溢之人,大多恃才傲物,呵呵!可您却是如此有亲和力。”



       

后面几个府试提了坐堂号,它县的学子也上前来,无视着衙役,围上了冀漾。



       

身着玉色的锦袍男子,带头拱手道“恭喜,冀童生!”



       

话音未落,又一人抢上前,道“恭喜冀六步!方才的六步诗可真是令我等茅塞顿开!”



       

“冀六步?”冀漾嘴角一抽。



       

那人唾沫横飞,兴奋道“是啊!六步成诗,又姓冀,不是冀六步又叫什么?”



       

外围的几名学子,不分先后,道“是啊!这个冀六步贴切,比冀玄黓好记多了,以后就称六步公子啦!”



       

后面又是一群学子急步朝着龙门而来。



       

杂乱的喧哗。



       

“快来啊!冀六步在这里,还没有走!”



       

众人就跟要商量着打群架一般,蜂拥而上,有甚者连脚上的鞋子,都给踩掉了。



       

不过幸好都还算是理智,没有发生更严重的事故。



       

冀漾挨个拱手行礼。



       

若是小丫头在的话,一定会不说二话的,就挡在自己的前面吧!



       

想起那个狗腿子的小模样,他难得露出了一个由心的笑容。



       

人群拥挤,他悄悄挤到圈外,贴着龙门而站。



       

刚刚那个看门的衙役,瞧着冀漾那个委屈劲儿,将就地数着四十多个学子,便提早开了龙门。



       

冀漾心里默默数着人数,就等着龙门大开。



       

就在这时,龙门开了个小缝隙,一道金色阳光映了进来。



       

正好瞥见角落里的衙役,憨厚的对着他笑。



       

冀漾心中顿时明了,对着衙役深深一作揖,便在众人还未发现之际,昂首阔步的走出龙门。



       

后面就都是考官们的活计了。



       

府试对于考生们来说,已经正式结束了。




如果您觉得《拾得遗珠月下归》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40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