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移除书签

设置背景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第10842章

作品:《 锦绣农女种田忙

       

最新章节!



       

关于这一点,杨若晴本人是非常的不认同的。



       

不管是儿子的孩子,还是闺女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孙儿辈,手心手背都是肉。



       

但即使在后世的文明社会,即使解放了思想的民众,很多人都还是存着刘氏同样的观念。



       

这一点,仅凭个人的能力是很难扭转的,因为这涉及到赡养,责任,道德,经济等等相关,是非常庞大且复杂的社会矛盾。



       

所以,因人而异吧。



       

“四婶这应该是哄上了吧?嘿,哭声顿时就弱下去了。”杨若晴侧耳听着四房那边院子里的动静。



       

王翠莲也在听,笑着说:“健健好像还很认你四婶,服她的哄。”



       

……



       

三房后院,杨若晴正在晾晒被褥。



       

这两天娘家大部队就要回来了,杨若晴赶着把各房里的被褥枕头全都抱出来晒日头,屋里开窗通风换气。

记住网址m.qbyqxs.com

       

王翠莲也过来帮忙了,留了团团圆圆在后院里玩。



       

骆铁匠也没闲着,在灶房那里劈柴,保证离开一年的杨华忠和孙氏他们回到家里,各方面生活物资都不短缺。



       

事情做得差不多了,时辰也临近晌午,要准备去烧饭了。



       

这时候,刘氏突然风风火火找到了三房,“晴儿,翠莲嫂子,你们忙完了没?”



       

“差不多了,四婶有啥事?”



       

“走走走,跟我去老王家看热闹去,小黑他们把那丫头片子抱回来了!”



       

“这么快啊?”



       

“那可不?走走,咱瞅瞅去,看是个啥样的女娃娃。”



       

刘氏上来拉着杨若晴就要去看热闹,杨若晴却挣脱了。



       

“四婶,这些热闹我不爱看,我要去烧饭了,你自个看去吧!”



       

“翠莲嫂子,晴儿要烧饭,走走,咱结伴去看。”



       

刘氏转身又去拉王翠莲,但王翠莲也不是那种啥事儿都爱往前凑的性子。



       

于是也将手臂从刘氏手里抽了回来,陪着笑说:“我也不想去了,晴儿烧饭,我要带娃,去不了。”



       

结果,团团圆圆听到大人间的对话,却一起喊了起来:“我们要去看。”



       

刘氏立马高兴起来:“好好,走,四嘎婆带你们去看热闹!”



       

说着,左右手各牵一个,快步就往院门口去了。



       

王翠莲一看,急了。



       

“晴儿,这不行,我得去照看下。”



       

“好,大妈就去玩会吧,我估摸半个时辰就能烧好饭,你们掐着点儿回来就是。”



       

杨若晴深知不仅是两个小孩子想去凑热闹,其实大妈王翠莲也是想去看看的。



       

还是那句话,这个年头老百姓的精神生活普遍匮乏。



       

没有手机刷,没有电脑玩,也没有广场舞啥的,对于这些庄户人家的男女老少们来说,最大的精神娱乐就是大家伙儿天天凑一块儿闲谈唠嗑罢了。



       

村东头谁家一点风吹草动,全村都望风而动,看了一回热闹,接下来的谈资能充盈好几天。



       

所以当下听到杨若晴都劝自己去,王翠莲赶紧迈开腿就追出去了。



       

骆铁匠挥舞着斧头劈着柴,看到这边的动静,无奈的摇摇头。



       

“这些妇人呐,都是苍蝇,哪里有蛋缝就上赶着去叮,哎!”



       

话是这么说,但杨若晴知道这是骆铁匠这种老汉对王翠莲这类妇人惯常的一种调侃。



       

明明嘴上对她们的行为表示不屑。



       

但是行动上却又付诸支持和纵容。



       

这也是这一辈人特殊的相处模式吧。



       

反正杨若晴和骆风棠的相处模式,跟他们大相径庭。



       

他们是讲究那种爱就要大声说出口的。



       

支持就是支持,宠溺也要写在脸上,就要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意。



       

“大伯,柴不要劈了,够使了,你回家去歇歇喝口茶,我也去做饭了。”



       

“不累,我劈完手头这两个树桩子就收工。”



       

……



       

杨若晴洗干净了双手,回到家里灶房里,开始找食材准备一家人的晌午饭菜。



       

骆家后院菜园子里的大白菜长势非常喜人,杨若晴拿菜刀砍了两大颗,又浸泡了红薯粉条,切了一斤五花肉。



       

待会弄一个猪肉白菜粉条。



       

完事了还有两条鲫鱼。



       

杨若晴一鱼两用。



       

将鲫鱼煎了二面金黄后,放到旁边的砂锅里焖个十来分钟,十来分钟后鱼汤白了,再捞出鱼放回隔壁的铁锅里继续加葱姜蒜末辣子这些做红烧鱼。



       

而这白嫖过来的鱼汤里,杨若晴切入了豆腐,鸡蛋皮,腐竹,虾仁这些。



       

这道汤菜是两个孩子最近的最爱。



       

其他两道菜都是辣口,适合骆铁匠下酒,还有王翠莲和杨若晴自己下饭。



       

三道菜,简简单单一顿饭,幸幸福福一家人。



       

半个时辰,杨若晴拿捏得刚刚好。



       

当饭菜焖在锅里,杨若晴准备去门口等王翠莲祖孙仨回来吃饭,结果,王翠莲和刘氏她们就带着团团圆圆回来了。



       

两孩子手里都拿着棒棒糖在舔,蹦蹦跳跳的走在前面,此行的收获似乎让两个小孩子非常的满意。



       

而跟在后面的刘氏和王翠莲则是边走边小声的交头接耳。



       

说是交头接耳,倒不如说是刘氏挽着王翠莲的手臂,边走边侧过身把嘴巴凑到王翠莲耳边去嘀嘀咕咕。



       

刘氏一手拉扯着王翠莲的手臂衣裳,另一手还在二人身前不停的笔画着,挤眉弄眼,五官乱飞……



       

而王翠莲明显是被迫营业的。



       

她虽然也热衷跟刘氏谈论这些八卦,但是,她的注意力却更多的放在前面蹦跳奔跑的两个大孙子身上,尤其过塘坝的时候,王翠莲就更是紧张。



       

直接把手臂从刘氏的手里挣脱出来,小跑着上前追到两个大孙子,一手一个牵着他们的小手,这才放心。



       

刘氏这时也提步跟了上来,正要数落王翠莲也太小心翼翼啦,这塘坝这么宽,村里的孩子们天天在这上面跑来跑去,有啥好紧张的呢?



       

尤其现在到了隆冬,池塘水位下降严重,怕啥?



       

结果还没开口,就发现杨若晴出了骆家大院,正站在路边往塘坝这边张望。  刘氏目光一转,赶紧牵起圆圆的手,煞有其事的说:“小孩子过塘坝不要跑,要叫大人牵着,要听话!”




如果您觉得《锦绣农女种田忙》还不错的话,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 本书网址:/xiaoshuo/3282/ )